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作文招招鲜
结构技法(3)
文题
文题分析
写作指导
老师点评
佳作欣赏
选材技法的内容
(一)文题
同学们,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发生了太多太多我们难以忘怀的场景:快乐的、悲伤的、尴尬的、有趣的……通过课堂,我们步入了知识的殿堂,放飞了美丽的梦想。通过课堂,我们也拥有了许多难忘的回忆。快拿起你手中的笔吧,请你以“难忘的一堂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二)文题分析
每一堂课都会给你留下别样的印象:精彩的学习内容、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课堂上发生的“小插曲”……那么,怎样来完成这样一篇习作呢?想一想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堂课。这堂课上了什么内容,是怎样上的?在这堂课上你收获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感受怎样?将这些梳理清楚,你就可以提笔开始写作了。
(三)写作指导
一、“课堂”特色要突出
二、细节刻画见真章
三、收获、感动很重要。
1
“课堂”特色要突出
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开始,课堂就贯穿着我们生活的始终。每一堂课都会有各自的特色,我们要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来写。从课堂的形式、内容,到课堂上师生的表现、感受等,都要突出这堂课的特色:或静寂、或热闹、或多姿多彩、或别开生面……可能是某个同学的小插曲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可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点燃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可能是老师别出心裁的活动让自己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可能是老师深情的朗读、连珠的妙语、新颖的板书让自己记忆犹新,也可能是同学之间合作的乐趣、创新的思维、激情的辩论让自己难忘、让自己喜欢。
1
“课堂”特色要突出
“叮铃铃……”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嘈杂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万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教室。“啊?”我听到了同学们的惊叹,我抬起头,扫视四周,只见同学们的脸上都浮现了一种惊讶地表情。我把目光锁在了万老师的手上。万老师右手一只信封,左手一块砖头,一抹惊讶的神情出现在我脸上。咦,为什么万老师要带一只信封和一块砖头来教室呢?我不禁和同学窃窃私语起来。
从“惊叹”、“惊讶”、“窃窃私语”等词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迷惑和兴奋,这和我们印象中的课堂可真是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小作者在选材上的独具匠心,也无疑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
2
细节刻画见真章
有人说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它关乎一篇作文的成败。在描写课堂生活时,抓住那些典型的、最能反映这堂课特色的情节进行细致刻画,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细节刻画见真章
“仔细观察!”大家伸长脖子,睁大了眼睛,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将信将疑地等待着。大约过了几分钟,老师松开手,说:“快看,有什么变化?”
“伸长脖子”“睁大了眼睛”“盯着”这三个词语细致地描绘出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让我们的心悬了起来,仿佛随着作者一同置身于这生动的课堂之中。这就是细节刻画的魅力。所以,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写具体,这样可以做到细致、生动、传神。
3
收获、感动很重要。
写一课堂,我们既要写课堂上的所见所闻,还要写所思所感,将这堂课带给我们的收获、感受,或融于课堂进行中,或在结尾处单独表述出来,这样才能真实可信,达到共鸣。亦可深化中心,三言两语点出自己最喜欢这堂课的真正原因。
3
收获、感动很重要。
十分钟,对于明眼人来说,是短暂的,也许在这不经意间就溜走了。可是,对于现在闭上眼睛的我们来说,这十分钟就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黑暗。是多么令人恐惧呀!看不到嫩绿的小草,看不到飞翔的鸟儿,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一切的一切,只能用鼻子和耳朵来感觉。我们只能闻着花香,只能听到鸟儿振翅的声音,但什么也看不到,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抓不住一丝快乐的气息。一切的一切都沉于无边的黑暗!十分钟,整整十分钟呀!我们无助,我们恐惧……
作者将自己在这十分钟里的感受生动细致地描述出来:“这十分钟就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们无助,我们恐惧……”作者在这堂课上感受到了盲人的痛苦,从而认识到了眼睛的重要性,也将这份收获传达给了每一位读者。
(四)佳作欣赏
难忘的一堂课
“哎呀!流血了,真吓人!”几个胆小的同学尖叫了起来,原本是我们正在上一堂妙趣横生的常识课——解剖蟾蜍。
为了便于实验,赵老师用钢针破坏了蟾蜍的大脑和脊髓组织,致使它下半身完全“瘫痪”了。
(四)佳作欣赏
我们看着蟾蜍那丑陋的外形,谁也不肯轻易动手,都怕碰了蟾蜍的“癞包”。老师鼓励大家说:“搞科学实验嘛必须要有勇气,要克服困难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动手把蟾蜍摊在蜡板上,就连最胆小的女生们也谨慎的试着去摸蟾蜍的皮肤:“呀!真粘。”“是呀,这里还有科学道理呢!这粘液能使蟾蜍的皮肤在水中更好的呼吸。”我得意洋洋地说。
(四)佳作欣赏
老师一宣布解剖开始,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开始无视蟾蜍那令人“恶心”的丑态,立即围在一起行动起来。是啊,对于没有解剖过小动物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个多么难得的好机会啊!就连平时都不敢看蟾蜍的同学也拿起镊子撬开蟾蜍的嘴观察起舌头来。我也拿起镊子,提起蟾蜍的皮。“哎呀!这只蟾蜍太瘦小了,其他组的都又肥又大。”我叫道,“越瘦的蟾蜍越难把它的内脏与皮分离开,解剖多困难呀!”李丹看了我一眼,满有信心的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先剪开了表皮,接着向皮下肉层狠狠剪去。“小心!”我叫了一声。一根殷红的血管拦住了“道路”。李丹瞪大眼睛,屏住呼吸,一点一点的绕开了血管,继续向前剪。剪刀护心骨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护心骨下横排着几根主动脉和心脏。轻了,剪不开护心骨;重了,又怕破坏了心脏。我用镊子尽力把心脏和护心骨分开,李丹把剪刀尖轻轻插进几乎没有空隙的心脏与护心骨之间。
(四)佳作欣赏
同学们都紧张起来,就连平时最淘气的王昆也悄声提醒说:“小心点,小心点!”只听“咔擦”一声,我们终于克服了困难,成功地解剖了蟾蜍,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同学们都舒了一口气。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辨认着蟾蜍的内脏,什么消化器官——胃、肝、胰、和直肠啦,什么呼吸器官——肺、气管,最吸引大家的还是那一起一伏跳动着的心脏,随着轻微而有节奏的心跳,殷红的血液在不断地流动着。
(四)佳作欣赏
开始找大腿神经了,这次由我“主刀”。我先剪开了表皮,在内层里可以隐约看见一根根纤细的血管,要是捅破了血管,那可真是血肉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了,大家又紧张起来。我十分谨慎地撕开层层皮肉,终于在那发达的肌肉和密集的血管下找到了神经,当我触动它的神经时,蟾蜍的大腿哆哆嗦嗦并抽动起来,把大家都逗乐了。“啪”的一声,啊!成功了!刚才还充满着紧张气氛的教室里,现在却传出一阵阵欢笑声……
(四)佳作欣赏
“叮铃——”下课铃声响了。这堂生动的常识课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还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我回味着解剖蟾蜍时的情景,脑海中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心脏会神奇地跳动?为什么大脑能指挥全身?为什么,为什么?……在大千世界中,无数个为什么在等待着我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呢。
这是一堂多么令人难忘的常识课啊!
(五)老师点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小作者开篇先声夺人,接着又营造出一种紧张令人害怕的气氛,成功后又传出阵阵欢笑声……让人读了如临其境,结尾处有感而发,得出结论:“这堂生动的常识课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还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耐人寻味呀!
感
谢
您
的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