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2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飞窜(cuàn) 虐(nüè)待 骂骂咧(liē)咧
B. 娉(pīn)婷 侦缉(jī) 冠(guān)冕堂皇
C. 曲(qǔ)解 胚(pī)芽 唠唠叨(dāo)叨
D. 纤(qiàn)绳 哄(hōng)笑 如坐针毡(zān)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宽囿懵懂青春里的自己,一切向前看吧,我们都是地平线上喷簿而出的朝阳。
B.清冷的月光洒在院子里,青年在香樟树下重新思量心里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C.斑澜的山雕,奔弛的鹿群,狐仙姑深夜的阑语,都是故乡对端木蕻良的召唤。
D.行走在四月的林间,路边的小草在暖阳下争先恐后地生长,这充满希望的绿啊,是笠临人间的天使,是大自然的匮赠。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2022年5月4日次展,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瞬息万变 B.络绎不绝 C.胸有成竹 D.人迹罕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我国在北斗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平台,该平台已吸引近700多万辆道路运营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
B. 袁隆平胸怀天下,凭借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C. 新冠疫苗的研制是个浩大的工程,巨大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并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人类同病毒的战斗。
D. 中国倡议并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该组织将为世界乃至中国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作出重大贡献。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文章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重回阔别十年的延安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C.诸葛亮在北伐前向刘禅呈上《出师表》,言辞恳切地提出广开言路、任人唯亲、亲贤远佞三条建议,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赤诚之心。
D.《刘姥姥进大观园》记叙了刘姥姥到京城,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夫人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的故事。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山川之美,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②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小园几许,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6分)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今年,一首《孤勇者》火爆出圈。歌词作者唐恬与癌症抗争数年,谈到创作缘由,她说,“相比起身披战甲的闪光之人,我更想写在泥泞中奋力前行的人”。
下列小说人物是“孤勇者”吗?请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①简·爱 ②保尔·柯察金 ③祥子
8、团委组织同学们到敬老院进行“孝亲敬老,青年在行动”慰问演出。(5分)
(1)请为演出写一条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请你根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的转述。(3分)
演出过程中,张奶奶见主持人小吴长得特别像自己的孙女,就想与小吴拍张照,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小吴说。小吴知道后,请你转告张奶奶,演出结束后就去休息室找张奶奶,然后去院子里花坛边合影。
你对张奶奶说:“ 。”
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朝饥示子聿①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②,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③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④,欲将衣钵付吾儿。
【注】①子聿:陆游的儿子。②茅茨:茅屋。③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④强项:刚强,不肯低头。
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和食不果腹的窘况,“惯”字表明忍饥挨饿已成常态。
B. 颔联告诫儿子,读书治学要禁得起外界事物的干扰,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C. 颈联感叹生逢昭代,岁月虚度,诗人因此心生愧疾,感到死后也无颜见祖先。
D.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儿子子聿的诗,全诗谈治学,论诗歌,说希望,明白如话。
10.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1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戏谑。③旬朔:十天一月。④惩艾:惩戒。⑤聪明:听力和视力。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1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一 见 辄 能 诵 暗 疏 之 亦 不 甚 失
12、勾连旧知,找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面山而居 而常废于善忘
B.然负此自放 至于负者歌于途
C.予少时读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故虽有勤劳之苦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14、请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对乙文中的人物进行劝勉。(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童趣,儿童剧必不可少的元素 段凝
①童趣是一部优秀儿童剧必不可少的特质。
②童趣是什么呢?有些作品将能使孩子发笑的东西当成是童趣,比如扮丑、故意摔倒等,当然这样的手段屡试不爽,孩子看到这些准会发笑;有的会把卡通形象当成童趣,演员套一个卡通形象在舞台上演一个动画片里的情节……这些也许会受孩子欢迎但它们不是真正的童趣。真正的童趣应该是童真,应该是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思辨力。
③我们常看到孩子拿着玩具车自言自语,好像在自导自演一部关于车的故事:车载着恐龙要去动物园,但是遇到了堵车,然后这个车长出翅膀带着恐龙飞到了天上……这是属于孩子的童趣,也是孩子宝贵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怎么来的?来自思维。那思维是怎么来的?就是看、感受和体验。儿童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儿童剧具有时空综合、视听综合及现场交流的特性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立体的感受空间。另外,儿童剧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孩子把脑海中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让一切都有可能在舞台发生。
④近几年随着儿童剧市场的火热,大量国外儿童剧涌入中国。因为语言的障碍,多数引进的国外儿童剧都无台词,但我们仍看到了不少作品利用舞台给孩子提供想象空间。这些剧或用木偶、或用光影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如比利时的《我的地盘》中,独自过生日的女孩在保险丝爆炸、家里漆黑一片之后与一个影子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看着舞台幕布上不断变化的影子,每个孩子都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这时,孩子们已不是单纯的观看,而是参与到创编故事的过程中。这种奇妙的体验,其实就是在释放孩子的想象力。
⑤孩子就像“十万个为什么,并且常让大人“哑口无言”。“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否会爬树?”……这些猝不及防的提问常常让大人“哑口无言”。孩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只要是没见过的,都想去摸一摸、闻一闻。正因为好奇,才会去尝试、观察、思考,随之就会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欲望。有了学习欲己,去探索和求知。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能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以引导儿童细心观察世界,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好奇心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展也很重要。
⑥有人认为现在许多儿童剧太过高深,担心孩子们看不懂。其实儿童剧的命名是针对受众主体而来的,并不等于肤浅和幼稚。“高深”也不等于看不懂,关键是看作品可以给予孩子什么,可以启发孩子什么,可以给孩子心里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一部好的儿童剧除了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重要的还应引导孩子去独立思考、去探索,而童趣就是最好的一把钥匙。
⑦在剧中体现童趣,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怎么办?戏剧理论家谭霈生讲到创作者如何去体会没有过的人生经历时说:“去读世界文学经典,从里面去体会。”同理,创作者除了可以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学等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看纪录片等方式来贴近孩子。不过更重要的是,创作者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否则,肯定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童趣。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反对在剧中扮丑、故意摔倒等行为,因为这些行为虽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但是不能激发想象力。
B. 爱因斯坦将想象力与知识进行比较,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者也认同此观点。
C. 孩子向大人提出一些看似简单问题的举动,说明孩子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正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D. “儿童剧”因受众主体是儿童而得名,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儿童”二字就将之与肤浅和幼稚画上等号。
16、儿童剧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方面有哪些优势?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5分)
17、提升我国儿童剧的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回答。(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写字的老人
邓建华
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
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睛,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鹤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
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溜一圈。
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
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
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
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
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
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
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
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围绕“写字”展开叙写,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节。
B. 第③段中“韵味”一词,表现了老人飘逸洒脱的字给呆滞的广场所增添的文化味道。
C. 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从正面刻画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
D. 这篇小说从生活小事入手,语言朴实,耐人寻味,能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19. 第⑦段写到老人的“这点儿怪脾气”。老人的“怪脾气”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20. 请按要求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蜗牛,爬行在日复日的轨迹上。(从修辞角度)
21. 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作文(50分)
22.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
①你来了。②你来吗 ③你来啦!
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A 2、B 3.B 4、B 5、C
6.(1)①古来共谈 ②海内存知己 ③收尽春光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示例:保尔·柯察金是孤勇者,因为他经历了四次生死经历: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8、(1)示例一:弘扬敬老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示例二:最美不过夕阳红。
(2)、 示例:张奶奶,小吴说演出结束后她去休息室找您,一起去院子里花坛边合影。
9. C 10. 告诫儿子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不屈服、不放弃,不为外界的人或事而动摇,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及做一个有骨气有操守的人。
11、 一 见 辄 能 诵 / 暗 疏 之 / 亦 不 甚 失
12、C
13、(1)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士,用箕畚把石头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
(2)所以虽然有很强的记忆力,却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14、学生能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咬定目标、知难而进、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等)和乙段内容(天资聪颖但不勤奋,年纪大了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进行劝勉,言之有理即可。
15、A
16、①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立体的感受空间;
②可以用多种艺术手段和先进技术将孩子想象的东西呈现在舞台上;③可以让孩子参与到故事的创编过程中,释放他的想象力。(意思对即可)
17、①创作者角度:一是了解儿童的世界;二是要以孩子的视角来创作作品。②作品内容角度:要充分考虑童趣在作品中的体现,注重启发性。
③演出角度:注重舞台效果,增强孩子们在观看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18. C 19. 有人想向老人拜师学艺,他不收;书法家协会的人请老人入会,他直接拒绝;他在地上写字,不愿在纸上写。
20. (1)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对加入书法协会的不屑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人写字时动作的缓慢执着,表现了老人写字的从容潇洒。
21. 同意。写字的老人本职工作是看守小区的门卫,还负责打扫卫生。他有写字的特长,凭着长期的练习,写得一手好字,既不加入书法协会,又不收徒弟,甚至不在纸上写字,可见他并不为名,更不为利,写字纯粹是个人精神爱好。老人把在地上写字比作扫地,把扫地比作在地上写字,可见他的精神是纯洁高尚的,是超脱世俗的,有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立思考。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