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高考作文专题复习——作文的结尾卒章显志说“豹尾” 元人乔梦符认为,好的结尾应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
明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即结尾要言有尽意无穷,有余味耐咀嚼。
清人李渔说:“终编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同开头一样,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豹 尾一、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能提高整个文章的品位,使全文熠熠生辉。
所以我们要精心揣摩,力求“回眸一笑百媚生”,给读者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记住:一定要有结尾!万法不离其宗
结尾的作用无非是
收束全文;
提升主旨;
启迪人心;
照应开头。作文结尾n种方式二、反问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人深省。升华式:扩大范围,提升高度,升华主旨。引用式:引用名言警句,俗话诗文,增添文采。议论式:揭示形象的特征或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点题式:强调主旨,卒章显志。抒情式:抒发情感,增强感染力。比喻式:巧比妙喻,形象生动。描写式:借景寓意,生动具体,自然感人。 照应式: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结构圆合。
等等,有N种方式呢一、升华式结尾
将文章的主题提炼升华以作结尾。有的从对一个人精神的赞颂上升为对集体群众或整个民族所共有的品质精神的讴歌;有的将旧有矛盾取而代之以新的冲突。这种结尾使所表现的范围扩大了,程度加重了,高度提升了,深度入骨了,主题加深了。例1、杨朔的《荔枝蜜》的结尾——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例2、高考佳作《生命?阳光》的结尾——如果说生命如花,那么阳光就是一种养分,一种现实与精神上的养分!花离不开养分,生命离不开阳光! 二、反问式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针对文章的中心或内容,故意设置反问句,激疑促思,启发读者思考联想和探究,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增强雄辩气势,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例1、高考佳作《哈哈镜中的我》的结尾—
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 例2、广东高考佳作《雕刻心中的天使》结尾——
孟子先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位美丽的天使,每个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把心中的天使雕刻出来,去改变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去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与感动呢?
期待,天使从心灵展翅出现的一刻。那么,你雕刻出你心中的天使吗?
在结尾处设置了两处反问,发人深思,余韵悠长。例3、浙江高考佳作《在征程中欣赏风景》的结尾——
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你累了吗?让我们静静地坐下,喝一杯解忧的杜康。
两处设问,自问自答,有利于激疑促思,启发读者联想和探究,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三、引用式结尾
在结尾引入现成的谚语、诗文、歌词、名人名言、作者的话或主人翁的话,收束有力,余音
绕梁,既能揭示中心思想,增强说服力,又能使文章活泼而有文采。
例1、名家结尾: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处处开” 。
例2、高考佳作《作文恰如行路》的结尾——
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以歌词结尾,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例3、高考《把梦想带给花季》的结尾——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
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例4、高考佳作《读你,也读我》的结尾—
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与书籍为伴,让心灵在一次次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心灵的故乡是那么亲切和实在,你的人生是那么美好和纯洁!
引用校训总结全文,留给人意味深长的启迪 四、抒情式结尾
用作者对某一人物或事物的赞颂感叹作结尾,把作者的独特情感、主观感受抒发出来,表明观点、态度,表达作者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苏叔阳《我的老师》的结尾——
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例2、高考佳作《花样年华》的结尾——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例3、高考佳作《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结尾——
让心灵沉浸在雨中吧,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到处铺撒着美丽。
在这斜风细雨中栖息,洗去泪的苦涩,荡去新的忧郁,天空中没有留下雨的痕迹,飘洒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
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
这个结尾,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拥抱生活的乐观情怀。 例4、广东高考佳作《自己就是天使》的结尾——
去西北,那是个神秘而迷人的念头,我怎么会让心荒芜呢?别担心,若干年后,当我从已经繁荣的那片土地回来时,我会用我心告诉你:曾经我是怎样用我的心灵来雕琢了一个精彩的自己,在那里,我将演绎一个让所有人惊叹的人生!
这个结尾,作者抒发的是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改变自己的情感,情绪强烈,耐人寻味。五、议论式结尾
在结尾对人物、事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对形象的特征或事件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1、名家作品雅科夫列夫的《我的读书生活》的结尾——
酷爱读书的风气使相当枯燥无味的中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例题2、高考佳作《守卫精神的火种》的结尾—
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六、比喻式结尾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形象生动,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赏心悦目,可使形象鲜明生动,或使道理通俗易懂,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例1、朱自清《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例2、高考佳作《梦想成真》的结尾——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例3、高考佳作《青山寂寂水澌澌》的结尾——
生活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历史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其中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品味。
在这里,作者把生活和历史比成大书和百科全书,揭示全文“读”的主旨,含义深远。
例4、广东高考佳作《最伟大的艺术家》的结尾——
其实,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艺术家;使儿女成长,便是她们在雕琢心中的天使。
这个结尾,把母亲比成艺术家,将母亲培养孩子的过程,比成雕琢天使的过程,形象而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的伟大,这样的认识既切合题意,又不同凡响。七、点题式结尾
在文章结尾用精彩简练的语言点明主题或中心。有的篇末点题,要求文章结尾扣到标题上;有的卒章显其志,虽不要求结尾点扣标题,但要点明主旨,使读者受到某种启发或教益。例1、茅盾的《白杨礼赞》的结尾——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例2、高考佳作《北京的符号》的结尾——
故宫、白塔、世纪坛、长安街,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隐藏在其后的,正是北京人承载责任与历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历史的符号,创造未来的符号,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愿。
寥寥数语,就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收尾自然而圆满。例3、高考佳作《“诚信”漂流记》的结尾——
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必然要失败的。”例4、高考佳作《栽种你的最爱》的结尾—
别人的自留地里有别人的芬芳,自己的心中固守独特的梦场,“田勇公益热线”也许让他人皆不理解,但那是你的最爱,你爱生命,你爱善良,你爱那拉一把的相助,于是,你在伊甸园里栽种了你的最爱,哪怕是世人的不解,旁人的冷讽,你却始终用心栽培着。
结尾干脆利落,点明题旨,强调“栽种你的最爱”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证力量,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八、照应式结尾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结构圆合。
例1、高考佳作《刻苦不等于成功》便是结尾照应开头的写法:
开头是——
一飞冲天,画出龙的轨迹。
结尾是——
龙的传人,画出了龙的轨迹。
都以“龙的轨迹”入句,首尾呼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例2、浙江高考佳作《息者,生也》则是结尾照应题目的写法——
息,让人重新获得生的动力,它是生命的营养补充剂;
息,让社会焕发新的容貌,它是国家富强的保障;
息,让一切归于平等,它是自然最美丽的生存状态。
息者,生也!
结尾点题,与文题照应,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九、描写式结尾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形象、心理、动作,或对事件、环境、现场、景物的描写来结尾,使全文收到借景寓意,生动具体,自然感人,照应题意的效果。 例1、贾平凹《月迹》的结尾——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例2、高考佳作《雨中品读》的结尾——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十、呼告式结尾
以呼告的方法结尾,对某人表达一种理想或愿望。这种结尾,感情充沛,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1、高考佳作《夫子,请听我说》的结尾——
夫子,让您的门生休息会儿吧。或寄情于山水,或纵情于天地,他对人生可能有更深的感悟。如您门生所说:“春服既成,与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沐浴那春光,岂不美哉?
这个结尾,似乎直接与孔子在交谈,既有亲切感,又有思辩性。例2、高考佳作《我只要一条缝隙》的结尾——
爸爸妈妈,虽然你们听不到,但我还是要说:请留一点空白给我吧,让我选择我要走的路。我知道你们爱我,但是,爱从来不是用来束缚的。
请给我一条缝隙,请给我一点空白。我不是要像神灯的精灵那般逃逸,只是要做回我自己!
这个结尾,与其说是同父母的坦诚交流,倒不如说是个性张扬的独白,作者的思想观点都在此显露无遗,令人动情和思索。十一、排比式结尾
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严密且语势强烈。
例1、高考佳作《舞动腾飞的翅膀》的结尾——
正是书海的无涯,丰富了平淡的生活,让世界蜕变得婀娜多姿。
正是知识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程,让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
正是书籍,舞动了人类腾飞的翅膀!
排比语句,情感强烈,揭示了书的价值和作用,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例2、高考佳作《谈意气》的结尾——
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
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
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
语句排比,气势磅礴,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让人感受到昂扬的意气。
十二、含蓄式结尾
即把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直言其事,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
例1、福建高考佳作《空白中的独舞》的结尾——
当我们在一片空白中独舞,悄然发现我们正拥有一片完满天地。
这个结尾非常含蓄,“在一片空白中独舞”,表明从无到有的开拓和创新;“拥有一片完满天地”,表明自己努力之后的收获,可谓寓意深刻,耐人咀嚼。例2、上海高考佳作《我想握住你的手》的结尾——
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来。微妙的情感里,康乃馨也懂得为我流泪。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
这里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平淡的叙述,但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我”的感动与醒悟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十三、号召式结尾
在文章最后发出号召,呼吁人们朝着某一个目标去努力,这种结尾鼓动性强,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例1、湖南高考佳作《谈意气》的结尾—
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桨,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
在这里,作者以坚定的语气号召人们要勇于探索,勇于挑战,走向成功。例2、广东高考佳作《雕琢心中的天使》的结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结语简洁有力,一语中的,令人振奋,让人鼓舞。 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作文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自然式结尾、联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对比式结尾、希望式结尾、反复式结尾、逆转式结尾等等。
有的结尾方法不是纯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议论与抒情、描写常常融合在一起,总括全文与照应开头也有时并用。考生要根据文章体裁、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需要灵活地安排。
结尾有法,但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一句话:结尾有活法,文章气自华。让“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结尾成为你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三、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四、结尾应遵循两大原则 一是要有强烈的中心意识。时刻不忘为表现中心服务。特别是作文的主体部分如果“偏题”了,应该在结尾予以补救。
二是应当精炼,当止则止,不能喧宾夺主。 最好的结尾方法是卒章显志,升华主旨。
最坏的结尾方法是牵强附会、大喊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不过呢,这比没有结尾要好!好的结尾可以提升文章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