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经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
3.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
文本解读: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在《陈氏别传》中说:“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即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后世称其为“陈拾遗”, 唐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人。 [5]初唐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陈子昂登进士第,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宠任酷吏,大兴冤狱。其屡次上书谏诤,反对滥刑,主张任用贤能。在民生问题和安边固防方面,也提出切直谏论,常不被采纳。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后免罪复官。垂拱二年(686年),陈子昂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北征。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平定契丹叛乱。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辞官归乡侍奉老父,以学道而解忧。次年七月遭父丧,居家守制。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其加以陷害,陈子昂冤死狱中。
思维导图:
文本赏析:
1.读诗
题目注意停顿——登/幽州台/歌
提示: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抓住关键
提问:这篇《登幽州台歌》哪一个字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情绪状态?
师:涕(涕泪满衣裳 临表涕临 汪然出涕 凭轩涕泗流),痛哭流涕,无限悲伤之情。
师: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什么陈子昂会在幽州台上痛哭流涕呢?
师: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3.师生活动
(1).展示作者生平中的关键资料,探究写作心理
资料①
21岁的陈子昂怀着经邦济世、建功立业的情怀辞别故乡,写下这样一句诗: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子昂摔琴》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答洛阳主人》
问1:通过这三则资料,我们可以得出陈子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师: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有大气魄之大丈夫。
问2:那这样一位大丈夫再登上幽州台之前是什么样的情感?
资料②
陈子昂被武后垂青后,虽得到过重用,但由于其政见与武周政治环境相悖,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前后,因“误识凶人,坐缘逆党”缘故,陷狱几至于死,得武后宽免,他也表示愿意“束身塞上,奋命贼庭 ”以赎罪 。
陈子昂随军出征契丹,当前军失利、全师处于安危成败之际,他向武攸宜献策,自愿带领万人为前锋破敌,但武攸宜因他“素是书生”,并非勇将,未采纳他的请求。陈子昂数日后再次进谏,武攸宜很不高兴,把他由参谋降为军曹掌书记。陈子昂,只好独自走出营帐,孤身一人来到幽州台。
师:本觉得是君王的信任,也是建立功勋的机缘。但现实却是英雄失路的悲怆,是时无明君了解自己的困惑。而面前的幽州台上曾发生的君臣美谈与自己的现状截然相反,所以如此一位士大夫再登临之前便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问3:到底是什么样的幽州台能激起陈子昂如此之情?
师:幽州台,又名黄金台。题中的“幽州台”乃燕昭王为招贤而特建。建台之初,昭王有约,为“得贤士以共国”(事见《史记·燕召公世家》)。令下,群士竞至,昭王择贤以“师事之”,“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陈子昂《感遇诗》其十六,下引同题,只标序号)。君尊士敬,情比师友,同商共治,果不数年,弱燕崛起,战胜强齐。此后,“幽州台”便作为“君士共治”的象征。
(2).作者登上黄金台时,为什么哭?
活动:学生再次充满感情齐读文章。
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来者和古人指的是谁?
明确这里的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来者指:当今礼贤下士的明君。
明确“为什么哭”:“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也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因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而哭
②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
师: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作者想到:天地广大,人生渺小,人生偶然;造化弄人;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悠悠天地之间,自己在何处才能找到归宿 。这能不“怆然涕下?”
4.主旨
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了。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巩固练习: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A.cāng bīn xù xiāo
B.chuàng pín xù xiào
C.cāng pín chù xiào
D.chuàng bīn chù xiāo
2.下面对古诗《登幽州台歌》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这首短诗,诗人通过抒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句写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4.读古诗不能遗漏标题,因为标题往往为我们提供某些关键信息,比如:背景、主要的事件(内容)、作者的情感等。读者可以围绕标题提问,帮助理解诗歌。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题目 关键信息 探究问题
《登幽州台歌》 事件、地点 ①幽州台在何处 ②为何登幽州台 ③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幽州台有何关联
《望岳》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中“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礼贤下士的明君。
B.《登幽州台歌》中“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营造出一种苍茫辽远的意境。
C.《登飞来峰》次句写诗人登上了高塔,眼前看到了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D.《登飞来峰》中“浮云”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奸佞小人。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同是登高感怀之作,两位诗人站在高处时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解析】
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怆然”的“怆”应读作“chuàng”;“颦”应读作“pín”;“含蓄”的“蓄”应读作“xù”;“惟妙惟肖”的“肖”应读作“xiào”。
故选:B。
2.【答案】B
【分析】《登幽州台歌》: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明君。
故选:B。
3.【答案】B
【分析】《登幽州台歌》是唐朝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译文:
像燕昭王那样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现在再也见不到了;
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代贤君,又还没有出现。
想到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
我独自悲伤地流下眼泪。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赏析诗歌要从意象入手,还要结合相关常识。
ACD.正确;
B.有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意思是:像燕昭王那样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代贤君,又还没有出现。“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指未来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故选:B。
4.【答案】关键信息:景物、情感
探究问题:①泰山的特点;②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分析】《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这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据此分析我们可以进行提炼作答。
答案:
关键信息:景物、情感
探究问题:①泰山的特点;②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5.【答案】(1)C
(2)《登飞来峰》中,诗人登高抒怀,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的乐观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高俯仰古今,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苦闷的悲愤之情。
【分析】《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登飞来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故选:C。
(2)本题考查情感把握。
《登飞来峰》: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诗人登高抒怀,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的乐观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敢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因此诗人登高俯仰古今,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苦闷的悲愤之情。
答案:
(1)C
(2)《登飞来峰》中,诗人登高抒怀,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的乐观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高俯仰古今,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苦闷的悲愤之情。
译文:
登幽州台歌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登飞来峰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