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惯性的有关现象。能够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求解问题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斜面实验:让静止的小球从第一个斜面滚下,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 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滚动的距离增大,但所达到的高度相同.当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推理结论:力不是(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实验事实 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
推理 1 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2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小球会通过更长的路程,仍然可以达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3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 将沿水平面持续运动下去.
实验结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实验的意义 ①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②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层地位; ③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023秋 合肥期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图a、图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可“冲淡”重力,便于测量时间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处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解答】解:A、图a通过对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A错误;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使小球运动变“慢”,即“冲淡”重力,能够方便测量时间,故B正确;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不存在的,所以叫做理想斜面实验,故C错误;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B。
(2023秋 番禺区期末)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实验,示意图如图。伽利略提出该理想实验的最主要意图是( )
A.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C.为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为了说明物体运动时就会产生惯性
【解答】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等人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是正确的;
伽利略设计这个理想实验,其目的是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多选)(2023秋 鼓楼区校级期末)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创造性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虽然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但仍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
B.如果斜面粗糙,不论右侧斜面倾角如何,小球也将上升到与释放点等高的位置
C.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该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解:A、该实验利用了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是在思维中进行的,同时是以斜面实验真实的实验为基础,故A正确;
B、如果斜面粗糙,小球会有能量损失,将不能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如果斜面光滑,可以上升到与释放点等高的位置,故B错误;
CD、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有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改变.(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3、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叫作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
(2022秋 广饶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解答】解: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2秋 辽宁期末)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恒力撤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因为惯性该物体将继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寒冷的冬季,冰雪路面必须慢速驾驶,是因为同一辆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要比在普通路面上行驶时惯性要大一点
C.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改变的越慢
D.若处于真空环境下,可以利用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
A.一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恒力撤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因为惯性该物体将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故B错误;
C.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时,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大,其运动状态改变的越慢,故C正确;
D.若处于真空环境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2023春 江川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是完全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的
B.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只在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A.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是在基于实验事实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故A错误。
B.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或合力为0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三、惯性和质量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物体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的表现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2024 朝阳区校级开学)某同学从惯性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
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质量小而惯性大
【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有质量,也存在惯性,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无关,故B错误;
C、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会改变列车的质量,列车的惯性发生改变,故C正确;
D、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其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2023秋 松江区校级期末)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高铁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小明同学在高铁上发现列车启动过程中杯中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解答】解:列车启动过程中,速度增大,即杯子的速度增大,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水相对杯子向后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3秋 大通县期末)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载具。若某人笔直地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三个力作用
B.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C.车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左转弯时,人会由于惯性向左倾斜
【解答】解:AB.人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若忽略空气阻力,人受到重力和车对其的支持力,“电动平衡车”对人无摩擦力;若不忽略空气阻力,则“电动平衡车”对人有摩擦力,故AB错误;
C.车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左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人会向右倾斜,故D错误。
故选:C。
(2023秋 宁波期末)如图,甲车快速启动时车头撞上静止的乙车车尾,导致两车司机受伤。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情形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甲车司机背部受伤
B.乙车司机背部受伤
C.两车司机都是背部受伤
D.两车司机都是胸部受伤
【解答】解:甲车快速启动时撞到静止的乙车,甲车司机由于惯性,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前运动,与甲车的方向盘相碰造成甲车司机胸部受伤。乙车静止,乙车车尾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前运动,乙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后运动,与乙车的座椅相碰而造成乙车司机背部受伤,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3秋 福田区校级期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图(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可“冲淡”重力,便于测量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解答】解: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时间测量更容易,故B正确;
A.图a通过对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研究,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C.图b中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实际并不存在,故实验不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处,故C错误;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B。
(2023秋 包河区校级期末)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以201块金牌、111块银牌、71块铜牌的优异成绩荣获奖牌榜第一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乒乓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发球时,可将乒乓球视为质点
B.马拉松比赛里程为42.195km,完成比赛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42.195km
C.在100米决赛中,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获得冠军,这里的“9秒97”是指时间间隔
D.在足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解答】解:A.在乒乓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发球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可将乒乓球视为质点,故A错误;
B.马拉松比赛里程为42.195km,完成比赛的运动员的路程是42.195km,故B错误;
C、这里的“9秒97”是指一段时间,故这里的“9秒97”是指时间间隔,故C正确;
D.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足球的惯性大小只与足球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023秋 南京期末)一个盛有水的玻璃碗置于水平向右行驶的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垂直于火车行驶方向从碗的侧面观察,水面形状分别如图(a)、(b)所示。关于火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车向右加速运动
B.图(a)中,火车向右匀速运动
C.图(b)中,火车向右加速运动
D.图(b)中,火车向右匀速运动
【解答】解:AB、(a)图中水面向左倾斜,则碗对水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大致斜向左上方,另外,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水受到的重力与碗对水的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水的加速度的方向向左,由于火车向右运动,故说明火车向右减速运动,故AB错误;
CD、(b)图中水面向右倾斜,则碗对水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大致斜向右上方,另外,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水受到的重力与碗对水的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水的加速度的方向向右,由于火车向右运动,故说明火车向右加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023秋 延庆区期末)如图所示,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2月8日获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谷爱凌的起跳姿势时,可将她看作质点
B.在跳台比赛上升过程中,以雪地为参考系,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是静止的
C.在跳台比赛下落过程中,谷爱凌看到雪地迎面而来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D.谷爱凌离开跳台时的速度越大,其具有的惯性越大
【解答】解:A.在研究谷爱凌的起跳姿势时,谷爱凌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她看作质点,故A错误;
B.在跳台过程中,以雪地为参考系,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位置在变化,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是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自己为参考系,在跳台比赛下落过程中,谷爱凌与地面的位置也来越近,所以谷爱凌看到雪地迎面而来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C正确;
D.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023秋 南宁期末)南宁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校在学期初都要开展“安全文明出行”教育。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乘车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增加人的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加速时对乘员可能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急停时对乘员可能造成的伤害
【解答】解:A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所以系好安全带不会改变人的惯性,故AB错误;
C、加速时,由于惯性人是向后倾倒的,安全带不起作用,故C错误;
D、汽车急停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运动,此时安全带能防止人碰到前方物体而造成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2024 河北区学业考试)“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交通安全无小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C.汽车超速不会增大汽车的刹车距离
D.酒驾不会延长司机的反应时间
【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汽车超速时,汽车的惯性不变,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故B正确;
C.汽车超速,相同条件下,汽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变长,汽车的刹车距离增大,故C错误;
D.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麻痹作用,酒驾会延长司机的反应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2023 让胡路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在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充满液体的密闭容器,容器内分别静止着气泡A、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B、沉底的金属球C。当小车带着容器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时,三个小球的位置相对容器的运动情况是( )
A.A球不动,B球向左,C球向右
B.A球向左,B球不动,C球向右
C.A球向右,B球不动,C球向左
D.A球向左,B球向右,C球不动
【解答】解:依题意,物体B悬浮,因此B的密度与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相同;A是气泡质量较小,惯性较小;金属球C沉底,故C的质量和密度都较大,惯性也较大;当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时,由于惯性,ABC都想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为气泡A的惯性小,将被涌向左侧的液体推向右边,所以气泡A向右运动;C球由于惯性大,将能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则C球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物体B和液体的密度相同且容器中充满液体,则物体B和液体(以及容器)保持相对静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22秋 衢州期末)大型油罐车内的油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涌动(如图1),为了防止油涌动导致车体重心急剧变化的危害,在油罐车内部设置了一些固定挡板(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罐车向前启动时,由于惯性,油罐内的油将向前涌动
B.油罐车内设置挡板,减小了油罐内的油的惯性
C.油罐车在变速行驶过程中容易涌动,是油罐内的油惯性不断变化引起的
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即使没有挡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
【解答】解:A、油罐车向前启动时,由于惯性油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油相对于车将向后涌动,故A错误;
B、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设置挡板不会减小油罐内的油的惯性,故B错误;
C、油罐车在变速行驶过程中油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油的惯性是不变的,故C错误;
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即使没有挡油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故D正确。
故选:D。
(2022秋 百色期末)如图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对摆锤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不为0且方向向左,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
所以若汽车运动方向向左,即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若汽车运动方向向右,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2秋 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容器里盛满水,水中放入铁球P和木球Q,它们用细线分别系于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当容器静止时,细线均处于竖直方向,现使容器以一定的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P、Q两球所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把P球拿掉,用同样体积的水球来替代,很显然,当这个水球随容器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水球受到的水平合力为F=m水a,
且水球相对于容器的原来位置不会改变,但同样体积的实心铁球质量要比水球质量大,即m铁>m水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铁球做加速运动需要的合力:F铁=m铁a>F可知,单靠水的作用力不够,所以需绳子提供向右的拉力,则P向左偏移,同理可求,木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需绳子提供向左的拉力,所以Q向右偏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3 浙江)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 )
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
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
【解答】解:A、踢香蕉球时,香蕉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旋转,因旋转,所以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即需要考虑足球的大小和形状,足球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足球的惯性仅与足球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即在飞行和触网时足球的惯性不变,故B正确;
C、足球在飞行时不受脚的作用力,仅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故C错误;
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和网对足球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2023 高密市校级开学)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在手指上转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时长可4~6分钟,这种陀螺的寿命是由轴承中滚珠决定,一般采用陶瓷滚珠,关于轴承和飞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陶瓷滚珠利用该材料的耐磨性弱
B.采用陶瓷滚珠利用该材料的密度大
C.飞叶要用较轻的塑料制作,目的是减小阻力
D.飞叶要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增大惯性
【解答】解:AB.由题知,陀螺的寿命是由轴承中滚珠决定,一般采用陶瓷滚珠,这是利用该材料的耐磨性强的特点,故AB错误;
CD.因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为了使飞叶在工作时更稳定,可以通过增大质量从而增大惯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4.1牛顿第一定律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惯性的有关现象。能够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求解问题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斜面实验:让静止的小球从第一个斜面滚下,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 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滚动的距离增大,但所达到的高度相同.当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推理结论:力不是(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实验事实 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
推理 1 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2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小球会通过更长的路程,仍然可以达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 3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 将沿水平面持续运动下去.
实验结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实验的意义 ①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②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层地位; ③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023秋 合肥期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图a、图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可“冲淡”重力,便于测量时间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处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2023秋 番禺区期末)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实验,示意图如图。伽利略提出该理想实验的最主要意图是( )
A.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C.为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为了说明物体运动时就会产生惯性
(多选)(2023秋 鼓楼区校级期末)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创造性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虽然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但仍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
B.如果斜面粗糙,不论右侧斜面倾角如何,小球也将上升到与释放点等高的位置
C.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该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有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改变.(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3、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叫作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
(2022秋 广饶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022秋 辽宁期末)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恒力撤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因为惯性该物体将继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寒冷的冬季,冰雪路面必须慢速驾驶,是因为同一辆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要比在普通路面上行驶时惯性要大一点
C.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改变的越慢
D.若处于真空环境下,可以利用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023春 江川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是完全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的
B.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只在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惯性和质量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物体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的表现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2024 朝阳区校级开学)某同学从惯性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
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质量小而惯性大
(2023秋 松江区校级期末)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高铁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小明同学在高铁上发现列车启动过程中杯中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023秋 大通县期末)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载具。若某人笔直地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三个力作用
B.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C.车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左转弯时,人会由于惯性向左倾斜
(2023秋 宁波期末)如图,甲车快速启动时车头撞上静止的乙车车尾,导致两车司机受伤。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情形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甲车司机背部受伤
B.乙车司机背部受伤
C.两车司机都是背部受伤
D.两车司机都是胸部受伤
(2023秋 福田区校级期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图(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可“冲淡”重力,便于测量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2023秋 包河区校级期末)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以201块金牌、111块银牌、71块铜牌的优异成绩荣获奖牌榜第一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乒乓球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发球时,可将乒乓球视为质点
B.马拉松比赛里程为42.195km,完成比赛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42.195km
C.在100米决赛中,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获得冠军,这里的“9秒97”是指时间间隔
D.在足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2023秋 南京期末)一个盛有水的玻璃碗置于水平向右行驶的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垂直于火车行驶方向从碗的侧面观察,水面形状分别如图(a)、(b)所示。关于火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车向右加速运动
B.图(a)中,火车向右匀速运动
C.图(b)中,火车向右加速运动
D.图(b)中,火车向右匀速运动
(2023秋 延庆区期末)如图所示,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2月8日获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谷爱凌的起跳姿势时,可将她看作质点
B.在跳台比赛上升过程中,以雪地为参考系,谷爱凌和脚下的滑板是静止的
C.在跳台比赛下落过程中,谷爱凌看到雪地迎面而来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D.谷爱凌离开跳台时的速度越大,其具有的惯性越大
(2023秋 南宁期末)南宁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校在学期初都要开展“安全文明出行”教育。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乘车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增加人的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加速时对乘员可能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急停时对乘员可能造成的伤害
(2024 河北区学业考试)“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交通安全无小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C.汽车超速不会增大汽车的刹车距离
D.酒驾不会延长司机的反应时间
(2023 让胡路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在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充满液体的密闭容器,容器内分别静止着气泡A、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B、沉底的金属球C。当小车带着容器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时,三个小球的位置相对容器的运动情况是( )
A.A球不动,B球向左,C球向右
B.A球向左,B球不动,C球向右
C.A球向右,B球不动,C球向左
D.A球向左,B球向右,C球不动
(2022秋 衢州期末)大型油罐车内的油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涌动(如图1),为了防止油涌动导致车体重心急剧变化的危害,在油罐车内部设置了一些固定挡板(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罐车向前启动时,由于惯性,油罐内的油将向前涌动
B.油罐车内设置挡板,减小了油罐内的油的惯性
C.油罐车在变速行驶过程中容易涌动,是油罐内的油惯性不断变化引起的
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即使没有挡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
(2022秋 百色期末)如图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2022秋 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容器里盛满水,水中放入铁球P和木球Q,它们用细线分别系于容器的顶部和底部,当容器静止时,细线均处于竖直方向,现使容器以一定的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P、Q两球所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3 浙江)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 )
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
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
(2023 高密市校级开学)如图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拨动飞叶后可以在手指上转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时长可4~6分钟,这种陀螺的寿命是由轴承中滚珠决定,一般采用陶瓷滚珠,关于轴承和飞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陶瓷滚珠利用该材料的耐磨性弱
B.采用陶瓷滚珠利用该材料的密度大
C.飞叶要用较轻的塑料制作,目的是减小阻力
D.飞叶要用密度大的金属制作,目的是增大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