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发言不积极,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性不高。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在学习了人体营养的基础上,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具备了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简单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个别学生的知识面还比较窄,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比较生疏,多数学生重视记忆,轻视理解,所以学习较吃力。
效果分析
本节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但是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一些环节处理不够理想。
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中,设计的内容较少,对整体的把握还不到位。学生的合作交流不主动,老师点拨过多,学生发言不够积极,教师引导有局限性。
引导学生分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时,分析过于简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分析,却又忽略了联系生活实际。
整体环节还算流畅。基本做到了少讲、精讲,给予学生较充足的交流机会。
临港四中 生物 学科课时教案
七 年级 5 班 执教人 李道霞 本学期教案编号
课题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3、认识到呼吸道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5.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6.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准备
导学案; 图片等PPT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人一日三餐,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什么?(我们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除了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外,还需要从外界获得什么?(氧气)那么我们怎样从外界获得氧气?今天来学习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从中就能得到答案。
思考:人体的呼吸是通过什么系统来完成的?
看电视时,电视里产房里孕妇生孩子,只要听见“哇”的一声哭,就知道孩子生了,你知道为什么?
出示PPT2
刚出生的婴儿啼哭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即标志着呼吸的开始。从此以后也就离不开空气了,并且每时每刻都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进行气体交换,可见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其实呼吸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和肺;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探索新知
PPT出示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看课本P40-41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1、
PPT出示6呼吸系统的图
结合PPT图汇报学案1
学生根据课本图弄清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功能
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
PPT8思考 (不是)那么呼吸道有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有什么作用呢?
根据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合作交流完成学案自主探究中的题目。
出示PPT7
小组合作 分析资料讨论 讨论题
汇报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PPT中三个合作探究
重点分析讨论题2中呼吸道的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分组汇报
总归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学生完成)
出示PPT资料9、10
学生说出痰是怎么形成的以及随地吐痰的危害
出示PPT11过渡 :有了呼吸道的处理,我们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出示PPT12分析图片说出当遇到沙尘暴,或有毒环境时如何防止有害物质的危害呢?
出示PPT结合课本资料5-7,说出病因和病的症状。
分析图片健康肺和吸烟的肺有什么区别?
出示PPT16看图片,分析北欧人和非洲人的鼻子形状有什么特点?说说理由。
归纳总结
呼吸道的作用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出示PPT19理解吞咽和呼吸的关系
自读课本,了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处于青春期的你如何保护你的嗓子?
课堂小结:出示系统归纳;回顾本节学到了哪些?
评测练习:
独立完成学案中的智能检测
出示答案 小组内校正,找出疑问、困惑共同商讨。
课件23张PPT。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结构特点,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3、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 认同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会厌
软骨肺膈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呼吸系统的组成①②⑤③④呼吸道肺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那么呼吸道仅仅是一个通道吗?还有没有其他作用????二、呼吸道的作用1、 阅读第41-42页资料分析,展开思考,小组合作完成下列思考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是如何实现的?(3).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4).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清洁、湿润的作用;
鼻腔前部有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起到清洁作用,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腔内分布着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呼吸道的作用你说他说气管壁纵切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经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气管壁的纵切气管上的纤毛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 ③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我们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合作探究沙尘暴 哮喘肺炎尘肺 健康者的肺吸烟者的肺可见,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也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
有害物质的危害。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北欧人非洲人(5).北欧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北欧人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呼吸道的作用
归纳总结: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呼吸道的作用 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呼吸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吗(可以体验感受一下)鼻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空气,可以减少不清洁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吃进的食物都要经过咽,然后,空气经喉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哈……哈……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呛着!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系统归纳、总结完善一、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二、呼吸道的作用: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喉还有发声的作用。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三、呼吸和吞咽的关系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时进行课堂智能检测答案
1.B 2.C 3.D 4.C 5.A 6.C 7.B 8.D 9.B 10.A
11. (1)呼吸道 、肺
(2)6肺;气体交换
(3)1鼻 3咽 2喉 4气管 5支气管; 温暖、湿润、清洁;肺
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在学习了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之后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人体除了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七年级学生虽然对于人体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是司空见惯的,但并不十分明白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对呼吸与人体的健康的关系也不是十分清楚,本章遵循着气体进入人体的过程—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本节内容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既介绍了呼吸道保证气流的畅通,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之温暖、湿润、清洁,同时又指出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观课记录:
张志超:教学目标很明确,教学环节设计较简单明了;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小组合作学习有待加强。
刘家新: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师生能有效的进行交流,重点内容突出,分析到位,还是不能放开大胆的让学生自主学习。
王萍萍:教学课件设计实用,驾驭课堂能力强,重点、难点突破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应多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刘汉周:教学准备充分,思路明确,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灵活,精练;延伸,小组反馈疑难问题有待加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结构特点,总结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认同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自主探究:探究任务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
—————
呼吸道 —————
—————
呼吸系统组成 —————
————
探究任务二: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是______进出____的通道,各部分都有_____或_____作支架可以保证气流通畅。
2.鼻腔前部生有鼻毛,能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鼻腔内表面的_______可以分泌黏液,对空气起_____和______的作用;黏膜内还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温暖的作用。
3.通过对资料1-4的分析可知,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
智能检测:
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2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鼻腔和肺 B.气管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气管
3 、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
A.灭菌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过滤空气
4、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
①声带 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③鼻黏膜
④会厌软骨 ⑤鼻毛 ⑥嗅细胞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5、下例各项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人的气体
6、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 (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人口 D.环状软骨扩大
7、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A.鼻腔粘膜分泌粘液过多,堵塞了鼻腔 B.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堵塞和鼻腔 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 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
8、痰形成的部位是( )
A、鼻 B、肺 C、咽 D、气管和支气管
9、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是( )
A、呼吸和心跳B、呼吸和吞咽C、呼吸和消化D、消化和吸收
10、北欧人的鼻子要比非洲人的大一些,这有利于( )
A、预热寒冷的空气B、消灭病菌C、空气通畅D、阻挡灰尘
11、下图示人体呼吸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 的场所。(3)[ ] 、[ ] 、[ ] 、[ ] 、[ ] 共同组成呼吸道,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___ 减少对 的刺激。
教学反思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支持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交流合作者,新知识的生成者,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导致老师不敢讲,不能联系实际拓展,所以课堂有点呆板。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标分析
本节教材定位:本节教材是七年级第一学年下学期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第一节,七年级学生虽然对于人体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是司空见惯的,但并不十分明白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对呼吸与人体的健康的关系也不是十分清楚,所以这节对于学生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分析资料等中学得到生物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标规定:生物学课程的理念要面对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
本节旨在让学生能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