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病句重点突破+例题练习
2024
01
生活中的常见病句
影视剧中的病句
病句:
这日子又不知轻重的。
改句:
这些日子这孩子不知轻重。
影视剧中的病句
款待:就是热情优厚的招待。
影视剧中的病句
不惑,指40岁的年纪。
02
病句主要类型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试题分析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病一:成分残缺 “会使……”失去主语,去掉“会使”,使“听觉毛细胞”做主语。
语病二:搭配不当,“形成……下降”,可改为“导致……下降”
试题分析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文中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试题分析
答案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中,并列成分结构混乱,应该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可改为“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或者“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二是“导致”使用不当,“导致”后常用于不好的结果,用于“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不恰当,可改为“使得”。
03
病句类型重点突破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答案 画线句有两处成分残缺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通过”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掉“通过”;二是“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前缺少主语,应在“有助于”前加“他们”。
找找病因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2)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答案 暗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应在“给予”前加“大会”。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成分残缺
2.宾语残缺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 肺鱼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的记录在整个地史时期都有较好的保存,肺鱼身体结构的变化连续地展现出它们由海洋到陆地淡水环境。
答案
“展现”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可在“淡水环境”后加“的适应过程”。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成分残缺
3.谓语残缺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
“推进……必要性”前缺少谓语动词,可在“推进”前加“凸显出”。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成分残缺
3.谓语残缺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2) 近年来,《战狼Ⅱ》《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答案
“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前缺少谓语动词,可在“精良”前加“具有”。
提醒事项
辨析宾中,抓住特征
所谓宾语残缺,实际上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残缺有两种情况:一是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成了宾语,二是宾语中心语前面有较复杂的定语。因此,要辨析宾语残缺,首先要顺着谓语找宾语,尤其要注意谓语后面的成分过长或过于复杂这一特征。
另外,介词有时因为所带宾语过长而缺失中心语,也要值得注意。
成分赘余
(二)成分赘余
3.成分赘余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美食佳肴如人生百味,你品我尝方知其个中滋味。
答案 “其”即“这”,“个中”即“这之中”,“其”与“个”语义重复,应删掉其一。
成分赘余
(二)成分赘余
3.成分赘余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或画横线句子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2)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答案 “又再次”语义重复,应删掉“又”或“再次”;另外,“15%到30%”本身就是一个区间,后面不能用概数,应删掉“左右”。
成分赘余
(二)成分赘余
tips:
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重复;二是句子里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不好理解,主要有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附加成分多余等。成分赘余更多的是语义性赘余,有的甚至成了习惯,应特别注意。如:实属(是)、(非常)悬殊、(更加)弥足珍贵、(正)方兴未艾等,括号里面的内容皆属于赘余成分。
成分赘余是个冷考点,而且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对此,一方面要准确、细致地理解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在平时应注意积累一些习惯性赘余词语。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tips:
结构混乱在高考考题中一般有三种情况:
1、句式杂糅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一起,就造成了结构混乱。
2、中途易辙
中途易辙,就是在表达句意时,前一个分句没有说完,而后一个分句又暗换了主语,造成表意混乱。
3、藕断丝连(前后牵连)
“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也就是说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1) 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答案
“旨在……为目标”把“旨在……”与“以……为目标”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删掉“为目标”,或把“旨在”改为“以”。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2) 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答案
“当……下”将“当……时”与“在……下”杂糅在一起,可把“当”改为“在”。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2、中途易辙
(1)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答案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以来”,主语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它“首次……以来”后续情形如何没有叙述的情况下,紧接着说“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主语中途易辙。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2、中途易辙
(2) 全球2 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答案
“科学家经过……”,接下去应写“科学家”如何,但下句却说“黑洞照片”面世,导致前句只说了半截话。(说明:也可解释为暗换主语)
改成:“经过科学家……”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2、中途易辙
(3)MH370自失联以来,中国政府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连日来,搜救发现的疑似物体被证明大都是海上垃圾。
答案
错误:前面的句子的陈述对象是“MH370”, 句意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新的陈述对象“中国政府”。
修改:自从MH370……
结构混乱
(三)结构混乱
3、藕断丝连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答案
“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前后牵连,结构混乱。即“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既作“赞美”的宾语,又作“形成了奇妙的平衡”的主语。可在“舞台设计”后加逗号,在“形成”前加“认为这二者”。
小结做题步骤
总的来说,做题步骤如下: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04
提升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地方,有一盏迎春花,是踏实的,笃定的,会有人间烟火味徐徐弥散。它像一个清爽的邻家女孩,以其素雅唤醒人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对卓尔不群的生命姿态的尊崇和效仿;它又像一个人的成长, 这个人如果拥有单纯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新鲜的绿叶,成就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
如果这个人拥有单纯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新鲜的绿叶,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评分参考:每修改出一处给 1 分,句意通畅给 1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沙坪坝土湾6号有一栋青砖灰瓦的小平房,这座低矮的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如今为鳞次栉比的高校所遮掩,人们已经很难发现,但在当时,它却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重庆之蛙。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句通顺连贯,不得改变原意。(4分)
解析: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低矮的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语序不当,应把“低矮的”放在“建筑”的前面;
二是“人们已经很难发现”中途易辙,前面句子主语都为“建筑”,此处应主语一致,改为“已经很难被人们发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沙坪坝土湾6号有一栋青砖灰瓦的小平房,这座低矮的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如今为鳞次栉比的高校所遮掩,人们已经很难发现,但在当时,它却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重庆之蛙。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句通顺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这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低矮的建筑,如今为鳞次栉比的高校所遮掩,已经很难被人们发现。
感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