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通过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4.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归纳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音频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主翻译 合作探究
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通过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八、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文中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九、教学过程: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在影视剧、小说、现实社会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那些正义的化身——英雄,比如:乔峰、蜘蛛侠、蝙蝠侠、荆轲等。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目标展示(多媒体)(3分钟)
(三)、介绍《左传》(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体例:编年体史书
《春秋三传》:《左氏春秋转》《公羊传》《谷梁传》
(四)、朗读。
(1)、学生自读。(5分钟)解决文中重点难点字词的读音。
(2)、找同学分段朗读。教师点拨,注意节奏。(3分钟)
(3)、全班齐读。(3分钟)
(五)、翻译全文。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并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
A小组:
B小组:
C小组:
......
(六)、学生展示。(15分钟)
1)实词:①晋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②辞曰:推辞③郑既知亡矣:已经④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用做动词。远:指郑国,形容词用做动词。⑤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恩惠,好处,动词活用为名词。⑥何厌之有:满足。⑦肆其西封:延伸,扩张。⑧若不阙秦:侵损,削减。⑨与郑人盟:建立同盟。
2)虚词:
A、之:寡人之过:的 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话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唯君图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亦去之:指代郑国
B、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敢以烦执事:拿 焉用亡郑以陪邻:相当于连词“而”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 以乱易整:用
C、而:今急而求子:表承接 夜缒而出:表顺接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顺接
3)、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秦伯说:同“悦”,高兴。 不知:同“智”,明智,聪明
4)、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⑨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⑩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七)、教师在屏幕上展示重点句子,请学生在黑板上翻译,教师按照高考给分标准打分。(6分钟)
1)是寡人之过也。(2分)(注意“是”的用法)
2)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注意“焉”的用法)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分)(注意几个古今异义“东道主”“行李”和词类活用“乏困”的用法)
4)夫晋,何厌之有?(2分) (注意此句的特殊句式)
(八)、当堂检测。
⒈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晋,何厌之有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夫晋,何厌之有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失其所与,不知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不阙秦,将焉取之 D.秦伯说,与郑人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 吾其还也
(九)、 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实词:
重点学词: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