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教学】电学板块复习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情境化教学】电学板块复习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11:4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灯大用途”——电学板块整体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小灯大用途”——电学板块整体复习
课标要求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3.4.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4.6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4.7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材分析 初中物理电学板块在课程内容中属于“能量”范畴,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与很多学科都有关联,也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以“小灯大用途”电学板块复习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以下是整体设计的思路: 考查的知识综合性较强,主要涵盖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等内容。对设计电路、动态电路以及“浴霸”多挡位用电器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反映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深化对电学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1、掌握动态电路问题涉及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及欧姆定律等核心内容。 2、学会在解决多挡位计算题时,需要把复杂的电路简单化,通过化繁为简的方法,画出简化的等效电路图,再进行分析。 科学思维:1、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2、学会结合物理模型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论证,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1、在探究“动态电路”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各物理量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2、掌握一些电路图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可将电压表看成断路,电流表看成导线,由此判断复杂电路图的连接方式;若用电器被短路则用导线代替用电器然后画出等效电路图。 科学态度与责任: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和提高科学思维品质。 2、通过小试牛刀试题的练习,可评价学生在科学思维上的发展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多挡位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会运用已知条件比较动态电路前后的电表的变化 难点:学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的“不变量”和“变量”以及多挡位电路中的挡位分析。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教师介绍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情景: 小梁老师家买了新房子,是毛坯房,需要进行全屋的电路设计,正巧小梁老师刚刚教同学们学习了相关电学知识,想用自己所教的知识来研究家里的照明设备。老师想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两盏灯,一盏大灯和一盏床头灯如图所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 问题驱动:其他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完成导学案。 跟着老师一起判断可行电路分析其他不可行的原因。 通过小梁老师家需要进行全屋电路设计这样一个项目情境背景,为接下来 的项目任务做好情境支持,该情境的设 置很顺理成章地按由易到难的顺序。
设计电路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将刚刚设计的电路连接实物电路。 问题驱动:根据前面选择的合理方案,请问同学们如何根据设计的电路连接实物电路?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投屏展示LED灯的内部结构并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何种材料。 学生先自主设计,然后教师展示作品并引导其他同学评价。 跟着老师一起分析LED灯的内部结构并判断材料,并分析判断的理由。 通过设计驱动问题实现了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项目任务进行重构的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电路、 认识节能灯结构等任务来完成对核心知识的复习、掌握和迁移。
电路再探 分析 动态电路 教师以问题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电位器实现小灯泡亮度的改变。 接着引入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来替换电位器,由此教师运用问题串引出串并联电路中的动态电路分析。 【牛刀小试】教师通过两个练习题帮助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等相关公式。 学生先自主连接好电路,然后教师展示作品并引导其他同学评价。 替换滑动变阻器后,学生分析滑动变阻器对串联电路电路的影响,总结思路方法。 学生先将电表去掉,初中阶段,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被看成理想电表,可把电压表看作断路,电流表看作导线,进行电路简化。接着分析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后,三个电表的变化情况。 学生分析滑动变阻器在并联电路中“不变”与“变”的物理量,最后小结解题方法。 学生根据题意完成相关计算,并复习巩固相关公式。 由可调节灯泡亮度的电位器到滑动变阻器的迁移,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 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采用“去电表法”化繁为简,并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画出电路图,直观呈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理清物理量间的逻辑关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进行方法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思路,并鼓励学生思考其他解决方法。
电路深探 多挡位用电器 教师创设情景:小梁老师家卫生间安装了集取暖、照明和换气于一身的“浴霸”。简单介绍浴霸的功能后,引导学生判断“浴霸”的工作情况。 教师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设计通过增加元件可以使取暖灯变成可调挡位的电路目的是为了接下来复习多挡位计算题作好铺垫。 教师解决完挡位判断以及求阻值大小后,引导学生设计计算类型的问题并完成解答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并要求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命题是否可行。 学生根据开关的通断判断“浴霸”的工作情况。 学生在原来的电路基础上设计可调节挡位的电路。 学生根据刚刚设计过的电路,来判断此题的挡位情况,并计算得到阻值大小,掌握电功率公式。 学生通过深度思考完成命题,既复习到相关的公式,也可以掌握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升能力,锻炼思维。 通过情景引入来激发学生解题的热情,理论联系实际,由定性过渡到定量,体现了无情景无命题的原则。 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上台讲解,运用证据解释自己得出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自我反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查掌握情况。 有利于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反馈问题。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