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改写
学习《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并从中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不少于600字。
1.研读原诗,准确把握诗意,确定写作要素。
改写的基本原则是忠于原作,不能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特别是主体事件、关键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思想是不能改变的。
改写,是对原文的文体、语体进行转换,或者是对原文的部分内容进行扩写或者缩写,从本质上来说,改写属于外在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内在思想主旨的改变。
要改写一首叙事诗,首先要认真研读原诗,通过“知人论世”来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基调,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通过抓住“诗眼”来深入理解主旨,通过赏析关键词,从整体上理解全诗。以此为基础,将诗中主要的人、事、物、景等要素罗列出来,这些就是改写的主要对象。
2.精巧布局,二次想象创作,细致揣摩言行。
锁定改写的主要对象后,要精巧布局:
第一,想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对写作顺序进行调整。诗歌本身的跳跃性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插叙和倒叙来对诗的情节内容进行补充,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小的线索来贯串全文,使得作文结构更紧凑。
第二,想想详略分布。应该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补充什么、删减什么,锁定写作重点。鉴于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导致的细节上的受限,我们可以展开合理豐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大量场景、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来对原诗情节进行补充。
注意,改写不是翻译原诗,“二次创作”是改写最难的地方,也是改写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原诗的基础上,创作一些合情合理、精彩纷呈的片段,加入一些独属于“你”的思考。
3.检查风格,保持前后一致,注意行文协调。
由于诗歌本身是文言体,我们在改写时改成了白话文,因此写完要仔细检查有没有出现语体前后交杂的情况;改写后的作文前后人称是否一致;增补的情节能否与原诗自然地融为一体等。
1. 风雨茅屋,兼济情怀
——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仲秋八月,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建起了这间小小的茅屋。然而刚在茅屋里住了没几天,就遇到了坏天气。惊天的雷声乍然响起,身边的孩子从酣睡中被吓醒,哇哇大哭。
“没事,我出去看看,你继续睡吧。”我摸摸他的头,轻叹一声,然后走出了房门。
“呵!这风真大!”我惊叹道。狂风把屋顶上的几层茅草一下子都卷走了。茅草随风飘过浣花溪,高的缠绕在树梢上,低的沉落在池塘中。
我连忙去捡拾茅草,可还没走近,茅草就被南村的一群孩童抢走了。我着急地大喊:“嘿!快放下来!”可他们却像没听见似的,嬉笑着抱起茅草跑进了竹林。
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只好拄着拐杖往回走,边走边陷入沉思:自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凋敝之景,像我这样曾经为官的人都这般穷苦,这些老百姓的日子豈非更难过?况且他们住在北面,风更大……算了,就把茅草送给他们吧!这样想着,我不禁摇头叹息。
没多久,风停了,天空中的乌云像墨一样黑,四周渐渐暗了下来。我躺在床上,给孩子掖了掖被子,破旧的被子如钢铁一般又冷又硬,许是睡得不舒服,孩子在被子下不安地蹬来蹬去,把被子上的破口子蹬得越发大了。
突然,我感觉有水滴砸在了头上,一抬头,原来是下雨了。屋内湿漉漉的,雨水如麻线一般坠入。
我怎么也睡不着了,不仅是因为失去的茅草、蹬破的被子、漏雨的屋顶,还因为安史之乱让世人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之中,让兴盛的大唐日渐衰落。自安史之乱以来,我睡眠一直不好,经常睁眼到天亮,但今天,凄风冷雨,屋漏床湿,这漫漫长夜该如何熬过去呢?
我不禁又是一声叹息,这样的世道下,挨冷受冻熬到天亮的人怕是有千千万了。什么时候才能有千万间宽敞温暖的房子,哪怕在暴风骤雨中也能如山般屹立不倒,庇护天下和我一样贫寒的百姓,让他们都能开颜欢笑?
唉,要等多久才会如我所愿,重现太平盛世?到那时候,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倒,即使我自己受冻而死,也满足了啊!
点评
作者沿袭了原诗中“我”的视角,对雨天的环境、孩子夜晚蹬被等场景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给人以画面感。作文中加入了大量心理描写,并以“叹息”贯串全文:一叹惊雷吓醒娃,二叹茅草被抢走,三叹盛世难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被交代清楚,人物的精神品质也逐渐展现。
2. 那个八月的雨天
——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那个八月的雨天,狂风怒号着,浣花溪对面的那座小茅屋在风中瑟瑟发抖,屋顶上的茅草颤巍巍地飞了起来,在狂风中乱舞。
被狂风卷走的茅草散落一地,我们欢呼着把茅草抱进竹林。住在茅屋里的那位老人拄着拐杖焦急地追赶我们,可他那么瘦弱,像这风中的茅草一般,不管再怎么努力追赶也是徒劳。
我看到他无力地瘫坐在了地上,不住地叹息。那涣散的眼神在寻找着什么,那双苍老的手开始颤抖,拐杖掉在地上也不管不顾。不一会儿,狂风吹起了更多的茅草,像是要把屋顶掀翻,他却只是出神地凝望着茅屋。
好奇驱使我向他走近,只听到他含糊不清地念叨着:“战火纷飞……百姓蒙难……愿天佑我大唐啊……”说着说着,他脸上老泪纵横,眼里流露出的担忧让人深切体会到了他此时的忧国忧民之心。
我们常听他念叨国家、百姓什么的,可他一个老头又能做什么呢?只能引来众人的嘲笑罢了。虽然现在战乱尚未平息,但战火并未烧到浣花溪,对于大家来说,战况再惨烈似乎也是千里之外的事。
“娃啊,茅草你们拿去吧,拿去盖在你们家屋顶上吧!”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我震惊了:他竟然不责备我!
“真希望有千万间牢固的房屋可以庇护天下穷苦的百姓,这样就算老夫我受冻身死也心甘情愿了……”他突然仰天长啸道。我震撼了:他竟然这时候还在想着黎民百姓?!
风更大了,仿佛是谁激起了它的怒火,老人与他的那座破败的茅屋在狂风中无依无靠。他灰白的头发被大风吹起,破旧的衣服更显出他的贫寒,他脸上那一道道纵横的皱纹也都在诉说着沧桑,瘦弱佝偻的身躯让人不由心生怜悯。我心中突然涌上了一股敬佩之情,在不知不觉中,我也开始思考老人的担忧了。
风沉默了,天阴沉沉的,老人脸上的泪还未干,他缓缓地拄起拐杖,向那个早已破败不堪的小茅屋走去。天变得更暗了,老人瘦小的身影消失在了一片沉寂的黑暗之中。
听说,远方的战争又开始了,那个八月的雨天,我开始像那位老人一样,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为远方的人民担忧起来……
点评
本文以孩童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文中恰到好处的三处语言描写,简洁而又精准地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我”在杜甫伟大精神的感召下,也开始思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生活,这大概就是杜甫精神的辐射力吧。
3. 改写《卖炭翁》
我正睡着,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谁来了?我抬起沉重的眼皮,脑袋向牛棚外探去——是主人。主人将一捆干草铺到我面前,像是对我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快吃吧,吃完了咱一起上山去。”我嚼着干巴巴的草,嘴里又苦又涩,蹄子向后蹬了蹬,扬起一阵尘沙。
主人看着我,叹了口气道:“日子是难熬,不过好歹有个盼头,等把炭卖了,一定给你买些嫩草。”
我驮着主人上山,寒风愈吹愈烈,好似绣花针在扎人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枯瘦的树干难以抵挡风沙的侵袭,纷纷折了腰。主人双手握着斧头用力抡向树干分岔的地方,不一会儿,汗珠便顺着他的额头滴落。我仰头看向主人,他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松弛的皮肤,又看了看略有些阴沉的天空,沙哑地说:“老天爷,开开恩,下场大雪吧。”我望着他斑白的双鬓和单薄的衣衫,百思不得其解。
如主人所愿,半夜下了一场大雪,绵密的雪花织成一张大网,将大地盖得密不透风。寒气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冻得我直打哆嗦。天还没亮,主人就欣喜地跑来牛棚,却连些干草都没给我吃,他说路途太远了,得早点上路。他带着我向城里走去,我看着太阳从面前一直爬到头顶,疲惫与困倦都要溢出来了,却还是看不到城门。不知过了多久,我依稀听到了阵阵喧闹声,我们终于来到了集市。主人喘着粗气,他脸颊被冻得发紫,眉毛上还挂着霜。他僵硬地直起腰来,卖力地吆喝着:“卖炭啦,卖炭啦!大家都來看一看呐!”
突然,人群开始退向两侧,中间留出一条大道,两个衣着光鲜的人骑着骏马趾高气扬地来到我们面前。我侧头望向主人——他新补好的布鞋湿透了,鞋底也被雪水泡烂了,他的身体此时正不住地战栗着,原先的欢喜荡然无存。
“这车炭我们要了。”其中一人轻蔑地扫了主人一眼,转身就要将车拉走。
“哎!”主人怯怯地唤了一声。
二人应声回头,前面那个笑眯眯地问:“什么事?”虚伪的笑容堆在他的脸上,只听这人立马“哦”了一声,“你瞧,买东西怎能忘记付钱呢?来来来!”他拿出半匹红纱一丈绫,随手挂在我头上。我带着满腔怒火望向主人,可他只是一声不吭,绝望地摇了摇头,跪倒在地上……
自此以后,主人的盼头没了。我也再没有进过城,也不愿再去那个黑漆漆的、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点评
作者以卖炭翁的牛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文对于卖炭翁的动作刻画得比较细致,并灵活运用环境烘托的手法,为当时的情境平添了几分凄凉,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他拿出半匹红纱一丈绫,随手挂在我头上”一句,体现出了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残酷,主题鲜明。
4. 《石壕吏》改写
黑夜终于过去,天空逐渐亮了起来,一夜辗转反侧的杜甫打点好行李,轻轻地推开了门。枯黄的梧桐叶铺满了小院,梧桐树只留下光秃秃的枝丫。这儿寂静得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杜甫正准备离去,却碰上衣衫不整、外逃一夜刚回来的老翁,杜甫与这可怜的老翁作了告别。
清晨的风吹起了地上的枯叶,杜甫渐渐向城外走去,只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杜甫不禁又回想起昨夜发生的事……
昨日傍晚,夕阳西下,几只乌鸦在空中盘旋,发出聒噪的叫声,赶了一天路的杜甫,拖着疲惫的身子向石壕村的村民借宿一夜。晚上,杜甫躺在床上一边听着风吹树叶发出萧瑟的声音,一边仰面望着那被阴云遮蔽的月亮,心中仿佛掠过一丝不祥的感觉。半夜,杜甫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官吏来抓人去服役了。只听见隔壁传来一阵骚动,之后,一位老翁披着衣服趁夜色从后门出去,翻越了围墙,向屋后的山林上仓皇逃去。正是此时,隔壁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老妇人站在了门口。官吏凶神恶煞般地向老妇人要人,老妇人用哀求的语气向官吏诉说,她有三个儿子,可都去防守邺城了,其中一个儿子前日里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阵亡了。说到这里,老妇人不禁声音哽咽,用衣袖抹着脸上的泪水。官吏依旧不依不饶,对妇人怒吼道:你家还有没有别人?老妇人回答说,她家早已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孩子,所以这个孩子的母亲还在,但她早已没有一条完整的衣裙了……不等老妇人说完,官吏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凶狠地说:“你们家必须有人去充军!”老妇人沉默了,良久,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虽已年老体衰,但今晚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去,也许还赶得上为你们做早饭呢。”尽管老妇人有许多不舍,但仍老泪纵横地跟随着征兵的官吏走了。
他们走后,夜更深了,大地更加寂静无声。杜甫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隐约可以听到邻家传来的阵阵低声哭泣……
杜甫继续走在荒凉的小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虫子的鸣叫,望着那枯黄的野草,杜甫不禁仰天长叹:“战乱纷纷何时了啊!”
点评
文章立足于原诗,在翻译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想象,深刻揭露了战乱带给人们的危害。原著采用的是顺叙的叙述方式,本文则采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更引人入胜。文章的中间部分如果再加一些描写会更生动。
5. 《石壕吏》改写
风停了。长路漫漫,周围死一般的静。……茫茫的暮色中,只见几间破烂的茅舍零落地散布在山脚下。我打起精神,加快脚步,来到一家茅屋前。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里传出一阵骚动之声,好一阵子,悉悉索索地,才有人过来开门,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
我赶紧向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她把我让进屋后,又转到后门,叫回准备逃走的老头儿。家中还有一个年轻的媳妇,抱着个婴儿,惊魂未定地躲在角落里。
主人一家很热情也很善良,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了,找不着招待我的东西。晚饭吃的是南瓜糊糊和几根老玉米。我也不推辞,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填饱肚皮后,我躺下便睡了。——连日赶路,实在太累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开门!开门!快开门,再不开门可就踹啦!”
我被这沉重的敲门声惊醒了,揉揉惺忪的睡眼。蒙眬中看见老头儿慌里慌张地翻墙逃走了,老妇人惊恐地跑过来,推了推我,轻声地说:“快躲起来,官差来抓壮丁了!”我一时慌了神,不知所措,她的儿媳妇就躲在里屋,小心地用手捂住孩子的嘴,不让他出声。
我躲着,大气也不敢出,紧张地听着外面的动静。老妇人打开了门:
“呀!二位官爷,这么晚,有什么事吗?”
“少废话,家里的男人呢?快出来!上头来了通知,前线吃紧,又要招兵了!”
“官爷,我们家……没有男人了。”
“你撒谎!”
“官爷!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敢撒谎!”
“哇、哇、哇……”这时,屋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那官差听见了,勃然大怒:
“哪里来的孩子?敢骗我们,你活腻了不成?”
“二位官爷!请听我说:我家三个儿子都去守邺城了。昨天,一个儿子写信回来,说……呜呜……那两个……已经不在了……家里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就是因为他,他娘才没改嫁,可连件见人的衣服都没有哇!呜呜……我苦命的孙子啊……二位官爷就行行好吧!”
“少废话!上面有任务!必须去一个人!”一个差吏咆哮着。
“哎,那我去,我去……我虽然老了,但还能做饭,就让我跟你们去吧。”
…………
夜,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院子里已空无一人,凄冷的北风把院门吹得“咣咣”作响。风中,传来一阵阵低沉的哭泣声。循声过去,原来是老妇人的儿媳搂着孩子陷入悲痛之中。我想安慰她几句,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夜深人静,但我丝毫没有睡意。安史之乱以来,这样生离死别的凄惨场景,我见的太多了!长夜漫漫,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第二天早晨,上路的时候,我和老头儿告别。看到老人红肿的眼睛,真想安慰他几句,却无从说起,只好挥挥手,道一声“珍重”。
村外的田地一片荒芜。除了几声乌鸦的嘶叫,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了。
点评
作为一篇改写习作,本文相当成功。
首先,表现在高度忠实于原文上。改写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必须在原作的基础上展开。本文尽管是一篇记叙文,但文章的人物、线索、结构和主要情节都与杜甫的原诗保持了一致。
其次,本文在保持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补充了许多极富表现力的细节,从而使人物更鲜活,内容更具体,结构更富故事性。如文中写到夜的“静”,渲染了浓重的悲剧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