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练习
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
1. 密度是表示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 不同的这一种特性。每种物质
都有一定的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物质的密度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
形状、位置 。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密度是 的。但 的变化会引
起密度的改变。特别是 。
2、密度的定义是: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 。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二者换算关系为 。
4、水的密度为 。 表示的意义: 。
二、我理解了
5、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它表示---------------------------------( )
A.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 B.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800千克/米3
C.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8克 D.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8×103千克
6、在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密度一定小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D.铝锅、铝饭盒、铝匙的密度都一样
7、两铁球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等,则------------------------------------( )
A.两铁球一定都是空心球 B.两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球
C.两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球 D.两铁球不可能都是空心球
8、有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它们的质量之比m铁∶m铜为-----------( )
A.1∶1 B.8.9∶7.8 C.7.8∶8.9 D.无法判断
9、一个容器能装1kg煤油(ρ煤油=0.8×103kg/ m3),用来装水,最多能装-----( )
A.0.8kg B.1kg C.1.2kg D.1.25kg
10、一杯水放在冰箱中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不变 B. 密度变大 C. 体积变小 D. 密度不变
11、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 1∶2 B. 2∶1 C. 2∶9 D. 9∶2
12、把一个鸡蛋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会溢出48克酒精,若将它浸入盛满水的杯子
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大于48克 B. 小于48克 C. 等于48克 D. 都有可能
1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
按图示放置,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1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15、水的密度为 ,其表示的意义是 ,把一杯水倒出
一半后,它的密度为 千克/米3。体积为0.5米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千克
/米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千克,
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千克/米3。
16、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
别为128克和60克,体积分别为16厘米3和12厘米3。则实心的是____球,它的
密度是____克/厘米3。
17、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
妈妈的担忧,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
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
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
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
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cm3;再称
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_。
天平 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
为________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质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18、下面是小金同学设计的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帮他完善实验过程。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 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
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
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克。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V1=20毫升水的量筒内,量筒
的水面如乙所示,其示数V2= 毫升。
(4)这种金属的密度ρ=(用m、V1、V2表示)。
(5)如果做实验时,先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量金属块的
体积,再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则这样测得金属
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7张PPT)
第一课时 密度的概念
三块体积相同的铜、铁、铝,要你把它们鉴
别出来?
先根据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用磁铁将铁和铝分辨出来。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出它们呢?
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虽然相同,但它们
的质量是否也相同呢?
用手分别掂量一下三块不同金属的轻重?
准确比较相同体积不同金属的质量
1.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
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可以测得:铁块的质量比铝
块 。
2.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
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可以测得:铜块的质量比铁
块 。
大
大
3.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
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可以测得:铜块的质量比铝
块 。
大
大量实验表明: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
质量并不相等。
4.掂一掂体积相同的一瓶水和一瓶水银的质量。
一、物质的密度
1、物理意义
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质量不同。
实验证明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的
质量大小 。
铜块 > 铁块 > 铝块
它们密度大小 。
铜的密度 > 铁的密度 > 铝的密度
它和物质的颜色、气味一样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但是较隐蔽的特性。
2、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测量出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并求出单位体积(1 立方厘米)铜、铁、铝的质量,即铜、铁、铝的密度。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单位体积的质量
(g/cm3)
铜
铁
铝
10
89
79
10
10
27
8.9
7.9
2.7
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物质体积有关吗?
测不同体积水、酒精的质量,并计算比值。
次数 物质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 (m/V)
1 水
2 水
3 酒精
4 酒精
10
10
20
20
10
8
20
16
1
1
0.8
0.8
比较1、2(或3、4)得出:
1、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________;
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_______;
不变
是一个____值,比值跟质量、体积_____。
固定
无关
次数 物质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 (m/V)
1 水 10 10 1
2 水 20 20 1
3 酒精 8 10 0.8
4 酒精 16 20 0.8
比较1、3(或2、4)得出:
3、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_________。
一般不同
结论:
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
不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比值不同。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1. 密度是表示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
质量不同的这一种特性
2. 密度既然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
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
(可利用这一点来区别物质)
3. 物质的密度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位
置 。
无关
4. 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但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密度的改变。
特别是气体。
质量
体积
=
密度
m
V
ρ
=
3、定义公式
克/厘米3
千克/米3
1克/厘米3
10-3
10-6
= 千克/米3
1000
?
4、单位
单位换算
(Kg/m3)
(g/cm3)
=
1克
1厘米3
=
千克
米3
?
?
在用密度公式计算时,m、V、ρ 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那个单位大?
5、常见物质的密度
固
体 金 铝
铅 冰
铜 石蜡
钢、铁 干松木
液
体 水银 植物油
硫酸 煤油
海水 酒精
纯水(4℃) 汽油
气
体 二氧化碳 氦气
氧气 氢气
空气
一氧化碳
单位:千克/米3
19.3×103
11.3×103
8.9×103
7.9×103
2.7×103
0.9×103
0.9×103
0.5×103
13.6×103
1.8×103
1.03×103
1.0×103
0.9×103
0.8×103
0.8×103
0.71×103
1.98
1.43
1.29
1.25
0.18
0.09
水的密度是多大? 表示什么意思?
6、密度的意义
1000千克/米3
水的密度:
1米3 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表示: 。
1.表中密度最大的固体是什么 密度最大的液体是什么
金 19.3×103 Kg/m3
水银 13.6×103 Kg/m3
2.气体的密度一般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多少倍
气体密度是液体、固体密度的1/1000
3.冰的密度比水大还是小 一块冰融化成水时,质量、
体积、密度怎样变化
冰的密度比水小。
冰融化成水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克/厘米3
=
1
4.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试说出它的含义?
体积为1米3 水银,质量为13.6×103千克。
5. 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你认
为应该怎样说才对?
在不知道铁和木头体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比较铁和木头哪个较重。
体积相同的铁和木头,铁比木头重。
6. “某一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
这一说法不对。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本身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极大和极小的密度
在表4-4 所列的各种物质中,金的密度最大,是水的密度的19.3倍,但它远远没有到达密度的巅峰。太空中有一种白矮星,其密度达到109~1012 千克/ 立方米,而中子星的密度则高达1017~1018千克/ 立方米,是水的密度的几千万亿倍。如果地球被压缩成这个密度,它的直径将变为只有22.2 米!中子星上小核桃那么大的物质,必须用几万吨级的轮船才能运载。
氢气的密度为0.09千克/ 立方米,约为水的密度的万分之一,但这远远不是密度的最低值。目前实验室获得的高真空密度可达10-14~10-15千克/ 立方米,而在外太空星际间的密度仅为10-27千克/ 立方米,这应该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物质密度之最低值。
一、物质的密度
1、物理意义
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质量不同。
2、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质量
体积
=
密度
m
V
ρ
=
3、定义公式
克/厘米3
千克/米3
4、单位
(Kg/m3)
(g/cm3)
5、常见物质的密度
6、密度的意义
表示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不同
状态下的密度都是相同的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
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C. 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是物质质
量与物质体积的比值
D. 千克/米3和克/厘米3都是密度的单位
A
2.正方体铁块的底面积为S,高为h,将这铁块改
铸成高为2h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将---( )
A.变小 B. 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B
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关
B、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D、物质的密度跟物质质量、体积无关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
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
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
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共24张PPT)
第二、三课时 密度的应用
一、物质的密度
1、物理意义
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质量不同。
2、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质量
体积
=
密度
m
V
ρ
=
3、定义公式
克/厘米3
千克/米3
4、单位
(Kg/m3)
(g/cm3)
5、常见物质的密度
6、密度的意义
表示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密度的应用
1、定义公式
m
V
ρ
=
2、公式变形
m
=
V
ρ
m
V
ρ
=
m
V
ρ
=
对同一物质来说,
ρ是常数,
m与v成正比。
对同一物质来说,
ρ是常数,
v与 m成正比。
对不同物质来说,
ρ不同,在m相等
时, v与ρ成反比。
已知任意2个量,
可求第3个量。
【例题1】
(一)已知质量与体积,求密度。
小明学过密度知识后,想了解一把汤匙
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用天平测得汤匙的质
量为31.6克,当他将汤匙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
量筒的读数由25毫升增大为29毫升。试根据这
些数据判断这把汤匙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已知:
V=V1-V2
求:ρ
解:
=
7.9g/cm3
=
7.9×103kg/m3
m=31.6g
=29cm3-25cm3=4cm3
m
V
ρ
=
=
31.6g
4cm3
查密度表可知,汤匙的密度与钢铁的密度相同。
答:这把汤匙可能是用钢或铁制成的。
一、审题。
分析题中信息,已知什么?求什么?
求和已知的关系。
二、解题。
解题格式规范。
练习
2、小强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
收。小强想测量一下马铃薯的密度,他取了一
些马铃薯切成小块并测出其质量,所用的砝码
及游码位置如图4-30所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
入盛有40毫升水的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升到
100毫升,则马铃薯的密度为多大?
1.11X103 千克/ 米3
1、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225千克,体积是0.25
米3,求这块金属的密度,判断可能是什么金属?
8.9X103 千克/ 米3
可能是铜。
(二)已知密度与体积,求质量。
【例题2】
某工地需要用密度为1.4X103 千克/ 米3
的砂子50米3,若用一辆载重量为5吨的汽车运载,
至少需运载几趟?
已知:
V=50米3
求:m
ρ=1.4X103 千克/ 米3
m
=
V
ρ
解:
=
1.4X103 千克/ 米3
×
50米3
=
70000千克
=
70吨
n
=
m
m1
=
70吨
5吨/趟
=
14趟
答:至少需运载14趟。
练习
1、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
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
0.92×103kg/m3 ,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
4.6千克
2、房内空气的密度是1.29千克/米3,房间长
10米,宽6米,高3.5米,则房内空气的总质
量是多少千克?
270.9千克
3、酱油的密度要比水的密度大。如
图所示是小明妈妈刚从超市买来的
酱油,瓶内酱油的质量_____500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于
(三)已知密度与质量,求体积。
【例题3】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
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
的体积是多少?
已知:
ρ = 8.9×103千克/米3
求:V
解:
由公式ρ = m/v得
V= m/ρ
=
445克/8.9克/厘米3
=
50厘米3
注:如果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和们还可以计算
出这捆铜丝的长度。
答: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50厘米3
m = 445g
练习
1、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相近,试估算你的
身体的体积?
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问用这个瓶子能
否盛得下1千克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是
0.8×103千克/米3 )
3、有一块冰,它的质量是9千克,则它的体积
是_____米3。如果冰全部熔化成水,则水的 质量____千克,水的体积是______米3。
不能装下。
0.01
9
9X10-3
(一)物质密度的测定
根据密度定义公式,测量出物质的质量(m),体积(V),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
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
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
则这个石块的质量是 ,体积是 ,
石块的密度是 。
77.4g
30ml
2.58g/cm3
【例题4】
3、密度的应用
(二)、用来辨别物质
体育课上用的铅球,质量是3千克,
体积约为380立方厘米,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
吗?
答:这种铅球不是纯铅做的。
【例题5】
解:
≈
7.9g/cm3
=
7.9×103kg/m3
m
V
ρ
=
=
3000g
380cm3
<
11.3×103kg/m3
可能是铁做的。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有不同的
密度(可利用这一点来区别物质)。
(三)、判断物体空心与实心
一个质量为158克,体积为50厘米3的
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
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铁的密度
为7.9 ×103千克/米3)
【例题6】
m = 158g
ρ = 7.9×103千克/米3
求:V铁
解:
V铁= m/ρ
=
158克/7.9克/厘米3
=
20厘米3
已知:
V空= V球- V铁= 50cm3 - 20cm3 = 30cm3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这一题吗?
答: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厘米3
采用“同质量比较体积”的方法。
解法一:
一个质量为158克,体积为50厘米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
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多大?(铁的密度为7.9 ×103千克/米3)
答:此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30厘米3
ρ铁=7.9克/厘米3,V铁=50厘米3
158克<395克
所以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m铁= ρV =
7.9克/厘米3×50厘米3
50厘米3-158克/7.9克/厘米3
=50厘米3-20厘米3=30厘米3
解法二:
=
395克
采用“同体积比较质量”的方法。
一个质量为158克,体积为50厘米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
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多大?(铁的密度为7.9 ×103千克/米3)
解法三:
答:此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30厘米3 。
ρ铁=7.9克/厘米3。V球=50厘米3
3.16克/厘米3<7.9克/厘米3
所以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ρ球= m/V=
158克/50厘米3
=3.16克/厘米3
50厘米3-158克/7.9克/厘米3
=50厘米3-20厘米3=30厘米3
采用“直接比较密度大小”的方法
(四)、两种物质密度的比较
1、在体积相等条件下,两种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质量大者,m/v值就大,其密度就大。
m1
V1
ρ1
=
m2
V2
ρ2
=
V1
V2
=
m1
m2
>
ρ1
ρ2
>
2、在质量相等条件下,两种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体积大者,m/v值就小,其密度就小。
∵
∴
3、两种物质密度之比。
m1
V1
ρ1
=
m2
V2
ρ2
=
m1
V1
m2
V2
=
×
m1
V1
m2
V2
×
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
其体积之比为V1∶V2= 3∶2,则其密度之比
ρ1∶ρ2是-----------------------------------( )
A. 3∶2 B. 5∶2 C. 2∶3 D. 2∶5
C
在调节好的天平两盘内分别放有3个相同的铁球
和6个相同的铝球,天平恰好保持平衡,则铁球
和铝球质量之比为 ,体积之比为 。
(ρ铝=2.7×103 kg/m3,ρ铁=7.9×103 kg/m3)
2:1
54:79
4、两种物质质量、体积之比。
V1
m1
ρ1
=
V2
m2
ρ2
=
m1
m2
=
×
m1
m2
×
ρ1
ρ2
ρ1
ρ2
=
V1
m1
ρ1
m2
V2
ρ2
5、有关密度图像的分析
如图为质量—体积图象,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 A物质的密度
ρA = 克/厘米3
⑵ A、B、C三种物质
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⑶ 当体积为20厘米3时,mB= 克,mC= 克;
0.6
ρC
ρB
ρA
>
>
20
30
⑷ A物质与C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A :ρC = 。
2:5
水和冰的密度一样大吗?
水结成冰,质量 ,密度 ,体积 。
不变
变小
变大
三、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现象
有人把一瓶酸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几小时。请你根据图4-24,说说酸奶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对所发生的变化作出解释。
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
的,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
温度等影响。酸奶冷冻密度
变小,体积增大,所以膨胀。
在寒冷地区,冬天到了的时候,把自来水水管要包裹好,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
装满自来水的水管容易被冰胀破。所以,到了冬
天,把自来水水管要包裹好,以防止被冻裂。
在寒冷的冬天,放在外面盛水的水缸为什么容易冰裂?
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
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面要压贴一层0.25 毫米的铝片。技术人员先把薄薄的铝膜装在钢罐内与内壁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当水结成冰后,铝膜就紧紧地贴在钢罐的内壁了。试解释这一技术处理的科学道理。
冰的密度比水小,当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于是就将周围的铝膜紧紧地压在钢罐的内壁上。
水结冰后膨胀使路面形成洞坑。
水结冰后膨胀使岩石开裂。
1、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
m甲:m乙=3:1,其密度之比为 ,
体积之比为___ 。
1:1
3:1
2、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 ,135g的水体积
为 cm3。结成冰后,质量是 g,
体积是 cm3。
135
150
135
3、某厂要用油罐车运送原油,每节车厢的容积
是50m3,运完808t原油(ρ原油=0.8×103kg/m3),
则列车调度员需要准备的车箱数量为--( )
A、20节 B、20.2节 C、21节 D、24节
C
4、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
为750克,改装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
则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 )
A. 650克 B. 750克 C.850克 D.875克
A
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
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
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B(共12张PPT)
第四课时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标】
1、巩固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2、巩固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3、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1. 我们要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
质量
体积
(m)
(V)
2. 测量这些量要使用到什么器材?
测质量需要托盘天平。
测体积需要量筒。
量筒的使用:
测量前:
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
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相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
放平调零,左物右码,
先大后小、最后游码。
平衡读数,物码归原。
3.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应当设计一个怎样的记录表?
小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
(m3)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m3) 石块的
体积V
(cm3) 石块的
密度ρ
(g/cm3)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
m1(g)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
m2(g) 盐水的
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m3) 盐水的
密度ρ
(g/cm3)
【实验过程】
一、测固体(如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
2.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1
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到达刻度 V2
实验步骤:
4.石块的密度:
实验记录:
小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
(m3)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m3) 石块的
体积V
(cm3) 石块的
密度ρ
(g/cm3)
如果把测量质量和体积的顺序调换一下,
对密度测量结果有影响吗?
有影响。
测量结果偏 。
怎样用量筒测出比量筒直径还大的石块的密度?
用烧杯,将石块浸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记录水
面位置,取出石块后记录位置,用量筒的水补齐水位,
就可以知道了石块的体积。
大
二、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
2.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
4.盐水的密度:
V
m1-
V
m
=
ρ
m2
=
实验记录: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
m1(g)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
m2(g) 盐水的
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m3) 盐水的
密度ρ
(g/cm3)
用以下实验步骤测量盐水密度,误差如何?
误差较大,测量值偏 。
小
误差较大,测量值偏 。
大
用以下实验步骤测量盐水密度,误差如何?
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石蜡的密度(比水密度小)?
先用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再在石蜡下面悬挂一铁块,间接测量出石蜡的体积,最后计算出石蜡的密度。
2、1、5、4、3
1 、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3)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
中液体的体积.
2、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
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⑴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
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
将平衡螺母向____端调。
⑵在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填图下对应序号):____________。
⑶由图可知,橡皮泥质量m=____g,通过计算,
橡皮泥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
左
C、A、B
13.4
1.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