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20: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姚鼐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五岳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五岳之首”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南岳衡山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姚鼐( 1732- 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乾隆二十八年( 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姚鼐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其在继方苞、刘大櫆(kuí)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互为用。
“义理”就是程朱理学;
“考据”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证;
“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
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在美学上,提出用“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是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了多样的风格。
代表作有《惜抱轩全集》等,编选《古文辞类纂》。
知人论世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方苞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
“法”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
“雅洁”指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整体感知
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问题一:“义理”“考据”“辞章”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考据”:
第一段 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
最高峰--日观峰。 说明汶水与长城的位置
第二段 介绍登山路线
第四段 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辞章”:

A 描写形象: 第二段 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 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负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作者不说白雪覆盖苍山,而说苍山背负白雪,赋予苍山以生命,新颖传神。苍山负雪,这里又化静为动,青山背负冰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感。
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半山腰雾气环绕,像腰带一般。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这幅美景聚焦日出画面,极尽动态与色彩之美,日圆且红,下有红光,光芒逼人,动人心弦。“承”字甲骨文字形上部像一个跪坐的人,下部像两只手,表示双手向上,托住一个人。“承”字本义便有捧着、举起、承载之意。红光动摇托举着初生之日,这是生之节奏,是主动托举的大美呈现,姚鼐不虚此行。
日出图:
从写作的视角上看,有俯视:足下皆云漫、半山居雾若带;有仰视:极天云一线一色、须臾成五彩;
从动静的角度上看,有动态: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成之;有静态: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从修辞的角度上看,有比喻: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作者把雪山比作樗蒲,同时还有拟人: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山峰好像弯腰鞠躬的样子,写出了泰山的高耸雄伟。
从色彩搭配的角度上看,作者写到了红色的旭日、皑皑的白雪以及五彩的云霞。
极天一线成五采,半山居雾若带然。
日照城郭晚如画,苍山负雪烛天南。
“辞章”:
B 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游踪)

例如:在“日出”中,有5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是待日出、稍见、须臾、日上、回视。那么作者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为我们描绘了坐带日出图、云雾弥漫图、云天一线图、壮观日出图以及诸峰回视图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义理”:符合程朱理学的思想。具体在文章中,即为文章的中心主旨。

问题1 : 你可以读出这篇文章与《赤壁赋》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吗?
侧重客观写登山过程,泰山之景,虚化登山者情感
问题2:哪些句子可能和文章主旨有关?
幽怀远韵 隐君子之高风
先写:京师——泰安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五十里(远)
石阶: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
登山经过
苍山负雪 (壮阔)
晚日照城郭(雄浑)
半山居雾若带(高峻)
路远,山险,风雪
值得玩味的时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生命的艰难
生命如戏
热烈秾丽
蓬勃向上
人生重大转折的自我鼓励
第五段写了哪些自然景观?有什么作用?
“三多”:
“三少”:
多( 石 )、石多( 平方 )、多( 松);
“三无”:
少( 土 )、〈石〉少( 圜 )、少(杂树 );
无(瀑水 )、无( 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 树 )。
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整散句结合,紧扣时令特点,写出了泰山有别于其他山脉的特征,突出了泰山峻峭、苍劲、寒冷的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为什么喜欢这里?
少杂尘 少杂音
思考探究——分析特点
1、桐城派刘大櫆提出了古文写作的“因声求气”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姚鼐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请诵读品味文章的前两段,解说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内在精神——“神气”?
明确 :在第一段中,泰山雄浑壮丽,表现的神气:向往和征服。在第二段中,登山时间是寒冬腊月,表现的神气: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山顶所见表现的神气:历经艰险,始得奇观。
思考探究——分析特点
2、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请结合全文内容证明此观点。
 ①义理方面
 ②辞章方面
 ③考证(考据)
不仅寄寓了热爱河山、不畏艰险的精神情感,还描写泰山本身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
全文脉络分明,结构有序,语言节奏分明,描写形象。
写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绍了登山路线和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且说明了汶水与长城的位置,是寓考据于文辞的典型。
思考:学习本文后,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志当存高远,敢于迎难而上。
二、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
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问题二:为什么是“泰山”?
记者曾采访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
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 ? ?
乔治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朱良志先生在《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写道: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无言之美,被作为最高的美、绝对的美,无言之境,是人去除外在干扰所切入的幽深生命体验境界,是在非知识、非功利的体验中所激起的生命飞跃。”
一、俯瞰泰山大美
泰山是文人心中的高标。
“乘”“历”“穿”“越”写出了前往泰山路途之中的不易,“乘风雪”冒着风雪,此为自然环境之恶劣;“历齐河、长清”,此为空间距离之遥远;“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此为路途崎岖险峻之艰难。但这些,都不是阻碍,虽千万难,亦往矣!更见出姚鼐奔赴泰山的毅然,这是姚鼐心中对泰山的一种至情,这首先是一场毅然决然的攀登。
二、窥视心中镜像
乾隆二十八年,姚鼐考取进士,开启仕途理想。近十年间,历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仕途虽磕磕绊绊,也算有所建树。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姚鼐分任编纂四库全书,主推宋学,但以戴震为首的汉学家抑制宋学,姚鼐坚持己见,最终败北,从此改变人生轨迹,《登泰山记》正是在这种境遇下写就。
“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沈忧。”
“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前路不清,路滑危险,行路艰难,此刻,登山路途已是人生路途,泰山之景与姚鼐的人生境遇产生了一种契合,艰难与艰难的契合,而战胜艰难便升华为征服之美,这种美在登上山巅后达到极致,“或曰,此东海也。”“东海”,古文中有东方的大海之意,是一种辽远开阔的景致,开阔之中又有朝阳辉辉,多么壮丽!这是姚鼐返景入心于胸怀中搭建的慷慨景象,此景极美,美得大气磅礴,攀登后的泰山之景正是绝地攀登后的文人心境。这也是包括姚鼐在内的众多文人膜拜泰山的原因,他们文中所写之境,合乎自然,融于理想。
三、求索生命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有“以小见大”的追求。这种“以小见大”不是指从小的事物当中见出大的道理,而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人可以在造化中实现“身有限而心无限的超越”,二是,人可以从自然存在中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在万千景物中感受时间与力量,进而珍惜、崇敬自我的生命。这是一种对小我的超越,是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姚鼐攀登泰山,便显出对“以小见大”生命美学的追寻。乾隆三十八年四库全书编纂一事,姚鼐终是“以辨论汉宋之学,与时不合,遂乞病归”?为由退居林下之路,这是人生天大的变故。“站在个人征途的十字路口,他要登山,送晚日,观日出,坚定自己辞旧迎新的决心”。泰山的日出,泰山的雅正,均在姚鼐精神层面引起震撼与冲击,这是客观渺小之身登上精神高峰的破冰之路。
姚鼐奔赴泰山,不是想要逃离不如己意的生活,而是认识到了生活便是此刻的眼前自然。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姚鼐已走过了在寒冬奔赴泰山之景,到偕友人追寻生命镜像,再到以小见大生命的超越,步步攀登步步大美。道法自然,让我们看到了姚鼐在人生低谷超越主客的物我相融之美。能入乎其时其事,有所历练,能超乎其时其事,有所释然。
1.【答案】B B项,“膝”读作:xī。
2.【答案】D D项,“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错误,本句中“桐城”为籍贯。
3.【答案】D
A项,句意为:山上石头多,泥土少。此句为并列句,主语同为“山”。选项省略成分补充正确。
B项,句意为: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此句为并列句,主语同为“石”。选项省略成分补充正确。
C项,句意为:杂树很少,多是松树。为并列句,主语同为“山”。选项省略成分补充正确。
D项,句意为: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主语应同为“树”,选项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生石罅”前面应补充主语“树”,“生”后省略介词“于”。本题要求选择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D项。
4.【答案】A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色彩变化等等。
A项,古今相同。须臾:片刻;
B项,古今异义。至于,古义:“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C项,古今异义。足下,古义:从脚底往下;今义: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
D项,古今异义。平方,古义:平的、方形的;今义:常用为数学名词。
5C C项,“漫”的意思是“模糊”,而不是“流失”,本句话的意思是“ 那些远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
6.A(名词作动词)
7.C
8.B
9 C
10.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11.C C项中,“直身而股不着脚跟为‘跽’”无大错,一种看法为:“直身而股不着脚跟为‘跪’”,跪而耸身挺腰为“跽”。故选择C项。
【古汉】跪:双膝着地,臀部抬起。 跽:两膝着地,上身挺直。
12.C C项,“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错误。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因为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故选C。
13.(1)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我老了,留着也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识”,知道,懂得,明白;“怀”,怀藏,怀揣。)
(2)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什么不肯给贫道赋诗?”
(“揖”,拱手行礼;“奈何”,为什么;“与”,给。)
14.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3.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4.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
5.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
6.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
7.绛皓驳色,而皆若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