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十九课 中国漆器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目录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03
制作步骤
04
学生作品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5
知识拓展
06
课后总结
学习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了解漆器工艺制作过程和种类,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从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精神领域的外在体现。
2.创意实践:通过给学生展示中国古代高超的漆器工艺,了解漆器工艺种类和发展,使同学们对漆器精湛的工艺产生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并紧跟着老师了解各朝代作品中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单色造型基础具有自己的见解,运用于今后的设计作品中。
3.审美感知:欣赏历代的漆器作品,感受漆器那厚重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
4.文化理解:重点是对漆器工艺中各时代特征的了解和感悟。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体现,更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应当重视思考漆器发展的源流,感知时代情感体现。
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漆器发展到战国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楚国漆器的高度发展。“买椟还珠”的故事就发生在楚国,“椟”是有精美图案的漆盒,“珠”虽美,但与“椟”相比却黯然逊色。可见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工艺的臻美生动。
新知讲解
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漆绘龙纹勺西汉
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
新知讲解
木胎朱漆碗·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新知讲解
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
此器是1965年在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出土时虎座、双鸟及鼓均已分散,并有残缺,拼合后经复制成了现在所见之物。它的造型新颖巧妙,极富想象力,运用雕、绘等多种工艺手段,创造了一个十分实用同时又非常美观的乐器,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新知讲解
小知识
传统漆器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核心材料是大漆,即天然漆。天然漆器具有防腐、防潮、轻便、色泽沉着优雅等特点,是继彩陶、青铜器之后兴起的生活用品。
新知讲解
此屏风通体髹(xīu)朱漆,题记及榜题处再髹黄漆,上面墨书黑字。漆画上下分为4层,每层高19-20厘米,每幅有文字题记和榜题,描绘有班婕妤、孙叔敖母、卫灵夫人等列女及大舜、李充等孝子的故事。漆画上的文字点划方劲,已近楷法,是晋代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型,在书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
彩绘人物画屏风·北魏
新知讲解
奁里髹红漆,奁外髹黑漆,并在黑漆地上以深红、桔红、土黄、棕褐、青等颜色彩绘花纹。圆奁周边绘勾连云纹,外壁绘凤鸟纹、卷云纹。盖外壁绘车马出行图,共有26人、4辆车、10匹马、5棵柳树、1头猪、2只犬、9只大雁等。这幅车马出行图写景状物,栩栩如生,场面十分壮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漆画艺术珍品。
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lián)·战国
新知讲解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秦代
扁壶为盛水器,木胎,挖制。壶体木胎髹漆,一侧绘牛,一侧绘奔马与飞鸟。此马奋蹄向前,尽管奔跑动态的表现不够娴熟生动,但飞鸟于马首之后,可见马奔之迅疾。
新知讲解
此盘为圆形,黄漆地上髹朱红色大漆约百道。盘正面雕刻盛开的大栀子花一朵,枝叶茂盛,花蕾点缀其间。盘背面雕阴文蔓草纹样,足内髹黄褐色漆,并有针划“张成造”竖行款。此件器物雕工圆润精细,花瓣、叶片翻卷自如,生气盎然,是典型的元代雕漆风格。
剔红栀子花纹圆盘·元
新知讲解
箱体髹朱漆地并雕填、彩漆饰纹。盖面及四侧面有菱花形纹饰,内以方格锦纹为地,上饰双龙戏珠纹,并衬以海水汀崖和四合如意云纹及缠枝花卉纹,箱内及底部髹黑漆。此箱造型规矩典雅,纹饰精美传神,堪称传世佳作。
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明代
新知讲解
这件漆奁向我们展现了南宋时期的戗(qiàng)金工艺,戗金即在漆面上錾(zàn)刻花纹,然后于刻纹内填漆,再填以金粉的工艺。这件漆奁制作成为莲瓣形,分成四层,木胎髹朱漆,口沿处包镶金银。盖面戗刻园林仕女图。在朱红色的漆地上戗刻金纹,人物、山石、花卉,精致高雅,繁丽绚烂,具有极佳的装饰效果。
圆林仕女图戗金朱漆奁·宋代
新知讲解
描金松石藤萝纹黑漆盘·清代
清代创新了描金法。漆艺名家沈绍安用金箔和银箔粉末调漆,再掺和其他色漆,髤出鲜艳而且层次感强的漆地。或用深浅不一的几种金箔,或用一种金箔但把它处理得有浓有淡,塑造了松、石、藤萝等形象的阴阳向背,有绘画晕色般的效果。
新知讲解
描金朱地龙凤纹漆手炉清代
不同年代的漆器在工艺和纹样设计上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
新知讲解
中国古代漆器发展演变历程八个发展阶段
初露曙光的史前漆器
逐渐成熟的商西周漆器
华丽浪漫的春秋、战国漆器
鼎盛繁荣的汉代漆器
日益完美的魏晋漆器
富丽堂皇的隋、唐、五代漆器
工艺精良的宋、元漆器
千纹万华的明、清漆器
知识拓展
新石器时代
关键词:红+黑主色调出现
人们对美观的追求是从色彩开始的。
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器来看,7000多年前的原始人已经能利用朱砂和松烟(松灰)调制出黑色和红色。
这两种最初的颜色,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漆器的主色调。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知识拓展
商周
关键词:颜色不够珠宝来凑
在色彩上遇到了阻碍的人们,转而探索起另外一个方向——极力给漆器镶嵌上一些blingbling的装饰物,比如贝壳、宝石和金子。
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的2件漆器残片,前者镶有金片和绿松石,后者表面镶满贝壳
知识拓展
战国、两汉
关键词:无物不漆、工艺爆发
战国、两汉,青铜器的繁荣走近尾声,漆器乘机上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高峰期
当时漆器的地位用一句话“无物不漆”来总结。
从杯盘茶盏的小型生活用具、到几案屏风的大型家具,从弓箭甲胄等军需用品、到棺椁等丧葬用具,全部都有漆器制品。
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漆棺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
知识拓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关键词:佛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瓷器的迅速发展,漆器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没了之前的辉煌。
与漆器整体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夹苎胎的大放异彩。
佛教广泛兴起之后,人们有时需要抬着佛象游街以招睐信徒,集资建庙。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又轻便,泥质、石雕、铜铸显然都不太符合要求,于是夹苎胎脱颖而出。
魏晋时期的夹苎造像已经不存于世,此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唐代佛像
知识拓展
史料记载,夹苎胎在东晋时期就已经被用来制作佛像,人们把这种工艺叫做夹苎造像。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另外一项全新的装饰工艺——犀皮漆。
犀皮漆的工艺大致分为3部,先用稠漆在器物表面堆出高低不平的面,晾干后涂上多层不同颜色的大漆,最后再通体磨平得到绚丽的花纹。
犀皮黄口羽觞三国吴
犀皮黄口羽觞三国吴
知识拓展
唐
关键词:奢华、对外交流
大唐盛世,漆器的发展得以恢复。与盛世气象相符,唐朝的漆器走的也是奢华路线。
奢华套餐一,是把贝壳磨制成各种形状或图案,镶嵌在漆器表面的螺钿工艺,有时还会加入玛瑙、玳瑁、红珊瑚、绿松石等宝石,华丽而雍容。
唐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知识拓展
另一款奢华套餐,是在汉代金银箔贴花工艺上发展而来的金银平脱。金银箔贴花是将金银箔贴在漆器表面,而金银平托则要在贴完之后再刷上几层大漆将金银覆盖住,之后再反复打磨让金银露出来,跟周围的漆面平齐,是为金银平脱中的“平”。
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唐
知识拓展
唐朝给人的印象除了金灿灿的富丽堂皇,还有频繁的对外交流,唐代的漆器也是如此。
虽然日本本土有发达的漆器工艺,但能确定的是,日本的“脱活干漆”和最著名的“莳绘”,是受到了中国“夹苎造像”和“描金”技法的影响。
这两种工艺正是经由日本遣唐使和东渡的大唐高僧,于唐朝时传入日本。
用“脱活干漆”法制作的鉴真坐像
知识拓展
宋元
关键词:极简vs极繁
宋朝的美学是极简风。单看宋朝的漆器,这话只对了一半。
宋朝最有代表性的漆器是素髹和雕漆,一个极简,一个极繁。
素髹,也叫光素漆、一色漆,就是只在器物表面涂上一种颜色的漆,别无装饰。
雕漆,则要在器物表面刷出一定厚度的漆,再在漆层上雕刻花纹,根据漆层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剔红、剔彩、剔犀等。
北宋十一花瓣式漆碗
知识拓展
雕漆的繁,不仅繁在精细的雕刻,更繁在一层层刷出厚漆上。能够进行雕刻的漆层,一般在8-15毫米,1毫米厚的漆就要刷17遍,还得等自然阴干之后再刷下一层,所以一天只能刷2-3层。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元
宋朝雕漆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元雕漆成为与汉夹苎、唐平托、宋素髹并称的中国漆器四大杰作。
知识拓展
明至清初
关键词:理论总结、对外贸易
经过了唐宋元的积蓄之后,中国漆器在明代至清初达到了战国、两汉之后的另一个高峰。
工艺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剔去花纹轮廓内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彩;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玉石等珍贵材料的百宝嵌和填漆与戗金工艺结合的雕填。
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 明
新知讲解
另一项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工艺——识文描金(用稠漆画出高于平面的花纹再描金),也被人们看作从日本引入的新工艺。前面提到过,描金法从战国起源,唐朝时传入日本,到了明朝却要向日本学习,清朝甚至称这种工艺为“洋漆”。所以,明清时期的漆器,虽然看似繁荣,实际上却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
中国古代漆器最后的辉煌,是清朝初期的款彩屏风。款彩屏风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被东印度公司大量运往欧洲,和丝绸、瓷器、茶叶同样属于重要的外贸商品。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清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清
新知讲解
学习建议
欣赏各年代的漆器纹样和制作工艺。
用简短的话语评述现代漆器作品在纹样和工艺上的继承和发展。
课后总结
了解了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中国漆器
中国的漆器
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
作业布置
通过网络查询或阅读漆器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漆器的知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漆器》 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选取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元代的栀子纹剔红盘雕漆、宋代的园林仕女图戗金朱漆奁、明代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及现代的创意漆器等。这些漆器不仅灿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艺的精湛技艺。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两方面来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兴旺,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汉代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唐代的螺钿镶嵌。
4.文化理解:重点是对漆器工艺中各时代特征的了解和感悟。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体现,更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应当重视思考漆器发展的源流,感知时代情感体现。
重点 欣赏感知、了解中国古代漆器,初步尝试画画漆器。
难点 在创作中紧紧抓住传统漆工艺的用色特征、造型特点,并能结合紧现代元素来装饰漆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漆器发展到战国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楚国漆器的高度发展。“买椟还珠”的故事就发生在楚国,“椟”是有精美图案的漆盒,“珠”虽美,但与“椟”相比却黯然逊色。可见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工艺的臻美生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请柬,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请柬门类众多、款式多样,从而直接引入新课。
1.关键词:红+黑主色调出现
1.关键词:理论总结、对外贸易
2.经过了唐宋元的积蓄之后,中国漆器在明代至清初达到了战国、两汉之后的另一个高峰。3.工艺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剔去花纹轮廓内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彩;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玉石等珍贵材料的百宝嵌和填漆与戗金工艺结合的雕填。4.另一项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工艺——识文描金(用稠漆画出高于平面的花纹再描金),也被人们看作从日本引入的新工艺。前面提到过,描金法从战国起源,唐朝时传入日本,到了明朝却要向日本学习,清朝甚至称这种工艺为“洋漆”。所以,明清时期的漆器,虽然看似繁荣,实际上却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5.中国古代漆器最后的辉煌,是清朝初期的款彩屏风。款彩屏风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被东印度公司大量运往欧洲,和丝绸、瓷器、茶叶同样属于重要的外贸商品。学习建议欣赏各年代的漆器纹样和制作工艺。用简短的话语评述现代漆器作品在纹样和工艺上的继承和发展。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通过对漆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对漆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漆器发展演变历程八个发展阶段,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漆器发展演变历程有初步的认识的认识。通过了解中国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国漆器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了解中国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了解中国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国漆器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堂练习 了解了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网络查询或阅读漆器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漆器的知识。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中国漆器中国的漆器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