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2 21: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提示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考点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二 商鞅变法
1.时代背景
(1)时代特征
特征 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表 现 经济 ①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农、工、商业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 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②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军事 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思想 文化 ①教育:民间办学兴盛。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③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各国变法
①春秋
②战国
2.措施
(1)经济
(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政治
(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②推行秦律。
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3.评价
(1)积极性
(2)局限性
考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四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五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王位世袭制 ②占卜 ③王族 ④镇守疆土 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⑥父系 ⑦嫡长子继承制 ⑧嫡长子 ⑨统治集团
考点三 ①“士” ②学在民间 ③吸收、融合 ④思想解放 ⑤思想文化 ⑥“仁” ⑦“克己复礼” ⑧“仁政” ⑨“道” ⑩“无为而治”  相对  以法治国
考点四 ①中央集权 ②皇帝 ③丞相 ④御史大夫 ⑤太尉 ⑥皇帝 ⑦官僚政治 ⑧中央集权
考点五 ①中央集权 ②国家统一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君权神授” ⑤太学 ⑥传统文化
[巧学妙用]
构图解史——分封制实际效能及影响
图解历史——分封制的实质
巧学妙记——宗法制的要点
图解历史——西周政治制度及其联系
图解历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概念阐释——“推恩令”
易错提醒——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1)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
(2)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切受控与中央。随着社会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集权和民主并不矛盾。
形象记忆——数字法记忆“百家争鸣”
图解历史——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易错提醒——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
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图解历史——“罢黜百家”的背景
易错易误——“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思维导图——董仲舒的新儒学
概念阐释——“蔡侯纸”
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封为侯爵并推广他的造纸之术,所以天下都称“蔡侯纸”
知识拓展——《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
(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考法1 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考题1】 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  )
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
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
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
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 B
『』 根据标点,题干材料可分为两层含义,主要围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由商代“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到“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可断定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此时周天子的权力尚未高度集中,D项表述错误。
『』 由方国联盟到分封制
分封制实施逐渐改变了商周那种相对松散的方国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周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然,诸侯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国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
考法2 皇帝制度的特征及影响
【考题2】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 B
『』 归纳、分析历史现象,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宫殿警卫”“皇家财政”“皇室宗族事务”可知,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九卿中有许多是负责皇室事务的,实际上是皇家的内侍机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目的是为了突出皇权至上。
『』 皇帝制度的特征及历史影响
(1)基本特征: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2)历史影响:皇帝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皇帝专制,难以避免决策失误,易导致暴政。
考法3 诸子百家的思想
【考题3】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答案 D
『』 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儒法道都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不是争夺国家政权,故B项错误;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符合法家,不符合儒家和道家,故C项错误;儒法道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
『』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
(3)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考法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题4】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答案 B
『』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现了儒学从批判时政到维护现实统治的转变,B正确。
『』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而儒学主张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2)秦朝受到压制:儒生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3)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增添了“大一统”“君权神授”等内容,适应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考法5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史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史料二 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
——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
『』
(1)史料一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及其表现形式。根据史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提示 相同:保留了血缘色彩。
不同: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
(2)史料二阐述了清代学者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的评述。根据史料二,概括顾炎武和刘绍玢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
提示 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弊端;调和郡县制与分封制矛盾。折射诉求: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批判君主专制。
『』 根据重要词句获取史料信息是突破高考40题的关键。如,由史料一中的“之前”“之后”“但转向了”可归纳出社会转型的内容;由“仍然是”可知相同之处;史料二中的“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可推断出清代学者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
『』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②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2)历史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
考法6 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及社会影响
史料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
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
史料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试根据史料,评述宗法制复兴或重建的观点。(要求:围绕史料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提示 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归纳、判断史料中的观点,运用历史知识和学科理论,就某一特定观点进行分析、评判或论证是高考41题的常考方式。本题属于历史评价类,一般评价观点要辩证思维,不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语言表述要客观、公正,不偏激、不含糊。如本题对宗法制复兴或重建观点的评述,史料中的第一句对宗法制给予肯定性评价,第二句观点转向宗法制带来的某种破坏性力量。
『』 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
(1)积极影响
①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
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2)负面影响
①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
②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③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
考法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史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
(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新的文化阶层的崛起。根据史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根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提示 ①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②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1)问根据史料一“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可归纳社会阶层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的特点可根据史料二中的三个标点符号“;”进行判断推知;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可参考百家争鸣的影响进行作答。
『』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出私田,私田上的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文明史观看“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尽管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
(3)从社会史观看“百家争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主张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进行改造,以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家思想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考法8 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
史料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
史料主要反映了先秦儒法之争到汉代儒法合流的思想发展历程。概括上述史料观点,并做简要评述。
提示 观点:先秦到汉代经历了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的历程。
理由:儒家强调德治(礼治)侧重于“如何治国”,法家强调集权、法治侧重于“如何立国”。儒法之争的实质是“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的两大政治问题。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史料的第一句属于主旨句,论述的核心是儒法之争,而争论的结果是汉代儒法合流,据此可概括出史料所要阐述的观点。论证观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儒法之争的实质或主要分歧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分析出现儒法合流的原因。
『』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②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③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