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压强与浮力》【考点串讲】复习课件 (69张PPT)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10章《压强与浮力》【考点串讲】复习课件 (69张PPT)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11: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 压强
第10章 浮力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单元复习
第9章 压强
目录
压强
01
液体的压强
02
大气压强
03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04
1
思维导图
2.1.1
一、压强
1.压力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产生的条件: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3)压力方向: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
(4)压力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知识点回顾
2.1.1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知识点回顾

重力
压力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施力物体
地球
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
联系
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重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注意点
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压力F=G
压力F<G
1.1
2.压强概念
(1)压强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公式: 。
(3)压强p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a。
“1帕”的含义: 1米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1pa =1N/m2)
知识点回顾
2.1.1
一张纸平放时对
桌面的压强约1Pa
成年大象对地面
压强约2?3×105 Pa
1.1
3.减小压强方法
(1)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3)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知识点回顾
2.1.1
应用:①轨道铺设在枕木上 ②汽车限重 ③书包带做得较宽
1.1
4.增大压强方法
(1)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
(3)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知识点回顾
2.1.1
应用:①地铁站台导盲带 ②车辆安全锤 ③速滑运动员的冰鞋装有冰刀
地铁站台导盲带
车辆安全锤
1.1
5.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回顾
2.1.1
典例一:(2023春?电白区期末)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图所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骆驼和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C.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
D.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马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C
典例精讲
2.1.2
典例二:(2023春?安源区期末)今年“淄博烧烤”火出圈,武功山的烧烤也刷屏。如图是武功山烧烤时的情景,穿肉的签子顶端磨得很尖,是为了减小    ,从而增大    ,使签子更快插入肉中。
受力面积
典例精讲
2.1.2
压强
典例三:(2023春?长安区期末)一物体的质量是30kg,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它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的重力是多大?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3)若该物体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它静止在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多大?
典例精讲
2.1.2
【解答】解:(1)物体的重力:
G=mg=30kg×10N/kg=300N;
(2)因为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F=100N;
(3)静止在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强p= =3×104Pa。
答:(1)物体的重力是300N;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3)静止在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3×104Pa。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除了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外,还对“限制”它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固体则只对其支承面产生压强,方向总是与支承面垂直。
(2)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知识点回顾
2.2.1
2.液体压强的大小
理论推导:设想在密度为ρ的液面下有一高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
这个液柱体的体积:V=sh
这个液柱的质量:m=ρV=ρSh
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Vg = ρgSh
平面S受到的压强: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ρgh

知识点回顾
2.2.1
3.液体压强的计算
(1)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2)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
(3)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计算确定深度时,要注意是指液体与大气(不是与容器)的接触面向下到某处的竖直距离,不是指从容器底部向上的距离(那叫“高度”)。
知识点回顾
2.2.1
帕斯卡破桶实验
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大大提高了水的深度h,能对水桶产生很大的压强。这个压强就对桶壁在各个方向产生很大的压力,把桶压裂了。
4.不同形状的容器装液体时对容器底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回顾
2.2.1
容器的种类



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液ghS=ρ液Shg
F>G液
F=G液
F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及压强
压力F′=G液+G容压强
5.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知识点回顾
2.2.1
应用:茶壶 船闸 下水管道中的U形水管 地漏
典例一:(2023春?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盛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8cm,底面积为20cm2;杯内水重1.8N,水深5cm,水的密度为1g/c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1.8N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为800Pa
C.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N
D.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400Pa
D
典例精讲
2.2.2
典例二:(2023春?荥阳市期末)船闸是长江上常见的水利设施,船闸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江水中的泥沙含量明显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江水对堤坝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潜水员在长江里下潜到水下4m处时,受到江水的压强约为    Pa(江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g取10N/kg)。
连通器
典例精讲
2.2.2
增大
4×104
典例三:(2023春?西城区期末)小娟利用微小压强计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娟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当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现象可得结论    。
(2)保持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
典例精讲
2.2.2
变大
同一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变大
液体密度有关
典例四:(2023春?井冈山市期末)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600g,底面积是100cm2(壶内、外底面积相等),内盛1.2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3)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提茶壶,但没有提起来时,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求F的大小。
典例精讲
2.2.2
解:(1)10cm=0.1m,
水对壶底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m=1×103Pa;
水对壶底的压力F″=pS=1×103Pa×100×10﹣4m2=10N;
(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壶和水的总重力,则F′=G+G水=(0.6kg+1.2kg)×10N/kg=18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p′= =1800Pa;
(3)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提茶壶,但没有提起来时,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力F1=p″S=1000Pa×100×10﹣4m2=10N,
竖直向上提茶壶的力F=G+G水﹣F1=18N﹣10N=8N。
典例精讲
2.2.2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认识
(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用p0表示。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知识点回顾
2.3.1
马德堡半球实验
2.托里拆利实验
(1)托里拆利实验过程
①在长度大约1米、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灌满水银,排出空气。
②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
③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
知识点回顾
2.3.1
2.托里拆利实验
(2)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因为是玻璃管外部的大气压强支持着水银柱,所以大气压强就等于管内水银柱的压强。
知识点回顾
2.3.1
P大气压=ρ水银gh
=13.6×103kg/m3×9.8N/kg×0.76m
=1.01×105 Pa
(3)实验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1标准大气压=1.01×105 Pa=760毫米水银柱)
3.大气压的特点
(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压变化规律: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4)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如在海拔高的山上煮饭,煮不熟);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如用高压锅煮饭快)。
(5)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知识点回顾
2.3.1
典例一:(2023春?马尾区期末)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
B.空气的流动性使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也越大
D.阴晴雨等天气变化会影响大气压强
C
典例精讲
2.3.2
典例二:(2023春?景县期末)把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酒瓶中无水
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A
典例精讲
2.3.2
典例三:(2023春?长春期末)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近似为p0=   。(用F、V、L表示)
(3)本实验装置若在高山上进行。则拉力F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一标准大气压=   mm水银柱高。
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典例精讲
2.3.2
偏小
760
2.4.1
四、流体压强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流动的物体,指的是液体和气体。
(2)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知识点回顾
发现两张纸不但不分开,反而会靠拢。
在火车站台边缘为什么要设一条安全线?因为当列车驶过时,列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此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人身体前后有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会把人压向列车,非常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应用
1.1
2.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1)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2)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3)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知识点回顾
2.4.1
机翼截面图
飞机
ΔF=F2-F1
1.2
典例一:(2023春?雄县期末)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跳过了木块,下列事例与该现象原理不同的是(  )
A.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高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保证乘客安全
C.两艘船并排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
A
典例精讲
2.4.2
1.2
典例二 :(2023春?保亭县期末)杜甫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能把屋顶茅草卷走,是因为茅屋顶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屋顶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我们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减小
典例精讲
2.4.2
大气压
第10章 浮力
目录
浮力
01
阿基米德原理
0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03
1
思维导图
2.1.1
一、浮力
1.浮力定义、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知识点回顾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1
要点诠释一:
浮力的产生:液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向容器壁、容器底流动而产生压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和容器壁也对液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液体之间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压强。
压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与深度成正比;同一水平面上,液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相同。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液体保持静止状态。
知识点回顾
2.1.1
1.1
要点诠释二:
因为液体具有压强,它们之间才会相互支持,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液体中任何一点液体压强的变化,都会形成压强差,从而产生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有人说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并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触,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液体压力下,所以这个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它成立需要两个条件:
1.物体的侧表面必须是竖直方向的,不能倾斜;
2.物体的下表面必须在技术上保证与容器底紧密接触,不能有液体渗入其间。
沉在水底的物体实际上是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受的水的浮力,容器对它的支持力,以及自身重力,这时受力情况:F浮+F支=G物。
知识点回顾
2.1.1
典例一:(2023春?南丹县期末)如图所示,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静置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受到的(  )
A.压强差不等,压力差相等
B.压强差不等,压力差不等
C.压强差相等,压力差不等
D.压强差相等,压力差相等
A
典例精讲
2.1.2
典例二:(2023春?前郭县期末)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煮饺子时,饺子沉在水底,此时饺子    (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作用。
形状
典例精讲
2.1.2
受到
典例三:(2023春?中原区校级期末)小军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操作如下:
(1)图甲是小军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根据图乙所示实验步骤的    (填写字母序号)两图可以验证她的猜想是否正确。
(2)根据图乙所示,通过观察D、E两图,可初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的结论。
(3)由A、E可知,物体在盐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     N,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盐水的密度是
   kg/m3。
典例精讲
2.1.2
B、C
液体的密度
3.6
1.2×103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1.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1)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 。
(3)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4)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知识点回顾
2.2.1
2.浮力大小的计算
(1)两次称量求差法 F浮=F1-F2。
(2)二力平衡法 F浮=G物。
(3)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

知识点回顾
2.2.1
要点诠释:
浮力的计算大都应用到阿基米德原理,所以阿基米德原理在本章也是也是最重要知识点和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3)计算物质的密度。
(4)判断液面的升降。
(5)求物体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6)计算物体中各成分的含量。
知识点回顾
2.2.1
典例一:(2023春?丰泽区校级期末)将重为5牛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300g水,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
A.一定等于3N B.可能大于3N
C.可能小于3N D.一定大于3N
B
典例精讲
2.2.2
典例二:(2023春?临澧县期末)某潜水艇总质量为2.7×103t,体积为3×103m3,当它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N,当它需要潜入海水中时,至少要向潜水艇的水舱充入   m3海水。(海水密度ρ=1.0×103kg/m3,g=10N/kg)
典例精讲
2.2.2
2.7×107
300
典例三:(2023春?庐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内装有一些水,一个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木块A边长为10cm,重为6N,用细绳一端系住木块A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使木块A浸没水中。(细绳的体积和质量均不计,ρ水=1.0×103kg/m3;g值取10N/kg)求:
(1)该正方体木块的密度;
(2)细绳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3)剪断细绳后木块A露出水面后,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减少多少帕斯卡?
典例精讲
2.2.2
解:(1)已知实心正方体木块A边长为10cm,木块的体积为:
V=L3=(10cm)3=1000cm3=1×10﹣3m3,
且其重力G=6N,由G=mg可得: ,
根据密度公式 可得,该正方体木块的密度: ,
(2)因木块浸没则有V=V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
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的拉力:F拉=F浮﹣G=10N﹣6N=4N,
(3)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有:F'浮=G=6N,
与木块浸没相比其受到的浮力减小了4N,即柱形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减小了4N,根据压强公式可得: 。
典例精讲
2.2.2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浮力的利用
(1)调节浮力的大小:采用“空心”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能漂浮在液面上。
(2)轮船采用了把它做成空心的办法,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使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3)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4)气球和气艇: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来解释气球升空。
(5)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来工作的。
(6)汤圆刚放入水中时,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汤圆煮熟时,它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
知识点回顾
2.3.1
2.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上浮:F浮>G 悬浮:F浮=G 漂浮:F浮=G
下沉:F浮<G 沉底:F浮+FN=G
(3)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
(4)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知识点回顾
2.3.1
3.漂浮问题的几个规律
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4: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5: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知识点回顾
2.3.1
4.密度计
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来工作的,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它受到的浮力总等于它的重力,由于密度计制作好后它的重力就确定了,所以它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都相同,根据可知:待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则越小,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大;反之待测液体密度越小,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则越大,露出部分的体积就越小,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知识点回顾
2.3.1
典例一:(2023春?洪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D
典例精讲
2.3.2
典例二:(2023春?芜湖期末)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0c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苹果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cm3(ρ水=1.0×103kg/m3)。
上浮
典例精讲
2.3.2
1.8
140
典例三:(2023春?抚宁区期末)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典例精讲
2.3.2
解:(1)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0.6kg×10N/kg=6N;
(2)木块的体积:V木=(0.1m)3=1×10﹣3m3,
木块漂浮,G木=F浮=6N,
G木=m木g=ρ木V木g,
木块的密度:ρ木= = =0.6×103kg/m3;
(3)木块漂浮,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F浮=6N,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 =600Pa。
典例精讲
2.3.2
3
1、(2023春?郧西县期末)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活塞式抽水机
C.船闸 D.锅炉水位计
B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2、(2023春?久治县期末)如图,我国一艘攻击核潜艇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悬停在水面下600m处,后根据演习指令,上升至400m处悬停,在此过程中(  )
A.只需向水舱内充水
B.只需水舱向外排水
C.需先水舱向外排水,后向水舱内充水
D.需先向水舱内充水,后水舱向外排水
C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3、(2023春?闽侯县期末)鱼鳔是鱼的一个重要器官,鱼通过呼吸对鱼鳔充气或放气来改变自身的体积,在水中实现上浮或下沉。如图所示,处于水面下的鱼,若把鱼鳔内的气体排出,则鱼(  )
A.体积增大 B.受到的浮力减小
C.重力增加 D.受到的浮力增大
B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4、(2023春?晋安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磨得锋利的刀刃 B.前端尖锐的逃生锤
C.滑雪时脚蹬的滑雪板 D.啄木鸟细而长的尖喙
C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5、(2023春?灌南县期末)如图所示是“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活塞和注射器筒壁之间有摩擦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大
B.测量大气压力时,为了不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应选择横截面积大的注射器
C.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需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尽量排尽筒内空气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B
3
6、(2023春?怀化期末)为了安全,禁止随意下河游泳,因为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水流“旋涡”,水流“旋涡”容易将附近的人“吸”进去,造成溺水事故,这是因为“旋涡”内的水(  )
A.流速小,压强大 B.流速小,压强小
C.流速大,压强大 D.流速大,压强小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D
3
7、(2023春?虎丘区校级期末)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质量是0.3kg,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0.01m2,则桌面受到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若它能抬起一只脚,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g取10N/kg)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300
变大
3
8、(2023春?溧阳市期末)我国研制的新型核潜艇浮出水面接受检阅,它是通过减小所受    (重力/浮力)实现上浮的;901综合补给舰也一起亮相,该舰的满载排水量约为40000t,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大约为    N。(g=10N/kg)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重力
4×108
3
9、(2023春?宿迁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8
1.4
D、A
该物体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3
(4)为了得到更普遍得结论,下列继续进行得操作中不合理得是   。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A

3
10、(2023春?大东区期末)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底面积为500cm2的足够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装了50N的水,现在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向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于水中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不计容器的自重,当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且物块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多大?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3
解:(1)由图乙可知,物体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所以物体重力G=25N,
当h=4cm时,物体刚好浸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5N,
则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25N﹣15N=10N;
(2)物由G=mg可知,物体的质量:m= = =2.5kg;
由F浮=G排=ρ水gV排可知,物块排开的水的体积:V=V排= = =1×10﹣3m3;
因为浸没所以V=V排,物体的密度为:ρ= = =2.5×103kg/m3;
(3)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水向上的浮力F浮=10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块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为10N,
所以物体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压=10N+50N=6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 =1.2×103Pa。
课堂巩固提升训练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