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除此之外,在一些场合,比起书写的规范性、完整性,人们更在意的是信息交互
的简洁高效。比如,大卖场的“拖‘孩’十元一双”,马路边的“不‘样’停车”等书
写讹误,也能在一定地域较为清晰地传递出语义指向,有时还能达到超乎寻常的宣传效
果。“字的对错并不重要,只要能理解就行。”在类似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对提笔忘
字产生的书写错误也更加包容。
(4)与此同时,提笔忘字的潜在负面影响,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⑤)放眼全世界的语言文字,唯有汉字从诞生之日起一直被延续使用,至今没有中
断。汉语的书写和表达虽然受到技术革新的影响和挑战,但信息的传播、思想的培育也
借此开启了新的契机。汉字书写之“危”,某种程度上也是重新激发人们热爱汉字、提
高书写能力之“机”。破解“提笔忘字”问题,需要在传承中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使
之与当代生活结合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发展。
(6)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到衍生开来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
诗词大会》,与汉字相关的文化节目日益红火。从中小学普及书法课、开展写家书活
动,到书法艺术活动走入莱市场,再到汉字活字印模等成为畅销文创产品,坚守与创新
并举,让汉字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得以激活,也让汉字在当代艺术和生活的语境中获
得新的生命力。
(7)从前,人们对文字充满敬意,文人墨客更是看重写字:曾国藩视写字“关乎一生
福分”;梁启超说写字是“第一等的娱乐”:.梁实秋认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
性”。
(⑧)而今,对身处数字化浪潮的人们来说,握鼠标和拿笔杆并不矛盾,每个提笔写字
的机会都值得珍惜。汉字并非冰冷的笔画、机械的组合,而是有温度和意蕴的,充满着
力量和情感,蕴藏着审美与哲思。正如余光中所言:“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
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笔锋落笔的沙沙作响,油墨落纸的芬芳飘香,这是饱含
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集体记忆,不能让它们在你我这代消散。
(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有删减)
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3分)提笔忘字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22.(2分)第(⑤)段两个加点字“危”和“机”各是什么意思?
23.(2分)结尾一段写道:“(汉字)是有温度和意蕴的,充满着力量和情感,蕴藏着
审美与哲思。”请你欣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一句诗“古道西风瘦马”,
请你模仿余光中所言“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
面。”句式进行填空。
古道西风瘦马。六个方块字,或许
就在那里面。
初中升学语文学科调研测试(二)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