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题壁诗的特殊意义。 在“三读”中品味古诗,掌握“会吟诵、知诗意、悟情感”的学习方法。 结合苏轼人生经历,个性品悟诗中哲理,感悟苏轼敢于“走出自己”的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三读”中感受这首诗的多元解读魅力,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并感受到苏轼在诗中传递的属于他的独特人生智慧——敢于走出自己。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在庐山前,完成表达任务一:读数据,说目标。 (一)课前调查,了解基础。课前“苏轼知多少”问卷结果显示:苏轼诗词在小学阶段总共出现了6首诗词,其中,前4首80%以上的同学都会背,高达98%以上学生已会背《题西林壁》。 (二)分析问题,明确思路。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需求柱状图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苏轼人生经历、苏轼的故事、吟诵以及跟苏轼有关的美食、建筑等。分析这些数据,明确本课的学习思路为:融合苏轼“知人论世”的相关资料,助力学生认识苏轼从感性、零碎、平面走向理性、立体、深刻。 图一:学生对苏轼诗词的了解数据 图二:学生对学习本课的需要数据 【环节设计意图】 苏轼诗词在小学阶段共有6首,基于学生已对《题西林壁》耳熟能详,故在上该课前设置二维码前测,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选择有效的策略推动学生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完成创意表达任务一——自主确定学习目标与思路,教师当好“导游员”和“牧羊人”。 二、“趣”在题壁时,完成表达任务二:听故事,说场景。 (一)什么是题壁诗 1.猜一猜,古人更喜欢在哪些墙壁上题诗?(驿站、酒店、楼台等) 2.这首诗题在哪里?(介绍西林寺的位置与地位) (二)为什么写题壁诗 1.提问:宋代已经发明了印刷术,那为什么诗人们还要把诗写在墙壁上呢?通过猜测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题壁诗”追根溯源。 2.简要讲述林升《题临安邸》的故事:一诗扬天下。 让学生明白:题壁诗是有所寄托的,要么想实现政治抱负,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要么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还有一种是,寄托自己的兴趣爱好。 3.猜测:大名鼎鼎的苏轼为什么也像无名诗人林升一样在墙壁上题诗呢?(讲述苏轼与西林寺主持的故事) 4.想象:苏轼题诗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什么时间?怎样的场景?哪些人在一起?苏轼的情绪?在场人的表现?充分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创意表达。) (三)当代社会还有题壁诗吗? 古今类比:引导学生了解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古代的“题壁”就类似于现在的朋友圈、微博、视频号、抖音等,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诗就传唱出来了。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这样一炮而红,流传今天的。 【环节设计意图】 题壁诗是该年段学生第一次接触,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题壁诗的起源,并与当下常用的多媒体社交工具相联系,让学生明白“题壁诗”可以说是当代“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软件的“祖师爷”。同时,结合苏轼“题”诗这一过程的丰富内涵,引发学生完成第二回合创意表达。 三、“乐”在吟诵中,完成表达任务三:吟古诗,说诗意。 “三分诗词,七分吟唱”,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故教学时先采用吟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吟唱该诗,初步理解诗意。 第一次:“平长仄短入声促”吟准平仄。横线代表平声,长短代表音长;竖线代表入声,读起来较短;感叹号是入声,比仄声更短促,引导学生了解基本规则后,练习“横看”(两平)“远近”(两仄)“各不”(两入)“面目”(一仄一入)。 第二次:跟着音频学吟唱。 第三次:借助用音乐伴奏突出声音的层次感,在吟诵中初步感知诗人豁然开朗的情感。 学生熟练吟诵古诗后,请学生说说通过吟诵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 图三:《题西林壁》吟诵版 四、“思”在不识中,完成创意表达任务四:品诗景,说诗理 (一)观赏,“说”庐山景 出示中国地图和庐山风光图,了解庐山地理位置与风貌: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引出赞美庐山的经典语句:匡庐奇秀甲天下。视频展现庐山的风光绮丽,感受庐山独特的自然风源,以此推进创意表达:漫步庐山,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口语表达) 峰峦雄伟的庐山屹立在眼前,你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美不胜收啊! (二)品析,“讲”庐山诗 1.群文赏读:借助多媒体技术,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先展示3500位文人写下超过16000首关于庐山的诗词,再选其中经典的名句,引导学生品一品,再说一说:从这些诗中你感受到什么? 图四:庐山诗词 2.专题比较:评“李苏”诗 说起庐山,很容易想起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一度把庐山推上了巅峰,被公认为宋代前写庐山最好的诗。对比两位大诗人的诗,完成任务: (1)画一画:两首诗各描写了庐山哪些景观? (2)说一说:两首诗写庐山角度有什么不一样的? 3.哲理思辨:明“不识”意 (1)苏轼从哪些角度看庐山?看得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2)苏轼从这么多角度看过庐山了,应该说是看了个遍了,可他为什么偏偏还要说是“不识”呢?庐山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 (3)苏轼找到了“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方法了吗?(不在此山中) 【环节设计意图】 在“庐山景与诗”的头脑风暴中,通过赏析与思辨,引导学生明白苏轼这首诗的高明之处:语浅意深,不刻意走唐诗的老调,不再写庐山怎么美,怎么美,而是开辟新道路,以才学为诗,以言理为特色,将深刻的人生哲理融入到通俗易懂的语言中。 五、“悟”在山之外,完成表达任务五:知人世,达自己。 (一)知“诗”来处,明苏轼所感 出示苏轼“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的相关资料,介绍苏轼此次来庐山游玩的背景,提问:苏轼只是在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吗?说说:他其实还在反思什么呢?他发现自己更不识真面目的是什么呢?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锒铛入狱,差点没了性命。1084年,苏轼由黄州转汝州继续受贬,经过江西九江,与好朋友参廖同游庐山,因感慨自己的人生而写下这首哲理诗。) (二)晓“苏”去处,知苏轼所达 1.出示问题:结合苏轼后半生的经历,说说苏轼写这首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2.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群汇编资料:苏轼走出去后,他的人生有什么变化? 图五:苏轼“身行半天下”及汇编资料截图 3.创意表达:通过汇编资料,学生对苏轼初步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经过乌台诗案后,看到庐山美景,仅仅只是想告诉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模仿苏轼诗词,创编最后两句话:不识( ),只缘( )。 【预设】 不识人间烟火,只缘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是时务,只缘心中有百姓。 不识政治,只缘身在名利。 (三)明“己”之行,用苏轼之“渔”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举例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者对苏轼更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