(共38张PPT)
苏轼
赤壁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又号铁冠道人,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创始人。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dān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了解苏轼
他是一位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了解苏轼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他经常来赤壁游览眺望或在江中泛舟,景中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慰藉。一次,他站在江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联想到自己的抱负也付诸东流,于是顿生感慨,写下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1082年秋、冬,苏轼又两次游览了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抒发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
(1)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文心雕龙·诠赋》记:“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可见,《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在形式上,赋有三个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调;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
在内容上,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文体知识
(2)赋的演变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古赋(秦汉):六朝以前的赋体,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鸿篇巨制,繁缛富丽。
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以叙事状物为主。
文体知识
字 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 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 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 yóu
zàng
jí
jiè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任凭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yín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驾风凌空飞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留,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啜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 我不禁容色改变,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攻占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所有一去不复返的(事物)就像这不断流去的江水,虽然流动不止,却如同未曾流去;所有增减盛衰的(事物)就像那时圆时缺的月亮,虽然变化不止,却终究如同没有增减。如果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文 章 内 容
第一段——交代泛舟游赤壁的时间、人物及夜游赤壁的所见所闻。
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
第三段——客人感慨人生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苏子答客,抛开个人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
的心境。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乐)
(转悲)
(悲)
(转喜)
(喜)
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
喜
——
——
整 体 感 知
山水游记类散文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舒缓地
通“嘱(zhǔ ),劝人喝酒。
一会儿
白茫茫的水汽
往,去
在…之上
同"凭",乘
太空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驾
名作动,歌咏
放任
赏析
1、读课文,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景物描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人物活动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人物感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夜游图
记叙要素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赏析
2、作者月下泛舟游赤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游赤壁(事) 赏美景(景) 生乐情(情)
景
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美
乐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逆流而上。
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悠远的样子。
使动。使 …哭泣
应和
哀怨
眷恋
使动。使…起舞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细丝
深渊。
寡妇
定语后置句
依
赏析
1、思考:“乐甚”,乐在何处?
良辰
七月既望
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思考:为什么要写歌词?有什么内涵?
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君王”和“自己”与“美好的理想”的象征。这里的“美人”借指君王,“望美人”暗写苏子虽然被贬,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渴望朝廷重用,君王却离自己是那么遥远。
① “桂棹”“兰桨”比喻品行高洁。
②歌声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赏析
赏析
3、思考:第二段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乐
歌
箫声
怨 慕
泣 诉
乐极生悲
由乐渐入悲——先写歌声,后写箫声
4.思考:文中是怎样描述“萧声”的?有什么意蕴?
①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正面描写)箫声像怨恨,像思慕,像哭泣,像倾诉,声音婉转悠扬,如同没有断绝的细丝在空中飘转回荡。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夸张、想象、侧面衬托)潜蛟是潜藏在深谷中的蛟龙,因为受困而无法腾飞,只能暂时压抑着。潜蛟听到箫声,内心震动,就想要舞动起来。嫠妇是寡妇,那呜呜的箫声拨动了女子痛苦敏感的心弦,让她想起伤心往事,于是泪如雨下。其实苏轼自己被贬黄州,不就像是被困在深谷中的蛟龙和舟中凄凉孤单的寡妇?
赏析
5.思考:写客人“呜呜然”的箫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①此处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②作用:四个比喻、两处夸张的运用渲染了箫声的悲凉,而正是这种悲凉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由此作者不禁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
赏析
赏析
7、思考: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端坐。
容色改变的样子。
通"缭",盘绕。
茂盛的样子。
形作动,整理
宾语前置句
名作状,向南
判断句
名作状,向西
名作状,向东
判断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当
意动,以…为友
名作动,向东进军
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斟酒。
长矛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名作动,打鱼、砍柴
意动,以…为侣
名作动,攻占
小舟。
通“嘱”,劝人喝酒
状语后置句
片刻,时间极短。
一下子。
余音,指箫声。
秋风。
赏析
1.思考:第三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段感彩如何?
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叙),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议)。主要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彩甚为悲伤。
客人吊古伤今,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2.思考:“客”为何而悲?
“客”的悲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言外之意是即便是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最后终将逝去,暗含人生的虚无之意,为下文写悲做铺垫。
第二层转到说自己,先说出自我渺小、人生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后写幻想不能实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所以,只好“托遗响于悲风”以作结,回答前文“何为其然也”之问。
赏析
赏析
3.客人“悲”从那几方面来 采用了什么修辞?
一、悲自身之平淡一生
四、悲欲求仙而不得
二、悲与天地相比而自身渺小
三、悲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英雄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
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对比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此,指水。
往
指月亮的圆缺。
最终
增减。长:增长。
用。
一眨眼的工夫。
这。
判断句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享有。
判断句
宾语前置
赏析
1.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赏析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 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荤菜和果品。
再次饮酒。
通“藉”,凌乱
已经。
枕着垫着
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1.思考:本段感彩如何?文章为什么以酒后“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有何作用?
①本段感彩为“喜”
②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③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来反衬作者内心世界的舒适、宁静。这时的喝酒已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因为精神达到了“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愉悦。
作用:作者极写游赏之乐,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赏析
内容梳理
归纳主旨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成 语 积 累
1.沧海一粟: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恭敬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如泣如诉: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6.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延不绝,久久不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