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在市井的烟火气中,总有这样一群看似不起眼的民间小人物,他们的心里有一杆标尺,不为外界所撼动。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半径,在一方小天地里,讲述着独属于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快乐,用自己的方式温暖别人,用自己的方式坚强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故事……
平
凡
小
人
物
耀
眼
的
光
辉
平
凡
小
人
物
耀
眼
的
光
辉
老
老
王
王
著/ 杨绛
老
老
王
王
部编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杨绛
核心素养
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故事,把握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精读细节描写,品味作者细腻简洁、极富情感张力的语言,
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
感受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关爱、平等、友善地对待
弱势群体。
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捕捉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美;精读品味细节描写,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
重 点
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疚的深刻原因,理解特殊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难点
教学重难点
善良是一种传承,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间会变成温暖的人间。
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一点一滴积攒的善良与爱。你付出的善良与爱,最后一定都会回到你身上。
新课导入
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底层劳动人民,小语准备做一次有关北京“第二代”人力车夫的调查报告。根据杨绛先生的《老王》文章中提供的线索,他找了当年生活在北京胡同大院里的三轮车夫老王的侄子,下面是他对老王侄儿的采访。
情境活动
她的丈夫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著有小说《围城》。她以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造诣,更体现出了她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她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她也是一位坚韧不拔的女性,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和力量。她是谁呢?她就是
杨绛先生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1911—2016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1911年,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学者。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洗澡》等,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曾获得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最佳散文奖等奖项。
丈夫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
著有小说《围城》。
杨绛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Life and Death
——Walter Savage Landor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附兰德的一首小诗《生与死》
杨绛翻译版本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写于1984年。主要写了作者从前同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但是这一切对老王都没有产生丝毫影响,他仍然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作者夫妇。
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文体知识
散文
01
初识老王
叹可怜人生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杨绛
1. 听范读,标字音
( zhǒng zhàng)
( xiāng qiàn)
( kuì zuò )
( huáng kǒng)
( kū lóu )
( pì )
( yì )
( zuàn )
( dì )
( kuàng )
( zhì )
( yǔ )
肿胀
镶嵌
愧怍
惶恐
骷髅
僻
翳
攥
取缔
框
滞
伛
侮辱
( wǔ rǔ )
2.积累词语
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降低身份、标准、等级等。
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
指惭愧;羞愧。
形容人行动迟缓或思想迟钝。
惶惧惊恐。
惶 恐
人迹罕至且偏远。
荒 僻
取 缔
滞 笨
愧 怍
侮 辱
降 格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可以读出什么信息?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我和老王是坐车的和蹬车的关系。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说明我们关系很熟悉。
本文的线索
老王与“我”
的交情
(2)齐读二、三段。
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可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王的艰难的身世和残疾的身体。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3)通读全文,完成人物档案。
住址
胡同的破破落落的大院
姓名
老王
年龄
不详
性别
男
职业
三轮车夫
籍贯
北京
婚姻状况
光棍
家庭情况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健康状况
患有夜盲症。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是“田螺眼”。
人物画像
一个老实、可怜、善良的底层劳动者。
02
走进老王
感仁爱光辉
这个世上,所有关系都是相互的。
——杨绛
面对这样可怜的人,作者一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
(1)“我们”对老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生意不好做,“我”关切询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我”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我”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照顾老王生意
善良,帮助老王
平等,关心老王
尊重老王劳动
关心老王的生计
尊重老王劳动
体恤怜悯老王
与老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人怎样的品质?
与老王
作者一家人同情弱者,富有爱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请你用一句话来点评作者一家人。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文中主要写了老王为“我们”一家所做的几件事情?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品质的人?
(2)老王对“我们”
与老王
送冰块,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事 件
品 质
老实厚道
善良仁义
善良、知恩图报
请你用一句话来点评老王的做法。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1)依据文章的写作思路,归纳老王的故事,拟写小标题。
写老王
小组合作
提示:
我和老王的交情
老王艰难的身世
1段
2段
老王残疾的身体
老王简陋的住所
3段
4段
老王送水
老王送默存看病
5段
6段
老王生计愈加困难
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7段
8-16段
得知老王去世,“我”心存愧疚
17-22段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写老王
小组合作
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表现出他生活上的“苦”。
第一部分(1-4)
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
第二部分(5-7)
详写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的深厚情意,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第三部分(8-22)
一位哲人说:爱,并不仅仅是赠与,甚至都不一定是物质的,心灵的关爱,平等的友善,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让我们去倾听杨绛对不幸者发出关爱的呼吁吧。
第
二
课
时
03
品味老王
解作者情感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杨绛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分角色朗读“老王给‘我’送鸡
蛋和香油”的段落。
(2)找出两处描写老王的语段,圈点
重要词语、语句, 讨论交流,
批注描写手法及作用。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外貌、神态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王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的状况,为后文作者的“愧怍”作铺垫。
语言描写。体现出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及悲悯情怀。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8段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动作描写。“攥”“滞笨”“直着脚”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离开时的行动困难,突出了老王病重,为下文“抱歉”做了铺垫。
16段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心理描写。写作者后悔对老王病重送香油,鸡蛋时只顾给他钱,却疏忽了对他对病情的问候和照顾,误解了老王的好意,还用“钱”来侮辱他,这使作者产生了愧怍心理。
16段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情境活动,揣摩人物
读到老王在临终前要给作者一家人送香油和鸡蛋的细节,老王的侄儿泣不成声。请你结合文中的内容,以老王侄儿的身份说说老王这样做的“用意”。
我叔叔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他之所以在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是为了感谢杨绛先生一家人一直以来给予我叔叔的关照、尊重和同情也是在表达他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04
感悟老王
传人间大爱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杨绛
研读文本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学生齐读开头和结尾。
链接背景
1966年“文革”爆发。钱钟书、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这场文革中,被罚扫厕所,而且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如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剪“阴阳头”。
1970年7月,杨绛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在一个穷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不多久就被累病了,所幸有钱钟书的照顾。
1972年,钱钟书夫妇才被“特赦”回京。
深度思考
一是为自己在老王最后一次到来之际,未能好好招待老王。
二是为自己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本应该担当起关爱弱者的人道主义责任,却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自我灵魂的救赎。
在特定背景下,没有“幸运”的人,只有“不幸”和“更不幸”的人。那么作者究竟“愧怍”的什么呢?
深度思考
老王的实诚、知恩图报;
作者一家人的善良,对老王的同情。
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深度思考
一个不要钱,一个要给钱。表现出老王的善良以及对作者一家人处境的关心,以及作者的正直善良以及对老王的感激。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深度思考
在特殊年代里,老王还记得给作者送东西,而且这些对于窘困的老王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不是要钱”表现出老王的淳朴善良。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深度思考
这里的钱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的自我反省,自我灵魂的救赎。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深度思考
作者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迫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因此,作者无需愧怍。
结合“钱”的意蕴,说一说杨绛是否需要愧怍。
拓展延伸
虽然是阳春三月,但当你从街头走过,春寒料峭中总有不少底层的劳动者在忙碌着,请你说说他们都是谁?
街边商贩
水果小贩
补鞋人
农民工
环卫工人
废品回收人
拓展延伸
最近,有乘客给重庆地铁建议,希望不要让“背篓客”上地铁,背篓客,主要指每天坐地铁去卖菜或者其他谋生方式的重庆农民。而重庆地铁的官方答复特别有人情味,大意还是允许背篓客继续允许乘坐地铁,毕竟要平衡照顾到社会每个阶层的利益。
情境活动
拓展延伸
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他们一大早背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就为了赶个早坐上现代交通工具——地铁,可以无间断的无缝对接把他们送到交易集市,这应该是时代之福音。我们不要嫌弃底层劳动人民的汗臭味,正是他们的汗水付出,才使我们能体面的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去坐地铁,开车去上班。
关注每一个弱势群体,就象关注寒风中摇曳的小草,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课堂小结
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为“以诚相待,真心相助”的主题活动写个结束语。
杨绛先生亲历了特殊岁月里的起起伏伏,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我们分明看见她在真诚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她是如此的温暖动人,她的人性光辉,将照亮我们,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火。让我们以诚相待,真心相助,心怀大爱去点亮他人前行的路吧!
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以上语句,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杨绛在《独处相安》里说:“终不是那八面玲珑的女子,讨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合。以文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布置作业
她不像三毛那样浪漫多情,也不像张爱玲那样天才傲物,也不像林徽因那样芳华绝代,她是一个可以在安静中开出花的女子。她作为民国的最后一位才女,她不是八面玲珑,讨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合。以文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她演好了自己的每个角色,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她就是杨绛。
布置作业
杨绛先生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课堂”,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平凡小人物
耀眼的光辉
在市井的烟火气中,总有这样一群看似不起眼的民间小人物,他们的心里有
一杆标尺,不为外界所撼动。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半径,在一方小天地里,讲述着
独属于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快乐,用自己的方式温暖别人,
用自己的方式坚强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故事……
平凡小人物
耀眼的光辉
著/ 杨绛
部编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杨
绛
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核
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故事,把握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心 精读细节描写,品味作者细腻简洁、极富情感张力的语言,
素 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
养 感受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关爱、平等、友善地对待
弱势群体。
教 重 点 难点
学 体会作者一家与老 探究作者对老王
王之间的珍贵情谊,捕 心怀愧疚的深刻原因,
重 捉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 理解特殊背景下小人
难 美;精读品味细节描写, 物的命运。
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
点
新课导入
善良是一种传承,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间会
变成温暖的人间。
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一点一滴积攒的善良与
爱。你付出的善良与爱,最后一定都会回到你身上。
情境活动
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底层劳动
人民,小语准备做一次有关北京“第
二代”人力车夫的调查报告。根据杨
绛先生的《老王》文章中提供的线索,
他找了当年生活在北京胡同大院里的
三轮车夫老王的侄子,下面是他对老
王侄儿的采访。
第一课时
她的丈夫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著有小说《围城》。
她以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她的作品不仅
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造诣,更体现出了她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她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她也是一位坚韧不拔的女性,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她
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的独立自
主和力量。她是谁呢?她就是 杨绛先生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 ),原名杨季康,江苏
无锡人,生于1911年,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学者。
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洗澡》等,通晓英语、
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
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曾获得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
索十世勋章、最佳散文奖等奖项。
丈夫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
著有小说《围城》。
附兰德的一首小诗《生与死》 杨绛翻译版本
Life and Death 我和谁都不争,
——Walter Savage Landor 和谁争我都不屑;
I strove with none; 我爱大自然,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其次就是艺术;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我双手烤着,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生命之火取暖;
It sinks, 火萎了,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也准备走了。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写于
1984年。主要写了作者从前同一位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老王交往的几个
片段,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是一
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但是这一切对老王
都没有产生丝毫影响,他仍然以尊重的
态度对待作者夫妇。
文体知识
散文 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
等表达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
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
中见大。
初识老王
叹可怜人生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杨绛
1. 听范读,标字音
僻( pì ) 翳( yì ) 攥( zuàn ) 取缔( dì )
滞( zhì ) 伛( yǔ ) 框( kuàng ) 侮辱( wǔ rǔ )
愧怍( kuì zuò ) 肿胀( zhǒng zhàng) 镶嵌( xiāng qiàn)
骷髅( kū lóu ) 惶恐( huáng kǒng)
2.积累词语
惶 恐 惶惧惊恐。 愧 怍 指惭愧;羞愧。
荒 僻 人迹罕至且偏远。 侮 辱 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
取 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降 格 降低身份、标准、等级等。
滞 笨 形容人行动迟缓或思想迟钝。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可以读出什么信息?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我和老王是坐车的和蹬车的关系。
老王与“我”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的交情
说明我们关系很熟悉。
(2)齐读二、三段。
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可看出老
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王的艰难的身世和残疾的身体。他是
一个可怜的人。
(3)通读全文,完成人物档案。
姓名 老王 性别 男 籍贯 北京
年龄 不详 职业 三轮车夫 婚姻状况 光棍
住址 胡同的破破落落的大院
家庭情况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健康状况 患有夜盲症。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是“田螺眼”。
人物画像 一个老实、可怜、善良的底层劳动者。
走进老王
感仁爱光辉
这个世上,所有关系都是相互的。
——杨绛
与老王
(1)“我们”对老王
面对这样可怜的人,作者一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照。顾老王生意
“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善上良就,看帮得助见老了王。
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平不等是,他关的心家老。王
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尊得重的老报王酬劳。动
生意不好做,“我”关切询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关心老王的生计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我”不能尊让重他老白王送劳,动也给了钱。
“我”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体里恤不怜安悯。老王
与老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人怎样的品质?
作者一家人同情弱者,富有爱心,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请你用一句话来点评作者一家人。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与老王
(2)老王对“我们”
文中主要写了老王为“我们”一家所做的几件事
情?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品质的人?
请你用一句话来
事 件 品 质 点评老王的做法。
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滴水之恩,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善良仁义 当涌泉相报。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善良、知恩图报
写老王
小组合作
(1)依据文章的写作思路,归纳老王的故事,拟写小标题。
提示: 1段 我和老王的交情 2段 老王艰难的身世
3段 老王残疾的身体 4段 老王简陋的住所
5段 老王送水 6段 老王送默存看病
7段 老王生计愈加困难 8-16段 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17-22段 得知老王去世,“我”心存愧疚
写老王
小组合作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4) 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表现出他生活上的“苦”。
第二部分(5-7) 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
详写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的
第三部分(8-22)
深厚情意,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第二课时
一位哲人说:爱,并不仅仅是赠
与,甚至都不一定是物质的,心灵的
关爱,平等的友善,比任何东西都珍
贵。让我们去倾听杨绛对不幸者发出
关爱的呼吁吧。
品味老王
解作者情感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
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杨绛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分角色朗读“老王给‘我’送鸡
蛋和香油”的段落。
(2)找出两处描写老王的语段,圈点
重要词语、语句, 讨论交流,
批注描写手法及作用。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8段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
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
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
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
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外貌、神态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
语言描写。体现出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及悲悯情怀。
王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的状况,为后文作者的“愧怍”作铺垫。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6段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
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
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动作描写。“攥”“滞笨”“直着脚”
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离开时的行动困难,
突出了老王病重,为下文“抱歉”做了铺垫。
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6段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
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
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心理描写。写作者后悔对老王病重送香油,鸡蛋时只顾给他钱,却
疏忽了对他对病情的问候和照顾,误解了老王的好意,还用“钱”来侮
辱他,这使作者产生了愧怍心理。
情境活动,揣摩人物
读到老王在临终前要给作者一家人送香油和鸡蛋的细节,老王的侄
儿泣不成声。请你结合文中的内容,以老王侄儿的身份说说老王这样做
的“用意”。
我叔叔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他之所以在临终前送香油和鸡
蛋,是为了感谢杨绛先生一家人一直以来给予我叔叔的关照、尊重和同
情也是在表达他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感悟老王
传人间大爱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杨绛
研读文本
学生齐读开头和结尾。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
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
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链接背景
1966年“文革”爆发。钱钟书、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
威”。在这场文革中,被罚扫厕所,而且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
如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剪“阴阳头”。
1970年7月,杨绛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在一个穷
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不多久就被累病了,所幸
有钱钟书的照顾。
1972年,钱钟书夫妇才被“特赦”回京。
深度思考
在特定背景下,没有“幸运”的人,只有“不幸”和“更不幸”
的人。那么作者究竟“愧怍”的什么呢?
一是为自己在老王最后一次到来之际,未能好好招待老王。
二是为自己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本应该担当起关爱
弱者的人道主义责任,却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
省,自我灵魂的救赎。
深度思考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老王的实诚、知恩图报;
作者一家人的善良,对老王的同情。
深度思考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
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
“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一个不要钱,一个要给钱。表现出老王的善良以及对作者一家人
处境的关心,以及作者的正直善良以及对老王的感激。
深度思考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
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在特殊年代里,老王还记得给作者送东西,而且这些对于窘困的
老王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不是要钱”表现出老王的淳朴善良。
深度思考
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
侮辱他?
这里的钱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的自
我反省,自我灵魂的救赎。
深度思考
结合“钱”的意蕴,说一说杨绛是否需要愧怍。
作者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
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
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
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迫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因
此,作者无需愧怍。
拓展延伸
虽然是阳春三月,但当你从街头走过,春寒料峭中总有不少底层的劳动者在
忙碌着,请你说说他们都是谁?
拓展延伸
情境活动
最近,有乘客给重庆地铁建议,希望不
要让“背篓客”上地铁,背篓客,主要指每
天坐地铁去卖菜或者其他谋生方式的重庆农
民。而重庆地铁的官方答复特别有人情味,
大意还是允许背篓客继续允许乘坐地铁,毕
竟要平衡照顾到社会每个阶层的利益。
拓展延伸
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
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他们一大早
背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就为了赶个早坐上现
代交通工具——地铁,可以无间断的无缝
对接把他们送到交易集市,这应该是时代之
福音。我们不要嫌弃底层劳动人民的汗臭味,
正是他们的汗水付出,才使我们能体面的穿
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去坐地铁,开车去上班。
课堂小结
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为“以诚相待,真心相助”的主题活动
写个结束语。
杨绛先生亲历了特殊岁月里的起起伏伏,坚贞
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我们分明看见她在真诚
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她是如此的温暖动人,她
的人性光辉,将照亮我们,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
火。让我们以诚相待,真心相助,心怀大爱去点亮
他人前行的路吧!
布置作业
杨绛在《独处相安》里说:“终不是那八面玲珑的女子,讨
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与独处相安,与
万事言合。以文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做一个
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以上语
句,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布置作业
她不像三毛那样浪漫多情,也不像张爱
玲那样天才傲物,也不像林徽因那样芳华绝
代,她是一个可以在安静中开出花的女子。
她作为民国的最后一位才女,她不是八面玲
珑,讨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
静的烟火,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合。以文
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她
演好了自己的每个角色,做一个温暖的人,
杨绛先生 不卑不亢,清澈善良。她就是杨绛。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课堂”,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
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
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
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课题 老王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老王》是七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这是一篇杨绛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和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深刻剖析自己“愧怍”之心的感人至深的散文。教授本课,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本文的线索,并抓住老王与作者之间的几件事情,研读重点细节,探究老王这一典型“小人物”形象,理解作为一个无组织、无亲人、无同情、无选择的可怜人身上的真、善、美;其次,理解在特殊年代下,作者这种“幸运的人”在身心已遭受了巨大创伤,却依然对底层劳动人民充满怜悯的博爱情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故事,把握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3.精读细节描写,品味作者细腻简洁、极富情感张力的语言,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4.感受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关爱、平等、友善地对待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捕捉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美;精读品味细节描写,探究作者的愧怍之情。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疚的深刻原因,理解特殊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善良是一种传承,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间会变成温暖的人间。
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一点一滴积攒的善良与爱。你付出的善良与爱,最后一定都会回到你身上。
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底层劳动人民,小语准备做一次主题为“以诚相待,真心相助”关注弱势群体的调查报告。根据杨绛先生的《老王》文章中提供的线索,他找了当年生活在北京胡同大院里的三轮车夫老王的侄子,下面是他对老王侄儿的采访。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她的丈夫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著有小说《围城》。她以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造诣,更体现出了她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她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她也是一位坚韧不拔的女性,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和力量。她就是杨绛先生。
1.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学者。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洗澡》等,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曾获得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最佳散文奖等奖项。
附兰德的一首小诗《生与死》
Life and Death
——Walter Savage Landor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杨绛翻译版本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写于1984年。主要写了作者从前同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但是这一切对老王都没有产生丝毫影响,他仍然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作者夫妇。
3.文体知识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任务一:初识老王,叹可怜人生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杨绛
1.听范读,标字音
僻( pì) 伛(yǔ) 攥(zuàn) 惶恐(huáng kǒng) 取缔(dì)
镶嵌(xiāng qiàn) 肿胀(zhǒng zhàng) 翳(yì) 骷髅((kū lóu)
侮辱(wǔ rǔ) 滞(zhì) 框(kuàng) 愧怍(kuì zuò)
2.积累词语
惶恐:惶惧惊恐。
荒僻:人迹罕至且偏远。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降格:降低身份、标准、等级等。
滞笨:形容人行动迟缓或思想迟钝。
侮辱: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
愧怍:指惭愧;羞愧。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可以读出什么信息?
明确: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我和老王是坐车的和蹬车的关系。
②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说明我们关系很熟悉。
本文的线索:老王与“我”的交情。
(2)齐读二、三段。
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由此,你可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老王的艰难的身世和残疾的身体。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3)通读全文,完成人物档案。
姓名 老王 性别 男 籍贯 北京 人物画像
住址 胡同的破破落落的大院 职业 三轮车夫 年龄 不详 一个老实、可怜、善良的底层劳动者。
婚姻状况 光棍 家庭情况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健康状况 患有夜盲症。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是“田螺眼”。
任务二:走进老王,感仁爱光辉
这个世上,所有关系都是相互的。——杨绛
1.与老王
(1)“我们”对老王
面对这样可怜的人,作者一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人怎样的品质?
明确: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照顾老王生意
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善良,帮助老王
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平等,关心老王
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尊重老王劳动
生意不好做,“我”关切询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关心老王的生计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我”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尊重老王劳动
“我”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体恤怜悯老王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人同情弱者,富有爱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请你用一句话来点评作者一家人。
明确: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2)老王对“我们”
文中主要写了老王为“我们”一家所做的几件事情?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品质的人?
明确:
事件 品质
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善良仁义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善良、知恩图报
请你用一句话来点评老王的做法。
明确: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写老王
小组合作:(1)依据文章的写作思路,归纳老王的故事,拟写小标题。
提示:1 我和老王的交情
2 老王艰难的身世
3 老王残疾的身体
4 老王简陋的住所
5 老王送水
6 老王送默存看病
7 老王生计愈加困难
8-16 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17-22 得知老王去世,“我”心存愧疚
(2)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4):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表现出他生活上的“苦”。
第二部分(5—7):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
第三部分(8—22):详写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的深厚情意,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第二课时
导入设计
一位哲人说:爱,并不仅仅是赠与,甚至都不一定是物质的,心灵的关爱,平等的友善,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让我们去倾听杨绛对不幸者发出关爱的呼吁吧。
任务三:品味老王,解作者情感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杨绛
1.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分角色朗读“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的段落。
(2)找出两处描写老王的语段,圈点重要词语、语句,讨论交流,批注描写手法及作用。
8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外貌、神态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王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的状况,为后文作者的“愧怍”作铺垫。)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语言描写。体现出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及悲悯情怀)
16段: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动作描写。“攥”“滞笨”“直着脚”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离开时的行动困难,突出了老王病重,为下文“抱歉”做了铺垫)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心理描写。写作者后悔对老王病重送香油,鸡蛋时只顾给他钱,却疏忽了对他对病情的问候和照顾,误解了老王的好意,还用“钱”来侮辱他,这使作者产生了愧怍心理。)
2.情境活动,揣摩人物
读到老王在临终前要给作者一家人送香油和鸡蛋的细节,老王的侄儿泣不成声。请你结合文中的内容,以老王侄儿的身份说说老王这样做的“用意”。
明确:我叔叔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他之所以在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是为了感谢杨绛先生一家人一直以来给予我叔叔的关照、尊重和同情也是在表达他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任务四:感悟老王,传人间大爱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杨绛
1.研读文本
学生齐读开头和结尾。
2.链接背景
1966年“文革”爆发。钱钟书、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这场文革中,被罚扫厕所,而且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如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剪“阴阳头”。
1970年7月,杨绛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在一个穷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不多久就被累病了,所幸有钱钟书的照顾。
1972年,钱钟书夫妇才被“特赦”回京。
3.深度思考
(1)在特定背景下,没有“幸运”的人,只有“不幸”和“更不幸”的人。那么作者究竟“愧怍”的什么呢?
明确:一是为自己在老王最后一次到来之际,未能好好招待老王。二是为自己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本应该担当起关爱弱者的人道主义责任,却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自我灵魂的救赎。
(2)请同学们批注文中找出多次出现“钱”的句子,品一品“钱”的意蕴,说一说杨绛是否需要愧怍。
明确: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老王的实诚、知恩图报;作者一家人的善良,对老王的同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一个不要钱,一个要给钱。表现出老王的善良以及对作者一家人处境的关心,以及作者的正直善良以及对老王的感激。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在特殊年代里,老王还记得给作者送东西,而且这些对于窘困的老王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不是要钱”表现出老王的淳朴善良。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这里的钱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的自我反省,自我灵魂的救赎。
作者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迫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因此,作者无需愧怍。
4.拓展延伸
虽然是阳春三月,但当你从街头走过,春寒料峭中总有不少底层的劳动者在忙碌着,请你说说他们都是谁?
明确:他们中有街边商贩、保洁员、农民工、补鞋人、水果小贩、收废品的……
情境活动:最近,有乘客给重庆地铁建议,希望不要让“背篓客”上地铁,背篓客,主要指每天坐地铁去卖菜或者其他谋生方式的重庆农民。而重庆地铁的官方答复特别有人情味,大意还是允许背篓客继续允许乘坐地铁,毕竟要平衡照顾到社会每个阶层的利益。
学习完《老王》,我们懂得了对待不幸者和卑微者的态度。请你以此来回应乘客的建议。
明确: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他们一大早背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就为了赶个早坐上现代交通工具——地铁,可以无间断的无缝对接把他们送到交易集市,这应该是时代之福音。我们不要嫌弃底层劳动人民的汗臭味,正是他们的汗水付出,才使我们能体面的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去坐地铁,开车去上班。关注每一个弱势群体,就象关注寒风中摇曳的小草,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课堂小结
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为“以诚相待,真心相助”的主题活动写个结束语。
杨绛先生亲历了特殊岁月里的起起伏伏,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我们分明看见她在真诚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她是如此的温暖动人,她的人性光辉,将照亮我们,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火。让我们以诚相待,真心相助,心怀大爱去点亮他人前行的路吧!
布置作业
杨绛在《独处相安》里说:“终不是那八面玲珑的女子,讨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合。以文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以上语句,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她不像三毛那样浪漫多情,也不像张爱玲那样天才傲物,也不像林徽因那样芳华绝代,她是一个可以在安静中开出花的女子。她作为民国的最后一位才女,她不是八面玲珑,讨不得四海八荒的喜。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合。以文字,以音乐,以花香浅草,以温暖纯良。她演好了自己的每个角色,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她就是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