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短诗五首》跨学科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短诗五首》跨学科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21:19: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月夜》跨学科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首先,从《短诗五首》的教学内容来看,这些短诗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如《月夜》中托物言志,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萧红墓畔口占》则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文字平淡却情感深沉。这些诗作不仅具有文学美感,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培养人文精神。
其次,2022年课标强调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在《短诗五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赏析等活动,提升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同时,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哲理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诗歌的鉴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课标还提出了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如加强跨学科学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等。在《短诗五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艺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涵;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教材分析
《短诗五首》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组精选诗歌,这组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学生提供了感受诗歌之美、理解诗歌内涵的优质材料。以下是对这组教材的详细分析:
一、诗歌内容概述
《短诗五首》包括五首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短诗。这些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每首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它们或描绘自然之美,或抒发人生感慨,或表达深刻思考,展现了诗歌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二、诗歌特色分析
1. 语言精炼:这组短诗的语言都非常精炼,每个字、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符合诗歌的韵律要求,又能够准确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精炼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感染力。
2. 意境深邃:这些短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生活场景或人物情感,营造出了深邃的意境。读者在欣赏这些诗歌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从而引发自己的思考和共鸣。
3. 主题多元:这组短诗涵盖了多个主题,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爱情的向往,也有对孤独的体验。这种多元的主题设置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教学价值探讨
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短诗五首》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了欣赏诗歌之美的绝佳材料。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诗歌,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这些短诗可以帮助学生锤炼语言,学习如何运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短诗五首》中的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学生可以引发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情分析
《短诗五首》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它包含了五首风格各异、内涵深刻的短诗。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和阅读基础,但这篇课文所包含的短诗数量较多,且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内涵,因此,在理解和鉴赏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
首先,从知识层面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对于诗歌的基本要素如意象、意境、情感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短诗五首》中的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层含义,需要学生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例如,其中一些诗歌可能涉及到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才能准确理解。
其次,从能力层面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在面对《短诗五首》这样的课文时,他们可能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表达方式,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同时,由于每首诗的主题和情感都有所不同,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情感共鸣能力和想象力,才能更好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从情感态度层面来看,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生活、社会和人生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而《短诗五首》中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有限,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诗歌中的某些深层次含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文学素养:通过对《短诗五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主旨的理解。
2. 跨学科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如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对诗歌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和探究。
3.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等五首短诗。
三、教学方法
1. 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背景、哲学思想、心理学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对诗歌进行深度解读。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互动探究: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短诗五首》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短诗五首》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组精选短诗,它们分别来自五位不同的诗人,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作者故事。下面,我将为您逐一介绍这五首短诗的背景和作者信息。
首先是沈尹默的《月夜》。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是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的杰出诗人和书法家。这首诗发表于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正值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如同诗中描绘的冬天月夜一般寒冷而压抑。这首诗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是新诗诞生的重要标志,也象征着真正新文学的诞生。
接下来是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尤其以《雨巷》一诗闻名,被誉为“雨巷诗人”。这首诗是戴望舒在拜谒好友萧红墓时所作,背景是两人深厚的友情以及萧红在困境中逝去的悲剧。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然后是卞之琳的《断章》。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是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曾师从徐志摩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重要代表。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通过简明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据作者自述,这四行诗原是一首长诗的一部分,但作者对其特别满意,因此独立成章。
然后是芦荻的《风雨吟》。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是著名的现代诗人。这首诗的背景可能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描绘风雨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最后是聂鲁达的《统一》。聂鲁达(1904—1973)是智利著名的诗人,曾获得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一种统一和和谐的理念。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诗歌与哪些学科有关?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多学科的联系。
2. 跨学科解读《月夜》
(1)历史背景解读:结合1917年的中国社会背景,分析诗歌中反映的时代氛围和作者的情感。
1917年的中国社会背景是复杂而多变的。当时,中华民国虽然已经建立,但政治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各路军阀争权夺利,导致国家分崩离析,民众饱受苦难。
在经济方面,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工业生产落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苦。
文化方面,虽然传统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但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他们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和民主,呼吁解放思想、革新政治,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此外,1917年也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一年,这一历史性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希望。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主义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沈尹默的《月夜》一诗,不仅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著称,更因其深刻反映的时代氛围和作者情感而引人深思。
首先,从时代氛围的角度来看,《月夜》创作于1917年,正值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国家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诗歌中所描述的“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的景象,正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生动写照。霜风的冷冽和月光的清冷,无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无情,而“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的描写,则凸显了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孤独和坚韧。
在作者情感方面,沈尹默通过《月夜》表达了自己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和对个性解放的渴望。诗歌中的“我”与“顶高的树”并排而立,但并未依靠,这种姿态既是对自我的坚持,也是对时代的反抗。诗人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愿屈服于压迫和束缚,他渴望的是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个性。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坚定和勇敢。
此外,沈尹默的《月夜》还通过象征和隐喻等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霜风、明月和高树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其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寓意。这些意象既是对时代氛围的写照,也是对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2)哲学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的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与哲学上的自由意志、真理追求等议题的联系。
沈尹默的《月夜》中,"我"与"顶高的树"并排站立而不靠,象征着诗人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和对个性解放的渴望。这种自我坚持和时代反抗的姿态,与哲学上的自由意志概念相呼应,体现了个体选择和行动的自主性。同时,诗中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也与哲学中的真理追求议题相关,表明了作者对知识和理解的渴望,即使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中也不放弃思考和求真。这种精神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寻求个人和集体的解放。
3. 跨学科解读《萧红墓畔口占》
(1)文学鉴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好友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萧红墓畔口占》是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这首诗歌以独特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萧红深深的怀念和哀思。
在意象的构造上,这首诗展现了几个鲜明的画面。首先,“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这一意象,通过“六小时”和“长途”两个词语,突出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内心的寂寞。这里的“长途”不仅指实际的距离,更象征着诗人与萧红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无法逾越的生死界限。其次,“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意象,将红山茶作为萧红的象征,既展现了萧红生前的美丽与热烈,又寄托了诗人对她的无尽哀思和怀念。最后,“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这一意象,以海涛的闲话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象征着萧红灵魂的超然与安详。
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这首诗也表现得十分出色。首先,诗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涛赋予人的情感,使其能够与萧红的灵魂进行对话。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萧红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其次,诗人还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通过红山茶这一象征物,暗示了萧红生命的热烈与短暂;通过海涛的闲话,暗示了诗人对萧红逝世的无奈与接受。
此外,这首诗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内心的寂寞,与萧红宁静安详的灵魂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诗人将红山茶与海涛闲话进行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也深化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2)心理学探究:引导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思考盛年而逝对人们情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文学表达来抒发内心的悲痛。
4. 跨学科解读《断章》
(1)哲学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哲理性思考,与哲学上的整体观、联系观等思想的联系。
《断章》是卞之琳的一首经典之作,它用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哲理性思考。
首先,从诗歌的意象构造来看,《断章》以“风景”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映照和关联。诗中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更通过“看”这一动作,暗示了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又进一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到诗中,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画面。
其次,从诗歌的哲理内涵来看,《断章》表达了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观念。诗中的“你”既可以是看风景的人,也可以是被别人看作风景的对象;既可以是明月装饰的窗子,也可以是装饰别人梦境的存在。这种相互转换和映照的关系,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
此外,诗歌还通过对“风景”和“明月”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了宇宙万物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整体的思想。无论是人还是自然,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这种思想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也启示了人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和谐、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2)跨学科应用: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其他学科中运用这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观点,例如在科学实验中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5. 小组合作与展示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跨学科解读,并准备展示内容。
展示环节: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解读成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跨学科教学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跨学科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将跨学科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五、作业布置
1. 历史背景探究
结合历史学科,要求学生探究《短诗五首》中每首诗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例如,《月夜》一诗创作于1917年,正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学生需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理解这些背景如何影响诗人的创作。
2. 哲学思考
结合哲学学科,分析《断章》中体现出的哲理性思考。该诗探讨了事物间的相互关联与依存关系,学生可结合哲学中的联系观、相对性等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3. 艺术创作
利用艺术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选择《短诗五首》中的一首进行艺术创作。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或舞蹈等形式,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4. 跨学科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多学科知识,创作一首短诗。诗歌内容可以是对《短诗五首》中某一主题的延续或拓展,也可以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六、板书设计
《月夜》
主题:独立自由、崇尚光明
语文学科:诗歌语言、意象分析
历史学科:五四运动背景、知识分子觉醒
艺术学科:月夜画面描绘、情感表达
《萧红墓畔口占》
主题:对好友的怀念与惋惜
语文学科:诗歌情感、平淡中的深刻
历史学科:萧红生平与文学贡献
艺术学科:墓畔场景再现、情感渲染
《断章》
主题: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语文学科:意象对比、哲理思考
哲学学科:存在主义、相对关联
科学学科:生态系统、相互依赖
《统一》
主题:世间万物的统一性
语文学科:诗歌结构、意象运用
数学学科:统一性与公式定理
哲学学科:一元论、多样性中的统一
《风雨吟》
主题:面对风雨的责任与使命
语文学科:象征手法、情感抒发
历史学科:时代背景与青年担当
社会学科:社会责任、使命感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
通过跨学科教学实践,学生在诗歌欣赏与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意象,还能够从多个角度对诗歌进行深入的解读。同时,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们能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2. 教学反思
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跨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整合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跨学科教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设计的优化以及学生作业的批改等。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完善跨学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