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文暑假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句子课件(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语文暑假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句子课件(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20:0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基础积累与运用-句子
)
1.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会判断、运用相关修辞。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会修改病句。
3.掌握常见的句子类型,会做相应地转换。
表达的乐趣
一个人不能总是默默寡言,不能总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心中而毫无节制地沉默,我们 需要表达自己。
表达是人的一种天性,人可以随心所欲 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是一种乐趣, 我们要学会享受这样的乐趣。同学之间相互 表达,沟通思 想,有助于学习进步;朋友 之间相互表达,痛苦有人分担,快乐有人分
享,还能增进了解;亲人之间相互表达,让彼此感受到有人想你,有人牵挂你,有人支持你, 给人以温暖的享受。
表达可以让人思想开阔,心境更明亮,感情更丰富,思路更清晰,知识更长进,生活更 自如……收获多多。
懂得了病句相关知识,才能进行正确表达;学会了修辞的使用,才能使表达更加形象, 更加贴切;学会了句式的相互转换,才能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地符合环境的需求。
(一)病句相关知识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 事理的句子。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1)病句种类: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搭配不当;4.词序混乱;5.重复累赘;6.前 后矛盾;7.指代不明;8.归类不当。
例:
①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摆脱了贫穷与落后。(成分残缺) 改为: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中国摆脱了贫穷与落后。
②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重复累赘)
改为: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 (2)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力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①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 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②保持句子的原意。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 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 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 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④改动最少。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 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3)修改病句的方法。
①首先要读懂句子;
②然后在原句上查找,是什么毛病影响了句子的意思表达;
③按照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的修改: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 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二)修辞相关知识
什么是修辞:修辞,即文辞或修饰文辞。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 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2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例如: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 溅起的水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
比喻作用: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注意不是比喻句的情况】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 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 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
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B.表示举例
“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 而并 非是比喻句。
C.表示猜测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 喻。
(2)拟人
就是把物当人写,使没有生命的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给事物以人的 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具有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风背着手猫着腰一下钻到了秋的怀抱里。(“背着手”“猫着腰”“钻”做出这 样的动作,是不是让风具有了人的动作呢?)
拟人作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人 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例如:“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 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
3
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再如“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就是比喻句。
(3)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作言过其实的描述。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诗句写的是庐山瀑布,瀑布怎么会有三千 尺,而且从九天落下来的呢?这是夸大夸张,突出了瀑布的长和壮阔。)
我的房间只有巴掌大的地。(人的手掌才有多大,说房间只有巴掌大,突出了房间很小, 这是缩小夸张。)
夸张作用:突出事物……特征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4)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 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气势。
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等等,用相同结 构表达出来,不仅让人感觉到花多,更觉得语言表达的力度。)
排比作用:增强语言力度和气势
(5)设问
自问自答。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你们的主要的对手是谁?是你们自己,首先要战胜自己。(自问自答,先提问让 人思考,接着给出答案。)
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设问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 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6)反问
4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肯定 的反问改陈述句就是否定的表达,否定的反问改为陈述句就是肯定的表达。
例如:这不是伟大奇观吗?(这是伟大奇观。)
你的父亲批评两句难道不可以吗?(你的父亲批评两句是可以的。) 反问作用:加强语言气势
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
(三)句型转换相关知识
(1)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 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 与被执行者关系。
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 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 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2)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 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重否定句不仅 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强。
例如: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肯定句)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双重否定句)。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彩。而反问句 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
5
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反问句的感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 调较高。
例: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像有万根 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
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 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
(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 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 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 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 “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 费时间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既有“不 ”去“不 ”,没 “不 ”加“不 ”。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4.把句子整理通顺。
(5)仿写句子
仿写,就是将已有的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段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已有的句子的句
6
式、修辞方式、情感等,用指定的(也有不指定的)词语或造出新的独立的句子来。
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幸福是什 么?医生说:“幸福就是看见病人康复后的笑容。”幸福是什么?老师说:“幸福就是在孩 子们纯洁的心灵播种知识的种子。”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就是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碧海 间任意遨游。”
仿写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
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感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 和启迪性等方面要匹配。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仿句与例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 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但要注意用词 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例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基本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 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
(7)扩句和缩句
A.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 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 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 进行扩句。
例: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7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B.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 我思念着启蒙老师。(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 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
都江堰是大堤。(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 “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第五大贡献”等。
(8)关联词语运用
A.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 明了,表达更有逻辑性。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认识和学会使用以下几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 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递进关系:常见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 (反倒)。
3.选择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或者(或是)……或者(或是);是……还是;要么……
8
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
4.转折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 。
5.因果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 因为。
6.假设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 ……就(那么、 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
7.条件关系:常见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 管、任凭)……都(总、还、也)
考试时常见的题型有: 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还…… 只有……才……
①我们不但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还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②我遇到过许多学者,虽然他们庄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他们教给我的远远不及那 位小学老师。
③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完成。
分析: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括号里填上这种关系的关联 词语,意思不变。如例句①是递进关系,应填(不但……还……);例句②是转折关系,应 填(虽然……但是……)。例句③是假设关系,应填(即使……也……)。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①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递进关系) ②我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 我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
我虽然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但是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转折关系)
分析:先要读懂每个句子意思,看它属于哪种关系,然后在适当的位置加上这种关系的 关联词语,加的时候把第一句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把后面一句话的人称代去掉,结尾打句 号,改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使用关联词语注意事项:
1.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2.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9
3.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一、修改以下病句。
1.成分残缺:(补法)
在教室里,都在认真听课。
改为:
2.搭配不当:(换法)
亲子伴读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改为:
3.用词不当:(换法)
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改为:
4.重复啰嗦:(删法)
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
改为:
5.词序颠倒:(调法)
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改为:
6. 自相矛盾:(换法)
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改为:
7.指代不清:(说清楚)
李兵和王刚在课间散步时,他对他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讲。 ”
改为:
二、修辞。
A.说一说下面句子的修辞。
(1)浩荡的大江如一条巨龙,在群山中穿过。 ( )
(2)整个的石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10
(3)于是,那湖水也宁静下来,梦着似的睡着了。 ( )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5)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 )
(6)他家就巴掌大块的地方,不明白怎么能住下他们一家人的? ( ) ( )
(7)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 )
B.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对的打“ √”, 错的打“×”。
(1)在雷锋日里,我们班涌现出了许多雷锋人物:像张智源、叶晓涵等。( )
(2)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3)花儿在朝我点头微笑。( )
(4)钢琴声像开始时一样,悄然地消失了。( )
三、句子转换
(1)改为被字句。
我把小鸟养在家里。
改为:
我把刚买的铅笔弄丢了。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把字句。 窗户被爸爸修好了。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碗饭被我吃完了。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问句变陈述句。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改为: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改为: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改为: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11
改为: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改为:
(4)陈述句变反问句。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改为:
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改为: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改为: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为:
(5)缩句。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改为: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改为: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改为: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改为:
(7)扩写句子。 小狗睡在路旁。
改为:
小猫爬上树干。
改为:
(8)把两句合成一句子,可加关联词。
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他经常看书。 他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修改以下病句。
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明小天使 ”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人和年青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二、修辞。
一、判断下列句子采用哪种修辞手法。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2.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 )
3.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 ( )
4.蝴蝶停在花朵上听同学们读课文。( )
5.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7.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
1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
11.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12.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
13
三、句子转换。
改为被字句。
例:小月把花瓶打碎了。改为: 花瓶被小月摔碎了。 1.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改为:
2.我把手帕洗干净了。
改为:
3.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改为:
改为把字句。
例如:球被他踢进了球门。改为:他把球踢进了球门。 1.一杯水被我喝光了。
改为:
2.我被爸爸骂了一顿。
改为:
3.字被涛涛写错了。
改为:
反问句改陈述句。
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改为:
2.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改为: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改为: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改为: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改为:
改感叹句。
14
例如:他很勇敢。改为:他真勇敢呀! 1.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改为:
2.珍珠泉很美。
改为:
3.瑞士人很爱惜动物。
改为:
4.白求恩大夫很有国际主义精神。
改为:
把两句合成一句子,可加关联词。
例如:他很爱看书。他很爱爬山。改成:他既爱看书,又很爱爬山。 妈妈打毛衣。 妈妈看电视。
改为:
张扬学习成绩很好。 张扬一点也不骄傲。
改为:
扩写句子。
例如:秋风吹来。改成:凉爽的秋风缓缓地吹来。 1.李唐走上讲台。
改为:
2.暑假快到了。
改为:
3.时间溜走了。
改为:
缩写句子。
例如:火红的高粱无私地塑造了我刚强蓬勃的生命。 改成:高粱塑造了生命。
1.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改为:
2.气象台紧急发布了西伯利亚传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5
改为:
3.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改为:
4.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茂密的白桦树林。
改为:
16
17
参考答案
精讲精练
一、修改以下病句。
1.在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
2.亲子伴读让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 3.敌人的阴谋诡计被我们识破了。
4.他经常回想过去的事。
5.历史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一大批文物。 6.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彩旗。
7.李兵和王刚在课间散步时,李兵对王刚说“上课要全神贯注听讲。 ”
二、修辞。 A
(1)(2)句是比喻句,(3)(4)是拟人句,(5)(6)(7)是夸张句,(6)还是反问 句
B
× ∨ × ×
三、句子转换
四、
(1)改为被字句。
改为:小鸟被我养在家里。
改为:刚买的铅笔被我弄丢了。
(2)改为把字句。
改为:爸爸把窗户修好了。 改为:我把一碗饭吃完了。
(3)反问句变陈述句
改为: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改为: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改为: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改为: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18
改为: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4)陈述句变反问句
改为:难道说我们因为学习任务重就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改为:难道说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改为:难道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还要伤他们的心?
改为: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不闻不问? (5)缩句
改为:话包蕴着哲理。
改为:红四团取得了胜利。
改为:工人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
改为:老师给大家讲了故事。 (6)扩写句子。
改成:可爱的小狗睡在路旁。
改成:灵巧的小猫爬上高大的树干。
(7)把两句合成一句子,可加关联词。
改为:虽然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但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改为:因为他经常看书,所以他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演练方阵:
一、修改以下病句。
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回家。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们把教室收拾得整整齐齐。 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沸腾了。 下课了,校园里一下子沸腾了。 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二百万年前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
9.老人和年青都爱看体育节目。
10.队会上,队员们都发表了意见。
19
二、修辞。
一、比喻、比喻、比喻、拟人、反问、夸张、比喻、夸张、拟人、反问、拟人、反问
三、句子转换
改为:乌云被风儿吹散了。手帕被我洗干净了。桌子被我擦得干干净净。
改为:我把一杯水喝光了。爸爸把我骂了一顿。涛涛把字写错了。 四、反问句改陈述句。
改为:不耕耘就没有收获,不学习就不会有知识。
改为: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改为: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改为: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改为: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五、改感叹句。
改为:燕子真是春天的使者呀! 珍珠泉很美呀!
改为:瑞士人多么爱惜动物呀! 白求恩大夫多么有国际主义精神呀! 六、把两句合成一句子,可加关联词。
改为:妈妈一边打毛衣,一边看电视。
改为:虽然张扬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张扬一点也不骄傲。 七、扩写句子。
改为:李唐高高兴兴走上讲台。 炎热的暑假快到了。 时间偷偷地溜走了。 八、缩写句子。
改为:小姑娘捡起碎纸。 气象台发布了消息。 焰火构成了一幅图画。
改为:小路穿过树林。
2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