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照片中的人是德国北豪森集中营中的一位幸存者,在1945年被盟军解救。这张照片被命名为《人类恐怖的深渊》,意在揭露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警示人们有再度卷入战争恐怖深渊的可能性,引导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每个时代的战争起因并不相同。……在这些战争过程中,被征服、被压迫者争取解放的斗争艰苦卓绝。战争不仅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导入新课
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20世纪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过程中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精神。
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殖民体系瓦解的进步意义。
3.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多样性。
课前预习问题清单
1.阅读课本第一目找出并思考:
(1)结合纲要下第14课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及影响;
(2)找出一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表现及影响?
2.阅读课本第二目找出:
(1)结合纲要下第17课回顾二战概况及影响;
(2)找出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阅读课本第三目找出:
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的背景及表现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温故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纲要下第14课
影响
②改变了世界格局
西欧相对衰落;瓦解四大帝国;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③确立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
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
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亚非拉美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起止时间
爆发根因
导火线
作战双方
性质
主要战线
主要战役
1914—1918年
萨拉热窝事件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性战争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西线、东线、南线
同盟国和协约国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围绕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矛盾尖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民族民主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民族革命”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
“民主革命”是指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
概念解读:
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动摇)
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材料:1807年土耳其苏丹与起义军签订和约,土耳其被迫答应给予塞尔维亚自治权...1815年...土耳其无力镇压俄国支持下的起义军,被迫第二次承认了塞尔维亚人的自治权;1832年英、法、俄三国决定邀请巴伐利亚的奥托王子出任希腊国王。1833年希腊正式独立。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
他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被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民族的命运。
为什么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民族无法实现民族独立?
在一战中
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
一战中为法国作战的
阿尔及利亚士兵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
2.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一战前的欧洲
◎一战后的欧洲
(1)摧毁了四大帝国:
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
(2)欧洲出现新国家:
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塞维利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爱尔兰等。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学思之窗】对比两幅地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
3.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为亚非拉民族独立创造了外部条件。
4.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的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
材料一:民族自决权就是政治上的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 ……人类只有经过一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 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
材料二:1916年5月,威尔逊提出再造世界和平的三项原则:一、每个民族有权选择生活其中的国家;二、世界上的小国同样享有大国 所期望并坚持的其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 三、世界有权免遭源于侵略和对国家与民族权利的蔑视而导致的任何对和平的破坏。
—奥古斯特·赫克歇尔:《从伍德罗·威尔逊的演讲和作品中看他的政治理念》
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
5.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鼓舞。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材料:如果某个民族被强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如果违反这个民族的愿望,不给它以权利,使它能在兼并国军队或任何较强民族的军队完全撤走的条件下,不受丝毫强制地用自由投票的方式决定这个民族的国家形式问题,那末合并这个民族的行为就是兼并,即侵占或暴力行为。
——《和平法令》1917.11.8
——许涤新 、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总序)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
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尼赫鲁)
越南民族解放斗争
共产党胡志明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改革
1922年埃及独立(华夫脱党抗英运动)
第一次泛非会议,提出了“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
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特点
广度:涉及国家众多(广泛性)
深度:①领导:共产党、资产阶级政党、
民族主义政党(多样性)
②手段:暴力、和平
③目标:民族独立、民主要求(双重性)
【史料阅读】P74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思考点P7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殖民者影响:【史纲下】
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②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③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对殖民地影响:
①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②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③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回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何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三)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影响
0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温故知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纲要下第17课
二战的影响
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新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
③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较大发展;
④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发展;
⑤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⑥推动反战思潮和反战运动进一步兴起。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18
1939年9月
1941年6月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1日
1945年2月
1945年5月8日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雅尔塔会议
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
帝国主义力量削弱
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亚非拉经济发展,民族政党出现
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联合国的推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6.二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学习聚焦P75】
(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材料三: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7.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民族独立的鼓舞。
到20C60s末
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到41个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称为独立的自治领。
20世纪50年代,印巴都成为共和国。
印尼、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古巴
1959 推翻美国傀儡政权
1961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999 拿会巴拿马运河主权
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2.表现
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1962年3月18日签订《埃维昂协议》后,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和拥有全面主权,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撤军。
联合国由最初的55个创始会员国发展到1980年的154个会员国,其中78%是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要求联合国摆脱一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反映第三世界的愿望和呼声。
二战前,处于殖民体系下的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战后,世界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以非洲为例,1960—1968年就有32个国家独立,拉美的情况也类似。
伴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欧洲的世界重心地位丧失,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也由直接的政治、军事控制逐步变成相对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关系。
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深刻地认识到,没有真正的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是不能巩固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们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摘编自黄若迟《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在国际中的地位》
冲两促多
关系民主
改变世界政治版图
改变东西方关系
有利于新秩序建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3.影响
0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文明古国新生(印度、埃及)
东西文化交汇(新加坡、韩国)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本土文化
+
西方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1.背景:
2.表现:
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印度泰姬陵(伊斯兰教)
思考:阅读P76,结合材料概括印度现代文化的具体表现?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出身吠舍
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①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②种姓因素仍影响政治与社会生活
(1)印度
现代文化多样化
思考:由此可见,独立后印度的文化有何特点?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2.表现:
融合外来文化:
①印度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
②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
③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④主要官方语言:印地语、英语
现代文化多样化
◎新加坡市
◎韩国首尔
思考:阅读P77,结合材料概括新加坡、韩国现代文化的特点?
(2)新加坡、韩国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现代东方文化)
①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
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2.表现:
(3)埃及
思考:阅读P77,结合材料概括埃及共和国的文化
◎苏伊士运河
◎金字塔
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因素
①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②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英语中的“埃及”一词,是从古希腊语演变而来
③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有很大影响
思考:根据上述,概括埃及共和国文化特点。
2.表现:
印度 埃及 新加坡·韩国
文化特征 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性 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和带有欧洲、西亚等的文化元素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政治体制(文化) 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埃及长期遭受英、法的殖民统治,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①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
官方语言 印地语和英语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广泛使用。 宗教信仰 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 文化遗产 // 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 思考:概括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的特点有哪些?
①重视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②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③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流中创新发展。
【小结】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思考点】P77:怎样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①国家独立是文化复兴的前提和保障
②新兴民族国家主动发展复兴自己的文化,这是国家主权的表现
③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呈现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④复兴民族文化,是推动国家发展振兴的重要动力。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每个时代的战争起因并不相同。……在这些战争过程中,被征服、被压迫者争取解放的斗争艰苦卓绝。战争给人类深重的灾难,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课堂感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知识延伸
课程总结
1.(2023·河北·高考真题)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这一观点反映出(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西方阵营的分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 D.第三世界的合作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据材料“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被迫放弃了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本国国家主权的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力量不断壮大,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受阻,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动,C项正确;
典例研析
2.(2022·天津·高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官方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保卫民主的战争。据此,有些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于1943年底召开了“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要求将煤炭、钢铁和银行收归国有,给予印度独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 B.世界大战导致的政治革命
C.政府宣传引发的社会对立 D.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召开“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处于封建君主时期,一九五三年六月十八日,埃及政府正式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并未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此时英国士兵召开“模拟议会”,是顺应资产阶级制度确立的大趋势,属于进步意识,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所以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D项正确;
当堂检测
3.(2021·全国甲卷)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纷陈独秀,在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
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C
当堂检测
4.(2021·湖北卷)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
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