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超重与失重(原卷+解析卷)——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一(2019人教版)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超重与失重(原卷+解析卷)——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一(2019人教版)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26 08:53:28

文档简介

4.6超重与失重
1、知道常用的测量重力的方法。
2、了解超重和失重的含义,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3、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求解超重、失重问题。
一、基本概念
1、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
2、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3、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二、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特征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示意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向上 由F-mg=ma得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失重 向下 由mg-F=ma得F=m(g-a)完全失重 向下且a=g 由mg-F=ma得F=0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
(2023秋 雁塔区期末)某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随电梯运动的台秤上观看自身体重随电梯运动的变化情况,若电梯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g取10m/s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s内,台秤示数为660N,电梯加速上升,人处于失重状态
B.0~2s内,台秤示数为540N,电梯加速上升,人处于超重状态
C.5s~6s内,台秤示数为720N,电梯减速上升,人处于超重状态
D.5s~6s内,台秤示数为480N,电梯减速上升,人处于失重状态
(2023秋 台州期末)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惊人一跳”挽救了一名年轻女子。彭清林在空中可看作自由下落,时间约为1.8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高度约为32m
B.落水前1s内的位移约为5m
C.落水前的瞬时速度约为32m/s
D.自由下落过程中彭清林处于失重状态
(2023秋 龙华区期末)如图(a),一重物放在电梯内的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可测出重物对它的压力F。在t=0时刻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t=22s时停止运动。传感器示数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m/s2。则(  )
A.4~18s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B.0~4s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C.18~22s电梯做加速运动
D.从图中可求出重物质量为5kg
(2023秋 包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电梯内有一同学,旁边有一台秤,上面放一个重物,当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台秤的示数为8N,某时刻起持续10s,该同学观察到台秤的示数为9.6N,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g取10m/s2,这10s内,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梯一定是向上运动
B.自己是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D.自己对电梯轿厢的压力为600N
三、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
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压力(或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大或变小了).
2、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而与速度方向无关.
3、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 m 和竖直加速度 a 共同决定,其大小等于 ma.
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2023秋 太原期末)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项目,运动员身拴弹性绳从高处跳下,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性绳被拉直后,运动员继续下降,到达最低点后再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后,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后,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C.运动员上升过程中,在弹性绳恢复原长前,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运动员上升过程中,在弹性绳恢复原长前,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2023秋 下城区校级期末)某校把跳长绳作为一项常规运动项目,其中一种运动方式为:由12人一起进长绳,计算同步一起跳的个数。跳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离开地面前,学生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了形变
B.起跳离开地面的瞬间,学生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起跳加速离开地面时,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学生从最高点开始下落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最后处于失重状态
(2023秋 海淀区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A0
B.“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A0
C.“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D.“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
(2023秋 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不管是容器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小孔都向下漏水
D.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不管是容器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小孔都不向下漏水
(2023秋 新市区校级期末)将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则小球(  )
A.受到的阻力大小为6N
B.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都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3
(2023秋 新城区期末)某地铁站配置了智能化电动扶梯,当扶梯上没人时,扶梯是静止的,当乘客站上扶梯时,扶梯先加速,再匀速上升。当扶梯加速上升时,站在扶梯上的乘客(  )
A.受到的重力变大 B.受到的重力变小
C.处于超重状态 D.处于失重状态
(2023秋 玉溪期末)某人操控无人机从地面沿直线竖直向上升空,无人机向上经历加速、匀速和减速过程最后悬停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过程中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B.匀速运动过程中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C.减速运动过程中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D.悬停时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2023秋 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50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C.起立过程中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停顿约2.8s后起立
(2023秋 越秀区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朋友在玩“儿童蹦极”,拴在小朋友腰间左右两侧是弹性极好的相同的橡皮绳。若小朋友从最低位置在橡皮绳拉动下由静止开始上升(此时橡皮绳伸长最大),直至上升到橡皮绳处于原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朋友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小朋友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小朋友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等于零
D.小朋友处于最低点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2023秋 南开区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超重、失重体验与研究。在竖直运行的升降电梯内地板上放一体重计,小郭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某一段时间内,发现体重计示数稳定如图所示。若g=10m/s2,则在这段时间内(  )
A.电梯在向下做匀速运动
B.电梯的加速度为2m/s2,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电梯在以2m/s2的加速度向下匀减速运行中
D.小郭同学的体重变为40kg
(2023秋 盘龙区期末)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10m跳台决赛展开争夺,中国队选手全红婵以438.20分夺得冠军,队友陈芋汐落后2.55分获得亚军,马来西亚选手帕姆格以280.50分排名第三。图甲是中国队选手全红婵获得冠军的一张跳水图片,图乙为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其向上离开跳台时作为计时起点,运动过程中视其为质点,则(  )
A.在0~t2时间内该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t2~t3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C.t3时刻运动员开始进入水面
D.在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023秋 官渡区期末)某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带球上篮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运动员在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C.上升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
D.下降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
(2023秋 吉林期末)如图甲,轻弹簧竖直固定,一质量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Δ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其中A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N/m
B.当Δx=0.04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2023秋 海淀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状态。游客在被送到距地面h=66.5m的高度后,由静止开始随座舱匀加速下落t=3s到离地面h1=24.5m的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
(2)在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座椅对质量m=60kg的游客的支持力FN。
(2023秋 洛阳期末)如图1所示,一个同学在竖直升降的电梯内,探究超重失重现象。该同学站在磅秤上的总质量为50kg。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这时开始计时。该同学在磅秤上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F﹣t图线如图2,最后电梯恰好停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电梯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电梯降落的总位移的大小。4.6超重与失重
1、知道常用的测量重力的方法。
2、了解超重和失重的含义,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3、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求解超重、失重问题。
一、基本概念
1、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
2、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3、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二、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特征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示意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向上 由F-mg=ma得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失重 向下 由mg-F=ma得F=m(g-a)完全失重 向下且a=g 由mg-F=ma得F=0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
(2023秋 雁塔区期末)某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随电梯运动的台秤上观看自身体重随电梯运动的变化情况,若电梯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g取10m/s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s内,台秤示数为660N,电梯加速上升,人处于失重状态
B.0~2s内,台秤示数为540N,电梯加速上升,人处于超重状态
C.5s~6s内,台秤示数为720N,电梯减速上升,人处于超重状态
D.5s~6s内,台秤示数为480N,电梯减速上升,人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0~2s内,加速度大小是1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得台秤示数为660N,
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上,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错误
C、5s~6s内,加速度大小是2m/s2,加速度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得台秤示数为480N,人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秋 台州期末)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惊人一跳”挽救了一名年轻女子。彭清林在空中可看作自由下落,时间约为1.8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高度约为32m
B.落水前1s内的位移约为5m
C.落水前的瞬时速度约为32m/s
D.自由下落过程中彭清林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根据题意,由公式可得,下落高度约为
,故A错误;
B.根据题意,由公式可得,落水前1s内的位移约为
故B错误;
C.根据题意,由公式v=gt可得,落水前的瞬时速度约为
v=gt=10×1.8m/s=18m/s,故C错误;
D.加速度向下为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上为超重状态;自由下落过程中,彭清林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2023秋 龙华区期末)如图(a),一重物放在电梯内的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可测出重物对它的压力F。在t=0时刻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t=22s时停止运动。传感器示数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m/s2。则(  )
A.4~18s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B.0~4s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C.18~22s电梯做加速运动
D.从图中可求出重物质量为5kg
【解答】解:B、0~4s重物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重物有向上的加速度,重物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A、0~4s重物做加速运动,4s末重物速度不为零,4~18s电梯受力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C、18~22s重物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重物有向下的加速度,电梯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从图中可求出重物质量为
故D错误。
故选:B。
(2023秋 包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电梯内有一同学,旁边有一台秤,上面放一个重物,当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台秤的示数为8N,某时刻起持续10s,该同学观察到台秤的示数为9.6N,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g取10m/s2,这10s内,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梯一定是向上运动
B.自己是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D.自己对电梯轿厢的压力为600N
【解答】解:AB、电梯匀速运动时,台秤的示数跟物体重力的大小相等;当台秤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时,即重物对台秤的压力大于重物的重力,该重物处于超重状态,电梯里的自己也是处于超重状态,此时加速度向上,有可能电梯向上加速,也有可能电梯向下减速,AB错误;
CD、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ma,已知mg=8N,FN=9.6N,解得:a=2m/s2
对该同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m'a,解得F'N=m'(g+a)=50×(10+2)N=6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自己对电梯的压力为600N,故D正确。
故选:D。
三、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
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压力(或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大或变小了).
2、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而与速度方向无关.
3、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 m 和竖直加速度 a 共同决定,其大小等于 ma.
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2023秋 太原期末)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项目,运动员身拴弹性绳从高处跳下,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性绳被拉直后,运动员继续下降,到达最低点后再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后,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后,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C.运动员上升过程中,在弹性绳恢复原长前,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运动员上升过程中,在弹性绳恢复原长前,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B、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后,一开始弹力小于重力,运动员继续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当弹力大于重力时,运动员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B错误;
CD、运动员上升过程中,在弹性绳恢复原长前,一开始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当弹力小于重力时,运动员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秋 下城区校级期末)某校把跳长绳作为一项常规运动项目,其中一种运动方式为:由12人一起进长绳,计算同步一起跳的个数。跳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离开地面前,学生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了形变
B.起跳离开地面的瞬间,学生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起跳加速离开地面时,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学生从最高点开始下落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最后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起跳离开地面的瞬间,学生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学生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学生起跳离开地面前的瞬间,学生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学生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故B错误;
C、学生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学生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
D、学生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过程中,学生只受到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当学生接触地面时,此时受到的重力大于支持力,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当地面对学生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时,开始做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023秋 海淀区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A0
B.“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A0
C.“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D.“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
【解答】解: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人从下蹲状态站起来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所以“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23秋 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不管是容器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小孔都向下漏水
D.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不管是容器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小孔都不向下漏水
【解答】解:无论是让容器自由下落,还是竖直上抛,抛出之后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和容器都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和容器的运动状态相同,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水不会流出,所以不管怎样,水都不会漏下来,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秋 新市区校级期末)将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则小球(  )
A.受到的阻力大小为6N
B.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都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3
【解答】解:A.由图可知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解得:a1=1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1
解得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1N,故A错误;
BD.小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解得:a2=8m/s2
根据,
可得小球上升与下落所用时间之比为,解得:
则小球下落的时间为
小球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大小为v2=a2t2,解得:,故B正确,D错误;
D.小球在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下,所以小球均处于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2023秋 新城区期末)某地铁站配置了智能化电动扶梯,当扶梯上没人时,扶梯是静止的,当乘客站上扶梯时,扶梯先加速,再匀速上升。当扶梯加速上升时,站在扶梯上的乘客(  )
A.受到的重力变大 B.受到的重力变小
C.处于超重状态 D.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当扶梯加速上升时,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但人的重力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3秋 玉溪期末)某人操控无人机从地面沿直线竖直向上升空,无人机向上经历加速、匀速和减速过程最后悬停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过程中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B.匀速运动过程中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C.减速运动过程中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D.悬停时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向上加速时,无人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无人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D、匀速和悬停时无人机没有加速度,处于平衡状态,既不是超重也不是失重,故BD错误;
C、无人机向上减速运动过程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所以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
故选:C。
(2023秋 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50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C.起立过程中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停顿约2.8s后起立
【解答】解:ABC、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ABC错误;
D、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由图象看出两次超重的时间间隔就是人蹲在地上持续的时间,约2.8s,故D正确。
故选:D。
(2023秋 越秀区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朋友在玩“儿童蹦极”,拴在小朋友腰间左右两侧是弹性极好的相同的橡皮绳。若小朋友从最低位置在橡皮绳拉动下由静止开始上升(此时橡皮绳伸长最大),直至上升到橡皮绳处于原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朋友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小朋友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小朋友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等于零
D.小朋友处于最低点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解答】解:AB、加速度向下为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上为超重状态,小朋友加速上升过程加速度向上是超重状态,减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下是失重状态,故AB错误;
C、小朋友的速度最大时,重力和橡皮绳的弹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
D、小朋友处于最低点位置时,合力向上,因此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2023秋 南开区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超重、失重体验与研究。在竖直运行的升降电梯内地板上放一体重计,小郭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某一段时间内,发现体重计示数稳定如图所示。若g=10m/s2,则在这段时间内(  )
A.电梯在向下做匀速运动
B.电梯的加速度为2m/s2,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电梯在以2m/s2的加速度向下匀减速运行中
D.小郭同学的体重变为40kg
【解答】解:ABC.由图可知,小郭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则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减速上升也可能加速下降,设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可得mg﹣N=ma,解得加速度大小为a,解得a=2m/s2,故AC错误,B正确;
D.小郭同学处于失重状态,但小郭同学体重不变仍为50kg,故D错误。
故选:B。
(2023秋 盘龙区期末)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10m跳台决赛展开争夺,中国队选手全红婵以438.20分夺得冠军,队友陈芋汐落后2.55分获得亚军,马来西亚选手帕姆格以280.50分排名第三。图甲是中国队选手全红婵获得冠军的一张跳水图片,图乙为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其向上离开跳台时作为计时起点,运动过程中视其为质点,则(  )
A.在0~t2时间内该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t2~t3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C.t3时刻运动员开始进入水面
D.在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解:A.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0~t2时间内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因此该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在0~t2时间内全红婵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且图线斜率为正,t2~t3时间内图线斜率变为负值,所以加速度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
C.从全红婵起跳到恰好入水的过程中,图线斜率不变,其加速度不变,在入水后,减速运动,加速度将发生突变,即在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t3刻速度变为零,到达水中最低点,故C错误;
D.在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图线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2023秋 官渡区期末)某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带球上篮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运动员在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C.上升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
D.下降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
【解答】解:运动员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23秋 吉林期末)如图甲,轻弹簧竖直固定,一质量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Δ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其中A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N/m
B.当Δx=0.04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答】解:A、由图乙知,当Δx=0.1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此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可得:k Δx=mg,解得:,故A错误;
B、当Δx=0.04m时,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弹簧的弹力为零,合力向下,小球做加速运动,此时速度不是最大,故C错误;
D、从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受到弹簧的弹力和重力两个力作用,弹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则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023秋 海淀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状态。游客在被送到距地面h=66.5m的高度后,由静止开始随座舱匀加速下落t=3s到离地面h1=24.5m的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
(2)在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座椅对质量m=60kg的游客的支持力FN。
【解答】解:(1)游客与座舱在3s内匀加速下落的高度h﹣h1=42m
设其匀加速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a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代入数据解得
(2)设游客与座舱下落3s到h1位置时的速度为v
由v=a1t
代入数据解得v=28m/s
设游客和座舱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2
由0﹣v2=2a2h1
代入数据解得
以游客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ma2
代入数据解得FN=1560N。
答:(1)座舱在匀加速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为16m/s2;
(2)制动系统启动后,座舱座椅对质量m=60kg的游客的支持力FN为1560N。
(2023秋 洛阳期末)如图1所示,一个同学在竖直升降的电梯内,探究超重失重现象。该同学站在磅秤上的总质量为50kg。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这时开始计时。该同学在磅秤上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F﹣t图线如图2,最后电梯恰好停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电梯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电梯降落的总位移的大小。
【解答】解:(1)对于启动状态有:mg﹣F1=mα1,
代入数据得:α1=2m/s2,
6s末的速度v=α1t1=2×6m/s=12m/s,
电梯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2)加速下降的位移x1m=36m,
匀速运动的位移x1=vt2=12×6m=72m,
对于制动状态有:F3﹣mg=mα3,
代入数据得:α3=4m/s2
制动的时间t3s=3s,
制动的位移x3m=18m,
x=x1+x2+x3=36m+72m+18m=126m。
答:(1)电梯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2)电梯降落的总位移的大小为126m。