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2.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领事参加会审或观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与此相关的是西方人在华的( )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3.“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5.关于圆明园遭劫焚事件,时人李慈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越缦堂日记》中记载道:“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该日记片段( )
①揭示了圆明园毁于内外勾结的事实 ②谴责了中国人对圆明园的趁火打劫 ③来自听闻的内容真实性尚需考证 ④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圆明园劫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马关条约》第六款规定:“中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中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7.“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的实力。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弹,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箱炮弹。这说明( )
A.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C.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
D.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
8.右图是1896年日本《团团珍闻》
刊登的日本画家田口米作绘制的漫画,漫画的题目是《日清战争后日本人的意识》,这主要表现了当时( )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B.欧美国家联合继续抑制日本
C.日本联合欧美的意识日益加强
D.战争结果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
9.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有人将下面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
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1.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②“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③“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
A.②③④①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
12.美国学者E.布莱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另一面》
材料二 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HarryParkes);而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就在一战正酣的时候,俄国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兹俄国内乱有难平定,其正式政府尤未知何日始能成立,拟将前项赔款自本月份起,仍行停止交付,以期慎重。”……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包括“停止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的偿付军费形式向中国索收的款额,包括未来应付款额外过去的欠款”。……直至1920年3月北洋政府才开始认真考虑苏俄放弃庚子赔款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0年7月25日至28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
(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参考答案
1.C [解析]题干中“然初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的信息说明,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故选C项。题干材料“非中、英两国所预料”说明国人没有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排除A项;“更非两者所预谋”说明战争不是英国预谋已久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两国的社会制度差异,排除D项。
2.A [解析]由“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领事参加会审或观审”可知,材料提及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项。B、C、D三项所涉及的概念内涵同材料内容不一致,皆排除。
3.A [解析]关键信息:更因为它标示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鸦片战争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故选A项。B、C、D三项都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侵华战争与反侵略战争,不符合题意,皆排除。
4.D [解析]据题干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严重威胁了清朝统治;外部因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1854年英国提出修约要求,故选D项。A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前,B项“瓜分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是在19世纪末,时间均不符,皆排除。
5.D [解析]据“……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可知,圆明园的毁灭并不是由于内外勾结,故①错误,故选D项。
6.D [解析]由“其两国新订约章,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中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可知,日本要求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故选D项。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局面是在后来一战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排除A项;《马关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7.D [解析]材料“见海军提督正与巡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团同坐斗竹牌也”说明军纪涣散,“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说明体制的落后,故D项正确。军事将领的素质只是材料体现的一方面,反映材料信息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引起的社会弊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反差,排除C项。
8.D [解析]注意解读漫画信息,图一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人在长鼻子的欧美列强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图二可以看到明治维新后成长起来的日本人要与欧美列强较量一番了;图三可以看到日本人已经可以让欧美列强下跪求饶了;图四可以看到强大起来的日本人已经把欧美列强打翻在地了。因此漫画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膨胀,故选D项。
9.B [解析]“回到中世纪”说明这一运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老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运动,具有落后性,故选B项。A、C、D三项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属于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皆排除。
10.B [解析]从“溜之大吉→反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口→为人打工”可以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溜之大吉”;慈禧太后对义和团由招抚改为剿杀,是“反咬一口”;清政府与列强共同剿杀义和团运动,是“为人打工”。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在华战略要地,故选B。拉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序幕的是德国侵占胶州湾,排除A;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是《马关条约》的规定,排除C;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D。
11.D [解析]①是允许外国在华开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厂,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对应的是甲午中日战争;②是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是《北京条约》的内容,对应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③是协定关税,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对应的是鸦片战争;④是设立使馆界,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对应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故选D。
12.B [解析]中日等东方国家的现代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下被迫起步的,故选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是现代化的结果,不是前提,排除A;资本主义文化是伴随列强的侵略传入的,排除C;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也是列强入侵的结果,排除D。
13.(1)态度:不准备认真履行条约。
原因: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不强;统治集团的天朝上国思想。
(2)变化:由坚决抵制外夷到尊重并崇拜外夷,并采取合作政策。
影响: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逐步加强;洋务运动兴起。
(3)原因:借十月革命俄国局势混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停止支付对俄国的赔款;苏俄处于内战,为摆脱国际孤立,争取北洋政府的支持,主动示好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
认识:近代中国外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性质;能逐步与国际法接轨,抓住国际形势的变动,积极外交。(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态度”从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可以判断;“原因”可以从近代外交意识和统治集团的天朝上国思想来回答。第(2)问,“变化”根据材料“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来归纳分析;“影响”结合19世纪60年代的外交及向西方学习来回答。第(3)问,“原因”从俄国的局势分析;“认识”从近代外交的半殖民地性质和外交的进步来分析。
14.(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中国不愿“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
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作者是站在英国的立场上作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表述:不完全正确。
理由: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而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制度。
(3)原因: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甲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后,被迫割地、赔款、开埠通商,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美韩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水域,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住材料信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评价观点时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运用关于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知识进行说明论证。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时间限定“19世纪”,结合教材知识列出三次列强侵略战争;第二小问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概括观点,然后表明态度,再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3)问,注意设问角度是“历史的角度”,然后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