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时分层训练第六单元能力提升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时分层训练第六单元能力提升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4 11: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能力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6分)
从古至今,冬日浪漫总少不了冰雪的装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万物银装素裹的美妙景色令人陶醉。冰雪晶莹剔透、润泽万物的特质,也被借喻赞美人类纯洁、崇高的品质。冰雪的人文内涵,不断(A)着一代代艺术家以画笔表现冰雪幻境的灵感。
古人以“留白法”“弹雪法”,借地为雪、托物为雪,通过染天涂地来烘托雪意。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被广泛运用。例如何加林的作品《雪山飞鹰》,白云萦绕,雪山巍峨,赛道wān yán,着力表现了北方雪景山水的大气和苍茫。无论是对雪松的勾勒、云气的布势,还是对群山的塑造,作品都是“林木枝干以仰面留白为挂雪之意”。留白处 即雪。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B),充满悠远与juàn yǒng的意味。有人说,雪是冬天的留白。这类运用留白法创作的雪景山水,无疑也是颇具东方山水意境的。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2分)
wān yán juàn yǒng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激励 激发 惟妙惟肖 含蓄巧妙
A: B: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呜呼!其真无马邪?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弗学,不知其善也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执策而临之
D.天下为公 忍能对面为盗贼
4. 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忧”可以体现作者的博大情怀,使命、责任、担当是其核心内涵。“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为实现天下穷苦人住有所居而忧心;“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是杜甫为百姓疾苦而忧伤;“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是韩愈为人才被埋没而忧愤;“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卖炭翁》),是白居易为黑暗社会而忧虑;“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是陆游为梅花处境之悲凉而忧愁。
5.请你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关键词联读两部作品,并结合其内容阐释理由。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名人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平凡的世界》
小贴士:联读,就是将两篇或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读,找出作品间在主题、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共同特点,加深阅读的印象。
(2022·陕西渭南白水县期末)6.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补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将活动标语的下句补充完整。(2分)
上句:和谐社会水秀山青人亦亲
下句:文明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班长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2分)
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海报】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同学们搜集了两张图片选做封面,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结合选图阐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4分)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7.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诗,描写了浣花溪畔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
B. 首联中的“长夏”点明时间,“江村”照应诗题。
C. 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生活的富足。
D. 本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是杜甫后期的作品。
8. 请简要品析首联中“抱”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0分)
【甲】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①奚:怎么。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 然后能自反也 反:返回
C. 君子之学必好问 好:喜欢、喜爱
D. 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舍弃
10. 将【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1.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甲】文论述了①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乙】文论述了②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云南西双版纳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 北冥有鱼》)
【乙】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①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鹏之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③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④;适百里者,宿舂粮⑤;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 逍遥游》,有改动
【注】①坳堂:堂上的低洼地方。②培风,乘风。③夭阏:yāo è,受阻挡而中断。④腹犹果然:肚子还是饱饱的。⑤舂根:隔宿捣米备粮。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怒而飞 怒:______________
(2)抟扶摇而上者 抟:______________
(3)三餐而反 反:______________
(4)适百里者 适:______________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4. 【甲】文中大鹏徙于南冥需要借助的外部条件是①____,而之所以要这条件,用【乙】文的话解释就是:水之积不厚,负大舟就会无力;②____。(2分)
15. 请概括选文中大鹏和蜩、学鸠的形象特征。(4分)
(2022·浙江嵊州期末)(四)文言文阅读(14分)
公孙弘①不辱使命
孟尝君为从②。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如使人先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③之秦。
昭王④闻之,而欲丑⑤之以辞。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十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人⑥,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尝君之好人也奚如?”公孙弘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之师⑦,说义听行,能致其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染其衣,如臣者十人。”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公孙弘曰:“敬诺。”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国也;孟尝,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使⑧矣。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公孙弘:战国中期齐国相邦孟尝君的门客。②从(zòng)合纵联盟。孟尝君想联络齐、韩、魏对抗秦。③乘(shèng):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④昭王:指秦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⑤丑:羞辱。⑥孟尝君好人:孟尝君爱惜人才。⑦而治可为管、商之师:如果谈到治理国家,可以做像管仲、商鞅这样的军师。⑧足使:有才能的使者。
16. 小语整理了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请你一起填写。(4分)
序号 方法借鉴 文言字词
(1) 查阅字典法:谢:A.感谢 B.道歉 C.辞去 昭王笑而谢之:__________(填序号)
(2) 联系成语法:应接不暇 奚暇从以难之:__________
(3) 课内迁移法:不独子其子 不友乎诸侯:__________
(4) 语境推测法:“必以其血洿其衣”从语境中可推断,“洿”是沾染的意思。 寡人善孟尝君:__________
17. 用“/”给划线句断句。(限断2处)(2分)
今 孟 尝 君 之 地 方 百 里 而 因 欲 难 寡 人 犹 可 乎
18. “从微表情中读懂人物的内心”,小语关注到秦昭王的两次“笑”,请分析这两次“笑”所蕴含的深意。(4分)
(1)昭王笑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昭王笑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章结尾处称赞公孙以“可谓足使矣”,请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原因。(4分)
链接材料:
做好应对,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子有力的回应。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部编教材八下P25“口语交际”
三、写作(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中国队取得金牌数量第三的佳绩,创造了历史。其中18岁的谷爱凌独得2金1银,一举成名,引发热议。海角中学八(1)班召开主题班会,师生们纷纷发言,回味着冬奥会的点点滴滴——
班主任王老师:冬运会上,谷爱凌无疑是中国选手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才18岁,在跳台上自信满满,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学生1: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在第二跳结束后,谷爱凌妈妈建议她做难度低的动作,力保银牌。可她坚持要挑战自我,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完成了历史上没有女孩挑战过的动作。
学生2:谷爱凌对于冰雪的这份热爱可以追溯到她3岁时。她8岁加入专业滑雪队,9岁开始在各类比赛上拿奖无数。正如谷爱凌所说,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付出,更是热爱。
学生3:谷爱凌在准备2021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的一次训练中排伤,导致右手韧带撕裂,手骨粉碎性骨折,医生劝她赶快手术治疗。当得知手术后要恢复6周,谷爱凌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打上石膏,戴着防护手套去比赛。最终她赢得了“两金一铜”的成绩。
(1)请将题目“成长的路上需要 ”补充完整,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
(2)你的好朋友小文同学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很苦恼,又被妈妈数落,情绪很低落。这次冬奥会主题班会后,请你以“给小文同学的一封信”为题目,写一封信,结合谷爱凌的事迹,来开导小文同学。
(3)当你面对学习上、生活上,或者其他方面困难时,你多希望有一个人和你一起共同面对;当你获得成功时,你多希望有一个人和你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当你背起行囊,远足探险时,你多希望有一个人和你一起旅行……请发挥想象,以“谷爱凌来到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能力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6分)
从古至今,冬日浪漫总少不了冰雪的装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万物银装素裹的美妙景色令人陶醉。冰雪晶莹剔透、润泽万物的特质,也被借喻赞美人类纯洁、崇高的品质。冰雪的人文内涵,不断(A)着一代代艺术家以画笔表现冰雪幻境的灵感。
古人以“留白法”“弹雪法”,借地为雪、托物为雪,通过染天涂地来烘托雪意。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被广泛运用。例如何加林的作品《雪山飞鹰》,白云萦绕,雪山巍峨,赛道wān yán,着力表现了北方雪景山水的大气和苍茫。无论是对雪松的勾勒、云气的布势,还是对群山的塑造,作品都是“林木枝干以仰面留白为挂雪之意”。留白处 即雪。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B),充满悠远与juàn yǒng的意味。有人说,雪是冬天的留白。这类运用留白法创作的雪景山水,无疑也是颇具东方山水意境的。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2分)
wān yán juàn yǒng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激励 激发 惟妙惟肖 含蓄巧妙
A: B: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答案:
(1)蜿蜒 隽永
(2)激发 含蓄巧妙
(3)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在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中,被广泛运用。(或者: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被广泛运用到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中。)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隽永:(言语、诗文)意味深长。
(2)激励:激发鼓励。激发:激励使奋起。根据后文的“一代代艺术家”可知,应用“激发”。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含蓄巧妙:(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灵巧高过寻常。根据前文的“艺术手法”可知,应用含蓄“巧妙”。
(3)本题考查语病修改。成分残缺,应改为: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在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中,被广泛运用。或:这种传统的法,被广泛运用到冬奥题材中国画创作中。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呜呼!其真无马邪?
答案:C
解析:C项,例句和C项都是判断句式。故选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弗学,不知其善也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执策而临之
D.天下为公 忍能对面为盗贼
答案:D
解析:A项,两个“其”均为代词,它(的);B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的;C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判断动词,是/动词,做。故选D。
4. 阅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忧”可以体现作者的博大情怀,使命、责任、担当是其核心内涵。“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为实现天下穷苦人住有所居而忧心;“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是杜甫为百姓疾苦而忧伤;“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是韩愈为人才被埋没而忧愤;“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卖炭翁》),是白居易为黑暗社会而忧虑;“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是陆游为梅花处境之悲凉而忧愁。
答案: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 已是黄昏独自愁 一任群芳妒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重点字“兀、庐、已、矣、邪、裳、炭贱、妒”的书写。
5.请你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关键词联读两部作品,并结合其内容阐释理由。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名人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平凡的世界》
小贴士:联读,就是将两篇或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读,找出作品间在主题、内容、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共同特点,加深阅读的印象。
答案:示例:A组关键词:磨难。保尔一生经历了多次磨难,四次死里求生,正是这些磨难磨练了他顽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磨难,回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家境贫寒,听力渐渐消失,承受失恋的痛苦,最终完全丧失了听力,这些磨难都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创作出了诸多闻名世界的名曲。
B组关键词:坚韧。保尔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坚韧的意志,战胜磨难,重新回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孙少安开办砖厂发家致富,后因烧坏了砖而停办,还欠了很多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孙少安用自己的坚韧与顽强再次开起了砖厂,也开启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答要符合名著内容和主旨,言之成理即可。
A 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一生经历了多次磨难,四次死里求生,这些磨难磨练了他顽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磨难,保尔回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家境贫寒,听力渐渐消失,承受失恋的痛苦,最终完全丧失了听力,这些磨难都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创作出诸多闻名世界的名曲。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经历了种种磨难,并凭借坚强意志战胜了磨难。由此,这两部名著可提炼关键词:磨难。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当过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析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仍坚持创作,终生拼搏。《名人传》中三巨子,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但他们凭借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顽强地同命运作斗争,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拼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经受了种种磨难,并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磨难。“拼搏”的主题,贾穿小说的始末。由此,这两部名著可提炼关键词:拼搏。
B 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四次死里逃生,凭借的都是他顽强的意志。结尾部分,他凭借自己坚韧的意志,战胜病魔,以写作的方式重新回到革命者的行列之中。《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立志改变乡村和家庭贫穷的状况,开办了砖厂,后因烧坏了砖而倒闭,他欠了很多的外债。在家人的鼓励和自己坚韧意志的支撑下,他又重新开起了砖厂,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开启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凭借坚韧的意志走向成功。由此,这两部名著可提炼关键词:坚韧。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当过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仍坚持创作。《平凡的世界》讲述孙少安与孙少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之中摸爬滚打,在磨难中拼命挣扎,往前迈进,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经历了种种磨难并战胜了磨难。由此,这两部名著可提炼关键词:磨难。
(2022·陕西渭南白水县期末)6.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补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将活动标语的下句补充完整。(2分)
上句:和谐社会水秀山青人亦亲
下句:文明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班长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2分)
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海报】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同学们搜集了两张图片选做封面,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结合选图阐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2分)
答案:(1)示例:源远流长根更深
(2)示例:活动二:举行“以和为贵”讲故事比赛; 活动三:举行“以和为贵”演讲比赛
(3)示例一:图一效果更好。图一主体部分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幸福的婴儿,手托展翅欲飞的和平鸽,反映了人们追求和平发展的心愿,与本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画面生动形象,用它做封面,能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示例二:图二效果更好。这幅书法作品,以“以和为贵”为核心,重点凸显了“和”字,并对“和”主题进行了阐释——和善、和睦、和顺、和谐、和美、和平,与本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一致;画面直观,用它做封面,更能引发同学们对“以和为贵”这一主题的认识。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上句中“水秀山青”为并列短语,“人亦亲”符合“名词+副词+名词”的形式,符合“以和为贵”的主体即可;例如补充:源远流长情更浓。
(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形式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专家讲座等,要结合主题具体设计。联系示例“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可知整体应为动宾短语,符合“动词+主题+形式”的格式,如:举行“以和为贵”手抄报比赛,举行“以和为贵”黑板报比赛。
(3)本题考查图文转化。明确所选的封面图,结合画面内容,主题等表述理由即可。
示例一:图一效果更好。画面中展现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婴儿,手中托着想要展翅高飞的和平鸽,表现了人们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景,人们希望和美的生活,切合“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
示例二:图二效果更好。本幅书法作品以“以和为贵”为中心,放大了“和”字,体现了“和”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和”的意思(和善、和睦、和顺、和谐、和美、和平),主题明确,能够引发学生对“和”的思考。
二、阅读理解(42分)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4分)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7.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诗,描写了浣花溪畔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
B. 首联中的“长夏”点明时间,“江村”照应诗题。
C. 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生活的富足。
D. 本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是杜甫后期的作品。
8. 请简要品析首联中“抱”字的妙处。(2分)
答案:
7. C
8.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茅草屋周围的环境和溪水的流动,表现出诗人与周围自然景观的融合和诗人内心的舒适。
解析:
7.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C.有误,“表现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生活的富足”理解有误,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是通过描写普通的生活画面,表现出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安然闲适,并非是“富足”。
故选C。
8.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清江一曲抱村流”的意思是: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诗句用“抱”字,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安适祥和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内心舒适和惬意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0分)
【甲】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①奚:怎么。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 然后能自反也 反:返回
C. 君子之学必好问 好:喜欢、喜爱
D. 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舍弃
10. 将【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1.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甲】文论述了①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乙】文论述了②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 B
10. (1)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能够喜爱学习的人。
11. ①教与学 ②问与学 ③实践出真知 ④学习要勤学善问。
解析:
9.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
理解句意,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
B.句意:然后能自我检查。反:反省;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学:同“敩”,教导;学:学习;
(2)好:喜欢;而: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甲】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可见,在学习后才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继而引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可知,了解自身问题才能够自我反省、自我勉励,有所收获;文章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最后阐明了“教学相长也”的观点;从【甲】文中我们可以受到的启发是: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在自我反省、勉励后才能收获真知,有所成长。
从【乙】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可见,文章论述了问与学的关系,认为提问与学习相辅相成,通过学习提出疑问,解决后就会增长学识;启示我们:学习要勤奋学习,善于提问。
【点睛】参考译文:
【乙】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2022·云南西双版纳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 北冥有鱼》)
【乙】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①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鹏之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③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④;适百里者,宿舂粮⑤;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 逍遥游》,有改动
【注】①坳堂:堂上的低洼地方。②培风,乘风。③夭阏:yāo è,受阻挡而中断。④腹犹果然:肚子还是饱饱的。⑤舂根:隔宿捣米备粮。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怒而飞 怒:______________
(2)抟扶摇而上者 抟:______________
(3)三餐而反 反:______________
(4)适百里者 适:______________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4. 【甲】文中大鹏徙于南冥需要借助的外部条件是①____,而之所以要这条件,用【乙】文的话解释就是:水之积不厚,负大舟就会无力;②____。(2分)
15. 请概括选文中大鹏和蜩、学鸠的形象特征。(4分)
答案:
12. ①用力鼓动翅膀 ②盘旋飞翔 ③同“返”,返回 ④去,到
13. (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
14.①六月的大风 ②风之积不厚,就无法负载巨大的翅膀
15. 大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不折不挠,一往无前:蜩和学鸠体型微小,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孤陋寡闻而安于享乐,自鸣得意。
解析: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振动翅膀奋起直飞。怒:振奋,用力鼓动翅膀。
(2)句意:振动翅膀奋起直飞。抟:盘旋飞翔。
(3)句意:吃晚餐前就可以返回。反:同“返”,返回。
(4)句意:到百里之外去。适:去,到。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野马:山野里的雾气;息:气息;吹:吹拂;
(2)置:放置;胶:粘住不动。
14.本题考查文章信息提取。
甲文中,“鹏之徙于南冥也”,要借助外界条件。根据“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大鹏迁徙到南海,要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了北海。第一空填“六月的大风”。
乙文中,对大鹏迁徙到南海要凭借大风这一条件作了更详尽的描述,“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意思是: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可据此填空。
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根据甲文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可知大鹏形体硕大无比,力大无穷;根据“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大鹏志存高远,追求无拘无束、高远博大的自由,善借长风,不折不挠,一往无前。
结合文中“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体现了它们渺小卑怯、苟且偷安,且自鸣得意心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寒蝉与小灰雀不明白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这说明它们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点睛】参考译文:
【乙】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这样就能飞到南方了。
寒蝉与小灰雀对此觉得很奇怪,它说:“我猛地起飞,力图到达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到近郊去的人,吃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
(2022·浙江嵊州期末)(四)文言文阅读(14分)
公孙弘①不辱使命
孟尝君为从②。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如使人先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③之秦。
昭王④闻之,而欲丑⑤之以辞。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十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人⑥,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尝君之好人也奚如?”公孙弘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之师⑦,说义听行,能致其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染其衣,如臣者十人。”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公孙弘曰:“敬诺。”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国也;孟尝,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使⑧矣。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公孙弘:战国中期齐国相邦孟尝君的门客。②从(zòng)合纵联盟。孟尝君想联络齐、韩、魏对抗秦。③乘(shèng):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④昭王:指秦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⑤丑:羞辱。⑥孟尝君好人:孟尝君爱惜人才。⑦而治可为管、商之师:如果谈到治理国家,可以做像管仲、商鞅这样的军师。⑧足使:有才能的使者。
16. 小语整理了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请你一起填写。(4分)
序号 方法借鉴 文言字词
(1) 查阅字典法:谢:A.感谢 B.道歉 C.辞去 昭王笑而谢之:__________(填序号)
(2) 联系成语法:应接不暇 奚暇从以难之:__________
(3) 课内迁移法:不独子其子 不友乎诸侯:__________
(4) 语境推测法:“必以其血洿其衣”从语境中可推断,“洿”是沾染的意思。 寡人善孟尝君:__________
17. 用“/”给划线句断句。(限断2处)(2分)
今 孟 尝 君 之 地 方 百 里 而 因 欲 难 寡 人 犹 可 乎
18. “从微表情中读懂人物的内心”,小语关注到秦昭王的两次“笑”,请分析这两次“笑”所蕴含的深意。(4分)
(1)昭王笑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昭王笑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章结尾处称赞公孙以“可谓足使矣”,请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原因。(4分)
链接材料:
做好应对,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子有力的回应。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部编教材八下P25“口语交际”
答案:
16. ① B ② 空闲 ③ 以……为友 ④对……友善、友好
17. 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
18. ① 秦昭王第一次笑,是嘲笑,带有盛气凌人的蔑视意味。他在公孙弘面前提出一副强者的姿态,以自己拥有的实力嘲笑孟尝君,想用言语使公孙弘受辱而达到侮辱孟尝君的目的。
②秦昭王第二次笑,是在公孙弘表示自己不堪受辱将“退而自刎”“血海其衣”之时,这时他的笑带有一些尴尬和虚伪,甚至是讨好。
19. 秦昭王讥笑孟尝君只有百里土地就想对抗秦国,公孙弘看出秦昭王不屑的态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换话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爱惜人才,国家才会强大。面对秦昭王的质疑,公孙弘针锋相对,列举了孟尝君门下品德高尚、才能卓越、忠心耿耿的三类人物,可谓人才济济。他凭借冷静沉着的应变能力,极具震慑力的话语使得秦昭王的态度发生急剧改变,维护了小国的正义,不受凌辱,圆满完成使命。
解析: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义。
(1)昭王笑而谢之:昭王笑着向公孙弘道歉。谢:道歉。
故选B。
(2)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根据“联系成语法”可知,奚暇从以难之:哪有空闲施行合纵来与他为难?暇:空闲。
(3)不独子其子:名词当动词用,子:以……为子。
不友乎诸侯:不在诸侯面前讨好。根据“课内迁移法”推知,友:以……为友。
(4)寡人善孟尝君:我跟孟尝君很友好。根据“语境推测法”推知,善:对……友善、友好。
17.本题考查断句。
这句话意思是:如今盂尝君的封地方圆百里,而还想要与寡人为敌,这还行吗?“而”是连词,其前断开;
据此断句为: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
18.本题考查理解词义。
(1)结合第二段“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十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分析,公孙弘接受孟尝君的命令,到秦国去了解情况。秦昭王听说后,想要用言语羞愧他。可能是秦王觉得他的主人孟尝君不自量力。公孙弘拜见秦昭王说:“薛公的地方有多大啊?”公孙弘说:“百里。”秦昭王笑着说:“我的土地有数千里,尚且不敢为难别人。现在孟尝君的地方只有千里,却想和我对抗,可能吗?”秦昭王这里的笑,是嘲笑、讥笑,带有傲慢自大、气势逼人的蔑视。秦王觉得孟尝君不自量力。他在公孙弘面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以自己拥有的土地实力嘲笑孟尝君,想用言语使公孙弘受辱从而达到侮辱孟尝君的目的。
(2)结合第二段“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能致其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染其衣,如臣者十人”分析,秦昭王第二次笑,是在公孙弘说“万辆战车大国的严厉的君主,辱没了他的使者,使者退下自刎而死,一定会把血溅到对方的衣服”之后,公孙弘崇尚气节、不畏牺牲,极具震慑力的话语使得秦昭王的态度产生了急剧改变。这时虚伪的秦昭王有一丝尴尬,开始讨好公孙弘。
1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材料“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子有力的回应”“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和文章第二段“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十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分析,秦昭王嘲笑孟尝君只有百里土地就想对抗秦国,公孙弘判断出秦昭王盛气凌人的态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换话题,“孟尝君好人,大王不好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爱惜人才,国家才会强大。面对秦昭王的质疑,公孙弘针锋相对,“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能致其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染其衣,如臣者十人”。他列举了三种类型的人物,近似于圣人、能人、忠臣,总之,孟尝君的门下人才济济。公孙弘极具震慑力的话语使得秦昭王的态度产生了急剧改变。他凭借自己不凡的应变能力,面对强势的秦昭王毫不畏惧,圆满完成使命。公孙弘可以说是不可侵辱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孟尝君想要施行合纵政策。公孙弘对孟尝君说:“您不如派人先观察秦昭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猜想秦王可能是帝王一样的君主,您将来恐怕不能做他的臣下,哪有空闲施行合纵来与他为难?猜想秦王可能是个不才的君主,那时您再施行合纵与他为难,也不算晚。”盂尝君说:“好,希望您趁机前往观察一下吧。”公孙弘答应后,率领十辆兵车到了泰国。
秦昭王听到这个消息,想要用言辞羞辱他。公孙弘拜见秦昭王,昭王问,“薛公封地有多大?”公孙弘回答说:“一百里。”昭王笑着说:“寡人的土地有数千里,还不敢跟别人为敌。如今盂尝君的封地方圆百里,而还想要与寡人为敌,这还行吗?”公孙弘回答说“孟尝君喜欢贤人,大王不喜欢贤人。”昭王说:“孟尝君喜欢贤人,像什么样子?”公孙弘说:“他坚持正义,不向所谓的天子臣服,不在诸侯面前讨好,得志的时候不愧为民众之主,不得志的时候不肯做别人的臣仆,像这样做事的只有三个人;并且治理国家可以做管仲、商鞅的老师。所讲的道理符合义,如能听从实行,可以使他们的君主称王称霸,像这样的有五个人;拥有万辆兵车的威严君主,如果侮辱使者,使者将退下一步自杀,一定用他的血污染君王的衣服,像我这样的有十个人。”昭王笑着向公孙弘道歉,说:“客人为什么像这样,寡人只是跟客人谈论问题罢了!我跟孟尝君很友好,希望贵客一定把我的心意转告孟尝君!”公孙弘说:“好吧。”
公孙弘可以称得上不可侵犯的人了。秦昭王是大国的君主。孟尝君不过是千乘的公卿。公孙弘树立起千乘公卿的正义,不受侵犯和侮辱,可以说是完全可以做使者的人了。
三、写作(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中国队取得金牌数量第三的佳绩,创造了历史。其中18岁的谷爱凌独得2金1银,一举成名,引发热议。海角中学八(1)班召开主题班会,师生们纷纷发言,回味着冬奥会的点点滴滴——
班主任王老师:冬运会上,谷爱凌无疑是中国选手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才18岁,在跳台上自信满满,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学生1: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在第二跳结束后,谷爱凌妈妈建议她做难度低的动作,力保银牌。可她坚持要挑战自我,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完成了历史上没有女孩挑战过的动作。
学生2:谷爱凌对于冰雪的这份热爱可以追溯到她3岁时。她8岁加入专业滑雪队,9岁开始在各类比赛上拿奖无数。正如谷爱凌所说,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付出,更是热爱。
学生3:谷爱凌在准备2021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的一次训练中排伤,导致右手韧带撕裂,手骨粉碎性骨折,医生劝她赶快手术治疗。当得知手术后要恢复6周,谷爱凌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打上石膏,戴着防护手套去比赛。最终她赢得了“两金一铜”的成绩。
(1)请将题目“成长的路上需要 ”补充完整,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
(2)你的好朋友小文同学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很苦恼,又被妈妈数落,情绪很低落。这次冬奥会主题班会后,请你以“给小文同学的一封信”为题目,写一封信,结合谷爱凌的事迹,来开导小文同学。
(3)当你面对学习上、生活上,或者其他方面困难时,你多希望有一个人和你一起共同面对;当你获得成功时,你多希望有一个人和你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当你背起行囊,远足探险时,你多希望有一个人和你一起旅行……请发挥想象,以“谷爱凌来到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答案:例文一:
成长的路上需要热爱
因为热爱,谷爱凌无惧训练的艰苦;因为热爱,苏翊鸣无惧运动的风险;因为热爱,王亚平二次出征太空……他们将热爱发挥到极致,化爱为翼,振翅飞翔,在拼搏中焕发人生光彩。所以成长的路上需要热爱。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辉煌成就也往往得益于少年时代的热爱,他们在“热爱”这位老师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价值,最终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热爱,是学习的指路明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 芬奇,从小热爱绘画,他父亲也因此将他送至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却有些不耐烦,认为这样简单的绘画并不值得学习。老师却说:“不要认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个蛋中,从没有2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不同,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从此,达 芬奇苦心学习,从最基础的开始练起,并尽力做到最好,最终成为一代大师。因为有了热爱,便无惧学习中的枯燥。
热爱,指引了人生了方向,让生命变得充实有意义。
热爱,是事业的推进器。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由于对英语的热爱,每天疯狂研读英语,他在外人眼里宛若一个怪物,可自己却乐在其中。还因此建立了“疯狂英语”这个品牌,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英语,喜欢英语。其实,李阳当初英语也非常差,但是他对英语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每天清晨刚刚放亮他就跑到偏僻的小树林中大声读英语。对每个读音他都会认真对待,课下挤时间查阅资料,做大量习题。正是他对英语的无比热爱,让他拥有了自己的英语品牌,被世人所熟知。
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热爱而有所成就,
因为热爱,而被世界闻名;因为热爱,而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因为热爱,而努力奋斗,取得属于自己的成果……
事无大小皆如此,人无尊卑应如此。成长的路上需要热爱,因为热爱创造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例文二:
给小文同学的一封信
小文:
你好!听说你这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很苦恼,又被妈妈数落,情绪很低落。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有很多话想要对你说。
你知道吗,小文,若想享受成功的阳光就必然要经受失败的风雨洗礼。没有一条通向成功的路是康庄大道,只有不要挫折,才能勇攀高峰。如果你害怕挫折,就永远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谷爱凌在准备2021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的一次训练中受伤,导致右手韧带撕裂,手骨粉碎性骨折,医生劝她赶快手术治疗。当得知手术后要恢复6周,谷爱凌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打上石膏,戴着防护手套去比赛。最终她赢得了“两金一铜”的成绩。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面香。很多人说,海瑞是个笨蛋,可也正是这个“笨蛋”在那个腐朽的王朝用自己的一生洗刷出了一片清湾。朝中无人支持他,皇上昏庸无能。可是,面对这些挫折,海瑞却是逆流而上,罢官算甚?流言更无可畏惧!而最终,海瑞也凭借了一己之力在那个时代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但,若是有人等不及那雪化,又会如何?很简单。项羽霸王别姬,有的是豪情,有的是情义。可是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能忍辱负重,面对挫折,重新来过?“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正是无法面对失败,畏惧失败,项羽才会落得四面楚歌,才会那样无颜而死。
若是树木畏惧挫折,哪来的郁郁森林?若是蝴蝶夷惧挫折,哪来的翩翩蝶影?若是高山畏惧挫折,哪来的傲视天地?若是苍鹰畏惧挫折,又哪来的搏击长空!
“失败是成功之母。”彩虹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那是阳光在风雨之后洗尽铅华的真正本色。所以,为什么要畏惧失败,害怕挫折呢?抬起头,品起胸,勇敢地直面挫折,挑战挫折。何惧挫折?
你还会害怕挫折吗?相信自己,只有不畏挫折,才能勇攀高峰。
祝:
学习进步!
你的好友:某某
某年某月某日
例文三:
谷爱凌来到我身边
谷爱凌在冬奥会上独得2金1银,一举成名的精彩表现以及她坚持要挑战自我的精神让我们塞动,我多希望自己也能够有谷爱凌的这种不怕输的精神啊。上天啊,求你赐给我力量把,或者求你把谷爱凌派到我身边来,让她拉我一把吧。
市里要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我对英语不感兴趣,可经不住妈妈“威通利诱”,我还是勉强报了名。
既然报了名就得准备,总不能让别人看笑话吧!为了我的面子,也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我开始不亦乐乎地忙了起来。
找文章,背单词,翻译……几乎每天我都忙到深夜,终于,我将演讲的文章背的流瓜烂熟,甚至有些期待比赛的到来。
比赛的那天到了,坐在大厅里,看着别人出色的发挥,我反复问自己:“你行吗?”渐新地,我打起了退堂鼓。突然耳边响起来一个声音:“有什么好怕的?拿出信心来,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我回头一看,啊!啊!谷爱凌,你怎么会……怎么会出现在我的比赛现场?是来给我加油打气的吗?谷爱凌冲着我点头微笑。该我演讲了,我有些惴惴不安地走上了讲台,可还没几分钟,我便卡了壳,脑子里一片空白,仿佛我背的东西都飞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寂静使我更加不知所措,好像手脚都失去了知觉,木头般僵在那里。空旷的大厅里只剩下了我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谷爱凌的这句话从我的脑中一闪而过,犹如醍酮灌顶使我从极不自信中解脱了。我找回了自信,继续开始演讲。虽然我背得不是很流畅,毕竟我有自信站在这里。当我演讲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清楚的看见了谷爱凌脸上的笑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但要拿出自己的勇气与信心,证明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挑战自我,做一个完美的自己!“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无限的精力去拼搏,去奋斗,我们终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解析:
(1)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将题目“成长的路上需要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所给材料谈到冬奥会谷爱凌的励志故事。像谷爱凌这样的榜样,是我们成长路上需要的,她的热爱、坚持、勇敢、执着,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当然也可以将写作思维发散开来,成长的路上需要的东西很多,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深情关爱,同学朋友的无私帮助;需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需要憧憬未来,亲近自然;需要风雨的洗礼,挫折的磨练;需要承担责任……
第二,思路点拨。人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自信让我们进步、挑战让我们成功、拼搏让我精彩……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路上需要的,总之,围绕“成长路上”需要的正能量的人、事、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给小文同学的一封信”为题目,给小文同学写一封信。本作文题针对性很强,写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导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落的小文,给他讲述谷爱凌的励志故事,帮他恢复学习的信心。
第二,思路点拨。其实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像小文一样,有面对成绩起伏的苦恼,如何处理是一个问题,谷爱凌在训练中受伤,但她为了不影响比赛,而做出大胆的决定,最终赢得了“两金一铜”的成绩。我们写信时,可以以此为例子,鼓励小文不气馁,向谷爱凌学习,勇于面对挫折,尽快走出学习不理想的阴影,重拾信心,相信自己,勇攀高峰。同时,写作时注意书信的格式。
(3)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谷爱凌来到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谷爱凌在冬奥会上独得2金1银,一举成名的精彩表现以及她坚持要挑战自我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所给作文题目旨在让我们以谷爱凌为榜样,想她学习相关精神。
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尽量打开写作思路。谷爱凌作为我们青少年的榜样,我们都希望她能来到自己的身边,尤其是面对学习上、生活上,或者其他方面困难时,希望谷爱凌能和自己一起共同面对。当然有失败、挫折,也有成功的喜悦,我们也可以叙写在自己获得小小的成绩时,能和谷爱凌一起分享喜悦,畅谈成功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成长。也可以发挥想象,写自己和谷爱凌一起登山滑雪,畅谈人生理想……总之,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