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三中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训练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三中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训练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2 10: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侯旭东在《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说道: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这反映了(  )
A.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D.“冷战”时期,西方丑化社会主义中国
2.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政策(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反对霸权主义”
3.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4.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5.如果给下面的新闻报道拟一个主标题,最合适的应是(  )
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郭沫若在会上讲话
A.拥护中苏朝越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主张
B.热烈庆祝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支持不结盟运动是我们的正确决策
D.为迎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做准备
6.《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瞩目的是(  )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1971年8月2日,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台湾当局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指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  )
A.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
B.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
C.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
D.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
8.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的增长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1950年 1956年 1960年 1966年 1970年 1971年
票 10 24 34 47 51 76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D.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9.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阐明了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几十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三是像徐福一样来寻找“仙草”。下列选项不能表达邓小平意图的是(  )
A.暗喻中日友好历史悠久
B.夯实中日友好基础
C.“仙草”暗指现代化成功的秘密
D.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10.2013年应联合国请求,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决定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近400名官兵。这是中国军队自1990年首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以来,参与的第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也是中国军队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维和。此举说明(  )
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地区性组织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舞台
C.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正稳步推进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始确立
11.《上海合作组织:过去10年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来10年》一文中说,10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顺利完成了相关合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制度化建设。文中所述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
A.地域因素促进成员国间加强合作
B.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推动
C.成员国倡导互信安全和互利合作
D.中国在该组织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二、非选择题
12.一个国家对世界潮流与国际局势的判断,深刻影响其内政外交乃至命运前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日本投降后,苏联曾反对中共同蒋介石打仗。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据《毛泽东:历史走向之改写者》整理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泽东认为“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不扛旗”“不树敌”“不当头”原则,被概括为“韬光养晦”。
——据牛军《毛泽东时期外交的教训》整理
请回答:
(1)郑和航海后至鸦片战争前,世界潮流在政治、经济方面呈现怎样的大势?中西方“保守的对策”和“进取的政策”分别指什么?
(2)针对材料二中苏联政策的调整,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其意义有哪些?
(3)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是否准确。从国际、国内形势两个方面分析邓小平“韬光养晦”外交理念形成的原因。
13.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将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某学者认为甲午日中战争的结局“没有赢家”,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参考答案
1.D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世界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格局是两极格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被西方国家视为“专制政体”,故选D项。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C两项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无从反映,排除。
2.B [解析]“如辛亥革命后,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政府希望很快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说明新中国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符合“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的内容,故选B。“一边倒”是指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排除D。
3.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前,我国的基本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一边倒”并没有使我国丧失同苏联的平等关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包围中国,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张,这并不是由“一边倒”政策引起的,而且“断绝”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4.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转变,故选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而不是结成同盟关系,排除A;“一边倒”战略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排除C;“不结盟”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排除D。
5.A [解析]从图片中“解决朝鲜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等信息可知,该新闻报道反映的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故选A项。B、C、D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6.B [解析]会议号召亚非人民团结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护领土主权完整,改变被摆布的命运,由此推断此次国际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B。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排除A;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D。
7.B [解析]据材料关键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台湾当局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指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题干反映了美国实行“一中一台”的分裂中国的政策,故选B项。A项“孤立”之说错误,排除;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来看,C、D两项说法也是错误的,并不是实质,排除。
8.C [解析]题干明确了图表内容是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中国的票数呈现增长的趋势,故解答关键是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1950年至1971年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兴国家越来越多,故选C。A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排除;B项“放弃”说法错误,如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案”,排除;D项“直接推动”说法错误,排除。
9.D [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1 ( http: / / www.21cnjy.com )972年中日邦交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徐福东渡”暗喻中日友好历史悠久;“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向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意在夯实中日友好基础;1978年邓小平访日寻找“仙草”,暗指寻找日本现代化成功的秘密,为中国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寻找突破口。排除A、B、C三项。
10.A [解析]材料反映中国积极参与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国维和行动,说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选A。联合国不属于地区性组织,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始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排除D。
11.C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以“互信、互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作为相互关系的原则,从而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故选C。地域因素不是主要成因,因为地域因素是世界重要区域性集团普遍存在的原因,排除A;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尚有待建立,排除B;D夸大了中国的作用,排除。
12.(1)大势:政治上,资本主义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确立(或民主化);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化)。保守对策: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进取政策:殖民扩张(或拓展世界市场)。
(2)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上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或维护独立与主权);经济上有利于赢得苏联援助(或为工业化创造条件、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外交上有利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避免外交孤立。
(3)判断不准确。史实说明:一方面,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整,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回答与此相关的知识也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成效不大(以苏联为例)或遇到曲折(以中国为例)。原因: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步瓦解,“冷战”局面结束(或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国内,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或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的外交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时间答出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并答出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西方的殖民扩张政策。第(2)问,材料二中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答出其意义。第(3)问,根据世界发展的实际答出毛泽东的判断并不准确,分析原因的时候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回答。
13.(1)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2)估计: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战略上两个战略相互配合。
(3)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第(1)问,针对甲午中日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结局“没有赢家”应该从中国、日本两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军事上分析;第二小问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回答出日本敌视中国的政策;第二小问从对两国以及世界和平的影响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