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第3课时《摇篮曲》。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第3课时欣赏课,每当人们说到摇篮曲就会想起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这是在他的两百余首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在古今摇篮曲中颇负盛名,歌曲具有民歌风格,曲调温柔美丽,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愿。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西洋管弦乐队的特点和旋律的优美的情绪。
(二)艺术表现
能用用优美、富有弹性的声音哼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用优美、富有弹性的声音哼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是母爱,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就把自己的心分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心里更幸福的了,没有比伴着母亲的摇篮曲入睡更甜美的了!这种感受你们体会过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摇篮曲》。(书写板书《摇篮曲》)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作品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下面再次聆听音乐,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判断这首作品的节拍?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一首3/4拍子的歌曲,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个乐段,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个乐段曲调比较平稳、柔和恬静,表现了妈妈们哄孩子入睡的场景,下面跟着钢琴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第二个乐段,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后乐段则在两个乐句句首使用了八度大跳,抒发出母亲谛视着孩子而产生的幸福,激动的心情,下面我们利用肢体动作和乐器为这段音乐伴奏
预设:表现音乐
教师:这首作品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主题主要由大提琴和小提琴组成的弦乐组演奏竖琴伴奏,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一下两种乐器
预设:欣赏
教师:下面我们模拟两种乐器的演奏姿势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
教师:整体欣赏
预设:欣赏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用身边的乐器伴奏(播放歌曲)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摇篮曲》
1=E 3/4拍 勃拉姆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第6课
摇篮曲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目 录
01
(二)艺术表现
能用用优美、富有弹性的声音哼唱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鉴赏能力。
(一)审美感知
感受西洋管弦乐队的特点和旋律的优美的情绪。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什么?
新知导入
母爱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就把自己的心分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心里更幸福的了,没有比伴着母亲的摇篮曲入睡更甜美的了!
这种感受你们体会过吗?
新知导入
作品
《摇篮曲》
新知讲解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新知讲解
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作品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
新知讲解
勃拉姆斯
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
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新知讲解
下面再次聆听音乐,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判断这首作品的节拍?
新知讲解
这是一首3/4拍子的歌曲,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
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个乐段
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第一个乐段曲调比较平稳、柔和恬静,表现了妈妈们哄孩子入睡的场景。
下面跟着钢琴哼唱
新知讲解
欣赏第二个乐段
1.听听这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后乐段则在两个乐句句首使用了八度大跳,抒发出母亲谛视着孩子而产生的幸福,激动的心情,下面我们利用肢体动作和乐器为这段音乐伴奏
新知讲解
这首作品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新知讲解
主题主要由大提琴和小提琴组成的弦乐组演奏竖琴伴奏,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一下两种乐器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模拟两种乐器的演奏姿势表现音乐
新知讲解
整体欣赏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用身边的乐器伴奏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课堂拓展
说说你的感受?
课堂总结
《摇篮曲》
1=E 3/4拍
勃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