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4 08:27: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登勃朗峰
旅行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在本单元的前两篇游记中,我们一起游览了
雄浑壮美的壶口瀑布
奇绝险远的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本节课我们将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登勃朗峰,感受独特的异国风情,学习独特的游记写法。
课前导入
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生词。(重点)
2.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难点)
3.掌握作者行踪,体会文中优美而幽默风趣语言。(重点)
学习目标
基本信息
文化地位
作品风格
代表作品
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
《百万英镑》(短篇)
自己的四大名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
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被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得主)誉为“美国文学之父”。
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
马克·吐温
(1835-1910)
作者简介
雇( ) 翌日( ) 穹顶( )逗留 缭绕( ) 妩媚( )浮躁 颠簸( ) 旷野( )打嗝( ) 轻歌曼舞 瞬息万变
纷至沓( )来 名副其实
读读写写
ɡù

qiónɡ
liáo

diān bǒ
kuànɡ
ɡé

雇用。
注意区别“后羿”的“羿”。
不要写成“快慢”的“慢”。
注意“沓”的上部是“水”。
也作“名符其实”。
字音正形
翌日:
次日。
巉峻:
险峻陡峭。
拾级:
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霓裳羽衣:
指仙人的衣服。
络绎不绝:
形容人、马、车、船等往来不断。
词语释义
课文研读
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第2自然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
第3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第4自然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第5—6自然段:写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幻无穷。
整体感知
上山行走
下山乘车
第一部分
写登山的见闻与感悟
(第7—11段)
写乘车的经历与感受
根据课文内容和运用的表达方式,将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1—6段)
第二部分
整体感知
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像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含蓄地写出了他们被金钱所束缚住了,迷失了人的自然天性。
整体感知
2.“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作者的感慨是: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同时又是虚幻的,短暂的。
整体感知
3.“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认为,车王能超过游客车队,我们住进上等的房间,一是因为车王车技非常敏捷,二是因为“喝得酒气醺醺”,借着酒的力量,车才驾驶得又快又好,而这些冥冥之中,仿佛又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语言幽默诙谐。
整体感知
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
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展开描写,突出“车夫之王”是本领高超的传奇人物。
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朋友作为“勃朗队长”,爬山次数和向导水平更高。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整天感知
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上山与下山的经历,这些经历有哪些不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阶段 笔法 经历/情感
上山 写景散文 描述了沿途的秀色美景,高山的险峻陡峭,水流的清澈急湍,美不胜收。
下山 叙述小说 用极为幽默诙谐的写法描述了车夫之王,以及他们惊险而又激动的旅行,富有感染力和一种传奇色彩。表达了作者游览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
整体感知
写作手法 分析鉴赏
层次分明 善于简笔勾勒 作者分别写了自己上山与下山的经历,各有侧重,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以整体的和谐感,层次分明;描述车夫之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不加任何修饰,体现了简单的语言美。
抓住特征 细节展示充分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抓住了山峰的陡峭挺拔,水流的湍急,天空的五彩斑斓,抓住了主要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将景物的细节展示得淋漓尽致。
语言幽默 富有传奇色彩 文中描写了车夫之王的传奇怪异,叙述了奇人奇事,感受到了文章别样的幽默,带给读者感彩上的变化。
课文小结
作者用幽默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勃朗峰的峻峭挺立奇景怪石,抒发了作者对勃朗峰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感。
课堂小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雇佣(gù) 霓裳(ní) 颠簸(bǒ) 白雪皑皑(ǎi)
B.急湍(tuān) 骤然(zhòu) 逗留(dǒu) 纷至沓来(tà)
C.妩媚(mài) 辚辚(lín) 灼灼(sháo) 瞬息万变(shùn)
D.醺醺(xūn) 巉峻(chán) 俯瞰(kàn) 色彩斑斓(lán)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皑白。B项,逗dòu。C项,灼zhuó。
D
课堂小练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隧道 可悯 诺言 一如继往
B.绚丽 闪铄 歇息 沟壑旷野
C.蔓延 陡峭 打嗝 络绎不绝
D.宛如 巍峨 敞蓬 和颜悦色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继—既。B项,铄—烁。D项,蓬—篷。
C
课堂小练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全文主要记述了其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
B.文中作者上山时见到的山景具有山峰奇形怪状、光影变幻无穷的特点。
C.文中“勃朗队长”夸诞、重复的话语内容和酒意十足的说话方式,体现了“马克 吐温式的幽默”。
D.本文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如写上山时,用小说笔法,叙述奇人趣事;写下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能力。D项,应该是“写上山时,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时,用小说笔法,叙述奇人趣事”。故选D。
D
课堂小练
4.下面各项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B.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C.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D.那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要求我们和他一同登山。
4.答案:D
解析:D.有误,“勃朗队长”的引号为特殊称谓,后面的逗号应放到引号的外面。
D
课堂小练
5.下面语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
B.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C.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D.—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人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5.答案:D
解析: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