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树人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A.6.28 B.12.56 C.3.14 D.2
2.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通常先通分再计算。这是因为通分后,会使( ),从而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A.相同数位对齐 B.分子相同
C.分数单位相同 D.分数变成小数
3.某话剧社的人数在50~60之间,其中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则女同学有( )人。
A.32 B.38 C.24 D.20
4.一个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3,那么所得的分数一定( )。
A.比原分数小 B.比原分数大 C.和原分数相等 D.无法判断
5.下图( )中阴影与整个圆的关系与下图中阴影与整个长方形的关系是一样的。
A. B. C. D.
6.与“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对应的某日早、午、晚三个时刻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是( )。
A. B. C. D.
7.比较分数,,,发现( )。
A.最大 B.最大 C.最大 D.一样大
8.李磊和王明共有邮票66枚,王明有邮票枚。如果李磊给王明9枚,两人的邮票枚数就同样多。下面的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此空填小数)。
10.一节数学课的时间是小时,李老师讲课的时间是这节课的。第一个“”的含义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第二个“”的含义是把( )小时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3样的2份。
1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6.28厘米,那么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端午节期间,小明和爸爸去大洋湾观看龙舟赛。入住酒店后,小明问爸爸:“我们的房间号是多少?”爸爸说:“房间号由三个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代表楼层,它既是质数又是偶数;后面两个数字代表房间顺序,它是20以内最大的奇数。”小明和爸爸的房间号是( )。
13.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4.学校5箱苹果,每箱8千克,平均分给12个班。每班分得千克,每班分得总苹果数的。
三、判断题
15.1-+=1-1=0。( )
16.把18分解质因数是18=2×9。( )
17.方程不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
18.1千克的水加入50克的盐,盐占水的。( )
19.一根绳子,用去它的,还剩米,用去的和剩下的一样长。( )
四、计算题
20.计算。
2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2.解方程。
x-= 5x-3.2x=18 0.2×2+2x=5
五、解答题
2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24.果园里的桃树和芒果树共400棵,已知芒果树比桃树的2倍还多1棵,芒果树和桃树各多少棵?
25.高铁方便了人们出行。盐城站到上海虹桥站D2145次动车一等座票价为231元,比二等座票价的1.6倍少1元。这列动车的二等座票价是多少元?(用方程解)
26.滚铁环是一种有趣的儿童游戏。如果圆形铁环半径是15厘米,那么做8个这样的铁环需要铁丝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27.如下图,把四个底面直径8厘米的啤酒瓶捆扎两周,打结处共用去塑料绳10厘米,这样捆扎好,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塑料绳?
28.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生机,下面是2017-2021年中国科技馆数量和中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数量统计表。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中国科技数量/个 867 909 978 1000 1004
中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数量/个 1650 2100 1800 2500 2767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写出2条。
(3)预测一下,到2024年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大约是( )个。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圆的直径为2厘米,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14×2=6.28(厘米)
这个圆的周长是6.28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C
【分析】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为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通常先通分再计算。这是因为通分后,会使分数单位相同,从而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例如:
=
=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对应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A
【分析】由于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那么相当于女同学人数是8份,男同学人数是5份,总人数是5+8=13(份),由于话剧社的人数在50~60之间,而且总人数还得是13的倍数,据此即可找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13求出1份量,再乘8即可求出女生人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
8+5=13
13的倍数:13、26、39、52、65…
在50~60之间是52,所以总人数是52人。
52÷13=4(人)
4×8=32(人)
所以女同学有32人。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设这个分数为,求出分子、分母都加上3后的分数,再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如: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分子、分母都加上3,=;
=;=
因为<,所以<。
一个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3,那么所得的分数一定比原分数大。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分析】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其中5份涂阴影,表示,接近且大于。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时,分子表示涂阴影的份数,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分数,根据四个选项图中涂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阴影部分表示。
A.阴影部分表示;
B.阴影部分表示;
C.阴影部分表示;
D.阴影部分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B
【分析】“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也就是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比较大。据此找出能表示某日早、午、晚三个时刻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即可。
【详解】“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就是说:所以
根据分析可知,
A.,早晨气温较低,中午、晚上气温持续升高,不符合题意;
B.,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并且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比较大,符合题意;
C.,早晨、中午和晚上气温都较高,中午气温略微上升,并且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较小,不符合题意;
D. ,早晨、中午和晚上气温都较低,中午气温略微上升,并且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较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的意义,读懂各个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分析】由于+=1、+=1、+=1,先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出、和的大小,再根据“在和相同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加数越小,则另一个加数越大”,判断解题即可。
【详解】+=1
+=1
+=1
>>
所以,<<。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李磊原有邮票数-9=王明原有邮票数+9,即李磊比王明多(9×2)枚邮票,设王明有x枚邮票,用2倍的王明票数+李磊比王明多的邮票数=两人总数66枚邮票,根据关系式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王明有邮票x枚,则
2x+18=66
2x+18-18=66-18
2x=66-18
2x=48
2x÷2=48÷2
x=48÷2
x=24
66-24=42(枚)
王明有24枚,李磊有42枚。等式正确的是:2x+18=66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9.12;25;9;0.6
【分析】从入手,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得:===;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可得:=12÷20;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可得:=3÷5=0.6;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0. 1小时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节数学课的时间是小时,李老师讲课的时间是这节课的。第一个“”的含义是把1小时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第二个“”的含义是把小时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3样的2份。
【点睛】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注意单位“1”的变化。
11. 12.56 6.28
【分析】根据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为:、圆的面积公式:,把数据代入公式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6.28×2=12.56(厘米)
3.14×(12.56÷3.14÷2)
=3.14×2
=6.28(平方厘米)
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2.219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详解】第一个数字代表楼层,它既是质数又是偶数,即2;
后面两个数字代表房间顺序,它是20以内最大的奇数,即19;
小明和爸爸的房间号是219。
【点睛】本题考查质数、偶数与奇数的意义及应用,明确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
13. 8 25.12
【分析】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长方形的宽,根据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3.14×8=25.12(厘米)
这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25.12厘米。
【点睛】关键是熟悉圆的特征,掌握并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
14.;
【分析】苹果箱数×每箱质量=苹果总质量,苹果总质量÷班数=每班分得质量;将苹果总质量看作单位“1”,1÷班数=每班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计算,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出结果即可。
【详解】5×8÷12
=40÷12
=
=(千克)
1÷12=
每班分得千克,每班分得总苹果数的。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15.×
【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看结果是否原题结果一样,即可解答。
【详解】1-+
=+
=
原题:1-+=1-1=0是错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16.×
【分析】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据此把18分解质因数。
【详解】18=2×3×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一般先从简单的质数试着分解。
17.×
【解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可以没有未知数,所以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详解】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方程是特殊的等式,特殊在其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的个数并没有限制。
18.√
【分析】盐的克数÷水的克数,据此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盐占水的分率:50÷1000==。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注意将水的单位与盐的单位统一,再进行计算。
19.×
【分析】把这根绳子看成单位“1”,用去,那么还剩下 ,剩下的一定比用去的要短。
【详解】,;
所以剩下的比用去的要短,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求出剩下后,根据剩下的长度,可以求出总共的长度,然后再算出用去了多少,进行比较即可。
20.;0.0001;;;;
0.3;;1;;
【详解】略
21.2;350;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求解即可;
根据乘法结合律求解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
=1+1
=2
=25×2×7
=50×7
=350
=1-()
=1-(1-)
=1-
=
22.x=;x=10;x=2.3
【分析】“x-=”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x;
“5x-3.2x=18”先计算5x-3.2x,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8,解出x;
“0.2×2+2x=5”先计算0.2×2,再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0.4,再同时除以2,解出x。
【详解】x-=
解:x-+=+
x=
5x-3.2x=18
解:1.8x=18
1.8x÷1.8=18÷1.8
x=10
0.2×2+2x=5
解:0.4+2x=5
0.4+2x-0.4=5-0.4
2x=4.6
2x÷2=4.6÷2
x=2.3
23.
【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1减去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分率,减去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分率,即可求出剩下全长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1--
=-
=-
=
答:还剩下全长的没有修。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减法的应用,将全长看作一个整体当成1来算,是解题的关键。
24.桃树有133棵,则芒果树有267棵
【分析】由题意可知,设桃树有x棵,则芒果树有(400-x)棵,再根据等量关系:桃树的棵数×2+1=芒果树的棵数,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桃树有x棵,则芒果树有(400-x)棵。
2x+1=400-x
2x+1+x=400-x+x
3x+1=400
3x+1-1=400-1
3x=399
3x÷3=399÷3
x=133
400-133=267(棵)
答:桃树有133棵,则芒果树有267棵。
【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5.145元
【分析】设这列列车的二等座票价是x元,一等座比二等座票价的1.6倍少1元,即二等座票价×1.6-1=一等座票价,列方程:1.6x-1=231,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二等座的票价为x元。
1.6x-1=231
1.6x=231+1
1.6x=232
x=232÷1.6
x=145
答:二等座的票价145元。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一等座票价和二等座票价之间的关系,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6.754厘米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半径×2,代入数据,求出一个铁环的周长,再乘8,即可求出做8个这样的铁环需要铁丝的长度;保留整数,看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如果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大于等于5,则进一,小于5,则舍去。
【详解】3.14×15×2×8
=47.1×2×8
=94.2×8
=753.6
≈754(厘米)
答:做8个这样的铁环需要铁丝754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124.24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捆扎四个啤酒瓶的塑料绳,是由4段8厘米的线段和4个直径是8厘米的圆的周长组成,4个圆的周长等于一个圆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π×直径,求出圆的周长加上4条8厘米长线段的和在乘2,最后再加上打结处用去的10厘米,就是至少需要的塑料绳长度。
【详解】(8×4+3.14×8)×2+10
=(32+25.12)×2+10
=57.12×2+10
=114.24+10
=124.24(厘米)
答:至少需要124.24厘米的塑料绳。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确4个圆的周长就是一个圆的周长。
28.(1)见详解
(2)见详解
(3)4219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2)通过统计图上的数据再写出两条信息即可;
(3)由题意可知,从2019年开始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逐年增加,则先求出2019到2021年的平均增长量,即(2767-1800)÷2≈484个,进而预测到2024年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
【详解】(1)如图所示:
(2)1、通过统计图可知,中国科技数量逐年增加;
2、中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数量比中国科技数量多。(答案不唯一)
(3)(2767-1800)÷2
=967÷2
≈484(个)
2767+484+484+484
=2767+484×3
=2767+1452
=4219(个)
则预测一下,到2024年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大约是4219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