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3 10: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17年7月,彼得格勒50万士兵和工人走上街头,要求“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这一事件使
A.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D.俄国丧失发生革命的条件
2.(本题3分)列宁在某发言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一发言是
A.《四月提纲》 B.《国家与革命》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伟大的创造》
3.(本题3分)内战结束后,苏俄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变动较大,它可以按照自定的价格采购各种农产品,也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在城市居民中出售日用品,还可以承租中小企业。这说明当时苏俄
A.迫切需要调整国民经济布局 B.采用租让形式建设社会主义
C.尝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结构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4.(本题3分)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A.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
D.美国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
5.(本题3分)1929年5月,苏共通过了“关于厂际社会主义竞赛”的决议。随后全国兴起了以突击手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赛运动,1932年参加突击手运动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75%。这一运动开展的背景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6.(本题3分)1921年,红军获胜的最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支持,但实际上农民对红军和白军都极不满意,但不得不做出选择时,他们常常支持红军以保留从地主那里夺的土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俄
A.社会主义过渡之路任重道远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得人心
C.社会阶级矛盾仍然非常尖锐 D.利用土地私有制调动农民革命热情
7.(本题3分)从1935年1月1日起,苏联取消了面包、面粉和去壳粮的配给制;同年10月,取消了其余食品的配给制;从1936年1月起,又取消了其他所有商品的配给制。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受经济危机干扰较小 B.消费品供应趋于好转
C.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 D.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8.(本题3分)下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苏联民众的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
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
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
9.(本题3分)下图是192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比例图。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
D.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
10.(本题3分)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谈到:“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A.民众渴望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
C.阶级敌人仇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部分知识分子对新经济政策不满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列宁主义诞生
(1)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
(2)列宁主义内容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 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 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
12.(本题3分)《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3.(本题3分)十月革命的胜利:
(1)1917年, 革命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 ”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列宁回到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月 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 宫, 革命胜利。次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 政权, 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的诞生。
(2)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领导的国家,实现了 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沉重打击了 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 世纪的世界格局,从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和 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
14.(本题3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原因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 ,使苏俄陷入 当中。
② 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 的力量集中起来 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3)影响
①余粮收集制保证了 的粮食供应,缓解了 饥荒。
②严重损害了 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5.(本题3分)列宁主义的形成内容
(1)列宁认为,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 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 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17.(本题2分)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不是只有和平与渐进,也充斥着血腥与暴力。请按表格的
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不能复选)。
英国革命(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德国王朝战争(D)
中国辛亥革命(E)俄国十月革命(F)中国抗日战争(G)
18.(本题2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9.(本题2分)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在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20.(本题2分)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10月列宁说:“今年春天,我们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退回到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手段、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这种退却是否已经够了,以至可以停止退却而开始准备进攻呢?”列宁说:“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与“退却”提法相应,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基调还常有“喘息”“改良”等。如“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后,如果取得胜利的国家经过极度紧张的斗争,其实力显然不够革命手段来实行某种过渡,那么改良……还是一种必要的合理的喘息时机。”
——摘自李浩《论列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退”“进”提法之差异和后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新经济政策“退却”“喘息”“改良”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开始所定基调即是“发展”“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1980年5月,邓小平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当经济改革首先要从经济调整着手时,邓小平在1980年12月又着重强调:“我们今天的调整不是后退,而是前进。”此后,“发展”“前进”的基调始终贯穿于邓小平的讲话之中。
——摘编自李浩《论列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退”“进”提法之差异和后果》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和邓小平改革基调的结果,并对这两种改革基调谈谈你的认识。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其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允许私人自由贸易……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摘编自《列宁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1929年被斯大林称为是大转变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已定,“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急风暴雨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随着新经济政策被抛弃,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
——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6.A
7.B
8.C
9.C
10.D
11. 帝国主义 最薄弱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
12. 《共产党宣言》 十月革命
13. 二月 临时政府 土地 彼得格勒 社会主义 11 7 冬 十月 苏维埃 列宁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帝国主义 20 社会主义
14. 扼杀 武装干涉 内战 1918 有限 保证 前线 城市 农民
15. 帝国主义 单独一个 工人阶级
16.错误
17.
内容 事件
推翻君主专制 A、E
获得民族解放 B、G
致力国家统一 C、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F
18.正确
19.正确
20.错误
21.(1)表现:农业上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剩余粮食由农民自行支配;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企让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取代实物配给制。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行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联水兵兵变。
(2)列宁:新经济政策使苏联走出困境,但没有坚持执行,1928年被废除;邓小平: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
认识:经济建设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退却”提法容易引发思想的混乱,也是导致新经济政策不能延续的重要原因;邓小平的“前进”提法有利于解放思想,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推动中国的改革前进。
22.(1)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实行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政治形势:政治统治出现危机。
方法:新经济政策
(3)相似之处: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市场与计划互用 );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23.(1)内容:允许交换产品;允许自由商业贸易;允许农民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实行粮食税。新的地方:利用商品、市场等资本主义因素过渡到社会主义。
(2)特点:通过指令性计划发展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高速度;公有制经济。积极影响:短期内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卫国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提高了国际地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