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能根据年份准确的判断出平年、闰年。
2.学习内容分析:例2教学平年和闰年。呈现2013年——2024年2月份的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2月的天数并不都是一样的,说明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计算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并通过观察和梳理,发现其中的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四年一闰”。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
2.难点:能根据年份准确判断出平年、闰年。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1)判断。 ①2月没有31天,所以是小月。 ②6月30日的后一天是7月1日。 ③7、8、9三个月共90天。 ④小华说:“我爸爸是2月30日才从北京回来”。 填一填。①一年里,有( ) 个月每月是31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 ) 个月每月是30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2月是( )天或( )天。2.导入新课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记住了大、小月,但在这些月份里面有一个特殊月二月,它有时28天,有时29天,这28天、29天的改变中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通过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认识平年和闰年师:这是老师整理的2013年—2024年二月份的月历。课件出示:师:观察2013—2024 年的2月的天数,并完成下表,然后与同伴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独自观察并完成表格,然后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师:你们发现什么了?谁来说说?学生:有些2月是28天,有些2月是29天。师: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你能分别算算平年和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吗?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师巡视指导。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谁来说说?学生:一年有7个大月,31×7=217(天);有4个小月,30×4=120(天);平年二月有28天,所以平年一年有217+120+28=365(天)。师:闰年呢?学生:闰年的2月比平年的2月多一天,其他月份天数相同,所以闺年有365+1=366(天)。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师:对于平年和闰年的安排,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1:平年和闰年是怎么来的?学生2: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平年和闰年是怎么来的?课件出示:学生阅读了解。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有些2月是28天,有些2月是29天,以此揭示平年和闰年,让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通过计算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进一步明确平年、闰年的特征。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二: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师: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呢?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我们学年、闰年的知识,填一填。课件出示:2016年是闰年,( )年后,即( )年又是闰年。学生独自找一找,然后自由说说:2016年是闰年,4年后,即2020年又是闰年。师:那么平年闰年有什么规律呢?把上面表格中是闰年的圈出来。学生独自圈一圈,师巡视检查。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学生:我发现每隔3年有1个闰年。师:也就是每四年一闰。是不是这样呢?验证一下。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2月份的月历验证自己的看法。师:你能推出表格上没有的年份吗?课件出示:今年是( )年,上一个闰年是( )年,下一个闰年是( )年。学生独自推算,然后自由回答: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今年是2024年,上一个闰年是2020年,下一个闰年是2028年。师:既然每4年有1个闰年,请大家猜测一下,闰年的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 学生猜一猜: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师:大家的猜测非常正确!通过计算,数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判断闰年和平年有趣的方法。课件出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学生理解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四年一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总结等思维能力。学习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判断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迁移运用 任务三:课堂练习基础题:1.连一连。2.杨老师2017年2月份在家练写毛笔大字,平均每天写18个大字,这个月他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2024年1月28日是星期日,请你根据这个条件制作2024年2月份的月历。
拓展题 4.小红到12周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1)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2)2016年里约奥运会,这一年是( )(填“闰”或“平”)年,这一年的2月有( )天。2.2014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多少天?平年和闰年的下半年都是多少天?选做题:1.选一选。(1)叔叔出生在某年的2月29日。下面的( )可能是王叔叔的出生年份。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2)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这一年共有多少天?正确的列式是( )。A.7×31+5×30 B.7×31+4×30+29 C.7×31+4×30+282.下图是从2023年2月年历卡上截取下来的,下面的"20" 是2月20日星期一,2023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________。【综合实践类作业】调查家人出生的年份,判断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平年:2月28天 全年365天 闰年:2月29天 全年366天 判断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闰 4或400的倍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月、日》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年、月、日》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年、月、日的秘密”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知道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初步的应用意识。了解中国古代如何认识一年四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业要求”中指出:“年、月、日的秘密。知道24时计时法与钟表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历法知识;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之法确定一年四季的,培养家国情怀。”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24时计时法和求经过的时间。在学习年月日时,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认识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认识了平年和闰年。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教材借助小丽的一天提出“为什么一天内出现了3个12:00”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探究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最后数学回归于生活,教材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去解决,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再加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关于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全面的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引入,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学生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使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的天数。
2.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初步能判断平年、闰年。
3.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练互化。
4.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
2.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
3.理解24时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难点
1.能根据年份准确判断出平年、闰年。
2.能熟练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3.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力求借助生活情境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并在现实中运用数学,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由于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充分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知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
2.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建立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教材在编排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充分的探究和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教材在编排时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6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综合与实践 年、月、日 年、月、日 1
认识平年和闰年 1
24时计时法 1
求经过的时间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6.1《年、月、日》 目标: 认识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的天数。 任务一: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什么? → 任务二:大、小月的记忆→ 1.通过观察、填表、对比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知年、月、日的含义及关系,自主归纳得出大小月、2月的天数和规律。 2.借助拳头和歌诀记大小月的方法,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
6.2《认识平年和闰年》 目标: 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能根据年份准确的判断出平年、闰年。 任务一:认识平年和闰年→ 任务二: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 1.通过观察、计算,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 2.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四年一闰”,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6.3《24时计时法》 目标: 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任务一:小丽的一天 → 任务二:拿出钟表拨一拨,仔细观察 → 任务三:认识24时计时法→ 1.根据钟表时间说出小丽的一天中不同时刻所做的事情,明确午夜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 2.通过拨钟表,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发现在1日时针走两圈,每圈有12个小时,1日有24个小时。 3.借助时间尺,观察时针在两圈中经过的各个时刻与一天时间的关系,并能熟练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互化方法。
6.4《求经过的时间》 目标: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任务一:阅读与理解 → 任务二:分析与解答 → 任务三:回顾与反思 → 1.说说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理解题意。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找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达到方法的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6.2认识平年和闰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
2.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能根据年份准确的判断出平年、闰年。
3.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新知导入
1.判断。
(1)2月没有31天,所以是小月。 ( )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7月1日。 ( )
(3)7、8、9三个月共90天。 ( )
(4)小华说:“我爸爸是2月30日才从北京回来”。 ( )
×
√
×
×
新知导入
2.填一填。
(1)一年里,有( ) 个月每月是31天,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 ) 个月每月是30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月是( )天或( )天。
7
1月、3月、5月
7月、8月、10月、12月
4
4月、6月、9月、11月
28
29
新知讲解
观察2013—2024 年的2月的天数,并完成下表,然后与同伴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月份天数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新知讲解
你发现了什么
有些2月是28天,有些2月是29天。
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
新知讲解
分别算算平年和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7个大月,有4个小月。
大月:31×7=217(天)
小月:30×4=120(天)
平年二月:28天,
平年一年:217+120+28=365(天)
闰年的2月比平年的2月多一天,其他月份天数相同。
闺年一年:365+1=366(天)
新知讲解
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新知讲解
对于平年和闰年的安排,你有什么疑问吗?
平年和闰年是怎么来的?
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
新知讲解
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动,转一圈要用365天5时48分46秒。公历中,将一年定为365天(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少计1天。为了补足,把这1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闰年)。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一年大约有365 天。
1
4
新知讲解
填一填。
2016年是闰年,( )年后,即( )年又是闰年。
4
2020
平年、闰年有什么规律
新知讲解
把下面表格中是闰年的圈出来。
我发现每隔3年有1个闰年。
也就是每四年一闰。是不是这样呢?验证一下。
新知讲解
你能推出表格上没有的年份吗?
今年是( )年,上一个闰年是( )年,下一个闰年是( )年。
2024
2020
2028
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
新知讲解
既然每4年有1个闰年,请大家猜测一下,闰年的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
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连一连。
闰年
平年
2000年
2003年
1983年
1900年
2028年
2012年
3000年
2004年
1600年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杨老师2017年2月份在家练写毛笔大字,平均每天写18个大字,这个月他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2017年是平年,2月份有28天。
18×28=504(个)
答:这个月他一共写了504个大字。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2024年1月28日是星期日,请你根据这个条件制作2024年2月份的月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小红到12周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在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人,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
所以小红是2月29日出生的。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认识了平年和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我还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
平年:2月28天 全年365天
闰年:2月29天 全年366天
判断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闰 4或400的倍数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
(1)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
(2)2016年里约奥运会,这一年是( )(填“闰”或“平”)年,这一年的2月有( )天。
4
闰
29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2014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多少天?平年和闰年的下半年都是多少天?
31+28+31=90(天)
31×4+30×2
=124+60
=184(天)
答:2014年的一、二、三月共有90天,平年和闰年的下半年都是184天。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选一选。
(1)叔叔出生在某年的2月29日。下面的( )可能是王叔叔的出生年份。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2)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这一年共有多少天?正确的列式是( )。
A.7×31+5×30 B.7×31+4×30+29 C.7×31+4×30+28
B
B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下图是从2023年2月年历卡上截取下来的,下面的"20" 是2月20日星期一,2023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________。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
作业布置
调查家人出生的年份,判断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