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8.6巴西 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8.6巴西 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11:46:53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31届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片段,看完后请说出这段视频中呈现了哪些情景?
巴 西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初探巴西——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低纬度地区
热带
半球位置
西半球
南半球
海陆位置
东临大西洋
北面、西面与许多国家相邻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南部地区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初探巴西——气候特征
初探巴西——地形特点
主要以 和 为主。
亚马孙平原西起 ,东到 。
亚马孙平原由 冲积而成,此河发源于 ,向东注入 。
平原
高原
安第斯山脉
大西洋
亚马孙河
安第斯山脉东麓
大西洋
走进巴西——
亚马孙平原
思维拓展
说出亚马孙平原有什么特点?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并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走进巴西
巴西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知识拓展
通过光合作用,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知识拓展
阅读材料
近些年来由于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人们乱砍滥伐。亚马孙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巴西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热带雨林。巴西雨林被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原始的热带雨林
遭砍伐的热带雨林
恢复中的热带雨林
合作探究
森林的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维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的经济效益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旅游等
合作探究
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原因
1.地形:
2.气候:
3.支流:
河流所在地区 北、 西、 南 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支流众多。
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
游览巴西——
热带草原
纺锤树
高原景观
巴西高原
纺锤树又称瓶子树,生长在南美洲巴西高原上。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它的根系特别发达,雨季树干能贮存约2吨水,供漫长的旱季使用。只要在它的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被称为“沙漠水塔”。
知识拓展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9日,巴西总统卢拉会见到访的王毅。王毅此访旨在落实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成果,围绕中巴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和巴西G20峰会,安排同巴方进行沟通与协调,为双边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凝聚共识、锚定目标。
2023年,中巴经贸关系持续深化,双边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合作日趋多元化。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巴人文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智库、高校、媒体、企业等社会各界不断加强对话,双边关系的民意基础更加夯实。“我国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巴西是我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一季度,我国对巴西出口1142.8亿元,增长25.7%,自巴西进口2080亿元,增长30.1%。
了解巴西
咖啡王国
了解巴西——思维碰撞
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水热条件好;地形和缓;人口城市集中;对外联系便利。
了解巴西
巴西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
猜一猜看,绿色象征_______资源,黄色象征________资源。
森林
矿产
巴西的矿产资源丰富,铁、锰、铝土、铀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蕴藏量都居世界前列。
巴西的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巴西的工业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汽车、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巴西的工业部门布局有什么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东南部最为集中
了解巴西——思维碰撞
人口与城市
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 地带,其中
人口最为稠密。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
东部沿海
东南部
为什么东南沿海最为稠密?
①气候相对温和
②对外交通便利
③开发历史较早
了解巴西——思维碰撞
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内陆人口城市为何稀疏?
亚马孙平原:
气候湿热,雨林广布
巴西高原内陆:
对外交通不便
人口与城市
了解巴西——思维碰撞
了解巴西
阅读巴西各类人种占总人口的比例状况表,归纳巴西的人种特征。
巴西人种复杂,以 人种和 人种为主。
巴西人种 白种人 混血种人 黑种人 黄色人种
所占比例 54% 40% 5% 1%
白色
混血
巴西人种
了解巴西
首都——巴西利亚(国会大厦)
巴西首都
了解巴西
巴西利亚,城市建筑美观、布局独特,如同一架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飞机。
巴西利亚是在一片荒野上建起来的新首都。城市中虽然没有古迹遗址,但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等,使得它蜚声世界。1987 年,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众多耀眼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年轻的一个。
巴西首都
1960年巴西政府将为什么要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呢?
①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
②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③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了解巴西——思维碰撞
圣保罗——巴西第一大城市
了解巴西
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31届奥运会举办地
了解巴西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2023年4月12—15日,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读巴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 )
A.全部位于低纬度、南半球
B.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C.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利于发展畜牧业
D.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较发达
2.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文化具有多元性,有狂欢节、芭蕾舞
B.图中咖啡种植区有利条件是终年高温多雨
C.中巴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可互惠互利
D.巴西最南端比我国最南端纬度更低
D
C
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海陆兼备的国家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4.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课堂练习
B
C
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6.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
A.北部 B.中部 C.西部 D.东南部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堂练习
B
D
A
2023年1月8日电,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对加强中巴农业合作、维护全球农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巴西的农作物和自然资源主要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花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沿岸
B.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巴西主要分布着热带经济作物
D.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钢铁、汽车、化学、造船等
9.对比巴西和美国,美国大量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有(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咖啡
课堂练习
A
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8.6《巴西》教学设计
课时设计
主题 巴西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三部分内容。“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中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围,“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中的内容属于人文地理范围。“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是“发展迅速的经济”基础,“发展迅速的经济”影响着“人口与城市”特征。“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发展迅速的经济”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核心素养目标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重点 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了解发展经济的状况。4.举例说出巴西在森林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语言)、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难点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了解发展经济的状况。
学习者分析 区域地理的认知,自然环境特点的概括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前面五小节内容,进行了多次练习。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互相联系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逐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原则。
学习评价设计 根据主要任务设计驱动问题,能达到总分的80%以上为优秀;70%——80%为良好,60%——70%为及格,60%以下不及格。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地理位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视频导入:第31届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片段,看完后请说出这段视频中呈现了哪些情景?自主完成:初探巴西——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学生七嘴八舌低纬度地区、热带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北面、西面与许多国家相邻 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
任务三:气候特征
教师活动(2分钟)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南部地区自主完成:初探巴西——气候特征 区域认知,自主学习能力(满分5分 )能够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5分)
任务三:地形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自主完成:初探巴西——地形特点。(2分钟)1.主要以 和 为主。2.亚马孙平原西起 ,东到 。3.亚马孙平原由 冲积而成,此河发源于 ,向东注入 。 1.平原 高原2.安第斯山脉 大西洋3.亚马孙河 安第斯山脉东麓 大西洋 区域认知,自主学习能力(满分5分 )能够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5分)
任务四: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走进巴西——亚马孙平原多张图片配音乐轮播展示雨林的景观【思维拓展】:说出亚马孙平原有什么特点?视频:探潮亚马孙师: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知识拓展:通过光合作用,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阅读材料:近些年来由于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人们乱砍滥伐。亚马孙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巴西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热带雨林。巴西雨林被破坏的原因有哪些?合作探究:1.森林的环境效益有哪些?2.森林的经济效益有哪些?3.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 (师解释名词:河口径流量)游览巴西——巴西高原【知识拓展】:纺锤树又称瓶子树,生长在南美洲巴西高原上。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它的根系特别发达,雨季树干能贮存约2吨水,供漫长的旱季使用。只要在它的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被称为“沙漠水塔”。 认真观看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并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视频:进一步了解亚马孙平原雨林知识拓展: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和乱砍滥伐合作探究:1.森林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2.森林的经济效:提供木材、药材、食品、旅游等。3.地形:河流所在地区 北、 西、 南 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支流众多。气候: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支流:流域面积广,支流多。 区域认知,拓展知识(25分)1.能够说出亚马孙平原特点(5分)通过阅读材料,能够说出亚马孙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5分)3.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说出森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其中三点即可得5分。4.通过讨论,能够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出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原因。(10分)
任务五:经济发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过渡:当地时间2024年1月19日,巴西总统卢拉会见到访的王毅。王毅此访旨在落实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成果,围绕中巴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和巴西G20峰会,安排同巴方进行沟通与协调,为双边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凝聚共识、锚定目标。了解巴西:一、咖啡王国1.通过读图: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二、巴西国旗巴西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2.猜一猜看,绿色象征____资源,黄色象征____资源。巴西的矿产资源丰富,铁、锰、铝土、铀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蕴藏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巴西的工业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汽车、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巴西的工业部门布局有什么特点? 水热条件好;地形和缓;人口城市集中;对外联系便利。森林 矿产3.东部沿海地区,东南部最为集中。 综合思维培养(10分)通过读图讨论,能够说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5分)2.通过练习所学知识,能够说出巴西的工业部门布局特点。(5分)
任务六:人口与城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通过读图说出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 地带,其中 人口最为稠密。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思维碰撞】:1.为什么东南沿海最为稠密?2.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内陆人口城市为何稀疏?阅读巴西各类人种占总人口的比例状况表,归纳巴西的人种特征。巴西人种复杂,以 人种和 人种为主。3.1960年巴西政府将为什么要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呢? 东南沿海东南部1.①气候相对温和②对外交通便利③开发历史较早2.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雨林广布巴西高原内陆:对外交通不便白色 混血3.①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②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③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满分15分)可以通过讨论,能够说出东南沿海最为稠密的原因。(两点即可5分)能够分别说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内陆人口城市分布稀疏的原因。(5分)能够通过阅读课本材料回答巴西迁都的原因。(5分)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出示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说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知识归纳,认知提升(40分)能够根据板书的提示,通过图片每说出一项特征(5分)2.能够说出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的原因(5分)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100) 60—70 71——79 80——100
课堂练习
2023年4月12—15日,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读巴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巴西( D )A.全部位于低纬度、南半球 B.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C.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利于发展畜牧业 D.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较发达2.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巴西文化具有多元性,有狂欢节、芭蕾舞B.图中咖啡种植区有利条件是终年高温多雨C.中巴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可互惠互利D.巴西最南端比我国最南端纬度更低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位于北半球 B.海陆兼备的国家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4.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5.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 B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6.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D )A.北部 B.中部 C.西部 D.东南部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2023年1月8日电,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对加强中巴农业合作、维护全球农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巴西的农作物和自然资源主要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棉花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沿岸B.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巴西主要分布着热带经济作物D.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钢铁、汽车、化学、造船等9.对比巴西和美国,美国大量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有( D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咖啡
板书设计
拓展学习设计 了解智利 智利的地理位置(5分)智利的地形和气候特征(10分)智利首都、人口、宗教(5分)4.智利特色农产品有什么及生产的条件(5分)5.智利的工业发展如何?(5分)
课时作业 附教案后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一个课时上完,时间上有些紧张。但学生在前面五小节已经掌握基本的区域认知方法并有一些综合思维的能力,所以学生学起来还算比较容易。导入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精彩绝伦。课堂小结利用地图总结加强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脑图的形成,对于学生识图培养非常好!
课时作业
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23-24七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中)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巴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文资料可以推测,亚马孙河干流( )
A.水能丰富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支流众多
2.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流经热带草原区,全年降水多 B.流经热带雨林区,降水丰富
C.东部地势较高,山地降水较多 D.东部靠近海洋,海水倒灌
3.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和城市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过于湿热 B.地形过于崎岖 C.地质灾害频发 D.开发时间较短
【答案】1.D 2.B 3.A
【解析】1.亚马孙河干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能不丰富;流经地区热带雨林广布,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亚马孙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没有结冰期;根据资料“流域面积最大”和图示信息可知,亚马孙河支流众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亚马孙河干流流经地区主要是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支流南北汇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东部河口地区地势较低,河流奔流入海。排除ACD,故选B。
3.亚马孙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稀疏,A正确。亚马孙河流域地形平坦、地质灾害少,BC错误。开发时间较短属于人为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逊河是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
(2024·云南楚雄·三模)印度和巴西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读印度和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两国的共同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同濒临太平洋 B.矿产资源丰富
C.都有面积较大的高原 D.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5.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②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
③印度孟买适宜发展棉纺织业④巴西利亚是巴西最大的城市⑤巴西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稠密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答案】4.A 5.B
【解析】4.图中所示,左图是印度,右图是巴西,两国濒临的海洋不同,印度濒临印度洋,巴西濒临大西洋,A错误;两个国家的矿产资源都很丰富,B正确;印度拥有德干高原,巴西拥有巴西高原,且两个面积都较大,C正确;两个国家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D正确。综上,BCD正确,故选A。
5.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①正确;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有“咖啡王国”之称,②正确;印度孟买靠近德干高原的棉花种植产区,适宜发展棉纺织业,③正确;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④错误;巴西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口居住,人口分布稀疏,⑤错误。综上,B项的①②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2024·河南开封·一模)巴西和南非都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力量,图为“南非和巴西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两国的共同点是( )
A.国土面积狭小 B.都位于西半球 C.均濒临大西洋 D.均为发达国家
7.两国发展采矿业的共同优势是( )
A.气候温暖,环境优美 B.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C.矿产丰富,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科技发达
【答案】6.C 7.C
【解析】6.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A错误。巴西位于西半球,南非位于东半球。B错误;均濒临大西洋,C正确;均为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选C。
7.两国发展采矿业的共同优势是矿产丰富,交通便利,C正确;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A错误,南非河流稀少,水源不丰富,B错误。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不发达,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矿产资源、交通、政策等。
(2024·陕西渭南·一模)瓶子树是巴西高原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其叶子和树皮也是制作药品和染料的重要原料。正因为如此,瓶子树在巴西高原的地位无人能及。同时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国。读瓶子树景观图、主要分布区及分布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8.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雨季吸收水分并储存,旱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下列月份不属于瓶子树储水期的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9.2023年第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其原因可能是巴西( )
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
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10.近年来巴西大豆种植区逐渐向亚马孙平原扩张,由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沙尘暴增多④影响全球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8.C 9.B 10.C
【解析】8.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雨季吸收水分并储存,旱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读瓶子树分布图及分布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选项中1、3、11月份属于瓶子树储水期,7月不属于瓶子树储水期,故选C。
9.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位于南半球。美国位于北半球。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B正确;与农产品需求量、科技、交通无关,ACD错误;故选B。
10.近年来,巴西大豆种植区逐渐向亚马孙平原地区扩张,对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全球气候等,不会造成沙尘暴增多的现象,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点睛】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面积减少,地球自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减弱,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雨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雨林生物多样性锐减,作为“地球之肺”,面积减少后会影响全球气候,减少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的能力下降等。
二、解答题
11.(2024·山西朔州·模拟预测)【俄罗斯PK巴西】俄罗斯和巴西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农业和工业的潜力很大。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10分)
排名 国家 耕地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
1 美国 1669302 18.22
2 印度 1535058 51.63
3 中国 1504350 16.13
4 俄罗斯 1237294 7.28
5 巴西 661299 7.82
探究一 气候大PK
(1)比较俄罗斯和巴西的纬度位置特征。(2分)
探究二 农业大PK
(2)与美国、印度、中国三国相比,分析俄罗斯和巴西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的共同特点。(2分)
(3)任选甲河或乙河流域,分析限制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4)试写出俄罗斯或巴西农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地理区域。(2分)
探究三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结合图1和图2,分析俄罗斯和巴西两国发展重工业的相同优越自然条件。(2分)
【答案】(1)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主体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
(2)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较低。
(3)甲河流域热量低,针叶林广布,地广人稀。(或乙河流域气候湿热,雨林广布,地广人稀。)
(4)俄罗斯农业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或巴西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
(5)矿产资源丰富。
【分析】本题以俄罗斯和巴西为材料,涉及俄罗斯和巴西的地理位置,耕地状况、河流、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工业发展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国家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异同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详解】(1)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主体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
(2)由表格可以看出,与中国、美国和印度相比,俄罗斯和巴西的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不到10%。
(3)甲鄂毕河流域所处纬度高、热量低,针叶林广布,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农业。乙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丛林密布,耕地少,不适合发展农业。
(4)由图可知,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这里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和,更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南部气候温和,耕地较多。
(5)俄罗斯和巴西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满分30分) 18~21分 22~23分 24~3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