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7.1《单式折线统计图》(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下7.1《单式折线统计图》(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23 09:43: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折线统计图》 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新课标关于本单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
内容要求:
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
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
的意义。
3)能从各种媒体中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读懂其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学业要求: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获取数据,或者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能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提示:
折线统计图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例如表达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逐年增长;某学生身高的逐年增长;某地区一个月最高气温的变化等。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逐步感知统计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推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绘制统计图。
本单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 推理意识、概括能力、总结能力、统计意识。
课标解读:
培养统计意识是小学学习“统计和概率最重要的目的”。统计观念的首要方面是能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考虑有关问题,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即开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对于“折线统计图”本学段的要求是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用折线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能绘制折线统计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折线统计图”,内容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主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概括总结能力。
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i
(三)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一、二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统计的经验。本单元通过引导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二、单元目标拟定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测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
2、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3、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结构特点,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预测。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本单元编写特点:
(一)注重新知识和已有经验间的联系。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复式统计表和单、复式条形统计图,因此教材编写时,以旧知为基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这样有助于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掌握。
注重以生活素材为基础。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生活素材为基础,例如编写单式折线统计图时,以中国的总人口数为载
体;编写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以中国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为载体。这样设计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统计知识的作用。
注重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教材在学习折线统计图之后,编写练习题时,通过收集学生自己的身高,对比小东的身高,进行分析。主要加深对折线统计图作用的认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五、单元课时规划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7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统计与概率 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1
复式折线统计图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7.1《单式折线统计图》 目标: 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测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 任务一:练习,导入新课。 说一说:这种统计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任务二: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你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1、能够说出这种统计方式的名称和特点。2、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测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
7.2《复式折线统计图》 目标: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任务一:练习,导入新课。 你能把下面的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吗?任务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你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1、通过练习能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并能说出新统计图的名称和特点。2、能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能捕捉到统计图里的信息,会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判断
以后学习内容。
六年级上册
·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学习内容。
·折线统计图
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下册
·分类与整理
二年级下册
·数据收集和整理
三年级下册
·复式统计表
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活动一:练习,导入新课。
任务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活动二: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折线统计图
1.1
活动一:练习,导入新课。
任务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活动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复习回顾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分层作业
06
目录
教学目标
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判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的过程,增强学生分析的能力。
练习导入
下面是五(1)班同学立定跳远成绩统计表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五(1) 15 21 6 6
等级
人数
班级
你能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练习导入
五(1)班同学立定跳远成绩统计图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21
18
15
12
9
6
3
0
练习导入
说一说:这种统计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这种统计方式叫条形统计图。
特点:
1、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新知导入
单式折线统计图
新知讲解
下面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统计表。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人口数/万人 124761 125786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132802 133450
年 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总人口数/万人 134091 134916 135922 136726 137646 138326 139232 140011 140541 141008 141212 141260
新知讲解
说一说:这种统计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这种统计方式叫统计表。
1、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现象总体
的数量特征。
2、易于对照和比较。
还可以怎样统计?
新知讲解
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104、105页内容。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统计方法?这种统计方法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1949年到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统计情况
新知讲解
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统计图
你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新知讲解
我们还可以绘制下面的统计图
这种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新知讲解
1)折线统计图的点、线分别表示什么?
折线统计图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
新知讲解
2)我国总人口数是怎样变化的?
我国总人口数是逐年上升的,但上升幅度越来越小。
新知讲解
讨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条形统计图用来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新知讲解
2009~2021我国高铁营业里程统计图
1
新知讲解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2009~202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是怎样变化的?
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数逐年增加。
新知讲解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2)哪一年比前一年的高铁营业里程增加的最多?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2019年比前一年的高铁营业里程增加的最多。增加了5428km。
新知讲解
3)从统计图中你还发现还能发现什么?
2010年—201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的最少。
新知讲解
2012~2021年某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统计表
2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参赛队伍/支 128 123 137 168 175 190 212 203 247 264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新知讲解
2012~2021年某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统计图。
.
128
.
123
.
137
.
168
.
175
.
190
.
212
.
203
.
247
.
264
新知讲解
1)哪一年参赛队伍最多?
2)哪一年参赛队伍比上一年增加的最多?
看图回答问题。
2021年参赛队伍最多。
2020年参赛队伍比上一年增加的最多。
新知讲解
3)2012~2021年,该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看图回答问题。
折线下降,数量减少。
其他时间段,折线上升,数量增加。
整体属于上升趋势。
新知讲解
4)你有什么感想?
看图回答问题。
越来越多的同学对机器人制作感兴趣。
新知讲解
5)你有什么发现?
看图回答问题。
折线上升 -- ( )。
折线下降 -- ( )。
折线越陡 -- ( )。
数量增加
数量减少
变化越大
新知讲解
先 ,
再 ,
最后 。
描点
画出横、纵轴。
连线
怎样画折线统计图?



课堂练习------基础题
1、根据统计图填一填。
1)下图是林华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情况统计图。跳绳过程中,林华的成绩提高最快的是第( )天。
20~25
课堂练习------基础题
2)解放路新华书店销售情况统计图。
①( )售出的书最多;
②( )售出的书最少;
③ 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 )倍。
星期六
星期二
11
8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单位:册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
.
.
.
.
.
.
480
390
522
400
550
990
805
课堂练习------基础题
2、我会选。
1)某厂长想了解工厂每个月生产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应该制作( )。
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C
2)农民伯伯想清楚地看出各种农作物的产量,他应该制作( )。
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B
课堂练习------基础题
3、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小红家1~5月的用电情况统计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用电量(度) 30 30 28 27 25
课堂练习------基础题
小红家1~5月的用电情况统计图
用电量/度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月份
30
29
28
27
26
25
0
.
.
.
.
.
课堂练习------基础题
2、解决问题:
如果按0.8元/度计算,小红家今年前五个月平均每月的电费是多少元?
(30+30+28+27+25)×0.8÷5
=140×0.8÷5
=22.4(元)
答:小红家今年前五个月平均每月的电费是22.4元。
作业布置------提高题
4、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1)从所给的折线图中,你能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待了多少分钟吗?(2)去时和返回时,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1)100-30=70(分钟 )
答:小明在图书关待了70分钟。
2)8÷( 30+20)=0.16(千米 )
答:平均每分钟行0.16千米。
课堂练习------拓展题
5、
 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如下图。
1)王越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3)不算休息,王越家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360
6
1
72
课堂总结
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会了画单式折线统计图。
知道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数量增加或减少体现变化趋势。
折线上升 – 数量增加
折线下降 – 数量减少
折线越陡 – 变化越大
线
画图过程:先画横轴纵轴,再描点,最后连线。
分层作业
要认真完成呦!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 ),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 )的情况。
1、填空。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多少
2)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 ),根据( )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增减变化
数量
数量多少
1)下面不合适用折线统计图的是( )。
A. 王鹏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B. 某地区气温变化情况。
C. 某学校各种图书的数量。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C
2、选择。
2)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千米。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A
A. 5 B. 2.5 C. 10
路程/千米
1 2 3 时间/小时
5
4
3
2
1
0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3、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根据统计图填一填。
1)护士每(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3)病人在6月9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4)从体温上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在( )。
A. 恶化 B. 好转
6
39.5
36.8
37.2
B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4、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020年全国口罩日产量统计表
时间 1月25日 2月2日 2月11日 2月20日 2月29日
日产量 /万只 800 2400 5400 7600 11600
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
2020年全国口罩日产量统计图
1月25日 2月2日 2月11日 2月20日 2月29日 时间
日产量/万只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
.
.
.
.
分层作业------选做题
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用手势比划出下面这些数量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每个月树叶数量的变化。
2)从每年10月到次年 3 月,每个月长途客运流量的变化。
3)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春天到夏天上升趋势,夏天到冬天下降趋势。
因为春运,所以是上升趋势。
0时到14时是上升趋势,14时到24时时下降趋势。
分层作业------综合实践类
6、你上小学后身高是怎样变化的?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先填统计表,再画统计图。
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身高/厘米
分层作业------综合实践类
一~五年级××身高统计图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0
身高/cm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年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测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
2、学习内容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测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为后续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做好准备。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的过程,增强学生分析的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
2、难点: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任务一:导入新课。1、 下面是五(1)班同学立定跳远成绩统计表。 你能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2、五(1)班同学立定跳远成绩统计图3、说一说:这种统计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指名说一说。生1:这种统计方式叫条形统计图。生2:特点:1、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师:今天我们研究另一种统计图。板书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通过看图,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参与程度,对积极参加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二: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出示例题1:下面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统计表。 说一说:这种统计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生1:这种统计方式叫统计表。生2:1)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现像总体的数量特征。2)易于对照和比较。 师:还可以怎样统计?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合作学习104、105页内容。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统计方法?这种统计方法有什么特点。 3、展示汇报。 1)展示统计图 教师课件出示统计图,学生观看。师:画成图就是条形统计图。 生1:我们还可以绘制下面的统计图。 生2:这种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2)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1:折线统计图的点、线分别表示什么?问题2:我国总人口数是怎样变化的?指名说一说。教师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我国总人口数是逐年上升的,但上升幅度越来越小。3)讨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指名说一说。教师总结:条形统计图用来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5、做一做。1)2009~2021我国高铁营业里程统计图看统计图回答问题:①2009~202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是怎样变化的?②哪一年比前一年的高铁营业里程增加的最多?③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2)2012~2021年某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2012~2021年某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统计图。 1)哪一年参赛队伍最多? 2)哪一年参赛队伍比上一年增加的最多? 3)2012~2021年,该地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4)你有什么感想? 5)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6、说一说:怎样画折线统计图? 指名说一说。 教师总结:先画出横、纵轴,再描点,最后连线。 进行自主探索,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预测和判断,掌握绘图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的过程,增强学生分析的能力。 老师对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于学困生及时鼓励。
迁移运用 任务三:课堂练习基础题:1、根据统计图填一填。1)下图是林华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情况统计图。跳绳过程中,林华的成绩提高最快的是第( )天。2)解放路新华书店销售情况统计图。①( )售出的书最多;②( )售出的书最少;③ 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 )倍。2、我会选。1)某厂长想了解工厂每个月生产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应该制作( )。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2)农民伯伯想清楚地看出各种农作物的产量,他应该制作( )。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小红家1~5月的用电情况统计表 小红家1~5月的用电情况统计图 解决问题: 如果按0.8元/度计算,小红家今年前五个月平均每月的电费是多少元?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 4、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1)从所给的折线图中,你能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待了多少分钟吗?(2)去时和返回时,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拓展题:5、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如下图。1)王越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3)不算休息,王越家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课堂小结 任务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1:学会了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生2:知道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对于听课认真,积极参与的同学进行表扬。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 1、选择题。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 ),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 )的情况。 2)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 ),根据( )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选择。 1)下面不合适用折线统计图的是( )。 A. 王鹏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B. 某地区气温变化情况。 C. 某学校各种图书的数量。 2)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千米。 A. 5 B. 2.5 C. 10 3、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 根据统计图填一填。 1)护士每(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3)病人在6月9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4)从体温上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在( )。 A. 恶化 B. 好转 4、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020年全国口罩日产量统计表 2020年全国口罩日产量统计图 选做题: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用手势比划出下面这些数量的上升或下降趋势。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每个月树叶数量的变化。2)从每年10月到次年 3 月,每个月长途客运流量的变化。3)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综合实践类: 6、你上小学后身高是怎样变化的?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先填统计表,再填统计图。 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 一~五年级××身高统计图
板 书设 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上升 – 数量增加 折线下降 – 数量减少 线 折线越陡 – 变化越大 数量增加或减少体现变化趋势。 画图过程:先画横轴纵轴,再描点,最后连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