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3.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3 22: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
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4.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探究其他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草原:



海洋:
浮游生物 磷虾 蓝鲸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淤泥”
森林:


螳螂
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绿色植物

螳螂
黄雀
食物链
食物链
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的联系.
草 兔 狐 虎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
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
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写食物链注意的事项
1、从生产者开始写起。(起点是绿色植
物,终点是最高一级的动物)
重点点拨
2、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由低级消
费者指向高级消费者。
看谁说得对
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绿色植物、老鹰、食虫鸟、害虫。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老鹰 食虫鸟 害虫
B、害虫 食虫鸟 老鹰
C、食虫鸟 害虫 老鹰
D、绿色植物 害虫 食虫鸟 老鹰
D
食物网
图中吃草的只有昆虫吗?昆虫只是蟾蜍的食物吗?
由此可见,生物的食物链不是单条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多条食物链由于食物关系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
1.此食物网有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
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网中蜘蛛和蟾蜍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与猫头鹰相关的食物链共有________条。
4.吃虫的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则蟾蜍的数量可能会____________。
5.如猫头鹰全部迁走,其他动物中数量可能
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
4
4
捕食和竞争
蟾蜍、蜘蛛、食草的昆虫
增加
猫头鹰

蟾蜍
食草的昆虫
蜘蛛
吃虫的鸟

课堂小结一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食物链
食物关系
食物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消费者
食物网
食物关系
食物关系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关联,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1.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2.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B.蚌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D
生物为什么要不断获得食物?这些物质和能量最初来源于哪里?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传递的 又具有什么特点呢 为什么一条食物链一般最多只有5个环节呢
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
1、水箱中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
2、水箱中各种植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
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中流动?
4、各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不是可以全部用于他们的生命活动?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各种动物从植物的有机物中获得生命活动的能量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能量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之间流动。
一部分能量在流动中损失。
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当太阳照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时,能量源源不断地被绿色植物固定下来,然后沿着不同的食物链一环扣一环地传递。由于在传递来自太阳的能量时,每一环节的生物都需要消耗许多能量 ,所以这份能量越来越小,所能养活的生物数量也越来越少。可见: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越是高等的肉食性动物数量越少。
1.能量流动的总来源: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这些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传递。
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率为10%~20%。
2.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光合作用
思考作答:
1、碳是有机物中的重要成分,碳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
2、与生产者比较,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3、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使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这些含碳有机物进入动物体内.
生产者可以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而消费者只能利用生产者光合作用合成的含碳有机物。因此,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工人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物质循环的特点:
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制作生态瓶
(模拟淡水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