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11: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课前导入:中秋词,汗牛充栋,惟苏大学士所作的《水调歌头》最为出色。南宋落职官员张孝祥,途经洞庭湖,触景生情,作《念奴娇》,学人拍案称奇,轰动一时!有人说:苏东坡《水调歌头》,似与明月对话,探讨人生哲理;张孝祥《念奴娇》,化自身为月光湖水,飞升澄澈化境。月湖人,表里澄澈,不染俗尘,足与苏轼《水调歌头》争胜矣。清王闿运《湘绮楼词选》以为,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 苏东坡的词够高妙的吧?但是一对比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就觉得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还没有脱离万丈红尘,还没有达到最高秒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句之美,格调之高,古人向来评价非凡的千古名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为,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
——清·王闿运《湘绮楼词选》
品味重点字词,体会古代诗词语言凝练而又意蕴丰富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感受作者的豪放词风。
在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体会词中表现出的自然美与人格美。
感受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
素养目标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qǐng),着(zhuó)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
诵读背景音乐:秋湖月夜
任务一:赏自然之美(小组合作探究)
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点出了什么内容?为何用“风色”而不用“风声”?请你代入这两个词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差别。想象、描述这几句的景象,思考这三句营造出怎样的氛围特点?
2.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分析其表达效果。
3.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几句描绘出什么样的景象?请描摹画面,具体表述。
4. “表里俱澄澈”运用了什么修辞?与下片中哪句照应?怎样理解这一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水势浩渺 风平浪静 玉宇澄清
  点出了什么内容?为何用“风色”而不用“风声”?想象、描述这几句的景象,思考这三句营造出怎样的氛围特点?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
1.教师补充:“洞庭湖在古代的水域面积比现在大得多,号称“八百里洞庭”,夏秋之交,长江之水暴增,支离破碎的洞庭、青草、赤沙湖连成汪洋一片,浩瀚无垠。“风色”二字值得注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万里黄云流动,天色瞬息变幻,黄风滚滚,仿佛风也是黄色的。张孝祥眼中的“风色”,如果有颜色的话那也是跟眼前所见之景融为一体,纯白,透明,清澈。“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湖面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板书: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不仅安静而且洁净。中秋之夜,光辉普照,夜空如洗,万籁俱寂,洞庭水倒映着苍茫的夜空,越发照映出一片透明澄澈,首句营造出了一种水势浩渺、风平浪静、玉宇澄清的氛围。
思考: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分析其表达效果。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明净光洁
湖水浩浩汤汤、一碧万顷
洞庭浩淼开阔
扁舟细长如叶
对比
比喻
夸张
词人豪迈洒脱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 教师补充:湖面就像一面一望无际的镜子,又像琼玉的原野,写出湖水的明净光洁。比喻夸张手法写出了景的明净、开阔 。
在这晶莹明净、广阔的世界中,词人独驾一叶扁舟,轻盈灵动,飘然如纵一苇,悠然自得。这里有个动词用得好。哪一个?什么意思?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有一种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这一句也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这样的意境跟苏东坡夜游赤壁何其想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无风之夜,阔大的水面平静异常,纵凭一叶扁舟在碧波中飘飘荡荡,自由自在,该是多么惬意洒脱。一说到宋词豪放派,大家都会想到苏轼和辛弃疾,但是在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桥梁式的人物,他就是张孝祥。之所以大家对张孝祥不是很熟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38岁就病逝了。张孝祥仰慕追踪苏轼,词风豪放。“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不管是风格上还是,词作风格最接近苏轼。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描绘出什么样的景象?请描摹画面,具体表述。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思考:如何理解“表里俱澄澈”的含义?
写景: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边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
② 写人:诗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此的品格之美。
3.教师补充:“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秋水秋月,美就美在“澄澈”上。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从天空到湖水,甚至到湖面底下的重重光影都显得非常地澄澈明亮。周围的一切,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是光洁透明的美,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污染,这是一个清澈明亮的琉璃世界。
但是仔细想想这天地之间,哪里是“表”,哪里是“里”呢?事实上,诗人在这里把笔触由“景”转向了“人”——如果眼前这一切可见的美景是“表”,那么“我”的内心就是“里”, 我的心如这满世界的月光、水光一样,一片澄澈透明,绝无任何的肮脏与灰尘。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所以澄澈一语双关,不仅写景,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
难与君说的“妙处”是指什么?
洞庭湖的湖光月色之妙。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②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空明如洞庭一般,自然之美与心灵之净融为一体,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体验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4.教师补充:
①眼前所见之景非常妙。这般犹如仙境,超凡物外的绝色之境是不能用语言完全形容出来的,没有办法通过文字完全传递给你。
②洁净的月光洒遍每一个角落,置身于这样空旷幽绝,远离人烟的纯净晶莹的世界中,世俗纷扰、满身疲惫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诗人仿佛恢复到了最初的赤子之心。水天相接,天地也不再是相隔万里,赏月之人置身其中,天地人三者完全合一。人和月在这个中秋节成为天地间唯一的知音,物境与心境的完全融合,那种知音沟通的怡然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巅峰体验。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很难有这样一种在中秋时节,独往又临水赏月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很难用语言向外人表达清楚的。
知人论世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书法家。
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劾hé罢官。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
知人论世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1166年),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写下这首著名词篇,时年35岁。
3.教师补充:张孝祥其实是名门之后,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祖籍在安徽。“靖康之难”爆发后,他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寺庙,可见家庭流离失,窘迫之至。在艰难时势中成长,好在他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读书过目不忘,16岁就通过乡试,23岁被宋高宗钦点为进士第一的状元郎,同榜进士还有范成大、杨万里,落榜生陆游。可以说张孝祥出道即是巅峰。当时的名臣王十朋甚至这样评价他 “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 (他的才华已经天下无敌,只能把他捧到天上去。“观国光”的意思是一看就有国士风范。将其视为天人,评价犹如当年贺知章之于李白呀。)
3.教师补充:可是这位年少得志,天纵其才的翩翩公子却在十二年的官场生涯中四起四落,仕途不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敢于和南宋主和派硬刚。他中状元后做的第一件令人大跃眼镜的事就是公开上疏,为岳飞鸣冤。地球人都知道岳飞是秦桧害死的,新科状元却为岳飞鸣冤,那能有好果子吃吗。这位坚定的抗金主战人士,一直不被朝廷主流所容,长期处在被排挤和打压的境地。这次北归也是一样,他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黯然离开官场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仕途上几经沉浮,非常复杂坎坷的经历,这其中的心酸苦楚,这其中的所得所感很难跟别人说。所以PPT “妙处难与君说”还有第三重含义。中秋赏月,孤独的不是夜空中高悬的那一轮明月,而是他此刻不被理解的内心和失去知音的心情。“妙处难与君说”不是难在中秋月色难以与人分享,而是难在一腔报国的热血无处挥洒,难在伤感和失意无人能懂。作者沉浮经历与此情此景所创生的微妙孤独之感也是难以言说的。
难与君说的“妙处”是指什么?
洞庭湖的湖光月色之妙。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② 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空明如洞庭一般,自然之美与心灵之净融为一体,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体验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③ 作者宦海沉浮经历与此情此景所创生的微妙孤独之感也是难以言说的。
悟人格之美
小组合作鉴赏下片,结合词人经历和写作背景分析品鉴,你从这一句中看到什么样的诗人的形象,作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他的精神境界或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①“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岭表经年”这是回望他最近一年在广西桂林的仕途经历,这是他最后一次任职,看透了形势,辞职归乡,彻底远离官场,但离开归离开,他有他的自白书,“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回首这一年,我不管别人是怎么评价我,但是那一束月光照过来就像一个聚光灯打在我身上的话,我是可以非常明白且坚定地告诉自己我是“肝胆皆冰雪”,就像那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扪心自问我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无论是人品,才华还是为国为民效力的能力,我都问心无愧,从外到内,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纤尘不染。这不光是他“岭表经年”的仕途经历,更是他自23岁以状元之姿登上仕途12年以来,以独立人格、高洁品行,无愧于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理想的一种自白与宣言。
②“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现实沉重、人世荒凉,,却依旧后,尽管才35岁,但是为国为民耗尽青春,备受排挤,久经磨折,曾经雄姿英发的少年英才,也不禁已是“短发萧疏,衣衫单薄,萧条冷落”啊!是秋冷,更是心冷。但紧接着一句稳泛沧溟空阔。前面还在“着一叶扁舟”,仿佛孤独之至,渺小之至,但只要有一种精神上高蹈的自我、独立的自我,那么天地之间哪怕再冰冷、再荒凉,哪怕人世间有那些像波浪一样的诋毁诽谤,哪怕宦海“处处风波恶”,哪怕“短发萧骚襟袖冷”,也自可稳稳地泛舟于三万顷的洞庭波涛之中,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面对风雪的最高境界,我就是冰雪。一种阔大的格局与境界凭空而生。再大的风浪也不足以撼动我的人生,多么从容沉稳,多么的气魄雄伟。
③有这种气象,自然便可迎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感情高潮,这是整首词最具豪迈气概的一句。
纵然被谗害被罢官又如何,水天相接,我仿佛屹立于月亮之上,控天地,主沉浮,驰天骋地,天人之姿,宇宙主宰,天地万物都要陪我纵情豪饮,我要一口气喝干长江之水。何等地壮气凌云,气魄豪迈,可谓格调高昂,境界高远。一个被贬的官员竟然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地自信才能做到,胸怀天地,吐纳日月,关照万物的情怀是一般人所没有的。这里有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却没有了屈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狠狈,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清高,却也没有李白“行乐当及春”的庸俗。黄州突围,苏轼尚有苏子与客的思想交锋,矛盾挣扎,有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局限。更不要说李白赐金放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越愤懑,牢骚满腹,白居易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哀哀戚戚,泪洒青衫。同是被贬之客,戴罪之身,境界之高下立判。词人精神的超拔与高蹈的自我成为宇宙中永恒的存在。难怪王闿运说张孝祥的过洞庭“飘飘有凌云之气,而东坡词犹有尘心”。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gǎo。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渔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被贬官员,戴罪之身,对比境界之高下:
④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随着词人情绪的扩张,整首词也来到了情绪的最高处,词的最后给人一种余味悠悠的感觉。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学习过的诗句。齐读苏轼的《赤壁赋》,“扣舷而歌之……知东方之既白”。
词人完全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也忘记了他在尘世中遭受的打击折磨,也忘记了自己。此时此刻,人景合一,沉浸其中,物我不分。词人真正做到了板书:物我两忘,超然物外。
“稳泛沧溟空阔”,已是空间之极致,而“不知今夕何夕”,则是直接跨越时间的沧海。时空的束缚尽去,扁舟上孤独渺小的自我,一瞬而升华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伟大自我,忘情于与自然的交融之中,超越了世俗的宠辱得失。空极,旷极,清极,洁极,明极,静极。
④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随着词人情绪的扩张,整首词也来到了情绪的最高处,词的最后给人一种余味悠悠的感觉。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学习过的诗句。齐读: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qú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词人已完全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也忘记了他在尘世中遭受的打击折磨,也忘记了自己。此时此刻,人景合一,沉浸其中,物我不分。词人真正做到了物我两忘,超然物外。 你还能想到哪些与此类似的诗句?
结语:诗词当中的中秋节,因为苏轼和张孝祥两首不同的经典作品而被赋予了各自独特的内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手足亲情确实令人感动,而“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在无限平静之中超越而上,用饱含家国之痛,渴望国家统一的高洁孤勇之心去回望山河岁月的大气磅礴同样令人震撼。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张孝祥的那一片赤子之心。








对比阅读
本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洞庭湖,诗人抒发的感情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对比阅读
杜诗作者由洞庭湖的壮阔恢宏,联想到自身病老之悲,进而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时局动荡的忧思,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

张词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则彰显了他磊落的胸怀和豪迈气概,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旷达的气度。

对比阅读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对比阅读
相同点
不同点
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啸”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








《念奴娇.过洞庭》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是“ , ”。
《念奴娇.过洞庭》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极言湖面之广阔、明净的句子是“ , ”。
《念奴娇.过洞庭》用比喻表达自己光明磊落、肝胆照人的句子是“ , ”。
《念奴娇.过洞庭》写招待客人时所用酒水与酒器都很不凡的句子是“ , ”。
《念奴娇.过洞庭》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来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 ”。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 ”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 , 。”两句,写词人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
“ , , 。”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 , 。”
更无一点风色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万象为宾客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10、“ , 。”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引出下片抒情,回顾岭海一年。
11、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用“ , 。”两句写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最早的“扁舟”,《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拓展阅读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意境,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 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