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复述技巧,多方面探究课文内容。
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一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课前预习案]
初读课文,解决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将其积累在下面。
再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几个方面)。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课堂学习案]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下边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啜泣(chuò ) 一堵墙(d ) 峭壁(qiào) 耸立(s ng)
B.崩土(bēng) 蓬乱(péng)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凝视(níng) 嘲笑(cháo) 头晕(yūn) 目眩(xuàn)
D.陡峭(d u) 动弹(tan) 摔死(shuāi) 翼翼(yì)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训诫:告诫,教导
B. 嶙峋:形容人削瘦 灌木:灌溉树木
C.目眩:眼睛晕花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词语:
(1)我听见有人啜泣,正(惊奇,诧异)那是谁。( )
(2)我(谨慎小心,四号不敢疏忽的样子)地伸出脚去探那块岩石。( )
(3)我的心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告诫,教导)。( )
(4)我的心在(形容人瘦削)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天气“闷热”?
2.文章中写悬崖“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的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为什么?
文章中写孩子们丢下“我”走了,为什么又写“杰利看来好像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各项中字音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耸(sǒng)立 凹凸(tū) 峭(qiào)壁 训诫
B.迂(yū)回 凝(níng)视 目炫 啜(zhuì)泣
C.纳罕(hǎn) 屡(lǚ)次 悬崖 颤(chàn)抖
D.翼翼(yì) 嶙峋(lín) 疲乏 灰心丧气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训诫: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嶙峋:
(3)我从石架往下望,感到头晕目眩。
眩:
(4)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
啜泣:
(5)我小心翼翼地深处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小心翼翼:
3.修改下面的病句。
(1)在学习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改:
(2)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改: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小时候脱险的经历,是因为这件事充满了童趣童乐,值得怀念。
B.课文中小伙伴的行为是造成我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所以文章间接地批评了美国社会存在的人情冷漠现象。
C.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救下来,主要是因为父亲想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磨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D.课文中由于“我”原理健康,因此不断地遭遇厄运,从反面说明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二)阅读理解
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④“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⑤“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⑥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⑦“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⑧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⑨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⑩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C.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他教会了我如何战胜困难。
D.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是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为我脱险增添了困难。
2.文中的我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哭了,对此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自己太害怕了,恐慌所致。
B.这是脱险后的自我安慰,情绪宣泄。
C.这是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激动至极。
D.这是战胜困难的自豪的泪水,为自己的勇敢骄傲。
(二)父亲的船
高巧林
①父亲拥有一条船。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②奶奶曾经告诉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我听 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寺一样的男子汉!”
③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④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⑤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⑥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⑦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蹬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
⑧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
⑨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⑩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
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8.为什么说“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请联系全文分析。
9.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跃上了父亲的船。
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10.从全文看,“我”眼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11.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课后巩固]熟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