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4 11: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小 测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的?他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2、“一国两制”的内涵是什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哪些地方问题得到实践?
4、中英于哪一年签署联合声明 内容是什么?
5、中葡于哪一年签署联合声明 内容是什么?
6、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中央政府在香港、澳门贯彻什么方针?
8、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是如何管理港澳的?
9、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我国采取什么措施管理的 结果如何?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
2、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3、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
4、认识《反分裂国家法》;
5、了解海峡两岸的交往情况;
6、认识习近平同马英九会晤的历史意义;
7、认识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
3、历史解释:
4、史料实证:
5、家国情怀:
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掌握我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演变;
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了解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认识到祖国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了解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概括海峡两岸不断增进交往的意义;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文献等,提取有关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为实现统一台湾,我国政府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是如何走向缓和的?
3、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为了两岸的经济政治对话,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什么团体?具体工作是什么
5、什么是“九二共识”?有什么历史意义?
6、八项主张是何时谁提出的?有什么作用?
7、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法律?有什么意义?
8、胡连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9、说出两岸“三通”的内容,启动的时间和意义?
10、什么是“习马会”?说出“习马会”的意义?
11、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大陆如何对待这种分裂活动的?
12、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是什么?
预 习
1、为实现统一台湾,我国政府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统一台湾政策变化: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台湾。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
本方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知 识 探 究
2、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是如何走向缓和的?
走向缓和: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79年,停止对金门、马祖的炮击。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通邮、通航、通商
(三通)
大陆:
相关史事
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
知 识 探 究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这首诗歌《望大陆》,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这首诗歌的名叫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会实现吗?为什么?
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名:
《望大陆》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
会实现。
因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
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3、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台湾:
隔绝状态被打破: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 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意义:
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知 识 探 究
4、为了海峡两岸的经济政治对话,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什么团体?具体工作是什么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90年,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台湾:
海峡两岸成立团体:
大陆:
1991年 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工作:
进行两岸的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
政治对话。
知 识 探 究
5、什么是“九二共识”?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92年11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就如何
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
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定义:
“九二共识”: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知 识 探 究
相关史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汪辜会谈
汪辜会谈:
(1)定义:
(2)意义:
6、八项主张是何时谁提出的?有什么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995年
提出时间:
八项主张: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提出者:
江泽民
作用: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知 识 探 究
7、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法律?有什么意义?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反分裂国家法》
通过的法律文件: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意义:
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知 识 探 究
7、为了遏制破坏两岸关系的发展,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法律?有什么意义?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反分裂国家法》
通过的法律文件: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意义:
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知 识 探 究
8、什么叫胡连会?说出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主要内容:
胡连会: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国共两党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意义:
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知 识 探 究
9、说出两岸“三通”的内容,启动的时间和意义?
① 内容:
两岸“三通”: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
②启动时间:
2008年
③意义: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知 识 探 究
相关史事
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10、什么是“习马会”?说出“习马会”的意义?
① 定义:
习马会: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②意义:
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知 识 探 究
相关史事
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晤中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代,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11、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中共十八大后,大陆如何对待这种分裂活动的?有何作用?
①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②大陆对待分裂活动的策略:
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
③ 作用:
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知 识 探 究
12、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是什么?
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① 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② 中共二十大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 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知 识 探 究
知识拓展
台湾同胞赴大陆寻根问祖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受了近40年的骨
肉分离之苦。1987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
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回乡探亲寻祖的同胞大多
已经年迈体衰,与亲人久别重逢,互相抱头痛哭,倾诉着
太多太多的分离之苦。有很多人却只能跪倒在亲人的墓前
痛哭失声。在一些亲人离散比较多的省份,广播、电视里
不断地播送令人心酸的寻找亲人的启事。我们中华儿女都
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骨肉不再分离。
一名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情景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
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以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79年,
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倡议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大陆)
1987年,
台湾开始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台湾)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基会(台湾)
1991年,
大陆成立海协会(大陆)
1992年11月,
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
汪辜会谈,
1995年,
江泽民提出了推进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年,
十届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胡连会
2008年,
实现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
2015年11月,
习马会
对分裂活动的方式:
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在台湾周边组织实战化演练。
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方略:
最佳方式:
材料研读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
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国家对实现统一有信心和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
问题思考
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等。
课后活动
2.请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往来的资料,理出海峡两岸关系和缓与发展的历史线索。
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1992年,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成立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5年江泽民发表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2005年,胡锦涛会见访问大陆的国民党主席连战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8年,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实现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课后活动
1.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A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里的“重要一步”指( )
A.“九二共识”的提出
B.连战大陆“和平之旅”
C.两岸实现“三通”
D.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课后活动
A
3.自2016年台湾地区民进党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台海关系日益紧张。下列关于九二共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
B.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九二共识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D.九二共识未能明确界定两岸关系
课后活动
D
4.在洗雪近代耻辱、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尚未实现的目标是( )
A.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
B.中国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
C.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台湾回归祖国实现两岸统一
课后活动
D
5.“风和日丽陆岛双赢千山秀,花好月圆中华一统四海春。”这副对联所包含的美好希望是( )
A.绿色发展
B.祖国统一
C.国家富强
D.民族团结
课后活动
B
6.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以来,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关系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已经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密不可分的经贸格局,内地是澳门最大的贸易伙伴,澳门也是内地利用外资和出口的重要管道。这说明( )
A.海峡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
B.“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课后活动
B
7.继美国多名参议员于2020年3月26日共同提出“台湾保证法”后,美国众议院跨党派议员于当地时间4月1日也提出众议院版的“台湾保证法”草案,企图强化美台关系。下列关于“台湾保证法”草案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B.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
C.有利于台海和平稳定
D.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表现
课后活动
C
8.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子及其分裂行径、绝非针对台湾同胞。“台独”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敌人,只会给2300万台湾民众带来深重灾
难。由此可以看出对待台湾问题我们应( )
A.放弃武力 B.求同存异
C.坚持“九二共识”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课后活动
C
9、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
A.摆脱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课后活动
B
10.《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
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课后活动
C
11.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讲话中指出:回顾历
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③国家统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体现了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课后活动
D
课后作业
一、背诵本课知识点;
二、将以下问题回答在作业本上: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是如何走向缓和的?
3、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为了两岸的经济政治对话,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什么团体?
5、什么是“九二共识”?有什么历史意义?
6、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法律?有什么意义?
7、说出两岸“三通”的内容,启动的时间和意义?
8、说出“习马会”的内涵和意义?
9、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大陆如何对待这种分裂活动的?
10、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是什么?
三、预习第15课 :
1、说出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的时间、名称?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哪几支舰队?
2、我国海军有了哪些新发展?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谁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
4、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的军机名称叫什么?现在我国军机有哪几种类型?
5、第二炮兵部队是何时组建的?他的主要职责任务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2015年更名为什么?
6、我国的强军目标是什么?他是谁何时提出的?
7、2014年,福建古田军队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2016年,解放军成立哪五大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为哪几大军种?国防军队改革取得哪些历史性的突破?
课后作业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