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15: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下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批注、联系生活、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等方法,体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和智慧。
2、联读同类文章,对比文中的语言,感受“智慧”并延展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体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一)文言形式自我介绍。
同学们,老师姓什么?吾乃刘氏之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吾”的意思是?“乃”呢?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文言形式介绍自己。(学生模仿自我介绍)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杨氏之子(板书课题)。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小古文。
(二)介绍《世说新语》
这篇小古文出自1500多年前,南宋著名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此书主要记载了汉朝末年至晋代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全书共有一千一百三十则。(课件出示刘义庆头像,《世说新语》书名配文字介绍。) 《杨氏之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生读课题。
二、美读课文
(一)第一次读(自由练读)
杨氏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首先,请大家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练读)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两个人物展开的?(杨氏子和孔君平)
(二)第二次读(指名读)
我来检查一下你们读的效果如何,谁来读一读。(1生读,师生正音)文言文和诗歌一样,有它特定的节奏和韵味,我们要读好停顿,读出节奏。看,老师给它加上节奏线,听老师读一遍?(师范读)
(三)第三次读(指名读)
(师点评:妙哉妙哉,此女不凡,这就是小古文的味道。掌声)
(四)同学们,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在停顿的地方,把尾音拖长一点,读得饱满一点,再配上动作和表情,就更加韵味十足了!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三、疏通文意
(一)质疑解疑,理解字义 同学们,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了这么多遍,老师考考你们。
1、“诣”是什么意思?
2、设果:谁知道设果的意思?(摆设水果)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呢?(联系生活实际,扩词法)
3、家禽:(老师考考你们,“家禽”是什么意思?)(家里养的鸡鸭鹅)这是家禽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在这篇小古文中,家和禽是两个词,家是指——(家里),禽指的是——(鸟),家禽就是家里的鸟,读的时候,也要分开来读,这就是古今词义的不同。来,把“家禽”放到句子中读一遍。(生读)
4、还有哪些词语没读懂呢,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说不懂的词语,引导说出理解方法,并相机板书。
(师板书:看、联、扩、查、补、问……)
(二)寻找文中简写和隐藏的人称代词 1、同学们,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省,常常单字成词,就连人物的称呼也会简写。同学们,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代指杨氏子的词语吗?(生答)
2、文言文中,还有些句子的成分也直接省略了,你们能找出来补充进去吗?(生补充)我们在翻译成现代文的时候,要把这些句子中缺失的成分补上去。
(板书:补)
(三)你说我帮,说出课文意思同学们,现在你能根据刚才的学习说出课文的意思了吗?
(1生说意思,师适时引导,其他学生予以帮助。)
四、感受“聪慧”
(一)同学们,文中的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聪明,有礼貌)用文中的词语是?(甚聪慧)聪者,善耳听,眼看,口说,心想也。惠者,心专也。惠是通假字,通智慧的慧。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这个惠字呢?老师特意查了许多相关资料。
(板书:查资料)
我发现“惠”字在古时候的金文中是这样写的:(师边板书金文“惠”,边解释:上面是指纺纱的转轮,代表纺织,下面是一个心字,表示女子纺织,心灵手巧,善良温顺)所以,“惠”字不仅指智慧聪明,还有善良,仁爱,温顺,礼貌,有教养之意。
(二)此是君家果
1、那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杨氏子的聪慧呢?(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找得好。同学们,理解句子还得联系上下文,(板书:联)我们来读读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生读)。
2、那么多的水果,孔君平为什么要指着杨梅说呢?(杨梅,第一个字是杨字,杨氏子第一个字也是杨。)孔君平是拿杨氏子的姓氏做文章。
3、孔君平这样说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你姓杨,杨梅也姓杨,杨梅和你是一家人,你们就是兄弟姐妹啰。)孔君平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孔君平是在嘲笑杨氏子吗?(是想逗弄一下他,跟他开个玩笑,想想考考他是否真的聪明。)
(三)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子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吗?所以儿应声答曰——(生接读杨氏子的话)你们听出了杨氏子的言外之意吗?(生自由答)
2、其实杨氏子的话只说了一半,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家的鸟,怎么能说(生补充:杨梅是我家的果呢?)
3、同学们想想,杨氏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没有听说孔雀和先生是一家人,怎么能说杨梅和我是一家人呢?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的兄弟姐妹,怎么能说杨梅是我的兄弟姐妹呢?)(课件出示句子。)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怎道杨梅是吾家果?
4、杨氏子不仅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还机智巧妙地回答了他,这一招就叫什么?
5、体会“未闻”之巧妙 对比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应声答同学们,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也体现了杨氏子甚聪惠?
“应声答”就是怎样地回答?(不假思索地答,毫不犹豫地回答)孔君平话音一落,杨氏子便脱口而出,说明了什么?(杨氏子思维如此敏捷,反应如此快速,实乃聪慧过人)。
(五)拓展迁移
同学们,若来者是黄君平,聪惠的杨氏子会如何回答呢?我们来当一回杨氏之子。(生: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尔等实乃聪惠也,为师佩服佩服。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同学们,故事还可以继续,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巧妙回答,会有什么反应呢?孔君平会怎么夸杨氏子?试着用简省的方式说。聪惠的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夸赞又会怎么谦虚地回答呢?五、熟读成诵,“经典”入心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聪惠的杨氏子,感受了我国古代语言的魅力,现在再来读一读这篇竖着排版没有标点的杨氏之子,看能不能读好。(生齐读)
(二)读得真好,同学们,给你们一个更大的挑战,会背了吗?来试试。(生背)
(三)同学们,《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小故事,还有许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惠的孩子,老师希望大家课后去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也一定会喜欢上这些小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