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5 12: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会写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课文项目 主要内容 写作亮点
杨氏之子 讲述了九岁的杨氏之子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
语言描写
手指 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人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告诉“我们团结才是力量”的道理。 拟人化手法
童年的发现 讲述了“我”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 神态描写
一、课文主旨
1、杨氏之子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风趣幽默,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九岁的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2、手指
本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说明了五根手指虽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只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从而阐明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3、童年的发现
本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我”在九岁时发现有官胚胎发育的规律,在几年后的生物课上,得知“我”的“发现”和科学家观点一致,“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而被老师惩罚的故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我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二、同步知识巩固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评析:杨氏之子由姓氏“孔”想到孔雀,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子呢”的意思,可见他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2.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评析:运用准确的动词,举例说明大拇指平时做的工作多,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评析:点明主旨,总结全文,由手指的全体想到人群的全体,阐明“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4.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评析: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是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真实情况;二是“我”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即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
三、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对话巧妙,有的叙述风趣,令人深思。阅读题中也常有体会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那么,如何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呢
1、从修辞入手。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如《手指》中描写食指的片段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食指勤奋卖力、机敏的特点
2.从句式入手。文章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都有让表达显得生动活泼,增强节奏感和表现力的作用。如《童年的发现》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澄澈的湖面上盘旋”中有长句有短句,并且是排比句,因此有很好的节奏感和很强的表现力。
3.从词语入手。本文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描写之景如在眼前。如《童年的发现》中“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一句中的“点、跃、飞”三个动词,为我们展现了梦中飞行的有趣画面。
4.从语言风格入手。本文的语言很:如……几句把…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语言风格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深刻、幽默、辛辣、平实、华
丽、豪放、婉约、明快、简明等。
1、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 )
A.容纳 B.宽容 C.允许 D.或许
2.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爱迪生(_______)用钨做灯丝是最好的,经过他不断的努力终于(______)了电灯。
3.“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盲人提灯笼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了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的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出来,又往何出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盲人提灯笼”是歇后语,其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1)借花献佛
花:______________。佛:______________。
(2)为善至乐
善:______________。乐:______________。
3.点明全文主题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盲人的故事对“盲人提灯笼”做了怎样的诠释?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的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在下面三项中选一个恰当的做标题……( )
A.照亮别人 B.盲人提灯笼 C.保护自己,方便他人
参考答案
14.C
15. 发现 发明
16.这句话一语双关。它既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又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
17.多此一举
18.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 这位车主朋友。 帮助和关怀别人。 自己得到帮助和帮助人的快乐。
19.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20.盲人的故事,说明“盲人提灯笼”不再是多此一举的笑话,而是对人对己都有帮助的好事儿。
21.C
1
部编版同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