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
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
单元复习
第7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目录
物体的质量
01
测量物体的质量
02
物质的密度
03
密度知识的应用
04
物质的物理属性
05
1
思维导图
2.1.1
一、物体的质量
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1mg=1000μg。
(2)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知识点回顾
2.1.1
2.质量的概念及特性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
知识点回顾
2.1.1
3.质量的估测
(1)体会千克、克的大小,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
(2)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①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 ②一根大头钉的质量大约为80mg
③一个硬币的质量大约为6g????? 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⑤一个婴儿的质量大约为4kg???? ⑥一个大象的质量大约为5t
⑦一个鲸的质量大约为150t????? ⑧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250g
知识点回顾
1.1
4.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在生活中,质量的测量还有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
(2)托盘天平的构造:由托盘、横梁、平衡螺母、刻度尺、指针、刀口、底座、分度标尺、游码、砝码等组成。
知识点回顾
2.1.1
1.1
(3)质量的测量
先估后测:先估计物体大概质量,避免物体质量超过天平的称量而损坏天平。
左物右码: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加减砝码:根据估计先放大砝码,加法码时先大后小,减砝码时先小后大;
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最小的法码放上去又轻时改调游码,通过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重新平衡。此时,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入了小砝码,所以游码读数必须计算在右盘中。
知识点回顾
2.1.1
1.1
5.天平的使用
知识点回顾
2.1.1
(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1.1
6.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知识点回顾
2.1.1
(1)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使用时要轻放轻拿。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
(2)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3)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
(4)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5)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6)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能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典例一:(2022秋?金牛区期末)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面国旗从地球被带到天宫空间站
B.一杯水被喝掉一半
C.一团橡皮泥被捏成一个玩具
D.一块冰渐渐熔化成水
B
典例精讲
2.1.2
典例二:(2022秋?庄浪县期末)小东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而将砝码放在左盘了,横梁平衡后,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65g,标尺上游码示数为3.4g,则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为 g.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61.6
典例精讲
2.1.2
大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1.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
(1)实验目的:①熟悉天平的构造和砝码的使用。②学习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③练习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待测固体,待测液体。
(3)实验步骤:①把天平放在平稳的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底座上的铭牌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并作记录。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右端(有的天平是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线处(或左右偏离中央刻线的角度相等)时,表明此时横梁平衡。
知识点回顾
2.2.1
Ⅰ称量固体的质量
①将木块轻轻地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轻轻地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左物右码)。
②根据砝码和游码记录木块的质量m1,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拿下待测固体。
分别将不同待测固体放入左盘,称出它们的质量m2、m3。
Ⅱ称量液体的质量
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
②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总,计算出烧杯中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总—m杯。
③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取下烧杯,将待测液体倒回原处。
知识点回顾
2.2.1
2.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1)积累法:要测一个小物体的质量,由于受天平感量的限制,不能准确测量时,采用累积法,即测出几个相同小物体的质量,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总质量除以物体的个数.其思路为:“聚少成多,测多算少”.
(2)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微小物体的称量用“称多算少”方法,即取n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M,则每个小物体质量 。
知识点回顾
2.2.1
典例一:(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测量方法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长度时要估读,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
B.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可多次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再求平均值
C.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一定不同
D.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时,所用时间之比是1:2,则小明和爸爸的速度之比是4:3
D
典例精讲
2.2.2
典例二:(2023春?南通期末)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先测出2枚回形针总质量,再除以2
B.先测出一枚回形针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
C.先测出100枚回形针总质量,再除以100
D.先测出100枚回形针的总质量,再加一枚测出101枚回形针的总质量,求两者差值。
典例精讲
2.2.2
C
三、物质的密度
1.密度及其特性
(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单位换算:1 g/cm3=1000 kg/m3?(说明: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
知识点回顾
2.3.1
2.密度的计算
(1)密度的公式: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化:m=ρV、 。
(2)根据公式 来鉴别物质。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运用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该物质的种类。
(3)利用公式 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4)利用m=ρV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密度表查出该种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知识点回顾
2.3.1
3.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
(4)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
(5)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定值;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
知识点回顾
2.3.1
典例一:(2023秋?端州区期末)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60g
D
典例精讲
2.3.2
典例二:(2023秋?莱州市期末)一瓶装满豆油的油瓶上标有“5L”字样,5L指的是油的体积,相当于 m3,若豆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瓶底豆油的质量为 kg,如果用这个瓶子装水, 装得下同样质量的水(填“能”或“不能”)。
5×10﹣3m3
典例精讲
2.3.2
4.6
能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1.量筒的使用
(1)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图甲中,量筒量程100ml,分度值2ml)。
(2)量筒的规格: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规格。
知识点回顾
2.4.1
甲 乙 丙
(3)量筒的选择方法:
①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②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100mL量筒一次量取,而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7次。
(4)读取液体的体积方法:
注入液体后,要等一会,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取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将偏小;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知识点回顾
2.4.1
2.4.1
2.固体密度的测量及试验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与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 。
知识点回顾
2.4.1
3.液体密度的测量及试验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 。
知识点回顾
2.4.1
4.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根据密度公式测出体积及质量求出密度鉴别物质。
(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 算出它的体积。
知识点回顾
2.4.1
5.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空、实心的判断:通过对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的比较,可判断物体时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即当ρ物=ρ为实心,ρ物<ρ为空心;m物=m为实心,m物<m为空心;V物=V为实心,V物>V为空心。
知识点回顾
典例一:(2023春?蒲城县期末)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铜块(已知三者中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小)分别制作成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并在空心部分加满水,请问总质量最大的是( )
A.铜块制作的球 B.铝块制作的球
C.铁块制作的球 D.一样多
A
典例精讲
2.4.2
典例二:(2022秋?东洲区期末)一枚铜制纪念币的质量为8.9g,体积为2cm3,这枚纪念币 (选填“是”或“不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则空心体积为 cm3。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 g。(ρ铜=8.9×103kg/m3,ρ水=1.0×103kg/m3)
是
典例精讲
2.4.2
1
9.9
典例三:(2022秋?乌鲁木齐县校级期末)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可知石块的质量是 g;
(3)图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可知石块的密度是 g/cm3
左
典例精讲
2.4.2
52
2.6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1.物质的基本属性
(1)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物理性质的鉴别
①人们可以直接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等。
②需要可以利用仪器测知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③需要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的物理性质:质量、密度等。
(3)以上这些性质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回顾
2.5.1
2.比较物质的硬度
(1)刻画法:用同一工具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在不同物体上刻画,刻痕浅的硬度大,刻痕深的硬度小。
(2)冲击法:将被测物体置于一个空心竖直管的底部,从管的顶部由静止释放一枚钢钉,钢钉作用在该材料上就会产生一个小小的凹痕,从凹痕的大小和深度,就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大小。
知识点回顾
2.5.1
典例一:(2023春?泰兴市期末)2023年6月4日6时30分许,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经过大气层时,会经过高温的灼烧,为很好地保护返回舱,其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 B.导热性差 C.熔点低 D.硬度小
B
典例精讲
2.5.2
典例二:(2023秋?兴化市期末)华为科技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可折叠钻石玻璃,可以用来制造超轻的屏幕,由于其 小,使同等体积的手机质量更小,同时能保持良好散热,导热性好。价格一般比普通玻璃贵,但可以带来10倍的耐磨耐摔性能,说明其 大。(均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密度
典例精讲
2.5.2
硬度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
目录
走进分子世界
01
静电现象
02
探索更小的微粒
03
宇宙探秘
04
1
思维导图
2.1.1
一、物体的质量
1.分子与物质的组成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2)物质的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3)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例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x10-10m,氢气分子的直径约为2.3x10-10m。
(4)分子间有空隙:组成物质的分子并不是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列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实验现象与结论: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比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知识点回顾
2.分子的热运动
(1)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我们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能量。
(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知识点回顾
2.2.1
3.扩散现象
知识点回顾
2.2.1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①进入鲜花店时,香气扑鼻而来,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皮内部会变黑,把冰糖放入水中,过段时间水会变甜等现象都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②气体、液体、固体之间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半杯凉水和半杯热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结果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这是因为装热水的杯子中水温高,分子运动快,所以水先变红,这实际上说明了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如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②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③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2)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知识点回顾
2.2.1
5.分子的运动与分子动理论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5)不管温度高低,分子都在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
(6)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注意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缓慢,但并没有停止,不要误以为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就停止!
知识点回顾
2.2.1
1.2
典例一:(2022秋?迁安市期末)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到厨房里炒菜的香味儿,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A
典例精讲
2.1.2
1.2
典例二 :(2023春?潮安区期末)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把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属于 现象。
无规则运动
典例精讲
2.1.2
剧烈
扩散
二、静电现象
1.物体带电及静电现象
(1)静电的基本概念
①静电: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
②静电放电: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物体之间静电电荷的转移。通常指在静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
(2)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灰尘、轻质球等)。?
知识点回顾
2.2.1
1.1
2.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还有接触带电与感应带电
①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②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知识点回顾
2.1.1
1.1
3.两种电荷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1)两种电荷: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单位是库仑,简称为库,符号是C。
(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知识点回顾
2.1.1
1.1
4.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自然界的静电现象——闪电:闪电是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层在相互靠近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①干燥的日子里,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起电而导致的。
②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使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致。
③穿化纤裤子走路时,裤脚上容易吸附灰尘,是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
(3)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①应用: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喷漆等;
②防护: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等。
知识点回顾
2.1.1
1.1
5.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1)验电器
①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②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
③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②看物体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这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带有与其他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③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
知识点回顾
2.1.1
典例一:(2022秋?城厢区期末)如图所示,N95口罩对病毒具有良好的拦截作用,其通过中间的熔喷布对较小颗粒实施静电吸附。我们可通过N95口罩能否吸起小纸屑来判别口罩是否合格,其理由是( )
A.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分子的体积很小
A
典例精讲
2.2.2
典例二:(2022秋?勃利县期末)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掇芥”的意思是指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芥菜籽一类的轻小物体,则芥菜籽 (填“一定带电”、“一定不带电”或“可能带电”);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 (填“产生了”或“没有产生”)新的电荷。
典例精讲
2.2.2
可能带电
没有产生
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1.原子的核式模型
(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若把原子核看成是一个小球,则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5m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乒乓球,那么原子核只有针尖般大小。
知识点回顾
2.3.1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
(1)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也呈电中性。
(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4)两个不同物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会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由此可知,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知识点回顾
2.3.1
3.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
(1)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2)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4)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知识点回顾
2.3.1
典例一:(2022秋?益阳期末)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原子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B
典例精讲
2.3.2
典例二 :(2023春?红谷滩区校级期末)当液体温度 时,其分子热运动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 和体积。
典例精讲
2.3.2
升高
形状
四、宇宙探秘
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他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都绕着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旋转。
(2)16世纪初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代表的许多科学家对托勒玫的“地心说”提出质疑,并创立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太阳按一定的周期运动。
(3)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4)20世纪以来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包括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内的一批天文探测设备投入工作,在众多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协同努力下,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现在人类对宇宙
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哥白尼时代。
知识点回顾
2.4.1
2.星空世界
(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这一系统层次由高到低可分为:宇宙→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如:银河系)→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火星)→卫星(如:月亮)。
(2)光年——“量天尺”的单位:天体之间相距遥远,用米、千米作为距离单位很不方便为此天文学中采用了一些特殊的长度做距离单位;例如人们将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1光年;1光年=9.46x1015m。
(3)银河系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它好像是一个中央突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的恒星中的一颗,而银河系又只是浩瀚宇宙中普通的一员,目前人们观测到的星系约为1000亿个。仙女星系是离银河系较近的星系,它距离我们超过200万光年。
知识点回顾
2.4.1
(4)人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5)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在“原始火球”里,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想象,这时物质的状态至今还无法描述,这种状态可能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
知识点回顾
2.4.1
典例一:(2023秋?关岭县期末)入冬以来我县有多例水痘病毒,已知“水痘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m,下列微观粒子按尺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痘病毒、原子、分子、质子
B.原子、水痘病毒、分子、质子
C.水痘病毒、分子、原子、质子
D.分子、水痘病毒、质子、原子
C
典例精讲
2.4.2
典例二:(2023春?礼泉县期末)夏季,公园荷花盛开,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走在荷塘边的人闻到花香,这是 现象。宇宙是一个 (选填“有”或“无”)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 做长度单位。
典例精讲
2.4.2
引力
扩散
有
光年
3
1、(2023秋?温江区校级期末)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D.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2、(2022秋?河西区期末)2022年10月31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C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3、(2022秋?曹县期末)我国春节习俗很多,下列习俗对应的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大扫除清理家具上灰尘的时候尘土飞扬
B.烟花爆竹燃放后冒出浓浓白烟
C.蒸馒头的时候掀开锅盖冒出浓浓白雾
D.除夕夜家家户户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飘香
D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4、(2022秋?南宁期末)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5、(2023秋?襄都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小明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ρ酒精=0.8g/cm3)
3:2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Ⅲ
3
6、(2022秋?龙沙区期末)在“天宫课堂”的一次授课中,王亚平还把纸做的小花放在水球上,花朵竟然神奇地绽放了,如图所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 。另外,王亚平把蓝色的颜料加入水球中,很快整个水球都变成了蓝色,这是 现象。
引力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扩散
3
7、(2023秋?怀化期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静止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平衡螺母
3
A.如图甲所示,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g;
B.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mL,如图乙所示:
C.用天平测量倒出食用油后的烧杯质量m2如图丙所示。
(3)计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 g/cm3。
(4)若进行上述B步骤时,烧杯中的食用油没有倒尽,有较多残留,则对食用油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151.4
40
0.95
无
3
9、(2022秋?宽甸县期末)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是850g,求:
(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g?
(2)瓶子的容积是多少cm3?
(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10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解:(1)已知空瓶的质量m0=1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850g,则水的质量为:
m水=m1﹣m0=850g﹣100g=750g;
(2)由ρ= 可知:V瓶=V水= = =750cm3;
(3)m液=m总2﹣m瓶=1000g﹣100g=900g,V液=V瓶=750cm3,
ρ液= = =1.2g/cm3。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