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步(sǎn) 很 累(lèi) 信 服(fú) 脚 踝(huái)
B. 嫩芽(lèn) 铺着(pū) 煎 熬(áo) 水 泡(pào)
C. 分 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āi) 蹲下(dūn)
D. 霎时(shà) 鱼 塘(táng) 稳当(wěn) 粼粼(lí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铺开(pū) 分歧(zhī) 流淌 两全其美
B. 桑树(sānɡ) 散步(sàn) 取诀 各得其所
C. 温馨(xīn) 霎时(chà) 领袖 委曲求全
D. 煎熬(áo) 蹲下(dūn) 滋润 水波粼粼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 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 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的母亲又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______地铺着。
A. 熬 无奈 随意 B. 度 无奈 随便
C. 熬 信服 随意 D. 度 信服 随便
5.下列句子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逼真地)
B. 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生存)
C.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动)
D. 做学问,既讲究实,也讲究活。(活该)
6.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中。
C.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 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课程和机构,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7.下列属于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外军的蓄意滋事,我国戍边战士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和誓死捍卫祖国领土。
B.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极大地接受信息的习惯,给媒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C. 外交官群体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以过人的胆识、高超的外交智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D. “十三五”时期,我国自然保护地数量增加了700多个,面积增加了近2500多万公顷。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 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地呵护着弟弟妹妹。
C. 由于他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最美少年”。
D.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填空题
9.在下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的父亲。
(2)那里有 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 的鱼塘。
(3)我的母亲 高大, 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 很胖, 幼小,自然也很轻。
10.阅读下面文段,给下划线的字注音。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 )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 )着我。”母亲说。
11.文学常识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____。作者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这一优良传统。
12.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改为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改为
(3)我决定委曲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改为
(4)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改为
13.找出下列句子的错别字并改正。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扑着。( )
(2)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儿……( )
(3)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4)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14.根据所列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
(2)忍受,艰苦支持。 ( )
(3)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 )
(4)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
三、语言表达
15.请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1)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这幅图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身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
(1) 文章中,作者主要记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外婆和我一起生活,她出门会在门上系上布条,当母亲把外婆接走时,外婆也在门上系上了布条,同样都是布条表达的作用有何不同?
(3) 请简要分析一下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二、三自然段写外婆在阳台上张望的情形,表现出外婆对我的依赖。
B.外婆虽然年迈,但是内心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从作者带她外出时对她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
C.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外婆的深深的依恋,哪怕我把外婆“狠心”地反锁在家里,也是出于对外婆安全的考虑。
D.作者是四川籍人,在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多用四川方言,这样不仅贴近生活,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跃然于纸上。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解答】
A项“散”读音应为“sàn”。故A注音错误。
B项“嫩”读音应为“nèn”。故B注音错误。
C项“还”读音应为“hái”。故C注音错误。
D注音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
A.有误,“分歧”的“歧”应读作“qí”。故A错误。
B.有误,“取诀”应写作“取决”。故B错误。
C.有误,“霎时”的“霎”应读作“shà”。故C错误。
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散步》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要根据课文阅读积累来判断。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解答】
ABD项表述正确;
C项,“以议论为主”错误,课文在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揭示中心。故C说法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本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难点是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再对进行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进行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
①从“严冬“一词分析,应用“熬”。②从语境看,母亲认为“我出去多走走的建议对身体好,所以应用”信服”。③“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随便”:不加限制,不受拘束。这里应用“随意”,把“新绿”拟人化。故C恰当。
ABD不恰当。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然后根据语境判断即可。
【解答】
D.选项中的“活”其意思应该是“灵活”。故D解释不正确。
ABC解释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判断成语(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先要理解成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考虑成语(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等。
【解答】
A项,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A正确。
B项,妙手回春:用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此处用来形容画作,用错了对象。故B错误。
C项,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C正确。
D项,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决心”;B.语序不当,将“极大地”放在“改变”前;C.句式杂糅,去掉“是有目共睹的”;D.语义矛盾,可删去“近”。
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语病。
【解答】
B项,用词不当,应将“无时无刻”改为“无微不至”;C项,缺主语,应删掉“由于”;D项,否定不当,删掉“不要”。
9.【答案】(1)强壮 高大 (2)金色 水波粼粼 (3)虽然 然而 虽然 毕竟
【解析】略
10.【答案】sāng lín táng bēi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拼读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这里注意“塘”的拼音。
11.【答案】散文 莫怀戚 尊老爱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文学常识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体裁),作者莫怀戚。作者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这一优良传统。
12.【答案】(1)竞—竟 (2)绝—决 (3)曲—屈 (4)贯—惯
【解析】略
13.【答案】(1)扑——铺
(2)汩汩——咕咕
(3)岐——歧
(4)曲——屈
【解析】【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1)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扑”,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铺”。(2)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汩汩”,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咕咕”。(3)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岐”,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歧”。(4)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曲”,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屈”。
14.【答案】(1)信服 (2)熬 (3)分歧 (4)委屈
【解析】略
15.【答案】(1)示例:外婆坐着,微笑着享受女儿给自己捶背;女儿弓着腰,给母亲轻轻地捶背,外孙效仿妈妈,站在小凳上,给自己的妈妈捶背。 (2)发扬孝道传统,重视身教作用。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1)描述画面内容,要交代画面内容,画面人物,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奶奶坐着,微笑着享受儿媳给自己捶背;儿媳弓着腰,给婆婆轻轻地捶背;小男孩效仿妈妈,站在小凳子上,给妈妈捶背.
(2)理解漫画的寓意,要分析漫画中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这里为“发扬孝道传统,重视身教作用”.
16.【答案】【小题1】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小题2】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小题3】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
【小题4】B
【解析】1.
本题考查情节概括。
结合②段“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可概括: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
结合③段“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可概括:我带她出去闲逛;
结合⑥段“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可概括: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
结合⑦段“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可概括: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
结合⑩段“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可概括: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2.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结合第⑥段“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分析,一开始外婆系布条是为了做标记找到回家的路;
结合第⑩段“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的分析,可知作者通过外婆系的布条,想起外婆,痛哭出声,由此是可知离开时外婆系布条为了表达情感,提醒“我”对她的爱和陪伴,也表达了外婆对“我”的不舍和爱。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
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③段“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四面张望”,第④段“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可知,“我”领着外婆出来逛,她总是表现出城市的陌生和好奇,喜欢东张西望;
第⑤段“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第⑥段“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可知,她不熟悉周围的环境,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
第⑦段“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第⑨段“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可知,外婆的精神世界是封闭的、孤独的,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他没有朋友,亲人又无法时常陪伴,也不能真正理解她内心的需求,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4.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根据选文第④段“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等内容可知,这里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外婆跟随作者外出时的情形,并没有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