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综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15PPT+教学设计等9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综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15PPT+教学设计等9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02 20:11:57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章和前两册第一、第四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圈中的人的思路一脉相承,同时又是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的基础.教材的目的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认识.而本节内容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行为活动和种群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加深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本节属于总结概括性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事实材料和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因此, 本节课设计为以学生参与、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中,要充分准备密切相关的图文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热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自己得出结论.
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效果分析
本课课前布置了由十二名同学参与的情景剧,通过情景剧作为章节的情境引入这一做法,在课前已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剧情分六个小片段,分别是先由扮演诗人的同学吟诵本章的开篇诗句,体现出和谐优美的生态场景;再由老农对青蛙、麻雀、蛇等动物的讨论体现出不同人对不同动物的观点;再由同学上场扮演捕捉青蛙、麻雀、蛇等动物,借以体现出身边存在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和导致生态失衡的原因;然后是农民上场表演好端端的作物在遭受虫鼠灾害后作出的反应;接着就是几个工人喷洒农药,表现出人类在生态破坏后给自身带来的麻烦以及造成新的破坏;最后由一名同学上台,用深沉的语句引起人们对目前生态现象的思索.这一情景剧,既是章节的引入,又是问题的展开.在表演后针对剧情出示有关青蛙、麻雀和蛇在食物链、食物网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四个问题,问题先让学生用板书来解决,再利用课件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蛇、狼等有危害的动物,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通过对事实材料和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因此,以学生参与、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既有趣味性,又引起学生对于诸多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展示密切相关的图文资料,并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热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自己得出结论.
通过课前情景剧入课、提供大量图文资料供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达到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切实关爱生物,关心生物生存状况,与其它生命和谐相处。这样,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授课人:徐君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平衡的概念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分析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前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达到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切实关爱生物,关心生物生存状况,与其它生命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关注生态平衡,创建和谐家园。
三、教学难点
1.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动物在问什么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PPT。
五、教学过程
课前:本节课之前先将准备好的6份“课前情景剧”发给六个学习小组。学生自行准备,课代表协调,待课堂时间上台表演。
课前情景剧
同学们: 请仔细阅读情景剧内容,揣摩其中的语言、神态,并和组长一起确定本组人选,由生物课代表协商好小组间的配合,在上课前做好情景剧的准备.
第一组: 推选出三名同学,扮演诗人.(该三名同学从讲台左侧依次上场,登上讲台后边做欣赏状边轮流吟诗.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表现出诗句的意境.)
(独白:我们仨是诗人)
诗人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人乙: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人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嗯,你看这鸟语花香,蝶舞莺啼,虫鸣蛙叫,真是好风景啊好风景!
(依次说完便走下讲台)
第二组: 推选同学两名,扮演农场主和牧场主.(该两名同学在第一组同学走下讲台后紧接着一起上场,做出边走边交谈状)
(独白:牧场主:我来自草原,放牛羊。农场主:我来自农场,种庄稼。)
牧场主: 哎,老哥,你看你们这田野上又是黄莺又是麻雀的,真好啊!
农场主: 好啥呀,你看,这么多麻雀,它一年得糟蹋我多少庄稼啊。叽叽喳喳的,烦人!还是你们草原好,风吹草低见牛羊,听说还有狼,那真叫一个刺激。
牧场主:瞎扯吧,那是很早以前,现如今哪有什么狼,我今年38了,也就见过一次狼,还是在动物园里见到的。(边说着走下台)
第三组: 推选两名同学,扮演坏人.(一人拿弹弓,一人拿塑料编织袋.表现出贼头贼脑的样子.在前面两人走下之后紧接着上场)
拿弹弓者:麻雀的味道好极了,昨天吃的不过瘾,让我再打它几十只来解解馋! (边做拉弹弓打鸟状)
拿袋子者: 听说狼没了,咱英雄不能没有用武之地。(窃喜状)稻地里的青蛙真不少,待我抓些来下酒,顺便换些酒菜钱!(接着捕捉)吆,这蛇也不能让它跑了,卖到饭馆里,可贵着呢!都说我张三不务正业,其实,我这也是为民除害呢!
第四组: 推选同学一名,扮演农民.(前面两名下去即上场.)
农 民: 今年这风也调雨也顺,我承包的几十亩稻子应该长得不错了.趁今天有空,到地里看看去.(大惊)糟了,稻叶怎么被吃光了!还被老鼠咬倒了一大片!赶快找人来打药!
第五组: 推选两名同学,扮演工人.(两人前后排好,动作一致,排队上场)
工人甲、乙: (伴随着打药动作说)我打,我打,我打打打,(换成撒药动作说)我撒,我撒,我撒撒撒,一遍不行我两遍,两遍不行我三遍,非干掉这些坏蛋我非不算!
第六组:推荐一名说话较有渲染力的同学,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缓慢而深情的烘托:哎,我们身边到处充斥着农药的味道,青蛙不见了,鸟儿不见了,一切都静悄悄的,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师生问好
一、本章导入
在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情景剧,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 ___________.
那么首先请参加表演的同学站到一侧来.让我们开始来展现我们的表演才华吧.有请!
(学生上台表演)
二、学生表演后的评价和过渡:
(鼓掌)
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看得出大家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同时,大家的表演也很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我们没有谁想把这农药一遍遍的喷洒,也没有谁想生活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寂静世界.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野味餐馆和逐渐减少的动物种类,我们应该警醒:野生动物是地球的成员,它们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板书)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呢?根据刚才的情景剧内容,首先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三、问题展示及处理:
(一)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展示课件2,即问题1.2.3,找学生上台板书)
1、第一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么?你能写出诗句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吗?.
(生:副板)
师板书: 虫——→ 蛙


2、第二组:老农说麻雀就会糟蹋庄稼, 不是好东西.你认为对吗? 请写出用以前学习的食物网给麻雀一个公正的评价。(生:副板)
师添加板书:
虫——→ 蛙
↗ ↘
稻————→麻雀
3、第四组:写出情景剧中正遭遇虫灾、鼠灾的稻田食物网。
(生:副板)
师添加板书:
虫—→ 蛙
↗ ↘ ↘
稻————→麻雀 → 蛇
↘ ↗

师生共同完善农田食物网。
分析:第三组中张三捕捉蛇是为民除害么?
(展示课件3)
虫 蛙
稻 麻雀 蛇

而当蛙、麻雀、蛇等动物被大量捕捉后呢

(接着展示课件3)
虫 蛙
稻 麻雀 蛇

一段时间之后就是这样了:
(课件4)

虫 虫
虫 稻 虫
鼠 鼠

就这样,生物间原有的制约关系被打破了,水稻被虫和鼠包围了。怎么办?只有打药。
师:第五组的打打打,撒撒撒短期内确实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又会带来哪些新问题?
生回答。
并且一旦当所有的虫子都产生抗药性,人类就陷入新的困境了.
师:结合第二组中牧民说,他几十年没见过野生的狼了。读课本61页资料2,想一想草原野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共同写出板书分析: ↗牛羊↘
草 狼
↘野兔↗

结论:所以,我们应该站在生物圈的高度看待动物的作用,而不能简单的以个人的好恶做取舍,否则,是要付出大代价的。
并且,简单的以个人的好恶做取舍会出问题,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
展示课件:(让学生读)
蚂蚁和金合欢树
在非洲东部肯尼亚的热带稀树草原上,生长着许多金合欢树。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金合欢树枝条的样子,大家看,这种树木周身长满了众多的刺,其中有一些刺是特殊的,它们看上去比较膨大,并且是中空的。
因为金合欢树越来越少,1995年,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6片金合欢树周围围起带电的栅栏,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它们的叶子。他们以为在人为的保护下,金合欢树会更加茁壮成长。10年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些受保护的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受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金合欢树却依然长势良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 原来金合欢树周身众多的刺中那些特殊的、膨大的空心刺正好给寄居在金合欢树上的蚂蚁提供了居住的场所。寄住的小蚂蚁可以在空心刺中作巢,并尽情享用金合欢树叶尖分泌出的甜汁。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这种小蚂蚁是无法容忍其他动物触碰它们赖以生存的树木。如当它们发现天牛在金合欢树上钻孔时,就会通过吞食天牛的幼虫将它们消灭怠尽;而当大象或长颈鹿来啃食树叶扯动了树枝时,蚂蚁就觉察到了,它们便蜂拥而去,猛蛰它们,拼命地叮咬长颈鹿的舌头,令其灼痛难耐,迫使长颈鹿刚吃几口就不得不离开,树叶就不至于被吃光。
???
但当金合欢树被围栏保护起来,长期不受动物的侵扰和刺激后,树木就不会有蚂蚁喜欢的甜的汁液流出。蚂蚁没有吃的,只好离开合欢树。这时天牛的幼虫会在金合欢树干上钻孔,使合欢的生长受到影响。
这个貌似反常的谜团终于被解开了。
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对金合欢树来说,有蚂蚁居住在它身上,并且时常被食草动物吃一些叶子,反而是好事。在生物的关系网中,有时一个环节的消失就足以导致出乎意料的灾难性后果。
。。。。。。
由此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找一名同学回答.
生: 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那么同学们能否总结出什么是生态平衡?
生: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物间的规律就是道。比如河道,堵了不可以,随意挖开也不可以,都会出问题的。我们说的生态平衡,其实就是顺其自然,尊重他们的存在,遵循其内部存在的规律就是最好的。而不是轻易去改变它,打破它。
因此,各种各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二)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但是,凭借生活中的一些固有观念,大家对某些事物,比如树上的虫子,就是没有什么好印象,你看,因为它,我们不但要付出经济代价———打药,还要付出环境代价———遭受污染,真是一无是处.不光我们这样认为,就连一些科学家最初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家看,曾经有这样的一群以拯救大自然为己任的科学家,又出来做好事了,这也是科学家在我们本节课犯下的又一个错误:
(展示课件10) (让学生读)
有这样一片丛林:上层是高大的珍稀乔木,中间是丰富的灌木,下层长满了苔藓和菌类.可是,科学家们发现上层乔木的叶子上生长着许多虫子,并且有大量的虫子和鸟的粪便不停的落下,由于担心这种珍稀的乔木会被吃光,科学家们动用直升机在丛林上空喷洒了大量的灭虫药物.很快,大量的虫子被杀死并从树上落下,科学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不久之后,乔木的叶子开始疯长,遮天蔽日,下面的灌木因缺少光照逐渐死掉了;乔木的大量落叶堆积在地面来不及腐烂,覆盖了地面的苔藓和菌类;慢慢的,丛林又因通风而变得干燥,一些乔木开始死去… …
读到这里,我们都意识到这是一起由人类的善意而打破生态平衡的案例,真是事与愿违啊.
那么让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
1、文中原有的丛林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第一步板书:
生产者 -------→ 消费者
↘ ↙
分解者
2、原来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
首先回顾呼吸作用 板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进行呼吸作用?(添加板书)
另外,生产者的枯枝落叶、消费者的排出物及它们的遗体在被分解者分解之后呢?(添加板书)
产生的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重新循环了.(添加板书)
边分析边添加板书: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呼吸作用

生产者 -----------------------→ 消费者
↘ ↙

分解者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强调:分解虫子粪便的速度与分解落叶的速度及有虫子时树叶分解的速度。举例,一堆干草自己慢慢烂掉的速度与被羊吃掉后的分解速度。
3、可后来虫子被消灭后生态系统系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虫子消失后,植物缺少了消费者,所有的树叶只有一个去处,即全部依靠分解者,大大的减慢了分解速度,导致落叶堆积,生态失调.
我们可以用图片简单的描述这个过程:
(展示课件11)
总结:看起来要是没有动物,光靠菌类是不够的.动物在物质循环中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所以说: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板书: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那么,在自然界中,动物只是植物的索取者吗?它还有别的作用吗?大家先看来自联合晚报的一则摘要:
(展示投影12)(找_________读)
来自《联合晚报》的摘要:
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导致美国与加拿大地区的蜜蜂大量死亡,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以及这两国农产界的忧虑。
蜜蜂大量死亡与消失,将造成植物花粉交配的落空,使果实与农作物收成受到严重损失。因为人类三分之一的饮食来自昆虫授粉的植物,而蜜蜂在此种授粉中占了80%。甚至吃苜蓿芽的牛只也依赖蜜蜂。除非尽快找出对策,否则,大量蜜蜂的死亡可能对食品供应造成灾难性影响,美国一项国会调查称,蜜蜂每年对美国食物供应的贡献价值高达150亿元。 同时,美国农业部的一名主管哈克特说,假如蜜蜂死亡恶化下去,大家最后可能只得吃谷物和水.
师:现在我们对昆虫等动物们可能更加刮目相看了.我们再接着看短片:
(展示课件13)
结合报道和短片内容,同学们看课本63页彩图,探究:动物对植物有什么样的影响?请在思考后回答.
生A:图1图2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保证了植物的繁殖)
生B:图3图4是动物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板书: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利于繁殖、扩大分布
师: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让动物能生活下去;而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保证了植物的繁殖,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因此,动植物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师:当然,当动植物间的比例失衡或者天敌缺失时,就会发生图38图39中动物取食植物,危害植物生长的情况.
四、练习题
五、总结和提升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维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保护有益动物.因为保护它们也就是保护好人类自己.
附:板书设计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课件15张PPT。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郯城县新村初级中学 徐君厚1、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么?你能写出诗句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吗? 2.老农说麻雀就会糟蹋庄稼, 不是好东西.你认为对吗? 请写出用以前学习的食物网给麻雀一个公正的评价。3. 写出情景剧中正遭遇虫灾、鼠灾的稻田食物网。 4.捕捉蛇是为民除害么?请用食物网表述出来.稻虫鼠蛙麻雀蛇稻虫虫虫虫虫鼠鼠鼠蚂蚁和金合欢树在非洲东部肯尼亚的热带稀树草原上,生长着许多金合欢树。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金合欢树枝条的样子,大家看,这种树木周身长满了众多的刺,其中有一些刺是特殊的,它们看上去比较膨大,并且是中空的。 因为金合欢树越来越少,1995年,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6片金合欢树周围围起带电的栅栏,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它们的叶子。他们以为在人为的保护下,金合欢树会更加茁壮成长。10年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些受保护的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受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金合欢树却依然长势良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金合欢树周身众多的刺中那些特殊的、膨大的空心刺正好给寄居在金合欢树上的蚂蚁提供了居住的场所。寄住的小蚂蚁可以在空心刺中作巢,并尽情享用金合欢树叶尖分泌出的甜汁。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这种小蚂蚁是无法容忍其他动物触碰它们赖以生存的树木。如当它们发现天牛在金合欢树上钻孔时,就会通过吞食天牛的幼虫将它们消灭怠尽;而当大象或长颈鹿来啃食树叶扯动了树枝时,蚂蚁就觉察到了,它们便蜂拥而去,猛蛰它们,拼命地叮咬长颈鹿的舌头,令其灼痛难耐,迫使长颈鹿刚吃几口就不得不离开,树叶就不至于被吃光。 但当金合欢树被围栏保护起来,长期不受动物的侵扰和刺激后,树木就不会有蚂蚁喜欢的甜的汁液流出。蚂蚁没有吃的,只好离开合欢树。这时天牛的幼虫会在金合欢树干上钻孔,使合欢的生长受到影响。
这个貌似反常的谜团终于被解开了。

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读一读 有这样一片丛林:上层是高大的珍稀乔木,中间是丰富的灌木,下层长满了苔藓和菌类.可是,科学家们发现上层乔木的叶子上生长着许多虫子,并且有大量的虫子粪便不停的落下,由于担心这种珍稀的乔木会被吃光,科学家们动用直升机在丛林上空喷洒了大量的灭虫药物.很快,大量的虫子被杀死并从树上落下,科学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不久之后,乔木的叶子开始疯长,遮天蔽日,下面的灌木因缺少光照逐渐死掉了;乔木的大量落叶堆积在地面来不及腐烂,覆盖了地面的苔藓和菌类;慢慢的,丛林又因通风而变得干燥,一些乔木开始死去… …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摘 要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导致美国与加拿大地区的蜜蜂大量死亡,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以及这两国农产界的忧虑。
蜜蜂大量死亡与消失,将造成植物花粉交配的落空,使果实与农作物收成受到严重损失。因为人类三分之一的饮食来自昆虫授粉的植物,而蜜蜂在此种授粉中占了80%。甚至吃苜蓿芽的牛只也依赖蜜蜂。除非尽快找出对策,否则,大量蜜蜂的死亡可能对食品供应造成灾难性影响,美国一项国会调查称,蜜蜂每年对美国食物供应的贡献价值高达150亿元。 同时,美国农业部的一名主管哈克特说,假如蜜蜂死亡恶化下去,大家最后可能只得吃谷物和水. 飞蝗啃食植物叶片蚜虫吮吸植物汁液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教材方面:
本章属于概括性内容,和前两册第一、第四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圈中的人的思路一脉相承,同时又是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的基础.教材的目的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认识.而本节内容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行为活动和种群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加深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建立起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辩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依据目标,本课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出发,辩证的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而难点应放在对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这两个抽象概念的解决上.
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观课记录
高智丽:因为本节属于总结概括性内容,并且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求学生通过对事实材料和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因此, 将本节课设计为以学生参与、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创设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之后,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中充分准备了密切相关的图文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热点,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采取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利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利于主动学习.
谢士刚:设计的由十二名同学参与的情景剧作为章节的情境引入这一点很好,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能够在课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情景剧,既是章节的引入,又是问题的展开. 利用课件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总结出食物链及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的概念. 紧接着联系人们对害虫的态度,展示文字案例,出示第问题,展示丛林的生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添加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过程的板书,完成对这一抽象问题的解决.之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发生态失调的原因是什么?再借助一段物质循环的课件短片让学生获得近一步的理解.在进行分析后,归结出动物在物质循环中起到加速器的作用.从而完成对第二个问题的处理. 接着展示一段关于美国、加拿大等地蜜蜂大量消失,对农业造成的危害的文字和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短片, 总结出动物的另外一个作用,即能够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传播种子并重点指出生物圈中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完成教学目标。
邵长兴:本节课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认识.从这一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行为活动和种群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因此,本节教学方式对学生加深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认识具有积极作用. 不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建立起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辩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培养了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情感教育做的较好。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测评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丸花蜂在取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 )
A.传粉;  B.生长;  C.传播种子;  D. A、B、C都不对。
2.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叶子几乎都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
A.干旱缺水引起虫害;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食物链被破坏;  D.食物网消失了。
3.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用于观赏;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维持生态平衡。
4.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相互制约的 B.多种多样的 C.不断进化的 D.谁也离不开谁
5.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能使整个地球热闹非凡,缺少它,自然界就会死气沉沉
C.能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D.能协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6.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活得良好。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网罩挡住了鸟类却挡不住虫子 B.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
C.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类的控制而猖獗
7.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8.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切草 B帮助鬼切草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对鬼切草不会产生作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下列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家田
B.在菜地中洒家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10.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11、一个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海洋中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在此食物链中,除草剂含量最少和最高的是( )
A. 浮游植物、鱼 B.小虾、鱼鹰
C.浮游植物、小虾 D.浮游植物、鱼鹰
12、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13.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下面各项活动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在草原上大量捕杀狼,保护牛羊;
C.大量围湖造田;   D.大量捕杀麻雀,保护粮食。
14.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表面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人们发现正是这些动物帮助苍耳:( )
A.传粉;  B.生长;  C.传播种子;  D. A、B、C都不对
15.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不变。(  )
(2)动物对人类有用的同时,有些动物也可以传播疾病或危害农作物。(  )
(3)动物能给人类提供丰富的食品、药品及各种原材料等,但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4)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
(5)自然界中的所有植物都需要动物的帮助才能繁殖后代。(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生态平衡,而动物在维持___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通过_______和________,将摄取的________变成自身可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出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被生产者所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________的分解,也释放出_______、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循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的资料后回答问题。
“狼医生的故事”
北美驯鹿是在草原上生活的动物。由于它们经常受到狼的威胁,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把狼都消灭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鹿才能很好地生活。没有了狼的存在,鹿真的是可以无忧无虑了,它们吃完草就休息晒太阳。几年下来,这里生活的鹿变得肥肥的,生病的也多起来了,平均寿命比有狼存在时还低,鹿群数目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现象,人们很困惑,本来是为了鹿好,怎么帮了倒忙呢?在懂行人的指点下,当地人在这片森林里重新放养了狼。狼仍然以鹿为食,狼一来鹿就跑,在这种生存竞争中,鹿的数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自然界就是这样的奇妙,狼成了鹿的“医生”了。
(1)通过上面的资料,你认为狼帮了鹿什么忙?

(2)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后反思
自己仓促的录播前准备及录播表现没有将对本节课准备时的初衷表现出来。
思考后讲,抛开自己的录播表现和开时下流行的教学模式不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是利于对学生的教学的,无论知识方面的目标完成,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从教学设计来讲,本节课的情景剧设计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情景剧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思考和生活现象的关注,特别是教学目标的情感价值教育方面。过程中的大量文字阅读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同时还逐步引导加深了学生对自然,对生态平衡的关注,惊醒分析人类自身行为,能够起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生物学教学的社会意义。
我的课讲的有些乱、视频剪辑的更是一般(不会做),别人帮着速成的,肯请各位多批评指导。
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标分析
本章属于概括性内容,和前两册第一、第四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圈中的人的思路一脉相承,同时又是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的基础.教材的目的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认识.而本节内容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行为活动和种群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加深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建立起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辩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依据目标,本课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出发,辩证的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而难点应放在对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这两个抽象概念的解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