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成就
第18课
导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壹
人造地球卫星
一星
两弹
核 弹
导 弹
原子弹
氢 弹
1.何为“两弹一星” ?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依据课本P90,梳理我国的核弹、导弹的发展的主要事件。
1967
1964
1966
1970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功勋人物: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 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中国多方面的努力下回到中国。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功勋人物:
邓稼先
两弹元勋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1947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根据材料,分析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于敏、邓稼先、钱学森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商丽娜《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登攀
国家 美国 苏联 英国 法国 中国
原子弹用时 6年 7年 13年 3年 5年
从原子弹到氢弹用时 7.3年 4.3年 4.3年 8.6年 2.8年
材料二:
一、“两弹一星”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材料研读:原子弹等核武器是一种大杀伤力的武器,中国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还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一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被原子弹摧毁的城市废墟
①抵制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打破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
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史事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20世纪中国最大的科技计划;经费投入379亿元人民币。
火炬计划:1988年由我国国家科委制定。
星火计划:1986年初实施,是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科技的计划
二、航天事业的发展
子目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结合课本P92,列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大事年表。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 升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完成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神舟十二号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空间站
1999年11月
2003年10月
2008年9月
2021年6月
杂交水稻与
青蒿素
贰
一、袁隆平
子目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2)贡献:
(3)荣誉:
(1)成就:
①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①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②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中国人吃饭主要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2000年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屠呦呦
子目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荣誉:
(3)影响:
(1)成就: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严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是一种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统计约有20亿人口生活在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其死亡率极高。
从科技整体实力来看,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超过了欧盟平均水平;基础研究投入约1951亿元,是2012年的3.9倍,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与此同时,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0余年来全球最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二;
——光明网
三、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
子目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研发投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文化事业的发展
叁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文化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毛泽东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子目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
子目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
1.代表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2.特点: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茶馆老舍
电影英雄儿女
青春之歌杨沫
子目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成就: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报告文学
《哥德巴赫猜想》
子目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敦煌莫高窟-55项世界文化遗产
美版《甄嬛传》
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子目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进入新时代
青年新榜样丨国风达人朱铁雄
思考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子目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进入新时代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家制定恰当的方针政策;
科学家、文学家的不懈努力;
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文化事业的发展
屠呦呦与青蒿素
为解决吃饭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
科技文化成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23·黑龙江大庆)这位科学家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而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位农业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利伟
2.(2023·湖北十堰)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在航天领域又取得一项重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
B
C
3.(2023·山东青岛)下表列举了中国近一年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对于中国来说,这些会议及主题最能说明( )
会议 主题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科学向新,共创未来”
世界互联网大会 “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汇聚世界人才,共创美好未来”
2023全球6G技术大会 “6G融通世界,携手共创未来”
A.网络安全日益凸显 B.科技交流合作加强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科技成就硕果累累
B
随堂练习
山水相逢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