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3 15:01:37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九上·期末)史学界将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初步完成统一后的时期称之为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约前2700年),这一“古代文明”是(  )
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B项正确;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排除A项;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排除C项;
古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成果的认识。
2.(2024九上·期末)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印度的是(  )
A.金字塔 B.象形文字 C.佛教 D.太阳历
【答案】C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其早期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C项正确;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排除A项;
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排除B项;
太阳历是古埃及的天文学的突出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古印度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3.(2024九上·期末)某人被雅典法庭以种种罪名判处死刑,下列最有可能参与审判的是雅典的(  )
A.外邦人 B.成年男性公民
C.妇女 D.儿童
【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审判的权利,B项正确;
在雅典,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AC项均不正确,排除AC项;
儿童是未成年人,没有参与审判的权利,排除D项;
故答案为:B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4.(2024九上·期末)下面为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收集的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世界古代建筑成就 B.古代亚非文明遗址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遗址和大竞技场是希腊和罗马建筑,因此学习的主题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项正确;
《掷铁饼者》属于雕塑艺术成就,与建筑成就无关,材料片面,排除A项;
图片内容涉及的是希腊、罗马文化,属于西方文明,不属于古代亚非文明,排除B项;
图片内容只涉及西方文明,体现不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认识。
5.(2024九上·期末)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查理曼奠定了西欧文明及政治版图的基础,有学者称他为“西欧之父”。材料中的“帝国”是(  )
A.法兰克王国 B.西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A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A项正确;
395年1月17日,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逝世。临终前,将帝国东西部分与两个儿子继承,从此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排除B项;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排除C项;
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法兰克王国的认识。
6.(2024九上·期末)特许状一般由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中世纪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
A.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 B.赢得政治独立
C.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获得经济独立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许多城市为了取得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需要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A项正确;
赢得政治独立与史实不符,城市只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排除B项;
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表述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取得自由和自治权,而不是获得经济独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城市兴起的认识。
7.(2024九上·期末)为7世纪阿拉伯半岛统一起到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D项正确;
佛教诞生于印度半岛,与题干地理信息不符,排除A项;
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排除B项;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相关知识的掌握。
8.(2024九上·期末)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土地不断集中,建立租地农场,雇佣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产品不断富余,城市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农村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这些现象共同反映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是(  )
A.市场 B.产品规模 C.技术 D.人才
【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将产品推向市场——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农村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可知,这体现出,正是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欧洲农村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没有提到产品、技术、 人才,排除CB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
9.(2024九上·期末)意大利城市风光不再,丧失了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开始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争霸 D.早期殖民掠夺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贸易中心转移,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B项正确;
文艺复兴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
殖民争霸、早期殖民掠夺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0.(2024九上·期末)16世纪以后,大量非洲黑人奴隶到达拉丁美洲。到1660年,光是输入西班牙殖民地的黑奴就达15万人,很多地方的黑奴甚至占到总人口的半数。这反映了(  )
A.查理曼帝国的扩张 B.人们思想的解放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亚洲经济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6世纪以后,大量非洲黑人奴隶到达拉丁美洲。到1660年,光是输入西班牙殖民地的黑奴就达15万人,很多地方的黑奴甚至占到总人口的半数”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C项正确;
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指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排除B项;
题干中没有体现亚洲经济发展,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11.(2024九上·期末)“新国王接受了这个法案。该法案规定,议会在王国政府中享有明确和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威,它是英国唯一有权征税和能授权组织军队的机构。”该“法案”是(  )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权利请愿书》 D.《权利法案》
【答案】D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新国王接受了这个法案。该法案规定,议会在王国政府中享有明确和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威,它是英国唯一有权征税和能授权组织军队的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D项正确;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A项;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排除B项;
1628年,议会向国王递交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的认识。
12.(2024九上·期末)对右边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独立 B.法国争霸 C.英国革命 D.日本改革
【答案】A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A项正确;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加入殖民争霸,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为1640—168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的认识。
13.(2024九上·期末)工业革命早期,工厂的选址一般在水流湍急的乡村,后来工厂可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克伦威尔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C项正确;
177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排除A项;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排除B项;
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瓦特相关知识的掌握。
14.(2024九上·期末)关于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前期学者认为是英国开展圈地运动,进行殖民扩张等具备了劳动力、市场等条件;后期有学者认为是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再后来学者得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条件也是其重要因素。这说明,工业革命(  )
A.开展的政治前提是殖民扩张 B.自然条件因素是最至关重要的
C.后期研究比前期的观点可信 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关于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前期学者认为是英国开展圈地运动,进行殖民扩张等具备了劳动力、市场等条件;后期有学者认为是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再后来学者得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条件也是其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工业革命,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排除A项;
自然条件因素并不是最至关重要的,排除B项;
后期研究比前期的观点可信,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15.(2023·聊城)巴黎公社成立时,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这段话主要阐述了巴黎公社的(  )
A.建立背景 B.政权性质 C.指导思想 D.运行机制
【答案】B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巴黎公社成立时”“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这段话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B项正确;
巴黎公社出现背景是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围城战争结束后,法国的社会和政治矛盾加剧,政府的腐败和经济困境导致了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同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让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工人们的革命意识逐渐增强。材料信息未体现这一背景,排除A项;
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旗帜,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指导思想,但题干重在强调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排除C项;
题干信息没有提到巴黎公社的运行机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解答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知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认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2024九上·期末)公元前27年,   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答案】屋大维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罗马帝国。
故答案为:
屋大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屋大维相关知识的掌握。
17.(2024九上·期末)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答案】幕府将军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古代日本的知识可知,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故答案为:
幕府将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幕府统治相关知识的掌握。
18.(2024九上·期末)   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答案】但丁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故答案为:
但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但丁相关知识的掌握。
19.(2024九上·期末)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   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答案】雅各宾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统治。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执政时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故答案为:
雅各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20.(2024九上·期末)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正式试车,标志着   时代的到来。
【答案】铁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故答案为:
铁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成果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1.(2024九上·期末)西方法制建设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出土于今西亚地区,刻印某法典的石柱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成立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A。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 《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有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特权,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写出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这部法典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的“A”是指哪部成文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背景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西方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城邦;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名称: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A:根据材料一“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可知是《十二铜表法》。背景:根据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成立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可知背景为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原则:根据材料三“《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有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特权”可知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认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可知西方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
故答案为:
(1)《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西方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方法制建设的认识。
22.(2024九上·期末)世界各地发展互异,但大体上都经历了封建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大化改新的各项事业,是在诛灭苏我氏的第二天就开始了。这一天,孝德天皇取代皇极天皇即位,立中大兄皇子为太子,废除以往的大臣、大连制,设左大臣、右大臣、内臣等官职,并设国博士作为最高顾问,由唐朝归来的僧旻和高向玄理担任此职。
——[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哪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大约到几世纪时遍布欧洲各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性质。图中周围的“林地”等地区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概括其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哈里发”的地位,并归纳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答案】(1)庄园。11世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共用地。
(2)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其进行改革;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独具特色;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具有融合的精神。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大化改新;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形式: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时期:根据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性质:结合图片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由唐朝归来的僧旻和高向玄理担任此职”可知,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其进行改革。根据材料二“大化改新的各项事业,是在诛灭苏我氏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可知,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措施有: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里发”是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或“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特点:根据材料三“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可知,阿拉伯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具有融合的精神;独具特色;根据材料三“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可知,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根据材料三“哈里发重视知识”可知,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
故答案为:
(1)形式:庄园。时期:11世纪。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名称:共用地。
(2)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其进行改革;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任答一点)措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任答一点)
(3)地位: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或“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特点:独具特色;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具有融合的精神。(任答两点)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庄园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认识。
23.(2024九上·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已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理性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人类开创世界未来的潜力和希望。因此人们一面用理性和科学作为思想武器反对盲目信仰、蒙昧主义,另一方面鼓励科学研究,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主张科学与经验相结合,高度推崇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主张?并说明启蒙运动的性质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它的“问世”标志着哪一理论的诞生?并简述其意义。
【答案】(1)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1848年。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知识点】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得出,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主张。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
(1) 影响: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思想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时间:1848年。理论:马克思主义。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1 / 1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九上·期末)史学界将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初步完成统一后的时期称之为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约前2700年),这一“古代文明”是(  )
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罗马
2.(2024九上·期末)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印度的是(  )
A.金字塔 B.象形文字 C.佛教 D.太阳历
3.(2024九上·期末)某人被雅典法庭以种种罪名判处死刑,下列最有可能参与审判的是雅典的(  )
A.外邦人 B.成年男性公民
C.妇女 D.儿童
4.(2024九上·期末)下面为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收集的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世界古代建筑成就 B.古代亚非文明遗址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5.(2024九上·期末)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查理曼奠定了西欧文明及政治版图的基础,有学者称他为“西欧之父”。材料中的“帝国”是(  )
A.法兰克王国 B.西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6.(2024九上·期末)特许状一般由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中世纪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
A.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 B.赢得政治独立
C.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获得经济独立
7.(2024九上·期末)为7世纪阿拉伯半岛统一起到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8.(2024九上·期末)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土地不断集中,建立租地农场,雇佣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产品不断富余,城市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农村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这些现象共同反映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是(  )
A.市场 B.产品规模 C.技术 D.人才
9.(2024九上·期末)意大利城市风光不再,丧失了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开始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争霸 D.早期殖民掠夺
10.(2024九上·期末)16世纪以后,大量非洲黑人奴隶到达拉丁美洲。到1660年,光是输入西班牙殖民地的黑奴就达15万人,很多地方的黑奴甚至占到总人口的半数。这反映了(  )
A.查理曼帝国的扩张 B.人们思想的解放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亚洲经济的发展
11.(2024九上·期末)“新国王接受了这个法案。该法案规定,议会在王国政府中享有明确和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威,它是英国唯一有权征税和能授权组织军队的机构。”该“法案”是(  )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权利请愿书》 D.《权利法案》
12.(2024九上·期末)对右边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独立 B.法国争霸 C.英国革命 D.日本改革
13.(2024九上·期末)工业革命早期,工厂的选址一般在水流湍急的乡村,后来工厂可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克伦威尔
14.(2024九上·期末)关于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前期学者认为是英国开展圈地运动,进行殖民扩张等具备了劳动力、市场等条件;后期有学者认为是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再后来学者得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条件也是其重要因素。这说明,工业革命(  )
A.开展的政治前提是殖民扩张 B.自然条件因素是最至关重要的
C.后期研究比前期的观点可信 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15.(2023·聊城)巴黎公社成立时,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这段话主要阐述了巴黎公社的(  )
A.建立背景 B.政权性质 C.指导思想 D.运行机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2024九上·期末)公元前27年,   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17.(2024九上·期末)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18.(2024九上·期末)   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19.(2024九上·期末)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   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0.(2024九上·期末)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正式试车,标志着   时代的到来。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1.(2024九上·期末)西方法制建设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出土于今西亚地区,刻印某法典的石柱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成立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A。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 《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有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特权,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写出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这部法典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的“A”是指哪部成文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背景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法制建设的认识。
22.(2024九上·期末)世界各地发展互异,但大体上都经历了封建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大化改新的各项事业,是在诛灭苏我氏的第二天就开始了。这一天,孝德天皇取代皇极天皇即位,立中大兄皇子为太子,废除以往的大臣、大连制,设左大臣、右大臣、内臣等官职,并设国博士作为最高顾问,由唐朝归来的僧旻和高向玄理担任此职。
——[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哪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大约到几世纪时遍布欧洲各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性质。图中周围的“林地”等地区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概括其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哈里发”的地位,并归纳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23.(2024九上·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已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理性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人类开创世界未来的潜力和希望。因此人们一面用理性和科学作为思想武器反对盲目信仰、蒙昧主义,另一方面鼓励科学研究,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主张科学与经验相结合,高度推崇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主张?并说明启蒙运动的性质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它的“问世”标志着哪一理论的诞生?并简述其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B项正确;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排除A项;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排除C项;
古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成果的认识。
2.【答案】C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其早期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C项正确;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排除A项;
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排除B项;
太阳历是古埃及的天文学的突出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古印度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
3.【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审判的权利,B项正确;
在雅典,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AC项均不正确,排除AC项;
儿童是未成年人,没有参与审判的权利,排除D项;
故答案为:B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4.【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遗址和大竞技场是希腊和罗马建筑,因此学习的主题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项正确;
《掷铁饼者》属于雕塑艺术成就,与建筑成就无关,材料片面,排除A项;
图片内容涉及的是希腊、罗马文化,属于西方文明,不属于古代亚非文明,排除B项;
图片内容只涉及西方文明,体现不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认识。
5.【答案】A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A项正确;
395年1月17日,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逝世。临终前,将帝国东西部分与两个儿子继承,从此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排除B项;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排除C项;
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法兰克王国的认识。
6.【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许多城市为了取得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需要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A项正确;
赢得政治独立与史实不符,城市只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排除B项;
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表述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取得自由和自治权,而不是获得经济独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城市兴起的认识。
7.【答案】D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D项正确;
佛教诞生于印度半岛,与题干地理信息不符,排除A项;
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排除B项;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相关知识的掌握。
8.【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将产品推向市场——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农村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可知,这体现出,正是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欧洲农村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没有提到产品、技术、 人才,排除CB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
9.【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贸易中心转移,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B项正确;
文艺复兴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
殖民争霸、早期殖民掠夺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10.【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6世纪以后,大量非洲黑人奴隶到达拉丁美洲。到1660年,光是输入西班牙殖民地的黑奴就达15万人,很多地方的黑奴甚至占到总人口的半数”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C项正确;
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指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排除B项;
题干中没有体现亚洲经济发展,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11.【答案】D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新国王接受了这个法案。该法案规定,议会在王国政府中享有明确和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威,它是英国唯一有权征税和能授权组织军队的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D项正确;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A项;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排除B项;
1628年,议会向国王递交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的认识。
12.【答案】A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A项正确;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加入殖民争霸,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为1640—168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的认识。
13.【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C项正确;
177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排除A项;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排除B项;
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瓦特相关知识的掌握。
14.【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关于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原因,前期学者认为是英国开展圈地运动,进行殖民扩张等具备了劳动力、市场等条件;后期有学者认为是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再后来学者得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条件也是其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工业革命,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排除A项;
自然条件因素并不是最至关重要的,排除B项;
后期研究比前期的观点可信,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15.【答案】B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巴黎公社成立时”“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这段话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B项正确;
巴黎公社出现背景是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围城战争结束后,法国的社会和政治矛盾加剧,政府的腐败和经济困境导致了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同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让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工人们的革命意识逐渐增强。材料信息未体现这一背景,排除A项;
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旗帜,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指导思想,但题干重在强调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排除C项;
题干信息没有提到巴黎公社的运行机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巴黎公社的相关内容解答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知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认识。
16.【答案】屋大维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罗马帝国。
故答案为:
屋大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屋大维相关知识的掌握。
17.【答案】幕府将军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古代日本的知识可知,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故答案为:
幕府将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幕府统治相关知识的掌握。
18.【答案】但丁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故答案为:
但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但丁相关知识的掌握。
19.【答案】雅各宾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统治。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执政时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故答案为:
雅各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20.【答案】铁路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故答案为:
铁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成果相关知识的掌握。
21.【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西方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城邦;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名称: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A:根据材料一“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可知是《十二铜表法》。背景:根据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成立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可知背景为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原则:根据材料三“《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有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特权”可知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认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可知西方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
故答案为:
(1)《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4)西方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方法制建设的认识。
22.【答案】(1)庄园。11世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共用地。
(2)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其进行改革;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独具特色;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具有融合的精神。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大化改新;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形式: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时期:根据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性质:结合图片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由唐朝归来的僧旻和高向玄理担任此职”可知,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其进行改革。根据材料二“大化改新的各项事业,是在诛灭苏我氏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可知,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措施有: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里发”是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或“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特点:根据材料三“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可知,阿拉伯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具有融合的精神;独具特色;根据材料三“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可知,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根据材料三“哈里发重视知识”可知,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
故答案为:
(1)形式:庄园。时期:11世纪。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名称:共用地。
(2)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其进行改革;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任答一点)措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任答一点)
(3)地位:阿拉伯帝国的最高首领。(或“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特点:独具特色;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具有融合的精神。(任答两点)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庄园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认识。
23.【答案】(1)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1848年。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知识点】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得出,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主张。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
(1) 影响: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思想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时间:1848年。理论:马克思主义。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