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21:06: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六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堡垒(lěi)  辜负(gū) 凛冽(lǐn) 姗姗来迟(shān)
B.吞噬(shì) 疲惫(bèi) 钦佩(qīn) 忧心仲仲(chōng)
C.鲁莽(mǎng) 厄运(è) 稠密(chóu) 奈人寻味(nài)
D.炽热(zhì) 轮廓(guō) 俯瞰(kàn)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吞噬  模糊  畏缩不前  风餐露宿
B.销蚀 轨道 语无轮次 本末倒置
C.战粟 严谨 屏息凝神 精疲力尽
D.癫狂 瞬间 惊心动魄 疲惫不湛
3.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曾________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
(2)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3)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许多有识之士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________。
A.俯瞰  因为  所以  忧心忡忡
B.俯瞰 虽然 但是 忧心忡忡
C.鸟瞰 虽然 但是 杞人忧天
D.鸟瞰 因为 所以 杞人忧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孝感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这个句子中的“国王”“跪”“这”“位”的词性分别为名词、动词、代词和量词。
B.“步履蹒跚”“充满信心”“海市蜃楼”“天涯海角”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举世闻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D.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如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 __,__ __ 。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诗句是:__ __,__ __。
(3)《约客》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的诗句是:__ __,__ __。
7.名著阅读。
(1)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名著内容谈谈“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2)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
C.《沉没的大陆》
D.《章鱼》
8.综合性学习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学校九(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1)语文兴趣我激发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2)语文活动我安排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
第一小组:搜集巧用了成语的广告。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3)学校开展户外“生活处处有语文”系列活动中,晓华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竭尽全力为世界争取了缓冲时间,武汉用生命与血泪换来了宝贵的战疫经验。他以为句中的“疫”是错别字。你不同意他的看法并向他解说:

(4)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妹最后胜出。对于古诗文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中央民大副教授蒙受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材料三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激起了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语文老师眼里,简直就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网友Q爱谁谁: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
读完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 活板(节选)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馆,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乙】 河间游僧
河间有游僧①,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驻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②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③,其术乃败。
(选自《阅徽草堂笔记》)
【注释】①游僧:四处游走的和尚。②研:研磨。③信然:确实如此。
9.【甲】文选自《 》一书.
10.解释加点词。
(1)更互用之。更:
(2)其佛手必磁石为之 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句.
持就火炀之
12.对【乙】文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像伸出手,有手拿物品的情况。
B .佛像拉起手,有手拿物品的情形.
C .佛像好像拉起手要拿物品的样子。
D .佛像呈现出伸手要拿物品的样子。
13.【甲】文介绍了活板的制作程序,请补充相应的动词。
制字→①板→排字→②板→平字
【乙】文游僧骗人的招数是将③装在佛手里,遇到④的药丸就会跳人佛手。“举国信之”,他们相信的是⑤
14.【甲】文介绍了活板印刷术,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乙】文的“游僧”却用科学知识坑蒙拐骗,“其术乃败”的结局告诉我们: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5.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16.“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17.既然知道阿蒙森已经到达了南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赶往南极点?
18.“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赤道
刘慈欣
①“有一句话我早就想对你们说,”丁仪对妻子和女儿说,“我心中的位置大部分都被物理学占据了,只是努力挤出了一个小角落给你们,对此我心里很痛苦,但也实在是没办法。”
②他的妻子方琳说:“这话你对我说过两百遍了。”
③十岁的女儿文文说:“对我也说过一百遍了。”
④丁仪摇摇头说:“可你们始终没能理解我这话的真正含义,你们不懂得物理学到底是什么。”
⑤方琳笑着说:“只要它的性别不是女就行。”
⑥这时,他们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辆时速达五百公里的小车上,行驶在一条直径5米的钢管中,这根钢管的长度约为三万千米,在北纬45度线上绕地球一周。小车完全自动行驶,透明的车舱内没有任何驾驶设备。从车里看出去,钢管笔直地伸向前方,小车像是一颗在无限长的枪管中正在射出的子弹,前方的洞口似乎固定在无限远处,看上去针尖大小,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周围的管壁如湍急的流水飞快掠过,肯定觉察不出车的运动。在小车启动或停车时,可以看到管壁上安装的数量巨大的仪器,还有无数等距离的箍圈,当车加速起来后,它们就在两旁浑然一体地掠过,看不清了。丁仪告诉她们,那些箍圈是用于产生强磁场的超导线圈,而悬在钢管正中的那条细管是粒子通道。
⑦他们正行驶在人类迄今所建立的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中,这台环绕地球一周的加速器被称为爱因斯坦赤道,借助它,物理学家们将实现上世纪那个巨人肩上的巨人最后的梦想:建立宇宙的大统一模型。
⑧这辆小车本是加速器工程师们用于维修的,现在被丁仪用来带着全家进行环球旅行,这旅行是他早就答应妻子和女儿的,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要走这条路。整个旅行耗时六十小时,在这环绕地球一周的行驶中,她们除了笔直的钢管什么都没看到。不过方琳和文文还是很高兴很满足,至少在这两天多时间里,全家人难得地聚在一起。
⑨旅行的途中也并不枯燥,丁仪不时指着车外飞速掠过的管壁对文文说:“我们现在正在驶过蒙古,看到大草原了吗?还有羊群……我们在经过日本,但只是擦过它的北角,看,朝阳照到积雪的岛上了,那可是今天亚洲迎来的第一抹阳光……我们现在在太平洋了,真黑,什么都看不见,哦不,那边有亮光,暗红色的,嗯,看清了,那是洋底火山口,它涌出的岩浆遇水很快冷却了,所以那暗红光一闪一闪的,像海底平原上的篝火,文文,大陆正在这里生长啊……”
⑩后来,他们又在钢管中驶过了美国全境,潜过了大西洋,从法国海岸登上欧洲的土地,驶过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二次进入俄罗斯,然后从里海回到亚洲,穿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现在,他们正走完最后的路程,回到了爱因斯坦赤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起点——世界核子中心,这也是环球加速器的控制中心。
当丁仪一家从控制中心大楼出来时,外面已是深夜,广阔的沙漠静静地在群星下伸向远方,世界显得简单而深邃。
“好了,我们三个基本粒子,已经在爱因斯坦赤道中完成了一次加速试验。”丁仪兴奋地对方琳和文文说。
“爸爸,真的粒子要在这根大管子中跑这么一大圈,要多长时间?”文文指着他们身后的加速器管道问,那管道从控制中心两侧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丁仪回答说:“明天,加速器将首次以它最大的能量运行,在其中运行的每个粒子,将受到相当于一颗核弹的能量的推动,它们将加速到接近光速,这时,每个粒子在管道中只需十分之一秒就能走完我们这两天多的环球旅程。”
方琳说:“别以为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这次环球旅行是不算的!”
“对!”文文点点头说,“爸爸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带我们在这长管子的外面沿着它走一圈,真正看看我们在管子里面到过的地方,那才叫真正的环球旅行呢!”
“不需要,”丁仪对女儿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你睁开了想象力的眼睛,那这次旅行就足够了,你已经在管子中看到了你想看的一切,甚至更多!孩子,更重要的是,蓝色的海洋、红色的花朵、绿色的森林都不是最美的东西,真正的美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想象力才能看到它,与海洋、花朵、森林不同,它没有色彩和形状,只有当你用想象力和数字把整个宇宙在手中捏成一团儿,使它变成你的一个心爱的玩具,你才能看到这种美……”
丁仪没有回家,送走了妻女后,他回到了控制中心。中心只有不多的几个值班工程师,在加速器建成以后历时两年的紧张调试后,这里第一次这么宁静。
(选自《朝闻道》)
19.文章第①~⑤段写丁仪一家三口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0.文中提到的“粒子加速器”有什么特点?
21.试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好了,我们三个基本粒子,已经在爱因斯坦赤道中完成了一次加速试验。”丁仪兴奋地对方琳和文文说。
22.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请以本文为例,谈谈你对科幻小说这一特点的理解。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出沙漠(12分)
沈宏
①他们四个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了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②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③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④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食物已经没有了。更可怕的是干渴。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⑤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⑥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少啰唆!”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⑦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⑧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⑨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是还有明天,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⑩茫茫无际的沙漠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去。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吧。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面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伙发疯似的跑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 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子。”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了一壶沙子。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摘自《小小说月刊》)
                                                    
23.请按照文章内容梳理情节。
为水对峙——__ __——艰难前行——____——真相大白
24.小说一开篇就描写双方为抢夺水壶而对峙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5.请赏析第 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
26.小说结尾“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你认为“大家”明白了什么?
2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拼死守护的水壶中其实并没有水,这在前文中有多处已经给读者暗示,这样的安排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B.在那沙漠上,面对没有水的现实,人是多么的无助、无奈甚至无望,这一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自然面前人的渺小。
C.小说以水壶为叙事中心,通过描写孟海他们与“我”的对峙,批判了人在生死抉择时为求生而丧失自我的自私。这正是小说的主旨所在。
D.小说以“水壶”为线索,通过叙写考察队员走出沙漠的故事,刻画出在生死攸关时人与人不同的品格特点。
三、写作
28.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攀上顶峰固然令人兴奋,但攀登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结果固然重要,但体验的过程更令人回味!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真切体验过、用心感悟过、努力珍惜过……让我们敞开心扉,把体验的爱与恨、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凝聚在笔端,倾泻在纸上吧!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体验到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补全内容;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答案
1.A 2.A 3.B 4.C 5.B
6、(1)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7.(1)曹先生 原因:祥子拉车伤了曹先生。 帮助:曹先生帮他出好主意(或“让祥子到他家拉车”“安排他与小福子的生活”),帮他重燃生活的信心。
(2)选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这一节里,阿龙纳斯一行三人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走出“诺第留斯号”,跟随尼摩船长欣赏海底美景。海水非常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见各种美丽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脚踩非常柔软的海底草坪,我在阅读时就对这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向往。
8.(1)咏诗词弘扬传统
(2)搜集生活中的俗语 搜集流行的网络用语
(3)“疫”不是错别字。“战疫”仿照“战役”而来,切合当前抗疫形式,更为贴切生动;“战疫”是当前的高频用词,已被大众所接受认可,且辨识度极高;所以“疫”不是错别字。
(4)《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9.梦溪笔谈
10.(1)交替,轮流(2)做,制作
11.拿它靠近火烘烤 12. D
13.(1)①设;②场;(2)③磁石;④有铁屑;⑤这一佛像会显灵,能判断病是否能治愈.
14.做事要有真才实学,用小伎俩骗人,总有被人识破的一天.
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人类,而不能用来骗人以牟利.
我们要把聪明才智用到正确的地方.
15.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16.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尊崇。
17.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的,但还是坚持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18.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项任务。表现了他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19.体现一家三口和谐的家庭氛围;表现了丁仪为物理学献身的精神;体现出丁仪对家庭和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为下文丁仪带领妻女进行环球旅行做铺垫。
20.它是一根直径5米可以绕地球一周的钢管;从内部看笔直;管壁上有数量巨大的仪器和产生强磁场的等距离箍圈。
21. “好了,我们三个基本粒子,已经在爱因斯坦赤道中完成了一次加速试验。”丁仪兴奋地对方琳和文文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家三口比作“基本粒子”,形象地表现出丁仪带领妻女体验粒子在加速器中高速运行的过程。
22.示例:科幻小说的内容既有奇妙幻想又有科学基础上的合理性。比如本文中庞大的粒子加速器运行时速度能够加快,就是作者大胆的猜想和假设,非常奇妙;在粒子加速器运行时想象的外面的景象让人身临其境,符合一般人的生活习惯和认知感受,体现了科幻小说的合理性。(从奇妙幻想和科学合理两方面联系原文分析即可。)
23.缺水原因(迷路缺水 发现绿洲
24.引出文章的线索——水壶(1分);制造悬念,使文章更有感染力;“水壶”是叙事的焦点,开篇写关于水壶造成的对峙场面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上描写出茫茫沙漠里如血残阳的壮美,渲染出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或:运用景物描写,描写傍晚时分沙漠冷峻的景色,渲染了“我”与孟海等对峙的紧张气氛。)
26.明白了是肇教授用爱和智慧,精心安排了那个其实没有水的水壶,来支撑大家走出沙漠的希望和信念,使大家面对绝境不绝望、不放弃,最终走出沙漠。
27.C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