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板块综述
中国古代史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时空坐标
1
双线模式学考点
2
时空坐标
距今约70
万-20万年
社会形态:
社会组织方式: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文明进程:
距今约
7 000年
距今约
6 000年
五六千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
北京人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
夏朝建立
氏族聚落
部落联盟
奴隶制王朝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汉谟拉比统一两
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世界
群居生活
青铜时代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公元前18世纪
大概念
【全球视野】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属于大河文明,也是农业文明,都实行集权统治。
双线模式学考点
1
考点
北京人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核心素养对接:史料实证(运用考古、遗迹、遗址等实物史料得出实证;历史的证据意识,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
北 京 人 时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体貌 特征 北京人(也称“北京直立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生产、生活 状况 过群体生活,共同劳动;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北京人 发现的 意义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历史解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遗址 地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北京人复原头像
化石是研究 人类起源的 主要证据 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叫作化石。化石为复原原始人类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1)元谋人遗址中的石器、炭屑和烧骨反映出元谋人会制作工具和使用火
(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的穿孔骨针表明山顶洞人已掌握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出土的兽牙、石珠等装饰品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2
考点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原始农业 考古发现
课标: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核心素养对接:史料实证(运用考古、遗迹、遗址等实物史料得出实证,历史的证据意识)
原始居民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时间 约6 000年 约7 000年
生活地点 今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 今浙江余姚河姆渡
1.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生产、生活 状况 民居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 干栏式建筑的房屋(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历史解释:为适应黄河流域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环境,半地穴式房屋墙壁厚实,冬暖夏凉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历史解释:为适应长江流域潮湿炎热、河湖密布的环境,干栏式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功能
生产、生活 状况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磨制石器和骨耜
农业生产 主要种植粟;饲养家畜, 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手工业 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有装饰品和乐器陶埙;会用骨针、骨锥,用纺轮纺织、制衣
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用象牙和兽骨雕刻艺术品;懂得使用天然漆
2. 原始农业 考古发现
原始农业 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概况 (1)兴起: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2)发展:经过2 000多年的发展,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lěi sì)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同时,家畜饲养也开始出现
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考古 发现 考古遗址是历史上人类遗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等价值的物质遗存,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
(1)河姆渡遗址中发掘的木结构水井、稻谷、谷壳等,说明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和定居
(2)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说明了原始社会手工业的发展
(3)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3
考点
炎帝、黄帝的传说 传说与神话
课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核心素养对接: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炎帝、黄帝的传说 炎黄 联盟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阪泉之战后,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并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
(2)炎黄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由杂居相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中交融而成),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炎帝的 传说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炎帝、黄帝的传说 黄帝的传说 (1)黄帝,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2)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传说 与 神话 概述 (1)传说与神话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表现;真实历史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传说与神话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传说与 神话 例证 (1)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2)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水平;尧舜禹时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通过禅让制传承,反映了远古时代的原始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