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丰富熟语积累,领略成语魅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丰富熟语积累,领略成语魅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11: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3: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丰富熟语积累,领略成语魅力》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2113 授课时数 1课时
执教者 授课日期 2024.5.22
教 材 分 析 1. 内容分析: 熟语选择:教材中的熟语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等,这些熟语应该覆盖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境。 熟语解释:每个熟语后都应该有清晰、准确的解释,解释内容应包括熟语的基本意义、用法、感彩等,对于成语和谚语还应包含出处和典故。 语境例句:提供真实的语境例句,帮助学生理解熟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以及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些熟语。 练习活动:教材应包含各种练习活动,如填空、改错、翻译、作文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熟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结构分析: 教材结构应清晰有序,熟语的呈现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每个单元或章节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熟语的选择和解释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教材应包含适当的复习和总结部分,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熟语,同时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3. 教学方法分析: 激活背景知识:在引入新熟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新熟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互动式学习:教材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使用新熟语。 任务驱动:教材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任务,如写作、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中运用所学的熟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多元化教学资源:教材可以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如图表、图片、音频、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丰富熟语积累教材应具备精选的内容、清晰的结构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积累熟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 情 分 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并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成语,但对于成语的深入理解和广泛积累还不足。他们可能对一些常见的成语有基本的认识,但对于成语的来源、典故、用法和辨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但可能在成语的运用和语境分析上还存在困难;他们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可能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可能对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文化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觉得成语学习枯燥无味。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多角度归类词语,让积累更加有效;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积累新词新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会将词语分类,并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 审美鉴赏与创造 探索词语尤其是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培养对词语的理解感悟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会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培养对汉语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了解熟语,积累成语,探究成语中的文化现象。 难点 学会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掌握写语言札记的方式积累成语。
课 前 准 备 成语词典、校本资料成语积累大全
教 学 方 法 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围绕教学内容,突出关键问题、学生活动、教学反馈设计。侧重回答学生怎么到? 课前导入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熟语来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课堂活动一:看图猜熟语(课件展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曾子杀猪 二、熟语概念及类型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现代汉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熟词的类型概念语义来源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词组,一把由四个字组成。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传说、 口头俗语惯用语是指由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大多是贬义的,但也有褒义的。多口头俗语,有比喻和联想义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多来自口头俗语,也有来自历史典 故的民间演化。
三、成语 (一)成语概念: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五字、六字、七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积累成语的方法 1.按成语的来源积累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有固定的结构,固定的意义,只能整体应用,其来源多样。 (1)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刻舟求剑、拔苗助长等。 (2)历史故事 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等。 (3)古代文献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形成成语;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形成成语。前者如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者如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4)口语俗语 如: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似乃狼也,其可畜乎!”;“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为宋代口语。 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包罗万象,内蕴丰富。同学们可从不同角度做探究,不必面面俱到。 课堂活动二:请把以下成语根据不同的来源分类 牛郎织女 完璧归赵 青出于蓝 说三道四 夸父逐日 指手画脚 沧海桑田 掩耳盗铃 物换星移 未雨绸缪 白手起家 开天辟地 洛阳纸贵 众人拾柴火焰高 程门立雪 神话寓言牛郎织女 夸父逐日 沧海桑田 开天辟地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掩耳盗铃 洛阳纸贵 程门立雪 古代文献 青出于蓝 未雨绸缪 白手起家物换星移口头俗语说三道四 指手画脚 众人拾柴火焰高 
2.按成语的主题积累。 成语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平时积累成语时,可根据成语含义,按主题积累: 如:爱国、诚信等。 爱国的:以身许国、匹夫有责、毁家纾难、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优民、救亡图存、忠心耿耿、为国捐躯等。 诚信的:一言九鼎、言信行果、驷马难追、金口玉言、言而有信。 要按主题系统积累成语,离不开札记。 (1)何为札记呢? 古代,人们把文字写在木片上,零碎的木片就叫做“扎 ”,记录些短小精悍的见闻、偶感、随想等,这种文字就叫札记。札记并不 神秘,其实只要认真读书,反复揣摩、诵读、品味,就能有所 得,写下来,无论多少,就是札记。尤其是对词语来说,很多值得记录的要点散落在文章中,更需要我们养成写札记的习惯,从而在阅读之后,留下痕迹,有所收获。 如何动笔写词语札记呢? 其实,札记的形非常自由,文无定法。不过,有的同学可能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 有些迷茫。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札记形式, ①成语分类积累表格 最简单的札记,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词语分门别类地进行积累。同学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最好能形成一定的体系,给词语进行分门别类,从而一 目了然,给词语找到家。比如: 示例成语含义 成语中的 酒 文化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花天酒地的生活。琼浆玉液意思为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交杯换盏指喝酒喝到兴头时,有推杯换盏之说,互相敬酒,后来一般形容关系交好如痴如醉形容对人或者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以达到精神恍惚、不能自制的程度。
带“酒”的成语,有的反映“酒之礼”,如“斗酒只鸡”“只鸡絮酒”。有的表现“酒之交”,如“醉酒饱德”“醴酒不设”。有的则状“酒之乐”,如“酒酣耳热”“对酒当歌”。有则写“酒之醉”,如“酩酊大醉”“我醉欲眠”。还有的指出“酒之误”,如“花天酒地”“醇酒妇人”。而更多的则以酒设喻,如“乞浆得酒”是形容得到的比期望的还要多、要好;“以酒解酲”是比喻治病或除弊的方法不对头,反使弊病加深,等等。 有的成语表面上虽然不带“酒”字,但暗地里却是“酒气袭人”。有的因与酿酒之物有关而使人想到了酒,如“糟糠之妻”;有的通过动作、状态表示了酒,如“浅斟低唱”;还有的以美好的形式来指称酒,如“交杯换盏”“移樽就教”等。 通过这样的分类,是不是就显得更加清晰了。这样的分类,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成语库,也可以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 课堂活动三:小组内讨论并以《成语中的 文化》为题,写一则语言札记,按不同的文化主题分类收集、整理成语并探究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 可参考角度有:爱国、民本、诚信、荣辱、世情、师友、读书、岁月、动物、植物等,如成语中的玉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学生小组成果展示: 小组1展示: 示例1成语含义 成语中的 玉 文化冰清玉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 清明公正。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金科玉律原来是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现在多指不可改 变的条规。金玉良言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
小组2展示: 示例2成语含义 成语中的 服饰 文化筚路蓝缕意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土地,形容创业的艰苦。锦衣玉食精美的衣着和饮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整齐漂亮。有时含贬义。冠冕堂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小组3展示: 示例3成语含义 成语中的 茶 文化茶余饭后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三茶六礼意思是明媒正娶。三茶六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茶饭无心意思是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三茶六饭意思是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总结归纳 无论说话还是作文,我们都经常会用到熟语。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熟语的主要内容,学习成语积累的两种方法,领略了成语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重视熟语、爱上熟语,从成语中获得语言的力量和人生的启发。 课后作业 1.收集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并按顺序写出。 2.收集与岁月、读书、师友主题相关的成语,写三则札记。
板 书 设 计 (
按成语来源积累
按成语主题积累
:
写语言札记
) (
成语
) (
惯用语
)丰富熟语积累 领略成语魅力 (
歇后语
)
教 学 反 思 在本节课成语积累教学中,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1.学生参与度:我发现,在成语积累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成语学习被认为是枯燥和重复的,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引入更多的互动活动和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我意识到,我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背诵和默写。这些方法虽然有助于记忆,但可能不利于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我打算尝试更多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成语,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个性化教学:我注意到,学生在成语积累方面的能力差异较大。一些学生能够快速记忆和理解成语,而另一些学生则感到困难。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计划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和支持,如成语故事视频、在线成语游戏等。 4.学习策略:我发现,学生在成语积累方面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成语,而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因此,我打算教授学生一些记忆成语的策略,如联想记忆、故事记忆等,并鼓励他们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使用成语。 5.学习环境:我意识到,学习环境对成语积累也有重要影响。我计划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如定期举行成语接龙比赛、成语故事分享会等,以增加学生学习成语的乐趣。 教学评价:我认识到,我需要改进对学生的成语学习评价方式。传统的测试和考试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因此,我打算采用更多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项目、成语日记等,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步。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在成语积累教学中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改进。我将努力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更有趣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支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和应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