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综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8PPT+教学设计等9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综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8PPT+教学设计等9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03 15:27:35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血液循环的基础知识,为学习这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做好了铺垫,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探究的能力。同时也知道了一些有关尿液的常识,但非常肤浅,如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对于他们来说也显得抽象了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时可以借助图片和教师引导来帮助理解。
2.从学生年龄特征上看: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认识,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对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比较弱。这些特征对教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效果分析
本节课在设计时本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结合我县教研室提出的“两案并行,探索为先,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十六字”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预习热身》,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出问题答案,以便让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利用课件展示《探究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等探究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分析、总结,以体现探究所领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单位:平邑兴蒙学校 姓名:邵长进
【教材分析】




知识
技能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认识排尿的意义,了解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过程
方法
1.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推想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1.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2.流经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主要演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动画等。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新知部分,搜集有关肾脏疾病方面的资料。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
题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
引入
出示几张尿常规化验单,提出思考题,诱导学生思考、回答,导入话题,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课堂气氛,引出课题。
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目标
学生默读、认定目标
预习热身
见学案
课件展示《预习热身》,引导学生完成预习新知,巡视指导。
带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勾画重点,完成预习新知的相关内容,学生质疑。
合作
交流
精讲
悟疑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课件展示探究一思考题、泌尿系统组成图及P72讨论题:
结合泌尿系统的课件和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讨论。
课件展示《跟踪训练》题
质疑:尿液在肾脏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结合泌尿系统的课件,观看书上的插图,说出课件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猜测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
练习、回答。
二、尿的形成
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尿的形成过程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成分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对原尿成分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排尿的意义
课件展示探究二思考题、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及思考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勾画重点,结合课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肾和肾单位。
课件展示资料分析数据分析表及讨论题: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师巡视,参与小组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动画展示肾的内部结构课件,帮助学生认识肾小球、肾小囊壁和肾小管的功能,理解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右图所示的知识网络。
课件展示思考题: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夜仅有1.5升左右,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请说明理由。排尿的意义有哪些?
结合课本图4-44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勾画重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肾的内部结构课件,掌握肾单位的基本组成。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资料,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观察肾内部结构的课件,推理、讨论、表达、交流。
观察课件演示,进一步明确得出: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②肾小管对原尿成分有重新吸收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如下的知识网络: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
三、其他排泄途径
课件展示以上连线题,要求学生看书完成。
课件展示《跟踪训练》题
看书、完成课件中的连线题,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三条途径,以及排出的废物。
练习、回答
当堂达标
达标题
课件展示《达标题》,讲解综合题
练习、回答、反馈
板书
设计
课件28张PPT。创设情景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创设情景 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重点、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2.流经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
预习热身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 。途径有:通过 形成 排出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形成 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通过 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2.泌尿系统是由 组成的。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它是由 、 、
三部分组成的。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 外,血浆中的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 、大部分的 和部分 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 等物质就形成了尿液。排泄肾脏尿液汗液呼吸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肾小囊葡萄糖水无机盐水、无机盐、尿素探究一:泌尿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P72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泌尿系统的课件,观看书上的插图,说出课件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完成教材p72讨论题。观察与思考1.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各器官有何功能?
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脏的颜色,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观察与思考1.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各器官有何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观察与思考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脏的颜色,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肾动脉的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脏的颜色为红色。推测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观察与思考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跟踪训练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肾脏——形成原尿
B.尿道——排出尿液
C.膀胱——形成尿液?
D.输尿管——排出尿液B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结合课本图4-44阅读课本P73的有关内容,回答: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资料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对P74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①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作用有什么特点?
③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探究二肾单位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结构有何特点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套在肾小球外面,下接肾小管弯曲细长,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以上流动着动脉血的血管有哪些?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单位的结构肾动脉肾小囊肾小管(静脉血)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分析比较如下表: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还有多余的水。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分析比较如下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肾小囊的液体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分析比较如下表: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3.阅读课文P74—75倒数一、二段,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包括 和 两个过程。
4.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夜仅有1.5升左右,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请你说说理由。
5.排尿有什么意义?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的形成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过滤到肾小囊中。含:各种成分及代谢废物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形成尿液(终尿)重吸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2、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肾小管中剩下的物质:
水和无机盐、尿素尿的形成形成原尿形成尿液尿的形成和排出(过滤作用) 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尿酸(原尿)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重吸收作用)(尿液)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4.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夜仅有1.5升左右,为什么?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请你说说理由。5.排尿的意义:1、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呼气出汗
排尿排 泄排 遗排便(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探究三:排泄的途径跟踪训练1.肾小球是多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与之相连的血管(? )
A.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
B.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静脉
C.入球血管是小动脉????????
D.出球血管是小静脉
2.肾炎病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单位? ???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AB达 标 题1.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
2.尿液是通过下列哪一结构形成的 (?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3. 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CDB达标题4.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发现的是 ( ??)
A.大分子蛋白质 ?? B.葡萄糖??
C.尿素? D.各种血细胞
5.人喝下去的水,一部分会随尿直接排出,这部分水可不经过的部位是 (? )
A.肺 B.左心室
C.肾 D.肾静脉DC达标题6.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在流经[ ] ________时,通过[ 1 ] 和[ 2 ]的______作用,除_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 _______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______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_的平衡,维持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1 肾小球滤过血细胞3 肾小管葡萄糖尿素废物水和无机盐组织细胞 教材分析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知道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与通过呼吸运动获得的氧气相结合,从而释放能量为人体利用。人体的这一过程与工厂生产相类似,在消耗原料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同时,也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在人体的积累必将导致人体机能受损,故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之后安排了人体废物排出相关知识,起到一个延伸和完善的作用。通过学生观察与思考,要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在安排学生进行资料分析,理解尿的形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章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观课记录
1、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灌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中体现“两案并行,探索为先,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十六字”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预习热身》、《探究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等探究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分析、总结,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这一特征。
3、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4、注重利用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注重利用《跟踪训练》、《当堂达标》题及时训练、当堂达标,一方面利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能通过练习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评测练习
跟踪训练(一)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肾脏——形成原尿
B.尿道——排出尿液
C.膀胱——形成尿液?
D.输尿管——排出尿液
跟踪训练(二)
1.肾小球是多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与之相连的血管(? )
A.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
B.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静脉
C.入球血管是小动脉????????
D.出球血管是小静脉
2.肾炎病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单位? ???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当堂达标
1.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
2.尿液是通过下列哪一结构形成的 (?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3. 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4.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发现的是 ( ??)
A.大分子蛋白质 ?? B.葡萄糖?? C.尿素? D.各种血细胞
5.人喝下去的水,一部分会随尿直接排出,这部分水可不经过的部位是 (? )
A.肺 B.左心室 C.肾 D.肾静脉
6.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在流经[ ] ________时,通过[ 1 ] 和[ 2 ]的______作用,除_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 _______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______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_的平衡,维持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课后反思
1、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2、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利用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等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3、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利用课件结合模型、挂图、实物和多媒体动画,将文本知识图像化,抽象知识直观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展示了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的过滤现象------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以及全部的尿素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以及原尿流经肾小管发生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让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了这一重点。
4、要充分调动学生,及时进行反馈。通过问题引领、师生互动、小组活动、个别提醒的方式,尽可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双边活动中来,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诊断性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面向全体,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改进和完善:
1、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方面,我还需要多探讨、多实践,找出更实用、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2、时间搭配需更合理,教师在合理把握教学节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标分析:
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对于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要求,具体内容是: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具体要求,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制定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
1、能够结合模型或挂图指认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
2、能够指认出哺乳动物肾的基本结构;
3、能够概述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
4、能够解释引起相关泌尿系统疾病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数据和材料信息,培养学生根据数据、资料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