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十四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十四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7 10: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三 区域发展
专题十四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3浙江6月选考,17—18,4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2.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2022海南,3—5,9分)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栽培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大风  B.严寒  C.干旱  D.雨雪
4.引种栽培失败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
A.哈萨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
5.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
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产业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广东,8—9,6分)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8.(2020山东,1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如图),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2019课标Ⅲ,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Ⅰ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Ⅱ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6分)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6分)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6分)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3湖北,1—3,9分)“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
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
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2021浙江6月选考,6—7,4分)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幅(%)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 业结构 (%)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4.甲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5.四大地区中(  )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2020北京,10,3分)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读表,回答下题。
国内 生产 总值 (千亿 美元) 产值 比重 (%) 就业人口 比重(%)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1998 28 79 6 5 38 57 12 28 60
2018 31 81 14 2 38 60 5 25 70
6.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  )
①第一产业产值上升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
③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④大量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3深圳二模,5—6)通过人工削坡填沟发展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协调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某黄土丘陵沟壑区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后,黄土高原传统的打坝淤地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不足   B.粮食需求量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泥沙流失量减少
2.与粮食种植相比,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  )
A.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
B.拓展旅游、康养功能
C.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
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2024届广西柳州开学考,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伯明翰早期是英国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18世纪中叶起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享有“世界工厂”的名声。进入20世纪,资源枯竭、经济形势转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得昔日风光不再。在发挥优势、保留传统、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的模式下,伯明翰开启了城市转型之旅。目前,伯明翰不仅是英国制造业的中心,也是世界知名的时尚新区,各类国际工业、艺术展会频繁不断。下图为工业革命时期伯明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据图简析18世纪伯明翰发展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推测进入20世纪后,伯明翰工业衰落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指出伯明翰转型所选择的一个非农产业,并说明转型的优势。(6分)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4届广州天河模拟一,4—5)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5个市、38个区县和1个示范区,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下图示意2018年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相关产业)空间关联。完成下面两题。
1.形成2018年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体育产业质量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的通达度   B.自然条件
C.城市行政等级   D.与西安的地理距离
2.促进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
A.放慢西安体育产业发展速度
B.加强区域城市深度合作
C.扩大铜川市的城市经济规模
D.各城市体育产业同质化
3.(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开学考,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东湖镇位于长春市九台区的西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镇域内独立工矿区占比较高,主要用于煤矿的矿产开发及企事业单位用地。2020年,第一产业以玉米、水稻种植为主;第二产业除矿产资源型以外,以家具建材、普通机械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传统的餐饮服务、集市贸易为主。图Ⅰ示意东湖镇的位置。
材料二 2021年,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东湖镇利用区位优势,实现产业转型。以“产城一体、组团优化,对接空港、联动合作”为空间发展策略,打造“一带、一轴、三区”的空间结构;以农业为核心与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进行创新融合;拓展传统一、二产业链条,承接长春市及空港区域产业的外溢;坚持矿山治理、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软实力。图Ⅱ示意东湖镇2011—2020年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情况(亿元)。
(1)简述东湖镇2011—2020年的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6分)
(2)说明东湖镇打造临空产业配套区的意义。(8分)
限时拔高练
分钟:30分钟 分值:3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开学考,21—22)冰湖是与冰川或冰川作用相关的湖泊,且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变化情况复杂,其冰湖溃决的风险在不断上升,进而威胁区域内的建设与民生安全。下表为1990—2018年中巴经济走廊不同区域冰湖分布与变化。完成下面两题。
区 域 1990年 2000年 2018年 1990—2018 年变化
数 量 面积/ km2 数 量 面积/ km2 数 量 面积/ km2 数 量 面积/ km2
喀喇昆 仑山脉 1 248 63.26± 9.84 1 307 64.77± 10.22 1 335 71.33± 10.91 87 0.45
帕米尔 高原 234 13.33± 1.54 221 13.87± 1.54 194 14.67± 1.45 -40 0.35
喜马拉 雅山脉 692 35.04± 5.52 746 38.28± 6.05 754 40.37± 6.05 62 0.54
兴都库 什山脉 65 4.41± 0.49 79 4.81± 0.57 97 5.39± 0.67 32 0.79
1.28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冰湖呈现的整体趋势为(  )
A.数量增加,面积扩张
B.数量减少,面积扩张
C.数量增加,面积缩小
D.数量减少,面积缩小
2.该地区冰湖溃决,对中巴经济走廊危害最大的是(  )
A.雪崩  B.滑坡  C.崩塌  D.泥石流
(2024届江门调研,5—7)珠三角地区城际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珠三角城市群工业中的支柱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同质化等问题正制约着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图1、图2分别示意珠三角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关联度与产业集群同质化水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深圳与东莞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关系是(  )
A.同质化强合作   B.同质化弱合作
C.差异化强合作   D.差异化弱合作
4.城际产业结构同质化较高,原因可能是(  )
A.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B.地区发展差异明显
C.城际产业联系密切   D.地区追求更高利润
5.在珠三角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最具专业独特特征的城市是(  )
A.东莞  B.深圳  C.江门  D.珠海
(2023茂名高州一模,4—5)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矿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  )
A.摒弃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
B.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
C.拆除工业厂矿,治理环境污染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7.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
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
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8.(2023江门一模,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东北的低山丘陵区是东北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人们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除了有森林覆盖的山顶和山腰外,山体的其他部位都出现了侵蚀沟。研究发现侵蚀沟的分布跟地形(海拔、坡度、坡向)、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图1为东北低山丘陵区某区域的地形图,图2为该区域侵蚀沟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比例图。图3为该区域侵蚀沟在不同坡度上的分布比例图。
图1
图2
图3
(1)根据图2、图3,指出在低山丘陵区侵蚀沟主要分布的位置。(4分)
(2)分析较大的侵蚀沟(如A)主要分布在南坡的原因。(8分)
(3)请从流量角度,分析侵蚀沟在坡度最大处分布比例最小的原因。(6分)
模块三 区域发展
专题十四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3浙江6月选考,17—18,4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答案 C 
2.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答案 D 
(2022海南,3—5,9分)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栽培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大风  B.严寒  C.干旱  D.雨雪
答案 A 
4.引种栽培失败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
A.哈萨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
答案 B 
5.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
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产业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2021广东,8—9,6分)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7.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答案 D 
8.(2020山东,1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如图),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答案 (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2019课标Ⅲ,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Ⅰ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Ⅱ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6分)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6分)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6分)
答案 (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3湖北,1—3,9分)“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
答案 D 
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
答案 A 
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答案 C 
(2021浙江6月选考,6—7,4分)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幅(%)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 业结构 (%)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4.甲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D 
5.四大地区中(  )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答案 B 
(2020北京,10,3分)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读表,回答下题。
国内 生产 总值 (千亿 美元) 产值 比重 (%) 就业人口 比重(%)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1998 28 79 6 5 38 57 12 28 60
2018 31 81 14 2 38 60 5 25 70
6.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  )
①第一产业产值上升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
③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④大量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3深圳二模,5—6)通过人工削坡填沟发展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协调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某黄土丘陵沟壑区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后,黄土高原传统的打坝淤地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不足   B.粮食需求量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泥沙流失量减少
答案 D 
2.与粮食种植相比,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  )
A.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
B.拓展旅游、康养功能
C.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
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答案 B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2024届广西柳州开学考,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伯明翰早期是英国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18世纪中叶起成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享有“世界工厂”的名声。进入20世纪,资源枯竭、经济形势转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得昔日风光不再。在发挥优势、保留传统、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的模式下,伯明翰开启了城市转型之旅。目前,伯明翰不仅是英国制造业的中心,也是世界知名的时尚新区,各类国际工业、艺术展会频繁不断。下图为工业革命时期伯明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据图简析18世纪伯明翰发展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推测进入20世纪后,伯明翰工业衰落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指出伯明翰转型所选择的一个非农产业,并说明转型的优势。(6分)
答案 (1)位于英国中部,地理位置优越;铁路、运河通达,水陆交通便利;附近拥有煤田和铁矿,煤铁资源丰富;降水较丰富、河流流经,水源充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城市,有先发优势。
(2)煤的能源地位下降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当地传统的产业优势逐渐丧失;资源被过度开采,环境持续恶化,导致人口的迁出,逐渐丧失了发展的活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重点轰炸,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3)旅游业。伯明翰水陆交通便利,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好,拥有大量工业时代的遗存,旅游资源丰富。(发挥优势、保留传统、构建多元化)政策推动。
或制造业。伯明翰工业历史悠久,品牌资源丰富,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发挥优势、保留传统、构建多元化)政策推动。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4届广州天河模拟一,4—5)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5个市、38个区县和1个示范区,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下图示意2018年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相关产业)空间关联。完成下面两题。
1.形成2018年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体育产业质量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的通达度   B.自然条件
C.城市行政等级   D.与西安的地理距离
答案 D 
2.促进关中城市群(陕西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
A.放慢西安体育产业发展速度
B.加强区域城市深度合作
C.扩大铜川市的城市经济规模
D.各城市体育产业同质化
答案 B 
3.(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开学考,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东湖镇位于长春市九台区的西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镇域内独立工矿区占比较高,主要用于煤矿的矿产开发及企事业单位用地。2020年,第一产业以玉米、水稻种植为主;第二产业除矿产资源型以外,以家具建材、普通机械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传统的餐饮服务、集市贸易为主。图Ⅰ示意东湖镇的位置。
材料二 2021年,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东湖镇利用区位优势,实现产业转型。以“产城一体、组团优化,对接空港、联动合作”为空间发展策略,打造“一带、一轴、三区”的空间结构;以农业为核心与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进行创新融合;拓展传统一、二产业链条,承接长春市及空港区域产业的外溢;坚持矿山治理、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软实力。图Ⅱ示意东湖镇2011—2020年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情况(亿元)。
(1)简述东湖镇2011—2020年的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6分)
(2)说明东湖镇打造临空产业配套区的意义。(8分)
答案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度高;第二产业始终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变化最大,第一产业产值变化最小。
(2)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利用交通、区位等优势条件,承接长春市及空港区域产业的外溢;为机场的正常运营提供服务;减小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恢复生态环境;探索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新机制。
限时拔高练
分钟:30分钟 分值:3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开学考,21—22)冰湖是与冰川或冰川作用相关的湖泊,且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变化情况复杂,其冰湖溃决的风险在不断上升,进而威胁区域内的建设与民生安全。下表为1990—2018年中巴经济走廊不同区域冰湖分布与变化。完成下面两题。
区 域 1990年 2000年 2018年 1990—2018 年变化
数 量 面积/ km2 数 量 面积/ km2 数 量 面积/ km2 数 量 面积/ km2
喀喇昆 仑山脉 1 248 63.26± 9.84 1 307 64.77± 10.22 1 335 71.33± 10.91 87 0.45
帕米尔 高原 234 13.33± 1.54 221 13.87± 1.54 194 14.67± 1.45 -40 0.35
喜马拉 雅山脉 692 35.04± 5.52 746 38.28± 6.05 754 40.37± 6.05 62 0.54
兴都库 什山脉 65 4.41± 0.49 79 4.81± 0.57 97 5.39± 0.67 32 0.79
1.28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冰湖呈现的整体趋势为(  )
A.数量增加,面积扩张
B.数量减少,面积扩张
C.数量增加,面积缩小
D.数量减少,面积缩小
答案 A 
2.该地区冰湖溃决,对中巴经济走廊危害最大的是(  )
A.雪崩  B.滑坡  C.崩塌  D.泥石流
答案 D 
(2024届江门调研,5—7)珠三角地区城际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珠三角城市群工业中的支柱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同质化等问题正制约着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图1、图2分别示意珠三角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关联度与产业集群同质化水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深圳与东莞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关系是(  )
A.同质化强合作   B.同质化弱合作
C.差异化强合作   D.差异化弱合作
答案 C 
4.城际产业结构同质化较高,原因可能是(  )
A.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B.地区发展差异明显
C.城际产业联系密切   D.地区追求更高利润
答案 A 
5.在珠三角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最具专业独特特征的城市是(  )
A.东莞  B.深圳  C.江门  D.珠海
答案 D 
(2023茂名高州一模,4—5)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矿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  )
A.摒弃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
B.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
C.拆除工业厂矿,治理环境污染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 D 
7.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
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
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8.(2023江门一模,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东北的低山丘陵区是东北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人们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除了有森林覆盖的山顶和山腰外,山体的其他部位都出现了侵蚀沟。研究发现侵蚀沟的分布跟地形(海拔、坡度、坡向)、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图1为东北低山丘陵区某区域的地形图,图2为该区域侵蚀沟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比例图。图3为该区域侵蚀沟在不同坡度上的分布比例图。
图1
图2
图3
(1)根据图2、图3,指出在低山丘陵区侵蚀沟主要分布的位置。(4分)
(2)分析较大的侵蚀沟(如A)主要分布在南坡的原因。(8分)
(3)请从流量角度,分析侵蚀沟在坡度最大处分布比例最小的原因。(6分)
答案 (1)侵蚀沟主要分布在坡度较缓(坡度较小)的西南坡。
(2)山体南侧是阳坡,白天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土壤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烈,土壤抗侵蚀能力弱;南坡积雪融化快,水流集中,侵蚀能力强;东北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侵蚀作用强;南坡开发相对早,居民点也多,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较高。
(3)坡度较大的部位,多位于山顶或山腰,由于坡度大,汇水面积小,径流量小,不易形成侵蚀沟;该处的山顶或山腰,多有森林覆盖,对径流有截留作用,所以侵蚀沟相对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