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揭秘北京冬奥会冰壶运动项目中的运动和力关系
——单元教学整体分析设计
01.提炼单元大观念
02.规划单元课程
03.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目 录
01.提炼单元大观念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 学业质量描述
从生活实例出发,突出课程理念,实验较为全面的考查科学探究要素。
新增内容,渗透“等效替代”思想,更加贴合生活实际中的物体受同一直线受力情况 。
重视对物理思想的领悟,形成科学推理
的物理思维。
认识安全常识中的物理道理,形成物理
观念,学会科学生活。
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
学业质量描述
从“物理观念”的角度形成初步的运动
和相互作用观念。
从“科学思维”的角度,使用科学证据,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对其七个探究过程进行实施。
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角度体会本单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学业质量描述
教学提示
课标解读
教学提示
提供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建议,情景素材建议。
课标解读
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对本单元的教与学有指导作用。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
学业质量描述
课标解读
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单元注重真实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摩擦力概念,探究出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通过分析人教版教材中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我发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八上第一章运动和八下第七章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得到了如下的知识进阶图。
纵向分析
横向分析
01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七章第七章
02
第七章力
第七章第七章
03
第八章运动和力
单元知识安排情况对比分析
教材分析
沪科版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
人教版教材
粤教版教材
横向分析
纵向分析
通过对以上四版教材关于运动和力安排情况各有千秋 ,均包含运动、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等相关知识,且人教版的课时编排模块清晰,由概念到应用,循序渐进,更利于学生学习。
重点课例 << 摩擦力 >> 对比分析
教材分析
沪科版教材
粤教版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
人教版教材
纵向分析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在"摩擦力"一课中素材选择、概念引入、实验探究进行比较,发现四个版本编排思路整体相似,都注重借助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概念,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路径,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研究,但人教版的实验探究更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通过八年级上册及下册第七章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学会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认知水平: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
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育人价值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本单元学习育人价值
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及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来达成知识目标;
在动手实验、观察思考中达成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分析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明确控制变量法等物理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
梳理现象和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述能力;
选取分析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事例,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物理的兴趣,安全教育。
01.提炼单元大观念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大概念
1
2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及其条件
平衡状态、二力平衡、力对运动的影响
机械运动、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相互作用
核心概念
重要概念
基础概念
02.规划单元课程
单元学
习目标
单元学
习方法
单元学
习重点
难点
细化课时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认知类型
1 通过冰壶运动实例,能总结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对其验证,科学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培养相互作用观。 物理观念 分析
2 通过冰壶不受推力继续向前运动惯性的分析,能运用惯性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科学态度 与责任 应用
3 通过对冰壶运动过程受力分析,能说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原因,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运用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理解
4 通过对冰壶运动时受力分析,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方向,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理解
5 通过对冰壶运动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分析,能说出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物理的兴趣,安全教育。 科学态度 与责任 应用
单元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方法
问题启发、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
科学推理牛顿第一定律、运用惯性知识、平衡状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了解摩擦力、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科学推理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概念、运用运动和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细化单元学习课时目标
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对应单元目标
牛顿第一定律 8.1.1 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冰壶运动实例,能总结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对其验证,科学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培养相互作用观。 1
8.1.2 惯性 通过冰壶不受推力继续向前运动惯性的分析,能运用惯性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2
二力平衡 8.2 二力平衡 通过对冰壶运动过程受力分析,能说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原因,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运用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3
摩擦力 8.3.1 摩擦力 通过对冰壶运动时受力分析,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方向,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4
8.3.2 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方法。 通过对冰壶运动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分析,能说出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物理的兴趣,安全教育。 5
03.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设计流程
知识结构图
设计思路
设计情景任务
设计评价任务
单元教学设计流程
---------摘自田成良老师讲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单元知识结构图
《运动和力》知识结构图
运动和力
物体不受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
科学推理
物体受力
平衡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摩擦力
惯性
不是平衡力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产生原因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接触面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二力平衡
《运动和力》单元设计思路
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建构物理规律的科学推理思路。
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层次性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1
2
3
从单元的视角设计教学,有利于知识结构化,发生深度学习。
----物理规律学习摘自田成良老师讲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单元教学情景任务设计
《运动和力》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子任务 课时安排 设计意图
揭秘北京冬奥会冰壶运动项目中的运动和力关系 任务一:冰壶运动最终停下来原因,不 受力时运动状态。 2 利用真实情景问题激发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任务二:冰壶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力时运 动状态分析。 1
任务三:冰壶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不 同原因分析。 2
单元教学评价任务设计
课中小组合作评价量表
课堂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作业评价
——冰壶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不同原因分析
人教版 八年级 物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冰壶运动时受力分析,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3. 通过对冰壶运动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分析,能说出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任务一 :认识滑动摩擦力
活动1:感知摩擦力
问题1:书为什么分不开?
问题2:手推冰壶运动中,对冰壶受力分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力?
F支
G
F推
任务一 :认识滑动摩擦力
活动2:分析滑动摩擦力
问题1:你能否概括出阻碍冰壶运动的力是什么样的力?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②发生相对运动③ 接触面粗糙
任务一 :认识滑动摩擦力
活动2:分析滑动摩擦力
问题2:使手中牙刷向前或向后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哪里?作用点在哪里?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的。
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画在重心上
问题3:如何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呢?
F拉
f
水平方向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任务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控制变量法
①1、2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通过加减砝码改变木块
对木板的压力,测出滑动摩擦力。
②2、3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木板的粗糙程度,测出滑动摩擦力。
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可能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
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24,说出你设计实验思路?
1
2
3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次数 压力的大小程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 摩擦力(N)
1 小 光滑
2 大 光滑
3 大 粗糙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论:
由1、2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由2、3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何改进?
交流与评估:
1
2
3
2
3
4
1、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不便于操作。
2、测力计处于运动状态,不便于读数。
任务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任务三:冰壶运动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分析
活动:冰壶运动运动员两只鞋底的材质分析
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做成的
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做成的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请说出你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
基础性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P26
拓展性作业:请你总结并写出自行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